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土俗  拼音:tǔ sú
地方的風(fēng)俗習(xí)慣?!逗鬂h書。卷二三。竇融傳》:「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他那邊土俗,但是有貲財(cái)?shù)?,就呼為朝奉?!?/div>
《國語辭典》:地頭(地頭)  拼音:dì tóu
1.當(dāng)?shù)亍⒈镜?。如:「看他熟諳本地的風(fēng)土掌故,想必是這地頭的人吧。」《醒世姻緣傳》第九○回:「央胡無翳到臨清買地頭生藥,合了丸散,要舍藥救人。」
2.處所、住址?!抖膛陌阁@奇》卷二四:「伯皋問著北來的浙江人,沒有一個(gè)曉得他的。要差人到浙江問他家里,又不曉得他地頭住處?!?br />3.目的地?!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高€未到地頭,又不曾見佛取得經(jīng)回,是何來之喜?」《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三回:「倘若早到地頭一天,少在船上住一夜,他們就少賺兩個(gè)錢?!?br />4.方面?!吨熳诱Z類。卷八??傉摓閷W(xué)之方》:「這個(gè)道理,各自有地頭,不可只就一面說。」
5.田地的兩端?!洱R民要術(shù)。卷五。種紅藍(lán)花及梔子》:「但駕車地頭,每旦,當(dāng)有小兒僮女百十馀群,自來分摘?!?br />6.書頁下端的空白處。如:「這書地頭留得太窄了?!?/div>
《漢語大詞典》:本鄉(xiāng)(本鄉(xiāng))
(1).原籍,故鄉(xiāng)。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郡國募人無田欲徙它界就肥饒者,恣聽之……其后欲還本鄉(xiāng)者勿禁。”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十一:“ 楚 水 巴 山江雨多, 巴 人能唱本鄉(xiāng)歌?!?br />(2).本地。《水滸傳》第十四回:“這秀才乃是智多星 吳用 ,表字 學(xué)究 ,道號 加亮先生 ,祖貫本鄉(xiāng)人氏?!?清 黃六鴻 《?;萑珪ぞ帉彙ち⒕钟H審》:“出示曉諭,并示本鄉(xiāng)?!?/div>
《國語辭典》:地面  拼音:dì miàn
1.土地的表面?!对贰>硭陌?。天文志一》:「其制以銅為之,平設(shè)單環(huán),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準(zhǔn)地面?!?br />2.泛稱土地?!度龂萘x》第三三回:「曹操吞并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萬乞救援,同力克復(fù),以保北方。」
3.地區(qū)、地方。《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行到西河縣管下地面孟石村,遇見日晚?!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肝耶?dāng)是誰!原來是少卿!你怎么走到這荒江地面來?」
4.地板。如:「現(xiàn)在蓋房子大多使用地磚,幾乎看不到水泥磨石子地面了。」
《漢語大詞典》:當(dāng)方(當(dāng)方)
(1).本地。北史·西域傳·大秦:“王三年一出觀風(fēng)化,人有寃枉詣王訴訟者,當(dāng)方之臣,小則讓責(zé),大則黜退?!?span id="7odwlew"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十回:“小僧已知他的備細(xì)出沒去處,特地前來拜請頭領(lǐng)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時(shí),當(dāng)坊有幸。”《西游記》第二七回:“好 大圣 ,念動咒語,叫當(dāng)坊土地、本處山神道:‘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guī)煾?,這一番卻要打殺他?!?吳組緗 《山洪》二六:“他們現(xiàn)在就是當(dāng)方土地,你就不曉得去燒燒香?”
(2).指各方中的某一方。周禮·秋官·大行人“時(shí)聘以結(jié)諸侯之好” 唐 賈公彥 疏:“此謂時(shí)會之年,當(dāng)方有諸侯不順服,當(dāng)方諸侯來;餘方無諸侯不順之事,身不來,即大夫來聘?!?/div>
分類:本地方中
《國語辭典》:方土  拼音:fāng tǔ
泛指各地方?!稌?jīng)。旅獒》漢??装矅鳎骸柑煜氯f國無有遠(yuǎn)近,盡貢其方土所生之物?!?/div>
《漢語大詞典》:鮮卑山(鮮卑山)
古山名。在今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科爾沁右翼中旗 西,本地人稱為 蒙格 。一說在 俄羅斯 西伯利亞 伊爾庫次克 北、 通古斯卡河 南。相傳古 鮮卑 族因居此山而得名。遼史·世表:“ 漢 冒頓可汗 以兵襲 東胡 ,滅之。餘眾保 鮮卑山 ,因號 鮮卑 ?!?/div>
《國語辭典》:本鄉(xiāng)本土(本鄉(xiāng)本土)  拼音:běn xiāng běn tǔ
本地、當(dāng)?shù)亍!都t樓夢》第一○○回:「就是本鄉(xiāng)本地的人,除非不做官還使得,要是做官的,誰保的住總在一處?」
《國語辭典》:土人  拼音:tǔ rén
1.世居本地的人?!队魇烂餮浴>戆?。吳保安棄家贖友》:「李蒙心中大疑,傳令暫退平衍處屯扎,一面尋覓土人,訪問路徑?!?br />2.土制的偶像。如:「他隨手抓把泥土,瞬間捏成一個(gè)土人?!?/div>
《漢語大詞典》:土工
(1).制作陶器的工人。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鄭玄 注:“土工,陶旊也?!?陸德明 釋文:“陶人為瓦器也。”
(2).挖土、填土的工程。管子·度地:“當(dāng)秋三月,山川百泉踴,降雨下,山水出……不利作土功之事,濡濕日生,土弱難成,利耗什分之六,土工之事亦不立?!?span id="ihtjwpb" class="book">《元史·河渠志三》:“ 魯 ( 賈魯 )嘗有言,水工之功,視土工為難;中流之功,視河濱之功為難?!?span id="a4lb79y"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偶因木樁脫落,以致碎石倒塌散漫,卻都不曾沖去,儘可能撈用,那土工也蟄陷得無多?!?br />(3).舊時(shí)專司殯葬的人。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土工》:“蓋專掌內(nèi)庭物故宮女殯送之役者,名曰土工?!?蘇曼殊 《慘世界》第七回:“﹝他的妻子﹞就去叫一個(gè)教士和幾個(gè)土工,忙忙碌碌的一直到了天黑的時(shí)候,那齋祭埋葬的事體,一一料理妥當(dāng)?!?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就在前天,我在城里買了一口小棺材……帶著棉絮和被褥,雇了四個(gè)土工下鄉(xiāng)遷葬去。”
(4).即仵作。舊時(shí)檢驗(yàn)死尸的吏役。 明 無名氏 《勘金環(huán)》第三折:“自小身世習(xí)土工,檢尸相勘我偏能。”
(5).泥塑匠人。 唐 羅隱 《讒書·二工人語》:“ 吳 之建 報(bào)恩寺 也,塑一神於門,土工與木工互不相可。木人欲虛其內(nèi),窗其外……土人以為不可?!?/div>
《國語辭典》:存留  拼音:cún liú
保存、留下。《西游記》第四一回:「菩薩念動真言,把凈瓶攲倒,將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無半點(diǎn)存留。」《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切買賣、賒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張?!?/div>
《漢語大詞典》:本道
(1).正道。指本根之道。京氏易傳·蠱:“蠱適六爻,陰陽上下,本道存也?!?br />(2).以道為根本。 晉 孫楚 《莊周贊》:“本道根貞,歸于大順?!?br />(3).本地道府。道,古代行政區(qū)劃名。 唐 白行簡 《李娃傳》:“有靈芝產(chǎn)于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span id="x7cxlyo" class="book">《新唐書·李吉甫傳》:“州刺史不得擅見本道使?!?span id="edrfxn9"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七》:“國朝之制,有於私第冊之者,有於本道冊之者?!?br />(4).謂正派、本分。 克非 《春潮急》一:“這天上午, 太平鎮(zhèn) 場口外的橋樓底下,站著兩個(gè)老實(shí)本道的青年?!?/div>
《國語辭典》:方物  拼音:fāng wù
1.土產(chǎn),各地所產(chǎn)的物品?!稌?jīng)。旅獒》:「無有遠(yuǎn)邇,畢獻(xiàn)方物?!埂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昔武王克商,通道百蠻,使各以方物來貢?!?br />2.識別、描述?!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列傳》:「人神雜擾,不可方物。」《明史。卷二○九。馮恩列傳》:「若鋐,則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國語辭典》:地方  拼音:dì fang
地保的俗稱。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我是地方,不知甚么人打死你父親在長街上哩?!埂缎咽篮阊?。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地方呈明石知縣家財(cái)人口變賣都盡,上官只得在別項(xiàng)那移賠補(bǔ)?!?/div>
《國語辭典》:土著  拼音:tǔ zhuó
1.人民與土地相依,不隨便遷移?!稘h書。卷六一。張騫傳》:「其俗土著,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固?。顏師古。注:「土著者,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也?!?br />2.今指世居本地的人為「土著」。
《國語辭典》:伏地  拼音:fú dì
1.趴倒在地上。《后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昆弟賓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動?!埂度龂萘x》第三○回:「曹軍皆蒙楯伏地,袁軍吶喊而笑?!?2.本地出產(chǎn)的或用土法制造的。如:「伏地小米兒」、「伏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