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繼禮(1562年—1605年),字彥履,號石閭,松江府華亭縣人。萬歷七年己卯科應天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二甲第九名,考選庶吉士,二十二年九月授翰林院編修,充正史纂修官,二十五年八月纂修六曹章奏,二十八年六月與戶科給事中姚文蔚主考庚子科江西鄉(xiāng)試。二十九年十二月管理文官誥敕,充東宮侍班,三十年三月升左贊善,晉右中允,三十二年九月充武舉考試官,三十三年二月升至翰林院右諭德、掌南京翰林院事,九月以赴任途中患病,上疏乞休,在籍候旨,尋卒。
人物簡介
楊繼先(1562年—?),字思孝,號肖吾,直隸保定府定興縣人,民籍。壬午鄉(xiāng)試五十五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三十六名,登三甲第六十名。通政司觀政,任山東歷城縣知縣。
人物簡介
楊述中,字衡毓,號老庵,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山西襄垣縣知縣,任內(nèi)立泰晉書院,并資助神童王基洪。后來王基洪果然中進士。擢江西道御史,內(nèi)官客用驕橫,楊述中合同官糾之,群宦切齒,謫太和縣典史。后起為大理府推官,升戶部主事、員外郎,四十年(1612年)任山東鄉(xiāng)試同考官。歷任尚寶司丞、尚寶司少卿、太仆寺少卿、鄖陽撫治。天啟二年(1622年)十月,安邦彥、奢崇明相繼逆叛,調任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偏沅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督貴州兵餉。尋代替張我續(xù)任川貴總督,兼制云南湖廣軍務,賜尚方劍,率秦楚滇豫蜀五省官兵,援黔剿逆有功,因撫軍王三善敗績,述中尋乞休歸。以俞旨有“老成慎重”語,自號老庵。
人物簡介
楊廷蘭(1562年—?),字秀夫,號芳臺,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乙酉江西鄉(xiāng)試五十七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會試九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進士。刑部觀政,歷官吏科給事中。
人物簡介
楊廷筠(1562年—1627年),字仲堅,號淇園,又號彌格子,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官至順天府府丞。楊廷筠曾皈依天主教,圣名彌額爾(Michael),與徐光啟、李之藻被譽為“圣教三柱石”。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授江西安福縣知縣。次年,授監(jiān)察御史,巡漕御史。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任蘇松巡按御史、直隸巡按御史。隨后擔任江西按察司副使。天啟二年(1622年)授河南按察司副使、湖廣按察司副使。天啟三年(1623年)升任光祿寺少卿。天啟四年(1624年)改順天府府丞。
人物簡介
楊紹震,號湛元,直隸大名府東明縣人。紹震登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初任陜西朝邑縣知縣,調黟縣,俱有異政。改國子監(jiān)助教,升博士,入為戶部主事,監(jiān)督太倉,釐清夙弊,受知熹宗。擢通政司右參議,升右通政、通政使。歷司喉舌,屢荷寵賚,題參魏珰,蹇諤著節(jié),如《決勝實著》等疏,凡十一上,不行,遂掛冠歸。
人物簡介
楊體仁,字廣生,號衷浴,陜西西安府蒲城縣人,軍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刑部觀政,三十三年授河南府推官,四十年升兵部主事,卒。
人物簡介
楊天錫(?—1623年),號九欽,直隸河間府故城縣人。生有異秉,經(jīng)史過目成誦,尤工小楷。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二甲第二名進士。廷對已擬鼎甲,或賄賂讀卷官,易置二甲第二,后其人惶怖,載書一車詣門親謝,峻拒之,然亦不以語人。初任戶部河南司主事,會各司缺員,代攝三司事。積案充棟,剖決如流,才名噪于長安。尋監(jiān)督通州挖運,革奸吏,除陋規(guī),夙弊一清。雖聲望日盛,而憂憤亦加。未幾卒于官。
人物簡介
楊行恕(?—1623年),字本忠,號岳麓,陜西臨洮府狄道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陜西鄉(xiāng)試十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三百六十二名,三甲一百二十一名進士。禮部觀政,考選庶吉士,生而穎異,豐標俊逸,喜交游。三年卒。著有《溫玉亭詩草》。
人物簡介
楊一桂,字伯芳,別號寒質,山西平陽府解州安邑縣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初授唐縣知縣,竭力救荒,開渠溉田。礦閹虐民,挺身抗救。三十五年由戶部主事擢升監(jiān)察御史,三十六年奉命巡按陜西,彈劾河西道盧傳元、慶陽府同知潘應相屢執(zhí)招安,坐致縱橫。又言鹽法大變,軍需匱極。又以停稅、罷織二事為請。四十五年巡按遼東,后金攻陷撫順,以溺職被彈劾去職。
人物簡介
楊嗣修(1564年—1648年),字幼淑,號景歐,河南懷慶府河內(nèi)縣人。萬歷二十二年甲午(1594年)中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中丁未科進士,廷試后,連丁父母憂,萬歷庚戌(1610年),授行人,奉詔冊封崇、益二王。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年),遷戶部主事。萬歷己未(1619年),遷湖廣衡州府知府,天啟壬戌(1622年)調山西汾州知府,甲子(1624年),遷山東海防道副使。丙寅(1626年),升陜西布政司東路神木參政、陜西榆林中路按察使,又為寧夏巡撫,崇禎元年(1628年),陜西大饑荒,延綏缺餉,固原兵變發(fā)生,楊嗣修被御史樊尚燝彈劾,于崇禎二年正月回籍聽堪。楊嗣修返鄉(xiāng)后,發(fā)展教育,設立義學。在沁河渡口,捐資購買船只,用以濟人。捐資修河治渠,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崇禎十三年大饑荒,他設粥蓬賑濟,收留棄嬰,賤糶種子,救活人無數(shù)。崇禎甲申(1644年),李自成在擊敗孫傳庭官軍后,橫掃山西河南,懷慶府及左右的縣城均被攻破,當?shù)氐墓偌澅蝗繐锫拥疥兾魑靼病r年八十一歲的楊嗣修全家也被迫遷到西安,關押在大雁塔僧舍中,長達五十日。楊家在一日夜中逃出,從武關出關渡河,入聞喜、陽城,避于河之南,最后回到河內(nèi)。清軍入關后,其子楊挺生被任命為平陽府推官,將楊嗣修接到官署奉養(yǎng),但一月后即病逝,時順治五年,享年八十五。
人物簡介
楊楷,號近明,四川馬湖府屏山縣人。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歷任至徽州府知府。四十一年升陜西按察司副使,丁艱歸。四十六年十二月復除湖廣副使,分守寶慶。參與圍剿奢崇明之亂,三年升湖廣按察使,再晉右布政使。五年以舉卓異升陜西左布政使,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楊巡撫楷墓在月波嶺其母「虎葬墓」旁,楊母為虎所噬,置巖洞前,跡得之,葬他處,虎仍攫置巖前,群蟻銜土成墳,眾人異之,識者曰此吉穴也,因為虎葬墓。河南布政使宜賓尹伸撰有墓志。
人物簡介
楊元祥(1565年—1592年),字曰泰,號奎垣,山西平陽府蒲州人,錦衣衛(wèi)官籍。九歲能屬文,十五為諸生,十八歲舉萬歷十年壬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二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五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一名同進士出身??歼x庶吉士。萬歷十三年(1585年)閏九月,授翰林院檢討。十六年丁父憂,十九年復任檢討,管理六曹章奏以及誥敕,二十年三月充殿試掌卷官,十二月初六日卒于京師府邸,年僅二十八。
人物簡介
楊棟朝,號夢蒼,云南鶴慶府劍川州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云南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知湘鄉(xiāng)縣,丁巳大水,形家謂縣治有“水洗左脅” 之嗟,楊棟朝將大堂改作后堂。天啟二年四月考選,授南禮科給事中,三年五月巡視南京甲字等九庫并光祿寺錢糧。條議開路通滇。四年巡視南京營務。疏糾京堂冒濫四人:偏沅巡撫李仙品、宣府巡撫王之臣、太常寺卿李應魁、順天府府丞楊廷筠。值魏珰禍起,屢疏抗劾,不避斧鉞,削奪歸里。后起補吏科,崇禎五年十月遷光祿寺少卿,其劾珰疏載在明史,與楊漣、左光斗爭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