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36,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農場
打谷
轉位
輪盤
工模
體形
懸臂
母機
機床
外手
機組
鉆孔
機械化
機船
反沖
《漢語大詞典》:農場(農場)
使用機器,大規(guī)模進行農業(yè)生產的企業(yè)單位。
《國語辭典》:打谷(打谷)  拼音:dǎ gǔ
收割后的莊稼,用碾軋和摔打,或用機器使谷物穗梗分離的動作。如:「今年大豐收,農民忙著打榖?!?/div>
《漢語大詞典》:轉位
移動(機器或機床上夾持的工件),使得某個特定動作(如銑輪齒)每隔一定間隔重復進行——亦稱“分度”
《國語辭典》:輪盤(輪盤)  拼音:lún pán
1.一種西洋賭具。轉輪的盤上有賭注圖色或數目,轉動后視滾動的球珠落點以定勝負。
2.駕駛汽車或輪船時,操作方向的轉盤。
《國語辭典》:工?! ?span id="6khp05a" class='label'>拼音:gōng mó
一種樣板。將其固定在工件上或機器上,用以控制及引導切削刀具的加工路徑。
《國語辭典》:體形(體形)  拼音:tǐ xíng
動物或器物的形狀。如:「體形扁平」。
《國語辭典》:懸臂(懸臂)  拼音:xuán bì
機械上,一端固定在機身,另一端延伸到機身外部,并可擺動、吊物,有如手臂的部分。
《國語辭典》:母機(母機)  拼音:mǔ jī
1.泛指設備中有子母機組合的主體。如子母飛機或子母電話機中的主機。
2.「工作母機」的簡稱。
《國語辭典》:機床(機床)  拼音:jī chuáng
專用于對工件加工的機械裝置,具有一平臺以控制刀具或加工物之移動。如車床、刨床和磨床等。也稱為「工作母機」。
《國語辭典》:外手  拼音:wài shǒu
靠前、靠外的位置。也稱為「外懷里」。
《國語辭典》:機組(機組)  拼音:jī zǔ
1.由幾種不同的機器組成的一組機械,能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如汽輪發(fā)電機是由發(fā)電機和其他設備組成。
2.飛機上所有工作人員的組合。
《國語辭典》:鉆孔(鑽孔)  拼音:zuān kǒng
穿孔。如:「水電工用電鉆在墻壁上鉆孔,以安裝熱水管。」
《國語辭典》:機械化(機械化)  拼音:jī xiè huà
1.使用機械裝備提高品質和效率,并節(jié)省人力的生產方式。如:「農業(yè)機械化」、「工業(yè)機械化」。
2.形容事物如機械動作般缺少變化。如:「他的生活方式非常機械化?!?/div>
《漢語大詞典》:機船(機船)
用機器開動的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 德泉 便指著那小輪船……又注上火酒點起來,一會兒機船轉動。”此指玩具模型的輪船。
《漢語大詞典》:反沖
突然的、通常是劇烈的反向運動或回彈
內燃機在被曲柄開動時的后坐;工作件在推入機器(如圓鋸)時所產生的后坐
開槍后的后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