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齡:喻長壽。唐吳筠《步虛詞》其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p>
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 令狐楚 贈毛仙翁
莫將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齊。 崔元略 贈毛仙翁
徒以菌蟪姿,緬攀修真訣。 李群玉 別尹煉師
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羅隱 錢尚父生日
今朝獻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貫休 壽春節(jié)進大蜀皇帝五首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 錢起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fā)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鳳凰樓閣知猶戀,終逐煙霞上玉京。 劉滄 月夜聞鶴唳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劉禹錫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多謝謫仙侶,幾時還玉京。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晚泛漢江書懷寄洋州崔侍郎閬州高舍人二曹長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 劉禹錫 奉送家兄歸隱居二首
好雪動高情,心期在玉京。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見憶
翱翔曾在玉京天,墮落江南路幾千。 南卓 贈副戎
悠然望虛路,玉京在海里。 司馬扎 贈王道士
裊裊復盈盈,何年墜玉京。 吳融 個人三十韻
帝作黃金闕,仙開白玉京。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玉京應已足,白屋但颙然。 李商隱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遂作憶雪又作殘雪詩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舊憶雪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李商隱 杏花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白居易 夢仙
素娥冉冉拜瑤闕,皓鶴紛紛朝玉京。 許渾 對雪
名振金閨步玉京,暫留滄海見高情。 許渾 送盧先輩自衡岳赴(一作歸復州嘉禮二首
烏府客:喻指御史。唐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尋烏府客,同醉習家池?!?/p>
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 丁仙芝 戲贈姚侍御
幾年烏府內,何處逐鳧歸。 劉商 送林侍御東陽秩滿赴上都
驄馬朝天疾,臺烏向日飛。 劉商 送楊閒侍御拜命赴上都
肅穆烏臺上,雍容粉署中。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貞為臺里柏,芳作省中蘭。 包何 和苗員外寓直中書
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 姚合 和門下李相錢西蜀相公
烏府偶為吏,滄江長在心。 姚合 洛下夜會寄賈島
故人荊府掾,尚有柏臺威。 孟浩然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因以投寄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孟浩然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
為報烏臺客,須憐白發(fā)催。 岑參 西亭送蔣侍御還京
臺寒柏樹綠,江暖柳條黃。 岑參 送裴侍御赴歲入京
獨向柏臺為老吏,可憐林木響馀聲。 崔元范 李尚書命妓歌錢有作奉酬
柏臺蘭省共清風,鳴玉朝聯夜被同。 崔道融 寄李左司
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 張九齡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柏臺簡行李,蘭殿錫朝衣。 張說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制
應令柏臺長對戶,別來相望獨寥寥。 李德裕 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侍御任集賢校書及升柏臺又與秘閣相對同院張學士亦余特厚故以詩贈之
冷冷玉漏初三滴,金觴已半酡。共向柏臺窺雅量,澄波萬頃見天和。 李群玉 長沙陪裴大夫夜宴
祖席離烏府,歸帆轉蜃樓。 李頻 送許渾侍御赴潤州
群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杜甫 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
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 杜甫 哭長孫侍御(一作杜誦詩以下四首。他集互見。)
烏臺俯麟閣,長夏白頭吟。 杜甫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門掩清曹晚,靜將烏府鄰。 林寬 寄省中知己
宴語暌蘭室,輝榮亞柏臺。 權德輿 送黔中裴中丞閣老赴任
柏臺年未老,蓬鬢忽蒼蒼。 武元衡 臺中題壁
偶尋烏府客,同醉習家池。 武元衡 酬元十二
獨吟多暇日,應寄柏臺書。 無可 冬夜姚侍御宅送李廓少府
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御玙第
憶昨謬官在烏府,喜君對門討魚魯。 王起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柏臺今上客,竹使舊朝班。 皎然 同盧使君幼平郊外送閻侍御歸臺
仁為桂江雨,威是柏臺霜。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佇瞻雙闕鳳,思見柏臺烏。 皎然 送路少府使京兼覲侍御兄
五湖游不厭,柏署跡如遺。 皎然 酬崔侍御見贈
烏臺上客紫髯公,共捧天書靜境中。 盧溵 和李尚書命妓錢崔侍御
肯滯荊州掾,猶香柏署衣。 竇鞏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
誰問烏臺客,家山憶桂叢。 羊士諤 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垂銀棘庭印,持斧柏臺綱。 苑咸 送大理正攝御史判涼州別駕
故林懷柏悅,新幄阻蘭薰。 蘇味道 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并拜臺郎
鷦鷯無羽翼,愿假憲烏翔。 錢起 清泥驛迎獻王侍御
豈羨蘭依省,猶嫌柏占臺。 陶雍 和兵部侍郎省中四松詩
席上客知蓬島路,坐中寒有柏臺霜。 韋莊 和集賢侯學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
鹓鸞粉署起,鷹隼柏臺秋。 高適 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青袍早許淹花幕,霜簡方聞謝柏臺。 齊己 聞王員外新恩有寄
白發(fā)郎潛:指年老而懷才不遇。宋蘇軾《次天字韻答岑巖起》:“莫嘆郎潛生白發(fā),圣朝求舊鄙鳶肩?!?/p>
朝四暮三:指反復無?;蛴夼?。宋黃庭堅《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憂喜?!?/p>
機疑聞不二,蒙昧即朝三。 沈佺期 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 李白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p>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p>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
垂綸非釣國,好學異希顏。 儲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門咽。 元稹 山枇杷
莫戀此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劉崇龜 寄桂帥
孤坐九層石,遠笑清渭濱。 劉駕 釣臺懷古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司空圖 漫書五首之五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司空圖 雜題二首之一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孫逖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宋之問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遁跡豈勞登遠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張渾 七考詩會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摶生日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方干 獻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方干 贈中巖王處士
我來擬學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方干 陸山人畫水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 夏日別余秀才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李咸用 題友生叢竹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伏蒙仁恩俯賜披覽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李嶠 熊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州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釣魚。 李涉 寄趙準乞湘川山居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送喬琳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制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之三
幾時陪羽獵,應指釣璜溪。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權德輿 渭水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武平一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沈佺期 釣竿篇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釣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羅鄴 吳門再逢方干處士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yè)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貫休 漁家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駱賓王 疇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高適 金城北樓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是先生真釣魚。 黃滔 嚴陵釣臺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黃滔 題陳山人居
孟嘉帽:喻氣度非凡,瀟灑倜儻。唐獨孤及《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p>
龍山:喻歡宴。唐末灣《重陽日陪韋卿宴》:“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睽?!?/p>
貴重近臣光綺席,笑憐從事落烏紗。 令孤楚 奉和嚴石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
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欣然為之醉,烏帽危不墮。此日山中懷,孟公不如我。 唐彥謙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 嚴維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猶落帽,華發(fā)強扶冠。 嚴維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陽節(jié),俱懷落帽歡。 孟浩然 盧明府九日峴山宴袁使君張郎中崔員外
欲識投醪遍,應從落帽看。 張登 重陽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將落帽,子夏正離群。 張賁 賁中間有吳門旅泊之什蒙魯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謝
卻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龍山。 戎昱 九日賈明府見訪
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
想見龍山會,良辰亦似今。 朱灣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睽。 朱灣 重陽日陪韋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李白 九日
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龍山飲
無心同落帽,天際望歸途。 李群玉 九日越臺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李群玉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
極浦沉碑會,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蕪湖感舊傷懷因成十六韻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
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 權德輿 九日北樓宴集
今日同心賞,全勝落帽年。 權德輿 和九日從楊氏姊游
今日從公醉,全勝落帽時。 權德輿 奉陪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
盍簪蓮府宴,落帽龍沙醉。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寧知臘日龍沙會,卻勝重陽落帽時。 權德輿 臘日龍沙會絕句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獨孤及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獨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誰能思落帽,兩鬢已添愁。 王貞白 九日長安作
臥甕鄙畢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樓北園偶集從孫公度周巡官韓秀才盧秀才范處士小飲鄭侍御判官周劉二從事皆先歸
所尚雪霜姿,非關落帽期。 許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幾處管弦留。 錢起 九日閉居寄登高數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陰行先 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風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 韓愈 薦士
拄笏看山:指朝廷官宦有隱士情懷。宋朱松《春晚書懷》:“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p>
若見西山爽,應知黃綺心。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
馬驚不憂深谷墜,草動只怕長弓射。 杜甫 光祿坂行
朝云暮雨:詠男女之情。唐李白《寄遠》:“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p>
曲留明怨惜,夢盡失歡娛。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未減行雨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儀 詠畫障
東南正云雨,不得見陽臺。 于武陵 王將軍宅夜聽歌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于濆 巫山高
流蘇帳里人,猶在陽臺畔。 于濆 早發(fā)
鄙哉楚襄王,獨好陽云臺。 儲光羲 雜詩二首之二
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 儲嗣宗 圣女祠
襄王忽妖夢,宋玉復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元稹 楚歌十首之四
蒼山云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 劉商 題黃陂夫人祠
聞道瞿塘滪堆,青山流水近陽臺。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回。 劉媛 送遠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 劉希夷 公子行
云歸巫峽音容斷,路隔星河去住難。 劉損 憤惋詩三首
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劉滄 題巫山廟
相逢相笑盡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劉禹錫 有所嗟二首
料得襄王惆悵極,更無云雨到陽臺。 劉言史 贈童尼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劉長卿 楊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此中一見亂人目,只疑行到云陽臺。 劉長卿 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
蒹葭新有雁,云雨不離猿。 司空曙 送史申之峽州
云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 司空曙 送夔州班使君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吳融 浙東筵上有寄
三峽卻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吳融 還俗尼(本是歌妓)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唐彥謙 牡丹
妾家巫山隔漢川,君度南庭向胡苑。 喬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
家本巫山陽,歸去路何長。 喬知之 定情篇
風柳搖搖無定枝,陽臺云雨夢中歸。 嚴續(xù)姬 贈別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孟浩然 同張明府碧溪贈答
今夜神仙女,應來感夢情。 孟浩然 送桓子之郢成禮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孟浩然 途次望鄉(xiāng)
朝云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吹亞。 孟郊 悼亡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宋之問 內題賦得巫山雨
裴回行作雨,婉孌逐荊王。 宋之問 內題賦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詩。題云巫山高)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宋之問 宋公宅送寧諫議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巫山唱罷行云過,猶自微塵舞畫梁。 崔 和人聽歌
醉中求習氏,夢里憶襄王。 崔湜 襄陽作
神魂倘遇巫娥伴,猶逐朝云暮雨歸。 崔素娥 別韋洵美詩
云雨兮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白頭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張又新 贈廣陵妓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張潮 江風行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張祜 送人歸蜀
不妨高唐云,卻藉宋玉說。 張祜 送蜀客
城臨蜀帝祀,云接楚王臺。 張說 下江南向夔州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徐寅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戎昱 送零陵妓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戴叔倫 相思曲
舊棧歌難度,朝云濕未開。 戴叔倫 經巴東嶺
才會雨云須別去,語慚不及琵琶槽。 方干 贈美人四首
巫山千丈高,亦恐夢相失。 曹鄴 古相送
非復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李世民 賦得含峰云
宋玉謾誇云雨會,謝連寧許夢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李商隱 偶成輕韻七十二句贈四同馀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李商隱 有感
桂岑含芳遠,蓮塘屬意疏?,幖c神女,長短空何如。 李商隱 木蘭
豈知為雨為云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隱 深宮
可憐應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 李嘉祐 江上曲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臺數通夢。 李嶠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
靈童出海見,神女向臺回。 李嶠 雨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李德裕 秋日美晴郡樓閑眺寄荊南張書記
少年才子心相許,夜夜高堂夢云雨。 李涉 寄荊娘寫真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 李涉 竹枝詞
當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李涉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宣二首之二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李白 久別離
樓中見我金陵子,何似陽臺云雨人。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四首之一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 李白 古風
遠憶巫山陽,花明淥江暖。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五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六
可惜凌波步羅襪,美人美人兮歸去來,莫作朝云暮雨兮飛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十一
相思不惜夢,日夜向陽臺。 李白 寄遠十一首之四
明年若更征邊塞,愿作陽臺一段云。 李白 搗衣篇
漢水波浪遠,巫山云雨飛。東風吹客夢,西落此中時。 李白 江上寄巴東故人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 李白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 清平調詞三首
虛傳一片雨,枉作陽臺神。縱為夢里相隨去,不是襄王傾國人。 李白 系尋陽上崔相渙三首之三
非時妒桃李,自是舞陽臺。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吹飛雪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李端 古別離二首
行云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李群玉 九日
寂寞高堂別楚君,玉人天上逐行云。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自從一別襄王夢,云雨空飛巫峽長。 李群玉 宿巫山廟二首
我思何所在,乃在陽臺側。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為報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濕旌旗。 李群玉 聞湘南從叔朝覲
所思云雨外,何處寄馨香。 李群玉 臨水薔薇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里香。 李群玉 贈人
云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 李群玉 贈人
巫云多感夢,桂楫早回旋。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東吳有賦客,愿識陽臺仙。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峽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云雨。 李群玉 送鄭京昭之云安
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李群玉 醉后贈馮姬
瑤姬不可見,行雨在高丘。 李群玉 云安
不知精爽歸何處,疑是行云秋色中。 李群玉 題二妃廟
蜀煙飛重錦,峽雨濺輕容。 李賀 惱公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李賀 洛姝真珠
離鸞別鳳煙梧中,巫云蜀雨遙相通。 李賀 湘妃
行云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李郢 中元夜
艷質已隨云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杜牧 傷友人悼吹簫妓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 杜牧 潤州二首之二
凝魂空薦夢,低耳悔聽琴。 杜牧 為人題贈二首
戈檻營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
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巫峽長云雨,秦城近斗杓。 杜甫 哭王彭州掄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白狗黃牛峽,朝云暮雨祠。 杜甫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襄王薄行跡,莫學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荊揚春冬異風土,巫峽日夜多云雨。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
始知云雨峽,忽盡下牢邊。 杜甫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他日辭神女,傷春怯杜鵑。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冥冥翠龍駕,多自巫山臺。 杜甫 雨
干戈盛陰氣,未必自陽臺。 杜甫 雨
舞石旋應將乳子,行云莫自濕仙衣。 杜甫 雨不絕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 杜甫 雨四首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杜甫 雷
獨有荊王殿,時時暮雨過。 楊巨源 名姝詠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v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楊巨源 美人春怨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楊師道 初宵看婚
暮雨朝云幾日歸,如絲如霧濕人衣。 楊憑 春情
行雨若迷歸處路,近南惟見祝融峰。 楊憑 贈馬煉師
曉隨云雨歸何處,還是襄王夢覺愁。 權德輿 贈友人
陽臺巫山上,風雨忽清曠。朝云與游龍,變化千萬狀。 權德輿 雜詩五首之二
芳草落花明月榭,朝云暮雨錦城春。 武元衡 同幕府夜宴惜花
他日相思夢巫峽,莫教云雨晦陽臺。 武元衡 贈歌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武平一 妾薄命
仙夢香魂不久留,滿川云雨滿宮愁。 汪遵 瑤臺
使君灘上草,神女館前云。 沈佺期 十三四時嘗從巫峽過他日偶然有思
江南弄,巫山連楚夢,行雨行云幾相送。 王勃 江南弄
若向陽臺薦枕,何啻得勝朝云。 王勃 雜曲
誰入巫山夢,唯應洛水神。 王涯 思君恩
陽臺千萬里,何處作朝云。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處所。 皇甫冉 見諸姬學玉臺體
高唐幾百里,樹色接陽臺。 盧象 峽中作
夢寐睹神女,金沙鳴佩環(huán)。 祖詠 古意二首
好笑襄王大迂闊,曾臥巫云見神女。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秦韜玉 吹笙歌
云雨今歸何處去,黃鸝飛上野棠花。 竇鞏 宮人斜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章孝標 貽美人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綦毋潛 送崔員外黔中監(jiān)選
為報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詞。 繁知一 書巫山神女祠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陰有神艷,后來公子莫相輕。 羅虬 比紅兒詩
自隱新從夢里來,嶺云微步下陽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五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十一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云猶擁牡丹鞋。 范元凱 章仇公席上詠真珠姬
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 蓮花妓 獻陳陶處士
行雨有時度,溪流何日窮。 蔣冽 巫山之陽香溪之陰明妃神女舊跡存焉
欲令從此行霖雨,先賜巫山一片云。 薛?? 敕贈康尚書美人
思惟不是夢,此會勝高唐。 薛能 戲題
昨夜巫山中,失卻陽臺女。朝來香閣里,獨伴楚王語。 薛馧 古意
也知暮雨生巫峽,爭奈朝云屬楚王。 袁皓 寄岳陽嚴使君
荒淫卻入陽臺夢,惑亂懷襄父子心。 袁郊 云
從教水濺羅裙?jié)?,還道朝來行雨歸。 裴虔馀 柳枝詞詠篙水濺妓衣
精靈應自在,云雨不相關。 許棠 貞女祠
神女暫來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許渾 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
同來不得同歸去,永負朝云暮雨情。 誰氏女 題沙鹿門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 賈島 友人婚楊氏催妝
疑嶺春應遍,陽臺雨欲收。 趙冬曦 奉答燕公
云雨有歸時,雞犬無還日。 邵謁 經安容先生舊居
巫山巫峽高何已,行雨行云一時起。一時起,三春暮,若言來,且就陽臺路。 郎大家宋氏 朝云引
疑逐朝云去,翻隨暮雨來。 鄭世翼 看新婚
江山追宋玉,云雨憶荊王。 錢起 送衡陽歸客
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陳子昂 彩樹歌
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二十七
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陳希烈 賦得云生棟梁間
云行疑帶雨,星步欲凌風。 韋渠牟 步虛詞十九首
楚王宮去陽臺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韋莊 送李秀才歸荊溪
朝云暮雨會合,羅襪繡被逢迎。 韓偓 六言三首之一
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 韓琮 牡丹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韓琮 云
明朝若相憶,云雨出巫山。 顧況 春游曲二首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云。 駱賓王 憶蜀地佳人
風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高蟾 楚思
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夢稀。 鮑溶 巫山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