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27,分11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朝菌
朝玉京
朝夕烏
三朝執(zhí)戟(又作:三朝臣不遇)
北朝開府
朝三暮四(又作:暮四朝三 ...)
避朝歌
南朝舊曲
朝歌屠叟(又作:朝歌鼓刀叟)
不關朝省
南朝狂客帽
朝來爽氣(又作:爽氣朝來 ...)
陶處士是晉朝臣
長弓射
朝云暮雨(又作:暮雨朝云 ...)
典故
八千歲
 
八千春
    
八千椿
 
春難老
 
漆園椿
  
椿同
  
松椿壽
  
春齡
 
祝椿算
 
椿菌年
  
春算
 
椿不爭年
 
椿姿
  
說椿
 
莊木八千年
  
椿樹
  
冥靈墓
 
壽木大椿
  
燕山訓

相關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謂天時滯雨,于糞堆之上熱蒸而生,陰濕則生,見日便死,亦謂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終謂之晦,月旦謂之朔;假令逢陰,數日便萎,終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蟬也。生于麥梗,亦謂之麥節(jié),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則朝生暮死,蟬則夏長秋殂,斯言齡命短促,故謂之小年也?!埂岗れ`大椿,并木名也,以葉生為春,以葉落為秋。冥靈生于楚之南,以二千歲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犧時也。大椿之木長于上古,以三萬二千歲為一年也。冥靈五百歲而花生,大椿八千歲而葉落,并以春秋賒永,故謂之大年也?!?/span>

簡釋

椿齡:喻長壽。唐吳筠《步虛詞》其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p>


例句

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 令狐楚 贈毛仙翁

莫將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齊。 崔元略 贈毛仙翁

徒以菌蟪姿,緬攀修真訣。 李群玉 別尹煉師

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羅隱 錢尚父生日

今朝獻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貫休 壽春節(jié)進大蜀皇帝五首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 錢起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fā)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典故 
朝玉京
 
玉京游
  
玉京路
 

《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3048~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變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

例句

鳳凰樓閣知猶戀,終逐煙霞上玉京。 劉滄 月夜聞鶴唳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劉禹錫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多謝謫仙侶,幾時還玉京。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晚泛漢江書懷寄洋州崔侍郎閬州高舍人二曹長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 劉禹錫 奉送家兄歸隱居二首

好雪動高情,心期在玉京。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見憶

翱翔曾在玉京天,墮落江南路幾千。 南卓 贈副戎

悠然望虛路,玉京在海里。 司馬扎 贈王道士

裊裊復盈盈,何年墜玉京。 吳融 個人三十韻

帝作黃金闕,仙開白玉京。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玉京應已足,白屋但颙然。 李商隱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遂作憶雪又作殘雪詩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舊憶雪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李商隱 杏花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白居易 夢仙

素娥冉冉拜瑤闕,皓鶴紛紛朝玉京。 許渾 對雪

名振金閨步玉京,暫留滄海見高情。 許渾 送盧先輩自衡岳赴(一作歸復州嘉禮二首

典故
臺柏
 
臺烏
    
御史烏
  
烏府客
  
御史府中烏
  
棲烏還得府
  

《漢書》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傳·朱博〉~3405~
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馀區(qū)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烏去不來者數月,長老異之。后二歲馀,朱博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襲,各繇時務。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鴻業(yè),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jiān)臨,歷載二百年,天下安寧。

簡釋

烏府客:喻指御史。唐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尋烏府客,同醉習家池?!?/p>


例句

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 丁仙芝 戲贈姚侍御

幾年烏府內,何處逐鳧歸。 劉商 送林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

驄馬朝天疾,臺烏向日飛。 劉商 送楊閒侍御拜命赴上都

肅穆烏臺上,雍容粉署中。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貞為臺里柏,芳作省中蘭。 包何 和苗員外寓直中書

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 姚合 和門下李相錢西蜀相公

烏府偶為吏,滄江長在心。 姚合 洛下夜會寄賈島

故人荊府掾,尚有柏臺威。 孟浩然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孟浩然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

為報烏臺客,須憐白發(fā)催。 岑參 西亭送蔣侍御還京

臺寒柏樹綠,江暖柳條黃。 岑參 送裴侍御赴歲入京

獨向柏臺為老吏,可憐林木響馀聲。 崔元范 李尚書命妓歌錢有作奉酬

柏臺蘭省共清風,鳴玉朝聯夜被同。 崔道融 寄李左司

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 張九齡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柏臺簡行李,蘭殿錫朝衣。 張說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制

應令柏臺長對戶,別來相望獨寥寥。 李德裕 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秘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余特厚故以詩贈之

冷冷玉漏初三滴,金觴已半酡。共向柏臺窺雅量,澄波萬頃見天和。 李群玉 長沙陪裴大夫夜宴

祖席離烏府,歸帆轉蜃樓。 李頻 送許渾侍御赴潤州

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杜甫 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 杜甫 哭長孫侍御(一作杜誦詩以下四首。他集互見。)

烏臺俯麟閣,長夏白頭吟。 杜甫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門掩清曹晚,靜將烏府鄰。 林寬 寄省中知己

宴語暌蘭室,輝榮亞柏臺。 權德輿 送黔中裴中丞閣老赴任

柏臺年未老,蓬鬢忽蒼蒼。 武元衡 臺中題壁

偶尋烏府客,同醉習家池。 武元衡 酬元十二

獨吟多暇日,應寄柏臺書。 無可 冬夜姚侍御宅送李廓少府

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玙第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 王起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柏臺今上客,竹使舊朝班。 皎然 同盧使君幼平郊外送閻侍御歸臺

仁為桂江雨,威是柏臺霜。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佇瞻雙闕鳳,思見柏臺烏。 皎然 送路少府使京兼覲侍御兄

五湖游不厭,柏署跡如遺。 皎然 酬崔侍御見贈

烏臺上客紫髯公,共捧天書靜境中。 盧溵 和李尚書命妓錢崔侍御

肯滯荊州掾,猶香柏署衣。 竇鞏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垂銀棘庭印,持斧柏臺綱。 苑咸 送大理正攝御史判涼州別駕

故林懷柏悅,新幄阻蘭薰。 蘇味道 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

鷦鷯無羽翼,愿假憲烏翔。 錢起 清泥驛迎獻王侍御

豈羨蘭依省,猶嫌柏占臺。 陶雍 和兵部侍郎省中四松詩

席上客知蓬島路,坐中寒有柏臺霜。 韋莊 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

鹓鸞粉署起,鷹隼柏臺秋。 高適 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青袍早許淹花幕,霜簡方聞謝柏臺。 齊己 聞王員外新恩有寄

典故   
白發(fā)郎
 
漢庭用少
  
三朝執(zhí)戟
 
悲顏駟
 
漢家尚壯
 
漢廷用壯臣年老
 
好文日
 
久留郎署
 
老顏駟
 
潛郎白首
 
三朝臣不遇
 
晚得諸郎
 
顏郎老
 
不與少年爭遇合
 
尚少
 
文時不遇,武時不遇

相關人物
劉恒(漢文帝)
 
劉啟(漢景帝)
 
顏駟


《昭明文選》卷十五〈賦辛·志中·思玄賦〉~662~
「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固?#183;李善注引《漢武故事》曰:「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上問曰:叟何時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會稽都尉?!?/span>
《后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
「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固?#183;李賢注:「尉謂都尉顏駟也。尨,蒼雜色也。遘,遇也?!埂稘h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見一老郎,鬢眉皓白,問:『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姓顏,名駟,以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葉不遇也?!簧细衅溲?,擢為會稽都尉?!?/span>

簡釋

白發(fā)郎潛:指年老而懷才不遇。宋蘇軾《次天字韻答岑巖起》:“莫嘆郎潛生白發(fā),圣朝求舊鄙鳶肩?!?/p>


例句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

漢家尚壯今則老,發(fā)短心長知奈何。 李端 贈康洽

花燒中潬城,顏郎身已老。 李賀 河陽歌

漢家方尚少,顧影慚朝謁。 王維 冬夜書懷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王適 蜀中言懷

久留郎署終難遇,空掃相門誰見知。 駱賓王 帝京篇

典故
北朝開府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傳·庾信〉~2793~
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傳。侯景作亂,梁簡文帝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馀人營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眾先退。臺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轉右衛(wèi)將軍,封武康縣侯,加散騎侍郎,聘于西魏。屬大軍南討,遂留長安。江陵平,累遷儀同三司。周孝閔帝踐阼,封臨清縣子,除司水下大夫。出為弘農郡守。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縣侯。俄拜洛州刺史。信為政簡靜,吏人安之。時陳氏與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許還其舊國。陳氏乃請王?及信等十數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并惜而不遣。尋徵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學,信特蒙恩禮。至于趙、滕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頗與信埒,自馀文人,莫有逮者。信雖位望通顯,常作鄉(xiāng)關之思,乃作〈哀江南賦〉以致其意。
典故   
眾狙皆喜
 
喜眾狙
 
被狙公賣
 
朝三
 
狙公倒七芧
 
三四調群狙
 
三四計朝暮
 
狙公分栗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篇·齊物論〉~69~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譎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篇·齊物論〉~73~
唐·成玄英疏:「此解譬也。狙,獼猴也。賦,付與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養(yǎng)狙老翁,善解其意,戲狙曰:『吾與汝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又曰:『我與汝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其于七數,并皆是一。名既不虧,實亦無損,而一喜一怒,為用愚迷。此亦同其所好,自以為是。亦猶勞役心慮,辯飾言詞,混同萬物以為其一因以為一者,亦何異眾狙之惑耶!」

簡釋

朝四暮三:指反復無?;蛴夼?。宋黃庭堅《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憂喜?!?/p>


例句

機疑聞不二,蒙昧即朝三。 沈佺期 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典故
避朝歌

相關人物
墨子


《漢書》卷五十一《鄒陽傳》
「鄒陽,齊人也。漢興,諸侯王皆自治民聘賢。吳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陽與吳嚴忌、枚乘等俱仕吳,皆以文辯著名。久之,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為其事尚隱,惡指斥言,故先引秦為諭,因道胡、越、齊、趙、淮南之難,然后乃致其意。其辭曰:『……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私污義,底厲名號者不以利傷行。故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晉·晉灼注:「朝歌者,不時也?!固?#183;顏師古曰:「朝歌,殷之邑名也?;茨献釉啤耗臃菢?,不入朝歌』?!?/span>

例句

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

典故 
歌玉樹
 
瓊枝璧月
 
璧月瓊枝
 
庭花遺曲
 
玉樹唱
 
璧月瓊樹
  
南朝舊曲

相關人物
陳叔寶(陳后主)


《陳書》卷七〈皇后列傳〉~32~
后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哥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span>
《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309~
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視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聲樂,遣宮女習北方簫鼓,謂之代北,酒酣則奏之。又于清樂中造黃鸝留及玉樹后庭花、金釵兩臂垂等曲,與幸臣等制其歌詞,綺艷相高,極于輕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例句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劉禹錫 金陵五題并序臺城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劉禹錫 金陵懷古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包佶 再過金陵

兵圍梁殿金甌破,火發(fā)陳宮玉樹摧。 司空圖 南北史感遇十首之五

玉樹花飄鳳失棲,一聲初壓管弦低。 司空圖 歌者十二首之二

可道新聲是亡國,且貪惆悵后庭花。 吳融 水調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李白 月夜金陵懷古

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
 
夢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人物
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
夢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弧妒酚洝吩唬骸禾麉紊幸詽O釣奸周西伯?!弧?/span>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將畋,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瑓紊嗅炗谘?,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弧?/span>

簡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p>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p>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

垂綸非釣國,好學異希顏。 儲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門咽。 元稹 山枇杷

莫戀此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劉崇龜 寄桂帥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劉駕 釣臺懷古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司空圖 漫書五首之五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司空圖 雜題二首之一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孫逖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宋之問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張渾 七考詩會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摶生日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方干 獻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方干 贈中巖王處士

我來擬學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方干 陸山人畫水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 夏日別余秀才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李咸用 題友生叢竹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伏蒙仁恩俯賜披覽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李嶠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州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釣魚。 李涉 寄趙準乞湘川山居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送喬琳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制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之三

幾時陪羽獵,應指釣璜溪。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權德輿 渭水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武平一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沈佺期 釣竿篇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釣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羅鄴 吳門再逢方干處士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yè)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貫休 漁家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駱賓王 疇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高適 金城北樓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是先生真釣魚。 黃滔 嚴陵釣臺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黃滔 題陳山人居

典故
不關朝省


《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列傳·孔光〉~3353~
霸四子,長子福嗣關內侯。次子捷、捷弟喜皆列校尉諸曹。光,最少子也,經學尤明,年未二十,舉為議郎。光祿勛匡衡舉光方正,為諫大夫?!鬄楣獾搫?,復領尚書,諸吏給事中如故。凡典樞機十馀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問,據經法以心所安而對,不希指茍合;如或不從,不敢強諫爭,以是久而安。時有所言,輒削草,以為章主之過,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薦舉,唯恐其人之聞知。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典故
落帽風
  
落烏紗
 
西風吹帽
 
龍山帽
 
風落帽
  
龍山客
 
落帽人
 
孟嘉帽
 
吹烏帽
  
龍山宴
 
龍山吹帽
 
登高落帽
  
墮帽
  
龍山勝集
 
重陽帽
  
驚烏帽
 
龍山對孟嘉
 
帽受西風
 
烏帽任風吹
 
參軍吹帽
 
參軍往事
 
吹墮白綸巾
 
吹帽狂司馬
 
墮輕帽
 
客帽欺風
 
老嘉破帽
 
龍山置酒
 
帽逐秋風
 
孟嘉吹帽
 
孟嘉狂醉
 
山頭吹帽
 
山頭落帽
 
損帽
 
醉里烏紗
 
登高龍山
 
驚飆捲烏紗
 
南朝狂客帽
 
鳥帽落
 
破帽驚吹
 
破帽戀頭
 
烏帽風里墜
 
烏紗隨風
 
無帽厭西風

相關人物
孟嘉
 
桓溫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十二〈陶潛·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20~2~
君諱嘉,字萬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馬。祖父揖,元康中為廬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為縣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閒,鄉(xiāng)閭稱之。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為不及。遜從弟立,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鎮(zhèn)武昌,并領江州,辟君部廬陵從事。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對曰:「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日:「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咕绒o出外,自除吏便步歸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旬有馀,更版為勸學從事。時亮崇脩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太傅河南褚,簡穆有器識,時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君在坐次甚遠。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沽猎圃谧?,卿但自覓。裒歷觀,遂指君謂亮曰:「將無是邪。」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舉秀才,又為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為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參軍。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佐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吹君帽墮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溫命取以還之。廷尉太原孫盛為咨議參軍,時在坐。溫命紙筆,令嘲之。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荅。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坐嘆之。
《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列傳·孟嘉〉~2580~
孟嘉字萬年,江夏鄳人,吳司空宗曾孫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領江州,辟部廬陵從事。嘉還都,亮引問風俗得失,對曰:「還傳當問吏。」亮舉麈尾掩口而笑,謂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罐D勸學從事。褚裒時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識,亮大會州府人士,嘉坐次甚遠。裒問亮:「聞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覓?!官鰵v觀,指嘉謂亮曰:「此君小異,將無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為裒所得,乃益器焉。后為征西桓溫參軍,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僚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墮落,嘉不之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從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鑒,罷豫章還,過武昌,問庾曰:『聞孟從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获翼聿A良久,指嘉曰:『此君小異,得無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時既嘆褚之默識,又欣嘉之見賞?!鼓铣?#183;劉孝標注引《孟嘉別傳》曰:「嘉字萬年,江夏鄳人。曾祖父宗,吳司空。祖父揖,晉廬陵太守。宗葬武昌陽新縣,子孫家焉。嘉少以清操知名。太尉庾亮,領江州,辟嘉部廬陵從事。下都還,亮引問風俗得失。對曰:『待還,當問從事吏。』亮舉麈尾掩口而笑,語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晦D勸學從事。太傅褚裒有器識,亮正旦大會,裒問亮:『聞江州有孟嘉,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覓?!毁鰵v觀久之,指嘉曰:『將無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為裒所得,乃益器之。后為征西桓溫參軍,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寮畢集,時佐史并著戎服,風吹嘉帽墮落,溫戒左右勿言,以觀其舉止。嘉初不覺,良久如廁,命取還之。令孫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還即答,四坐嗟嘆?!?

簡釋

孟嘉帽:喻氣度非凡,瀟灑倜儻。唐獨孤及《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p>

龍山:喻歡宴。唐末灣《重陽日陪韋卿宴》:“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睽?!?/p>


例句

貴重近臣光綺席,笑憐從事落烏紗。 令孤楚 奉和嚴石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欣然為之醉,烏帽危不墮。此日山中懷,孟公不如我。 唐彥謙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 嚴維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猶落帽,華發(fā)強扶冠。 嚴維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陽節(jié),俱懷落帽歡。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欲識投醪遍,應從落帽看。 張登 重陽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將落帽,子夏正離群。 張賁 賁中間有吳門旅泊之什蒙魯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謝

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 戎昱 九日賈明府見訪

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

想見龍山會,良辰亦似今。 朱灣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睽。 朱灣 重陽日陪韋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李白 九日

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龍山飲

無心同落帽,天際望歸途。 李群玉 九日越臺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李群玉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

極浦沉碑會,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蕪湖感舊傷懷因成十六韻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

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 權德輿 九日北樓宴集

今日同心賞,全勝落帽年。 權德輿 和九日從楊氏姊游

今日從公醉,全勝落帽時。 權德輿 奉陪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

盍簪蓮府宴,落帽龍沙醉。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寧知臘日龍沙會,卻勝重陽落帽時。 權德輿 臘日龍沙會絕句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獨孤及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獨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誰能思落帽,兩鬢已添愁。 王貞白 九日長安作

臥甕鄙畢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樓北園偶集從孫公度周巡官韓秀才盧秀才范處士小飲鄭侍御判官周劉二從事皆先歸

所尚雪霜姿,非關落帽期。 許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 錢起 九日閉居寄登高數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陰行先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風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 韓愈 薦士

典故
西山爽氣
 
看西山
 
朝來爽氣
   
爽氣西山
 
爽氣朝來
  
西山笏
 
西山朝爽
 
看爽氣
 
朝來爽致
 
看西爽
 
參軍拄笏
 
朝來清氣
 
望爽氣
 
須人料理
 
笏掛頰
  
相關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簡傲〉~775~
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钢^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钩醪淮?,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span>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子)王徽之〉~203~
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褂謫枺骸腹軒遵R?」曰:「不知馬,何由如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嘗從沖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馬排入車中,謂曰:「公豈得獨擅一車!」沖嘗謂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够罩醪怀甏?,直高視,以手版柱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耳?!?/span>

簡釋

拄笏看山:指朝廷官宦有隱士情懷。宋朱松《春晚書懷》:“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p>


例句

若見西山爽,應知黃綺心。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

典故
柴桑老子不推劉
 
書甲子,書年號
 
陶處士是晉朝臣


《晉書》卷五十一〈皇甫謐列傳〉~40~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蛴畜鹌溥^篤,將損秏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
典故
相關人物
劉彧(南朝宋明帝)


《宋書》卷八十五〈王景文列傳〉~28~
時太子及諸皇子并小,上稍為身后之計,諸將帥吳喜、壽寂之之徒,慮其不能奉幼主,并殺之,而景文外戚貴盛,張永累經軍旅,又疑其將來難信,乃自為謠言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挂皇?,王字;弓長,張字也。

例句

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 杜甫 光祿坂行

典故 
楚襄王
      
巫峽云
 
高唐賦
 
夢盡失歡
 
巫山雨
 
巫山云
   
高陽人
 
陽臺雨
 
巫峽夢
 
為云為雨
 
巫山女
  
陽臺云
 
云雨夢
  
神女賦
 
行云行雨
  
高唐云
   
神女夢
 
寄朝云
 
云陽臺
 
斷云殘雨
 
高唐神女
 
高陽客
 
夢高唐
  
神女雨
  
楚臺云
  
荊王夢
 
朝暮雨
 
高唐雨
 
行雨行云
  
斷云零雨
 
神女云
 
夢神女
 
陽臺行雨
 
陽云臺
 
暮為行雨
 
巫山暮
 
云雨陽臺
 
入夢人
 
楚臺人
 
賦行云
 
巫雨
 
襄王云雨
 
陽臺神女
 
楚王神女
 
淡云輕雨
 
高唐十二峰
 
瑤姬夢
 
除卻巫山
 
楚峽云歸
 
夢襄王
 
巫山枕
 
陽臺暮雨
 
陽臺一片云
  
怯雨羞云
 
宋玉賦高唐
 
陽臺神
 
云歸楚峽
 
云散高唐
 
楚山云雨
 
楚水夢
 
夢落巫山
  
蜀山夢
 
巫云蜀雨
 
無夢到陽臺
 
峽云巫雨
 
襄王意
 
行云帶雨
 
雨暮云朝
   
云容雨態(tài)
 
彩云夢斷
  
楚峰云
 
楚臺夢
 
楚云巫雨
 
荒淫歸楚襄
 
為云女
 
巫陽云雨仙
 
香云入夢
 
襄王春夢
  
云飄雨送
 
愛雨憐云
 
朝暮云雨
 
楚臺賦客
 
楚臺魂
 
楚天朝雨
 
楚王驚夢
 
楚襄游夢
 
拂楚王
 
高陽暮雨
 
漢上行云
 
化朝云
 
薦夢無云雨
 
荊王神女
 
麗賦朝云
 
夢識陽臺
 
夢峽云歸
 
夢瑤姬
  
暮灑朝行
 
膩雨嬌云
 
濃云驟雨
 
神人入夢
 
殢襄王
 
晚云朝雨
 
巫嶺荊臺
 
巫陽歸夢
 
巫陽云氣
 
興尋巫峽
 
雨暗陽臺
  
雨酡云醉
 
雨歇巫娥
 
云藏巫峽
 
云朝暮雨
  
彩云下巫峰
 
楚環(huán)巫峽
 
楚襄恨
 
荊國朝云
 
荊臺暮雨
 
荊王暮雨
 
精爽行云
 
來云去雨
 
靈雨靈云
 
孟陽臺
  
蜀煙峽雨
 
問云楚女
 
巫娥含雨
 
巫峽云雨
  
行云濕仙衣
 
陽臺楚云
 
一枕高唐仙夢
 
郢夢
 
雨夢
 
雨期云約
 
相關人物
宋玉
 
楚襄王
 
瑤姬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高唐賦〉~875~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雇踉唬骸负沃^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狀若何也?」玉對曰:「其始出也,?兮若松榯。其少進也,?兮若姣姬。揚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湫兮如風,凄兮如雨。風止雨霽,云無處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雇踉唬骸钙浜稳缫??」玉曰:「高矣顯矣,臨望遠矣!廣矣普矣,萬物祖矣!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zhèn)?,不可稱論?!雇踉唬骸冈嚍楣讶速x之?!褂裨唬骸肝ㄎ??!?/span>
《昭明文選》卷十九〈賦癸·情·神女賦并序〉~886~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

簡釋

朝云暮雨:詠男女之情。唐李白《寄遠》:“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p>


例句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詠畫障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于武陵 王將軍宅夜聽歌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于濆 巫山高

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于濆 早發(fā)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儲光羲 雜詩二首之二

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 儲嗣宗 圣女祠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元稹 楚歌十首之四

蒼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 劉商 題黃陂夫人祠

聞道瞿塘滪堆,青山流水近陽臺。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回。 劉媛 送遠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 劉希夷 公子行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劉損 憤惋詩三首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劉滄 題巫山廟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劉禹錫 有所嗟二首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劉言史 贈童尼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劉長卿 楊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此中一見亂人目,只疑行到云陽臺。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云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 司空曙 送夔州班使君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吳融 浙東筵上有寄

三峽卻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吳融 還俗尼(本是歌妓)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唐彥謙 牡丹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喬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喬知之 定情篇

風柳搖搖無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 嚴續(xù)姬 贈別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今夜神仙女,應來感夢情。 孟浩然 送桓子之郢成禮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孟浩然 途次望鄉(xiāng)

朝云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吹亞。 孟郊 悼亡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宋之問 內題賦得巫山雨

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宋之問 內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宋之問 宋公宅送寧諫議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和人聽歌

醉中求習氏,夢里憶襄王。 崔湜 襄陽作

神魂倘遇巫娥伴,猶逐朝云暮雨歸。 崔素娥 別韋洵美詩

云雨兮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白頭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張又新 贈廣陵妓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張潮 江風行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張祜 送人歸蜀

不妨高唐云,卻藉宋玉說。 張祜 送蜀客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 張說 下江南向夔州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寅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戎昱 送零陵妓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戴叔倫 相思曲

舊棧歌難度,朝云濕未開。 戴叔倫 經巴東嶺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方干 贈美人四首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曹鄴 古相送

非復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李世民 賦得含峰云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李商隱 偶成輕韻七十二句贈四同馀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李商隱 有感

桂岑含芳遠,蓮塘屬意疏?,幖c神女,長短空何如。 李商隱 木蘭

豈知為雨為云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隱 深宮

可憐應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李嘉祐 江上曲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通夢。 李嶠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李嶠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李德裕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堂夢云雨。 李涉 寄荊娘寫真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李涉 竹枝詞

當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宣二首之二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李白 久別離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云雨人。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之一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李白 古風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五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六

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十一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四

明年若更征邊塞,愿作陽臺一段云。 李白 搗衣篇

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李白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 清平調詞三首

虛傳一片雨,枉作陽臺神。縱為夢里相隨去,不是襄王傾國人。 李白 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之三

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李端 古別離二首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李群玉 九日

寂寞高堂別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自從一別襄王夢,云雨空飛巫峽長。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我思何所在,乃在陽臺側。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李群玉 聞湘南從叔朝覲

所思云雨外,何處寄馨香。 李群玉 臨水薔薇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李群玉 贈人

云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 李群玉 贈人

巫云多感夢,桂楫早回旋。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東吳有賦客,愿識陽臺仙。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云雨。 李群玉 送鄭京昭之云安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李群玉 醉后贈馮姬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李群玉 云安

不知精爽歸何處,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 題二妃廟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李賀 惱公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李賀 洛姝真珠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李賀 湘妃

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李郢 中元夜

艷質已隨云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杜牧 傷友人悼吹簫妓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杜牧 潤州二首之二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

戈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巫峽長云雨,秦城近斗杓。 杜甫 哭王彭州掄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白狗黃牛峽,朝云暮雨祠。 杜甫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襄王薄行跡,莫學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荊揚春冬異風土,巫峽日夜多云雨。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

始知云雨峽,忽盡下牢邊。 杜甫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冥冥翠龍駕,多自巫山臺。 杜甫

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 杜甫

舞石旋應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 杜甫 雨不絕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杜甫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楊巨源 名姝詠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v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楊巨源 美人春怨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楊師道 初宵看婚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楊憑 春情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楊憑 贈馬煉師

曉隨云雨歸何處,還是襄王夢覺愁。 權德輿 贈友人

陽臺巫山上,風雨忽清曠。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權德輿 雜詩五首之二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錦城春。 武元衡 同幕府夜宴惜花

他日相思夢巫峽,莫教云雨晦陽臺。 武元衡 贈歌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云雨滿宮愁。 汪遵 瑤臺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沈佺期 十三四時嘗從巫峽過他日偶然有思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王勃 江南弄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王勃 雜曲

誰入巫山夢,唯應洛水神。 王涯 思君恩

陽臺千萬里,何處作朝云。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處所。 皇甫冉 見諸姬學玉臺體

高唐幾百里,樹色接陽臺。 盧象 峽中作

夢寐睹神女,金沙鳴佩環(huán)。 祖詠 古意二首

好笑襄王大迂闊,曾臥巫云見神女。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秦韜玉 吹笙歌

云雨今歸何處去,黃鸝飛上野棠花。 竇鞏 宮人斜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章孝標 貽美人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綦毋潛 送崔員外黔中監(jiān)選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繁知一 書巫山神女祠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云微步下陽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五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十一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 蓮花妓 獻陳陶處士

行雨有時度,溪流何日窮。 蔣冽 巫山之陽香溪之陰明妃神女舊跡存焉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薛?? 敕贈康尚書美人

思惟不是夢,此會勝高唐。 薛能 戲題

昨夜巫山中,失卻陽臺女。朝來香閣里,獨伴楚王語。 薛馧 古意

也知暮雨生巫峽,爭奈朝云屬楚王。 袁皓 寄岳陽嚴使君

荒淫卻入陽臺夢,惑亂懷襄父子心。 袁郊

從教水濺羅裙?jié)?,還道朝來行雨歸。 裴虔馀 柳枝詞詠篙水濺妓衣

精靈應自在,云雨不相關。 許棠 貞女祠

神女暫來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許渾 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

同來不得同歸去,永負朝云暮雨情。 誰氏女 題沙鹿門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賈島 友人婚楊氏催妝

疑嶺春應遍,陽臺雨欲收。 趙冬曦 奉答燕公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邵謁 經安容先生舊居

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郎大家宋氏 朝云引

疑逐朝云去,翻隨暮雨來。 鄭世翼 看新婚

江山追宋玉,云雨憶荊王。 錢起 送衡陽歸客

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陳子昂 彩樹歌

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七

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陳希烈 賦得云生棟梁間

云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韋莊 送李秀才歸荊溪

朝云暮雨會合,羅襪繡被逢迎。 韓偓 六言三首之一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韓琮 牡丹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韓琮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顧況 春游曲二首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云。 駱賓王 憶蜀地佳人

風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高蟾 楚思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夢稀。 鮑溶 巫山懷古

《漢語大詞典》:仙椿
傳說中的大椿樹。用為長壽的象征。語出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宋 無名氏 《建安軍迎奉圣像導引》詞:“太霄 玉帝 ,總御冠靈真,威德聳天人……圣壽比仙椿?!?/div>
《漢語大詞典》:大椿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郭慶藩 集釋:“案齊民要術引 司馬 云:木槿也,以萬六千歲為一年。一名蕣椿。與釋文所引小異?!焙笥靡杂髦父赣H。 明 楊珽 《龍膏記·砥節(jié)》:“痛驚風大椿忽掊,恨臨霜靈萱摧朽。”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壽短促。《莊子。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r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陸機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br />3.形容時間漫長。宋。唐庚 醉眠詩:「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br />4.俗稱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傳統習俗在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時接灶神,便正式過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陰歷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類?!肚f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唐。韓偓 小隱詩:「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莊生始欲齊?!?/div>
《國語辭典》:椿壽(椿壽)  拼音:chūn shòu
祝人長壽之辭。如:「敬具菲儀,用祝椿壽?!挂卜Q為「椿齡」。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宋 蘇軾 《內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壽。”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壽?!?/div>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椿歲(椿歲)
大椿的年歲。比喻長壽。 唐 孟郊 《井上枸杞架》詩:“花盃承此飲,椿歲小無窮?!眳⒁姟?椿年 ”。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宋 蘇軾 《內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壽。”
分類:大椿年齡
《國語辭典》:椿齡(椿齡)  拼音:chūn líng
祝人長壽之辭。唐。吳筠〈步虛〉詞一○首之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顾?。柳永 御街行。燔柴煙斷星河曙詞:「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也稱為「椿壽」。
分類:祝人長壽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壽?!?/div>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莊椿(莊椿)
祝人長壽之詞。語本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唐 羅隱 《錢尚父生日》詩:“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 莊 椿一舉頭。” 宋 劉克莊 《乳燕飛·壽干官》詞:“更把百倍添來, 莊 椿身世,又十頭添撇?!?元 薩都剌 《溪行中秋玩月》詩:“惟期母壽 莊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烏。”
分類:祝人長壽
《漢語大詞典》:菌蟪
朝菌和蟪蛄。語本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南朝 梁 陶弘景 《尋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羨靈椿兮未央。”
分類:朝菌蟪蛄
《國語辭典》:靈椿(靈椿)  拼音:líng chūn
1.相傳古代有大椿樹,樹齡很長,后世稱為「靈椿」。明。康?!吨猩嚼恰返谌郏骸高@的是溝中斷,爨下馀。怎便做千年的靈椿覷?!?br />2.祈祝尊長長壽的用語。唐。馮道 贈竇十詩:「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div>
《國語辭典》:玉京  拼音:yù jīng
1.道家稱天帝居住的地方?!段簳>硪灰凰?。釋老志》:「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固?。裴铏《傳奇。裴航》:「儻若玉京朝會去,愿隨鸞鶴入青云?!?br />2.京都。唐。孟郊 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
《漢語大詞典》:玉京人
指仙女。亦泛指美人。 宋 周邦彥 《法曲獻仙音》詞:“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div>
《漢語大詞典》:白玉京
指天帝所居之處。 唐 李白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詩:“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宋 蘇軾 《游羅浮山示兒子過》詩:“人間有此白玉京, 羅浮 見日鷄一鳴。” 宋 陸游 《夏夜》詩之四:“不知竟是真仙未?夜夜神游白玉京?!?/div>
《漢語大詞典》:憲烏(憲烏)
御史臺的別稱。因御史臺又稱烏臺、憲臺,故以“憲烏”稱之。《西游記》第六四回:“ 孤直公 亦頂針道:‘夫因側葉稱梁棟,臺為橫柯作憲烏?!眳⒁姟?憲臺 ”、“ 烏臺 ”。
《漢語大詞典》:朝夕烏(朝夕烏)
朝去暮歸的烏鴉。漢書·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qū)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币徽f,“烏”為“鳥”之誤。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文章:“漢書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鳥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朝夕鳥’。而文士往往誤作烏鳶用之?!?/div>
分類:烏鴉
《國語辭典》:柏林  拼音:bó lín
Berlin
城市名。位于德國東部,跨奧得河支流史普利河。為德國首都,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遭瓜分,首府柏林分別由美、蘇、法、英四聯盟國分區(qū)管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時,以蘇聯管轄的東柏林為首都。西元一九九○年十月三日,各區(qū)主權才歸還德國,成為統一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
《漢語大詞典》:柏烏(柏烏)
棲宿于柏樹上的烏鴉。 唐 丁仙芝 《戲贈姚侍御》詩:“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眳⒁姟?柏臺 ”。
《國語辭典》:柏臺(柏臺)  拼音:bó tái
1.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也稱為「柏府」、「柏臺烏府」。
2.柏梁臺的簡稱。參見「柏梁臺」條。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詩:「今日聯章處,猶疑上柏臺?!?/div>
《漢語大詞典》:柏署
御史官署的別稱。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詩:“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唐 錢起 《送河南陸少府》詩:“朝夕詔書還柏署,行看飛隼集高枝?!眳⒁姟?柏臺 ”。
《國語辭典》:柏臺(柏臺)  拼音:bó tái
1.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也稱為「柏府」、「柏臺烏府」。
2.柏梁臺的簡稱。參見「柏梁臺」條。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詩:「今日聯章處,猶疑上柏臺?!?/div>
《國語辭典》:柏臺(柏臺)  拼音:bó tái
1.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也稱為「柏府」、「柏臺烏府」。
2.柏梁臺的簡稱。參見「柏梁臺」條。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詩:「今日聯章處,猶疑上柏臺?!?/div>
《國語辭典》:烏府(烏府)  拼音:wū fǔ
語本《漢書。卷八三。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馀區(qū)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褂犯膭e稱。宋。蘇軾 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詩:「烏府先生鐵作肝,霜風捲地不知寒?!?/div>
分類:御史
《漢語大詞典》:烏臺(烏臺)
指御史臺。 唐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臺》詩:“關心 雁塔 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八:“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 長安 。”參見“ 烏府 ”。
分類:御史臺
《國語辭典》:烏府(烏府)  拼音:wū fǔ
語本《漢書。卷八三。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馀區(qū)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褂犯膭e稱。宋。蘇軾 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詩:「烏府先生鐵作肝,霜風捲地不知寒?!?/div>
分類:御史
《漢語大詞典》:潛郎(潛郎)
傳說 顏駟 于 漢文帝 時為郎,歷 文 、 景 、 武 三世,未獲升遷,老于郎署。參閱漢武故事。后以“潛郎”指懷才不遇的人。 唐 錢起 《重贈趙給事》詩:“應念潛郎守貧病,常悲休沐對蓬蒿?!?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六:“一曲昇平淚萬行,風塵戎馬厄潛郎?!?/div>
分類:漢文帝
《漢語大詞典》:白首為郎(白首爲郎)
漢武故事載: 武帝 嘗至郎署,見郎官 顏駟 “鬚鬢皓白,衣服不整”。 武帝 問他:“何時為郎?”答道:“以 文帝 時為郎。” 武帝 又問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說:“ 文帝 好文而臣尚武, 景帝 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為郎”慨嘆雖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宋 陸游 《史院書事》詩:“孤臣曾趣龍墀對,白首為郎只自傷。”
分類:郎署郎官
《國語辭典》:白發(fā)郎潛(白發(fā)郎潛)  拼音:bái fǎ láng qián
西漢時顏駟歷任文、景、武帝三朝,卻未投君王所好。雖須發(fā)已蒼白,垂垂老矣,仍屈居于郎官一類的小官。典出漢。班固。漢武故事。后比喻終身運氣太差,難有作為。宋。蘇軾〈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與先人游過安丘訪其故居見其子希甫留詩屋壁〉詩:「白發(fā)郎潛舊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也作「郎潛白發(fā)」。
分類:歷任三朝
《漢語大詞典》:郎潛(郎潛)
漢 顏駟 自 文帝 時為郎,歷 景帝 至 武帝 , 駟 已龐眉皓發(fā),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見《漢武故事》。后以“郎潛”謂老于郎署。喻為官久不升遷。 漢 張衡 《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宋 司馬光 《和吳仲庶寄吳瑛比部安道之子》:“龐眉尚有郎潛者,狥祿憂生直可嗟。” 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為松柏,我若蘿蔦。兄在先朝,郎潛已老,我官詞垣,載筆搜討。”
《國語辭典》:暮四朝三  拼音:mù sì zhāo sān
比喻心意不定,反覆無常。參見「朝三暮四」條。宋。辛棄疾 洞仙歌。舊交貧賤詞:「悠悠今古事。得喪乘除,暮四朝三又何異?!?/div>
《國語辭典》:朝三暮四  拼音:zhāo sān mù sì
本指一養(yǎng)猴人以果子飼養(yǎng)猴子,施以詐術騙猴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后比喻以詐術欺人,或心意不定、反覆無常?!杜f唐書。卷一三五。皇甫镈傳》:「直以性惟狡詐,言不誠實,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聰,足見奸邪之極?!乖?。楊訥《西游記》第九出:「也是我為人不肖,和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挂沧鳌改核某埂ⅰ赋哪喝?。
《國語辭典》:朝四暮三  拼音:zhāo sì mù sān
比喻心意不定,反覆無常。參見「朝三暮四」條。宋。黃庭堅〈再答明略〉詩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半,安能朝四暮三浪憂喜?!?/div>
《漢語大詞典》:玉樹后庭花(玉樹後庭花)
(1).樂府 吳 聲歌曲名。 南朝 陳后主 作。陳書·皇后傳·后主張貴妃:“ 后主 每引賓客對 貴妃 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採其尤艷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其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大指所歸,皆美 張貴妃 、 孔貴嬪 之容色也?!?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詩:“天子龍沉 景陽井 ,誰歌《玉樹后庭花》?”
(2).指矮雞冠花。 宋 楊萬里 《宿化斜橋見雞冠花》詩:“ 陳倉 金碧夜雙斜,一隻今棲 紀消 家。別有飛來矮人國,化成玉樹后庭花。”
《國語辭典》:后庭花(後庭花)  拼音:hòu tíng huā
1.詞牌名。原為南朝陳后主〈玉樹后庭花〉詞的簡稱,后為唐教坊曲名。因其詞輕蕩,歌聲哀怨,且為亡國之音,故后以喻亡國之音。唐。杜牧 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菇?。吳激〈人月圓。南朝千古傷心地〉詞:「南朝千古傷心地,還唱后庭花?!?br />2.曲牌名。北曲入仙呂調只曲。
《國語辭典》:垂釣(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釣魚。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莊周垂釣于濠,伯成躬耕于野?!埂都t樓夢》第四九回:「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div>
分類:垂釣釣魚
《漢語大詞典》:屠釣(屠釣)
宰牲和釣魚。舊指操賤業(yè)者。《韓詩外傳》卷八:“ 太公望 少為人壻,老而見去,屠牛 朝歌 ,賃於 棘津 ,釣於 磻溪 。”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 呂尚 之處屠釣,至陋也?!?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八:“隨身百軸字平安,身世無如屠釣寬?!?/div>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記·貨殖列傳:“ 陳 夏 千畝漆; 齊 魯 千畝桑麻; 渭川 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詩:“竹遶 渭川 遍,山連 上苑 斜?!?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 渭川 致乎斯景, 黃崗 寓乎此身?!?br />(2).樂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四:“ 彭年 善舞, 鶴年 、 龜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陜西省 大荔縣 東南。周書·文帝紀下:“﹝ 宇文泰 ﹞遂進軍至 渭曲 ,背水東西為陣?!?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div>
《漢語大詞典》:渭濱(渭濱)
韓非子·喻老:“ 文王 舉 太公 於 渭 濱者,貴之也?!焙笠蛞浴拔紴I”指 太公望 呂尚 。《宋書·周續(xù)之傳》:“是以 渭 濱佐 周 ,圣德廣運; 商洛 匡 漢 ,英業(yè)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詠》:“寵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濱遲?!?/div>
《國語辭典》:熊羆(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羆?!稌?。禹貢》:「熊羆狐貍,織皮。」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軍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羆之用?!?br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div>
《漢語大詞典》:獵渭(獵渭)
傳說 周文王 出獵 渭 濱,獲王者師 呂尚 ,故以“獵渭”謂獲賢才。 宋 黃庭堅 《次韻奉送公定》:“從來國器重,見謂骨相奇,筑 巖 發(fā)夢寐,獵 渭 非熊螭?!?/div>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呂尚 的別稱。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詩:“不及 磻溪叟 ,身閑長自由。”參見“ 磻溪 ”。
分類:呂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漢語大詞典》:釣國(釣國)
(1).求用于國君。 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且夫垂竿而為事者, 太公 之遺術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羅隱 《題〈磻溪垂釣圖〉》詩:“ 呂望 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眳⒁姟?釣川 ”。
(2).謂網羅賢士以輔弼治國。 唐 獨孤授 《燕昭王筑黃金臺賦》:“屈於一人以釣士,則開霸而圖王;侈於一臺以釣國,則兼大而稱強?!?/div>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渭(釣渭)
指 周 呂尚 垂釣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韓愈 《叉魚》詩:“如 棠 名既誤,釣 渭 日徒消。” 錢仲聯 集釋引 顧嗣立 曰:“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尚 年老漁釣, 周西伯 出獵,遇於 渭 之陽?!?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為筑巖釣 渭 ,亦過矣哉。”參見“ 釣川 ”。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省?唐 駱賓王 《釣磯應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釣玉(釣玉)
比喻選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釣竿篇》:“釣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賢?!?唐 方干 《獻王大夫》詩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宋 司馬光 《祁國正獻公挽歌》之二:“釣玉 吳臺 舊,誅茅 梁苑 新?!?/div>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釣璜(釣璜)
(1).垂釣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賢相。典出尚書大傳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見 呂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釣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呂 佐檢德合,於今 昌 來提?!薄?唐 劉禹錫 《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
(2).借指賢臣。 清 顧炎武 《帝京篇》:“側席推干鼎,回車載釣璜?!?/div>
《漢語大詞典》:釣筑(釣築)
漁釣和版筑。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宋 楊萬里 《紀聞》詩:“ 賓王 欺釣筑, 君實 誤兒童?!?宋 陸游 《秋霽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事,釣筑逢時俱將相。”參見“ 釣川 ”、“ 版筑飯牛 ”。
《漢語大詞典》:吹帽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 溫 ( 桓溫 )燕 龍山 ,僚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焙笠浴按得薄睘橹鼐诺歉哐偶牡涔?。 唐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唐 韓愈 《薦士》詩:“霜風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良儔,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明 何景明 《九日》詩:“吹帽他時興,登臺此日情。”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孟嘉落帽  拼音:mèng jiā luò mào
晉代孟嘉在宴席上雖被風將帽子吹落,仍顯得灑脫風流。見《晉書。卷九八?;笢貍鳌?。后形容才子名士的瀟灑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漢語大詞典》:落帽
晉書·孟嘉傳:“﹝ 嘉 ﹞后為征西 桓溫 參軍, 溫 甚重之。九月九日, 溫 燕 龍山 ,寮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 溫 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 嘉 良久如廁, 溫 令取還之,命 孫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處。 嘉 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焙笠蛞浴奥涿薄弊鳛橹鼐诺歉叩牡涔?。 唐 韓鄂 《歲時紀麗·重陽》:“授衣之月,落帽之辰?!?唐 錢起 《九日閑居寄登高數子》詩:“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明 何景明 《九日獨酌簡何太仆》詩:“愁來轉覺登臺懶,病里誰傳落帽狂。”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落帽孟嘉  拼音:luò mào mèng jiā
稱揚一個人氣度寬宏、瀟灑儒雅。參見「孟嘉落帽」條。
《漢語大詞典》:龍山佳會(龍山佳會)
見“ 龍山會 ”。
《漢語大詞典》:龍山會(龍山會)
晉書·孟嘉傳載,九月九日, 桓溫 曾大聚佐僚于 龍山 。后遂以“龍山會”稱重陽登高聚會。 唐 朱灣 《九日登青山》詩:“想見 龍山 會,良辰亦似今?!?唐 趙嘏 《重陽日寄韋舍人》詩:“不知是日 龍山 會,誰是風流落帽人?!?宋 吳則禮 《滿庭芳·九日》詞:“想見征西舊事, 龍山 會,賓主俱豪。”亦作“ 龍山佳會 ”。 宋 周紫芝 《品令》詞:“休説 龍山 佳會,此情不淺?!?/div>
《國語辭典》:龍山落帽(龍山落帽)  拼音:lóng shān luò mào
晉人孟嘉在九九重陽日隨桓溫游于龍山,帽子被風吹落而不自覺,后如廁離位,桓溫乃命孫盛坐嘉位并作文嘲弄,嘉歸來見文,從容應答。見《晉書。卷九八。桓溫傳》。后世并用以指重陽登高飲酒等風雅情事。
《漢語大詞典》:拄笏
見“ 拄笏看山 ”。
《國語辭典》:拄笏看山  拼音:zhǔ hù kān shān
笏,上朝時所持的手版。晉王徽之擔任桓沖的車騎參軍,桓沖詢問王徽之時,王徽之以朝笏捂著面頰,悠然的觀看西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比喻人倜儻不羈,身在官場卻有閒情雅致。宋。陸游 春晚書懷詩:「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div>
《國語辭典》:拄笏看山  拼音:zhǔ hù kān shān
笏,上朝時所持的手版。晉王徽之擔任桓沖的車騎參軍,桓沖詢問王徽之時,王徽之以朝笏捂著面頰,悠然的觀看西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比喻人倜儻不羈,身在官場卻有閒情雅致。宋。陸游 春晚書懷詩:「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div>
《漢語大詞典》:拄笏西山
見“ 拄笏看山 ”。
《國語辭典》:拄笏看山  拼音:zhǔ hù kān shān
笏,上朝時所持的手版。晉王徽之擔任桓沖的車騎參軍,桓沖詢問王徽之時,王徽之以朝笏捂著面頰,悠然的觀看西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比喻人倜儻不羈,身在官場卻有閒情雅致。宋。陸游 春晚書懷詩:「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div>
《國語辭典》:爽氣(爽氣)  拼音:shuǎng qì
1.豪邁率直的氣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桓宣武平蜀。……桓既素有雄情爽氣,加爾日音調英發(fā)?!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異才應間出,爽氣必殊倫。」
2.清爽的氣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弧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水亭獨酌十二韻〉:「清風掃郁蒸,爽氣生戶牖。」
《漢語大詞典》:西山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王子猷 作 桓車騎 參軍。 桓 謂 王 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醪淮?,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后因以“西山爽”言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 唐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詩:“若見 西山 爽,應知 黃 綺 心?!币嗍∽鳌?西爽 ”。 宋 李曾伯 《避暑賦》:“拄西爽之笏,揖南熏之琴?!?/div>
《漢語大詞典》:長弓射(長弓射)
宋書·王景文傳:“時太子及諸皇子并小,上稍為身后之計,諸將帥 吳喜 、 壽寂之 之徒,慮其不能奉幼主,并殺之,而 景文 外戚貴盛, 張永 累經軍旅,又疑其將來難信,乃自為謡言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皇?,王字;弓長,張字也?!焙笠颉伴L弓射”比喻歹人暗算。 唐 杜甫 《光祿坂行》:“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div>
分類:暗算
《漢語大詞典》:夢雨(夢雨)
迷濛細雨。 唐 李商隱 《重過圣女祠》詩:“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下:“ 蕭閒 云:‘風頭夢,吹無跡?!w雨之至細,若有若無者,謂之‘夢’…… 賀方回 有‘風頭夢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長廊碧瓦,夢雨時飄灑?!?/div>
分類:迷濛細雨
《國語辭典》:夢云(夢雲)  拼音:mèng yún
楚王夢巫山神女朝云行雨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后比喻幽會。唐。杜牧 潤州詩二首之二:「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顾?。蘇軾 永遇樂。明月如霜詞:「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div>
《漢語大詞典》:巫娥
指 巫山 神女。亦泛指美女。 唐 杜牧 《柳》詩:“ 巫娥 廟里低含雨, 宋玉 宅前斜帶風。”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勸不醒癡迷 楚子 ,直要娶薄倖 巫娥 ?!?明 劉基 《題江村風雨圖》詩:“龍母鮫綃云半濕, 巫娥 貝闕夜深開。”
《漢語大詞典》:巫山神女
相傳 赤帝 之女名 姚姬 ,未嫁而卒,葬于 巫山 之陽, 楚懷王 游 高唐 ,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見 宋玉 《高唐賦》序及 李善 注。后人附會,為之立像,稱為“巫山神女”。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過 巫山 凝真觀 ,謁 妙用真人 祠。真人,即世所謂 巫山 神女也?!?宋 陳德武 《清平樂·詠雨》詞:“經旬一見通宵,恍如身在 藍橋 ,記與 巫山 神女,不禁暮暮朝朝?!?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把 南后 恭維得無以復加,說她是 巫山 神女下凡?!?/div>
分類:赤帝
《國語辭典》:巫山云雨(巫山雲雨)  拼音:wū shān yún yǔ
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自愿薦寢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文選。宋玉。神女賦。序》。巫山云雨比喻男女歡合?!毒以纻鳌返谌寤兀骸甘咨皆朴陼?,襄王今夜上陽臺?!挂嘤糜谛稳葑匀唤绲脑魄橛陸B(tài)。唐。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詩:「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挂沧鳌冈朴旮咛啤埂ⅰ冈朴晡咨健?。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陽臺」、「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漢語大詞典》:巫云(巫雲)
指男女幽會。 宋 陳德武 《千秋歲》詞:“濯錦豐姿新涼臺閣,懊悔 巫 云太輕薄?!?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 巫 云夢長,喚醒梅花帳,纖珪瘦玉殘妝?!眳⒁姟?巫山 ”。
分類:男女幽會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戰(zhàn)國時楚懷王、襄王并傳有游高唐、夢巫山神女薦寢事。見東周戰(zhàn)國。宋玉〈高唐賦。序〉、東周戰(zhàn)國。宋玉〈神女賦。序〉。后指男女歡合。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七折:「今夜同歡會,夢魂飛,巫山一對暮云歸?!挂沧鳌父咛啤?、「陽臺」、「云雨」。
2.山名:(1)位于重慶市巫山縣東,為巴山山脈的高峰,有十二峰,為川鄂的界山,長江貫穿其間,形成巫峽。(2)位于山東省泰安市轄肥城市西北。
3.縣名。位于重慶市東部,東、南與湖北省相鄰,西接奉節(jié)縣。巫山十二峰西北,南瀕長江北岸,西鄰奉節(jié)。東部有大寧河,濱河有神女廟。
《國語辭典》:斷雨殘云(斷雨殘雲)  拼音:duàn yǔ cán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愛情因故阻隔或斷絕。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三出:「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弦,斷雨殘云思黯然?!?/div>
《國語辭典》:暮雨朝云(暮雨朝雲)  拼音:mù yǔ zhāo yún
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參見「朝云暮雨」條。元。無名氏《云窗夢》第二折:「俺兩個眉尖眼角傳芳信,等盤兒上暮雨朝云?!?/div>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懷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并與之媾合的故事。見《文選。宋玉。高唐賦序》。后比喻男女間的情愛歡合。唐。李商隱 楚宮詩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長相接,猶自君王恨見稀?!乖o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戀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卻被這明月清風纏殺你那頭?!挂沧鳌改河瓿啤埂?br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陸游 三峽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乖`囉褓e〈端正好。俺便似畫圖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籠籠蔥蔥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嶇嶇當?!?/div>
《漢語大詞典》:楚夢(楚夢)
(1).指 楚國 云夢澤 。《文選·陸機〈齊謳行〉》:“ 孟諸 吞 楚夢 ,百二侔 秦 京。” 李善 注:“《子虛賦》曰:‘ 齊 浮 渤澥 ,游 孟諸 ,吞若 云夢 者八九。’” 南朝 陳 徐陵 《為護軍長史王質移文》:“﹝ 華皎 ﹞遂乃治兵 楚夢 ,竊戴干戈,傍引西戎,共謀東夏?!?br />(2).本指 楚王 游 陽臺 夢遇 巫山 神女事。后借指短暫的美夢。多指男女歡會。 唐 李白 《惜馀春賦》:“披 衛(wèi) 情於 淇水 ,結 楚 夢於 陽云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 楚 夢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見, 揚州 桃李?!?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葳蕤自守, 楚 夢猶虛,余友 潘 子 研香 亟稱之?!?/div>
《漢語大詞典》:楚臺(楚臺)
指 楚王 夢遇神女之 陽臺 。后多指男女歡會之處。 唐 吳融 《重陽日荊州作》詩:“驚時感事俱無奈,不待殘陽下 楚 臺。” 宋 秦觀 《醉桃源》詞:“銀燭暗,翠簾垂,芳心兩自知。 楚 臺魂斷曉云飛,幽歡難再期?!?元 張可久 《寨兒令·春思》曲:“曲未終,酒方濃,云收 楚 臺十二峯。” 明 高明 《琵琶記·瞷詢衷情》:“我本是傷秋 宋玉 無聊賴,有甚心情去戀著閒 楚 臺?!?/div>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浦 ,同過 楚 王臺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br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 楚王臺 設有軍械局?!币喾Q“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 吳醒漢 等整隊赴 楚望臺 ,補充子彈,佔領 蛇山 ?!?/div>
《漢語大詞典》:癡云騃雨(癡雲騃雨)
形容男女沉迷戀情。 元 薩都剌 《洞房曲》:“癡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間有離別?!币嘧鳌?癡云膩雨 ”。 清 洪升 《長生殿·重圓》:“抹月批風隨過遣,癡云膩雨無留戀?!?/div>
《國語辭典》:神女  拼音:shén nǚ
1.女神。《文選。宋玉。神女賦》:「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鼓铣?。元帝〈孝德傳序〉:「鄰火不焚,地出黃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
2.相傳楚王曾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告訴他:「愿薦枕席?!挂姟段倪x。宋玉。高唐賦。序》。后因用以指娼妓。唐。李商隱 無題詩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div>
《漢語大詞典》:薦夢(薦夢)
同“ 薦枕 ”。 太平廣記卷四九一引 唐 皇甫枚 《非煙傳》:“所恨 洛川 波隔, 賈午 墻高,聯云不及於 秦 臺,薦夢尚遙於 楚 岫?!?明 徐渭 《銅雀妓》詩:“薦夢無云雨,留香別綺羅。”參見“ 薦枕 ”。
《國語辭典》:薦枕(薦枕)  拼音:jiàn zhěn
進獻寢具。比喻侍寢、陪宿。唐。許堯佐《柳氏傳》:「柳夫人容色非常,韓秀才文章特異。欲以柳薦枕于韓君,可乎?」
《漢語大詞典》:襄王夢(襄王夢)
傳說 楚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愿薦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 陽臺 。見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神女賦》序。后遂以“襄王夢”為男女歡合之典。 唐 胡曾 《詠史·陽臺》:“何人更有 襄王 夢,寂寂 巫山 十二重?!?span id="uak2s2c" class="book">《南宮詞紀·桂枝香·秋懷》:“頓使我愁人不寐, 襄王 夢雨散云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前緣不斷, 巫峽 恨濃,連牀且話 襄王 夢?!卑?,游 高唐 ,夢神女者,當為 楚懷王 ,非 襄王 。自古以來, 襄王 枉受其名。參閱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辯證》。
《漢語大詞典》:陽臺夢(陽臺夢)
(1).指男女歡會。 五代 李存勖 《陽臺夢》詞:“ 楚 天云雨卻相和,又入 陽臺 夢?!?span id="02aakuu"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五回:“寃魂不赴 陽臺 夢,笑煞癡心 安道全 ?!眳⒁姟?陽臺 ”。
(2).詞牌名。此調有兩體,四十九字者,調見《尊前集》, 五代 李存勗 ( 唐莊宗 )制,因詞又有“又入陽臺夢”句,遂取以為名;五十七字者,調見《花草粹編》, 宋 解昉 制,兩體截然不同。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陽臺云雨(陽臺云雨)  拼音:yáng tái yún yǔ
比喻男女合歡之事?!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六。紅拂記。樂昌鏡合》:「關河鴻雁稀,魂迷,陽臺云雨疑。」
分類:男女合歡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挂卜Q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記·周本紀:“﹝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裴駰 集解引 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br />(2).山名。在 山西省 陽城 、 垣曲 兩縣之間。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唐 盧照鄰 《鄭太子碑銘》:“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廣森 《轉連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傳 黃帝 曾訪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先生何處去? 王屋 訪 茅君 ?!?清 宋琬 《祭沉少參岫陽》詩:“言將歸 王屋 ,終老營菟裘?!?/div>
《漢語大詞典》:陽臺女(陽臺女)
指傳說中 巫山 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 唐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詩:“細看只似 陽臺 女,醉著莫許歸 巫山 ?!?唐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自有 陽臺 女,朝朝拾翠過?!?唐 李嘉祐 《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蓱z應是 陽臺 女,對坐鷺鷥嬌不語?!眳⒁姟?陽臺 ”。
《國語辭典》:陽臺(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樓房的平臺。有欄桿,可在此曬衣物,或登眺、乘涼。
2.語出《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篂槟信蠚g的處所。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人去陽臺,云歸楚峽。」《聊齋志異。卷四。狐諧》:「既不賜見,我輩留宿,宜勿去,阻其陽臺。」也稱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漢川縣南。一說在四川省巫山縣境。
《國語辭典》:雨散云收(雨散雲收)  拼音:yǔ sàn yún shōu
1.雨后天氣轉晴。亦用以比喻離散。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后套。前腔〉曲:「記待月西廂和你攜素手,爭奈話別匆匆,雨散云收?!埂毒以纻鳌返谝话嘶兀骸覆欢鄷r候,忽然雨散云收,浴出一輪紅日,頃刻黃河解凍。」
2.比喻房事已畢。也作「云收雨散」。
《漢語大詞典》:雨沾云惹(雨沾雲惹)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愿薦枕席?!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 之下?!焙笠浴坝暾丛迫恰睘槟信閻壑洹?唐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詩:“弋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 襄王 ?!?宋 柳永 《洞仙歌》詞:“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div>
《漢語大詞典》:雨潤云溫(雨潤雲溫)
比喻男女情好。 宋 周邦彥 《拜星月·秋思》詞:“春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div>
分類:男女情好
《國語辭典》:雨魄云魂(雨魄雲魂)  拼音:yǔ pò yún hún
男女間歡愛的情事。宋。趙令畤 清平樂。春風依舊詞:「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div>
《漢語大詞典》:云交雨合(雲交雨合)
指相會,重逢。 唐 李益 《古別離》詩:“ 江 回 漢 轉兩不見,云交雨合知何年?!?/div>
分類:相會重逢
《漢語大詞典》:云情(雲情)
(1).云的情狀。 宋 侯寘 《踏莎行·約云庵尋梅》詞:“雪意初濃,云情已厚。黃昏散盡扶頭酒?!?br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羈絆的性格。 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自適題詩寄贈》:“塵意迷今古,云情識卷舒。”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張道者》:“ 慈覺長老 書 妙圓塔院 張道者 壁云: 張道者 ,貌古神清不可畫。鶴性云情本自然,生死無心全不怕?!?br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宋 晏幾道 《玉樓春》詞:“云情去住終難信,花意有無休更問?!?明 許自昌《水滸記·冥感》:“自遭狂且毒手,已從鬼籙潛身。只是柳性未寒,云情尚在?!?/div>
《國語辭典》:云雨巫山(云雨巫山)  拼音:yún yǔ wū shān
楚王在高唐夢見巫山神女的故事。后人遂以比喻男女歡合。亦用以形容自然界的云情雨態(tài)。參見「巫山云雨」條。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二:「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div>
《漢語大詞典》:云飛雨散(雲飛雨散)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復存在。 隋 張公禮 《龍藏寺碑》:“金編寶字,玉牒綸言,滿封盈函,云飛雨散?!?唐 溫庭筠 《湘東宴曲》:“萬戶沉沉碧樹圓,云飛雨散知何處?!?前蜀 貫休 《行路難》詩之二:“云飛雨散今如此,繡闥雕甍作荒谷?!?/div>
《漢語大詞典》:高唐夢(高唐夢)
借指男女交歡之事。 唐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宜》詩之一:“曾識 云仙 至小時,芙蓉頭上綰青絲。當時驚覺 高唐 夢,唯有如今 宋玉 知?!?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 劉武僖 自 柯山 赴召,亦記歲月於 仰高亭 上,末云‘侍兒 意真 代書’。后有人題云:‘一入侯門海樣深,謾留名字惱行人。夜來髣髴 高唐 夢,猶恐行云意未真?!眳⒁姟?高唐 ”。
分類:男女交歡
《漢語大詞典》:高唐
(1). 戰(zhàn)國 時 楚國 臺觀名。在 云夢澤 中。傳說 楚襄王 游 高唐 ,夢見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 楚襄王 與 宋玉 游於 云夢 之臺,望 高唐 之觀?!?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銘》:“ 高唐 礙石, 洛浦 無舟。何處相望,山邊一樓?!?前蜀 韋莊 《謁巫山廟》詩:“亂猿啼處訪 高唐 ,路入煙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聲猶似哭 襄王 。” 明 許自昌《水滸記·邂逅》:“束素腰,橫波目,可使 高唐 賦夢?!焙笥脼?巫山 的代稱。 唐 杜甫 《晚晴》詩:“ 高唐 暮冬雪壯哉,舊瘴無復似塵埃?!?br />(2).借指男女幽會之所。 元 張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損柔腸,夢見才郎?!?span id="summ2a0" class="book">《白雪遺音·銀紐絲·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夢赴 高唐 ,與才郎攜手只在 陽臺 上?!?br />(3).復姓。 遼 有 高唐英 。見遼史·太宗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