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6—1378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jīng)。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辟為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于役所。與高啟、張羽、徐賁稱吳中四杰。有《眉庵集》。
詞學(xué)圖錄
楊基(1326-1378后) 字孟載,號眉庵。蘇州長洲(今吳縣)人,原籍嘉州(樂山)。與高啟、張羽、徐賁并稱"吳中四杰"。精書畫。有《眉庵集》,詞在集中。
黃鶴樓志·人物篇
楊基(1326—1378后) 明代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別號去非,又號雪海。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生長吳中(今江蘇蘇州)。元末入起義軍首領(lǐng)張士誠幕,明初為滎陽知縣,官至山西按察使。與高啟、徐賁、張羽合稱“吳中四杰”。工詩,擅書畫,有《眉庵集》《眉庵詞》等。洪武六年(1373)奉使湖廣,十二月二十一日初到武昌,慕名登臨黃鶴樓,寫七古《黃鶴樓看雪》,描寫黃鶴樓的雪中奇景。后再次登臨,寫七古《雪中再登黃鶴樓》,抒發(fā)“平生不愿萬戶侯”和“但愿武昌連日雪,日日醉登黃鶴樓”的感慨;詩句“玉樹參差”、“瀛洲浩蕩”被后世書法家題寫在高冠山上五座石牌坊中的“冬坊”橫額上。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孟載,吳人。?武時官按察。有眉庵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孟載,其先嘉州人。居吳,初以饒介客安置臨濠,復(fù)徙河南,放歸,起知滎陽縣,謫鐘離,以薦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職。復(fù)起奉使湖南廣右,還授兵部員外郎,出為山西按察司副使,進(jìn)按察使,尋奪職供役。有眉庵集十二卷。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七
基字孟載,其先嘉州人,家于吳,為張士誠記室。明初安置臨濠,旋徙河南,放歸。起為榮陽知縣,召至京,改太常典簿,再謫鐘離。被薦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職。復(fù)起,奉使湖南、廣西,授兵部員外郎,出為山西按察副使,進(jìn)按察使,奪官輸作,卒于工所。有《眉庵集》十二巷。 (陶宗儀《書史會要》:楊基正書師鐘元常,行草師二王?!?a target='_blank'>畫史會要》:孟載善山水竹石。 《麓堂詩話》:楊孟載《春草》詩最傳,其曰:「六朝舊恨斜陽外,南浦新愁細(xì)雨中?!乖唬骸钙酱ㄊ锶藲w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fēng)?!拐\佳。然「綠迷歌扇,紅襯舞裙」已不能脫元詩氣習(xí),至「簾為看山盡卷西」,更過纖巧,「春來簾幕怕朝東」,乃艷詞耳。 《南濠詩話》:世稱高、楊、張、徐,孟載詩律尤精。如云「花無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萬事無過兩鬢星」,予愛其閑曠。及「亂世身如危處立,異鄉(xiāng)人似夢中來」,「千金已廢床頭劍,一字無存架上書」,則又嘆其困窮。如云「紅雨落花來袞袞,綠波芳草去迢迢」,「六朝舊恨殘陽里,南新愁細(xì)雨中」,予愛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鵝破殼,蘚痕斑似鹿辭胎」,「小雨透花青見萼,輕雷催筍碧抽尖」,則又驚其新巧。至「翠袖錦箏邀上客,畫船銀燭照歸人」,「高樓錦瑟花連屋,深巷珠簾柳映橋」,則又見其情致之綺麓矣?!感跏那嗵涞劢鸨P玉露多」,「八陣云開屯虎豹,三江潮落見黿鼉」,則又見其氣象之突兀矣。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閑愁閑悶雨沈沈」,「恨不發(fā)如春草綠,笑曾花似面顏紅」,「萬里歸心鷗送客,片時殘夢鳥驚人」,則又優(yōu)柔痛快而無牽合排比,其亦詩人之豪者哉! 《詩藪》:楊孟載《結(jié)客少年行》,用沈君攸體。如「豪名獨(dú)擅秋千社,俠氣平欺蹴鞠場」,「白璧一雙酬劍客,明珠千斛買胡娘」,「金丸挾彈章臺左,寶騎聞箏太液旁」,「梅子隔墻羞擲果,桃花深院笑求漿」等語,視沈作遠(yuǎn)過之。又《岳陽》一首,壯麗欲亞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風(fēng)急雨冥冥」,尤為膾炙。 《明詩別裁》:楊孟載七言短古,原本李頎、常建諸公。 田按:孟載少負(fù)詩名,楊鐵崖來吳下,于坐上屬賦《鐵笛歌》,即效鐵體歌云:「鐵崖道人吹鐵笛,宮徵嚼含太古音。一聲吹破混沌竅,一聲吹破天地心。一聲吹開虎豹闥,彤庭跪獻(xiàn)丹扆箴。問君何以得此曲?妙諧律呂,可以召陽而呼陰。都將《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筆削手譜成,透天之竅價重雙南金。掉頭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絕頂俯瞰東溟深。王綱正統(tǒng)著高論,唾彼傳癖兼書淫。時人不識我不厭,會有使者徽球琳。具區(qū)下浸三萬六千頃之白銀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瑤岑。莫邪老鐵作龍吼,丹山鳳舞江蛟吟。勖哉宗彥吾所欽,赤泉之盟猶可尋。更吹一聲振我清白祖,大鳴盛世載賡阜財解慍南風(fēng)琴。」鐵崖得此詩大喜,挾與俱東,謂從游者曰:「吾在吳又得一鐵,優(yōu)于老鐵矣!」此詩雖不見工,然對客揮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氣矣?!?a target='_blank'>眉庵集》中不乏沖雅之作,特才華爛漫,時傷纖巧。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轉(zhuǎn)增」,是詞中《菩薩蠻》語。「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殘花似未開時」,是《浣溪沙》調(diào)語。竹詫附和之,摘至數(shù)十聯(lián)。昔人評蘇子瞻詞是詩,秦少游詩是詞。弇州、竹詫所云,固未損其聲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2—1380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自立,一字子淵,號退庵。洪武四年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遷廣東行省員外郎。以事謫鳳陽。復(fù)起為杭州通判。洞悉吏事,吏不能欺,為政則以寬平為主。
維基
楊卓(1332年—1380年),字自立,江西等處行中書省龍興路南昌縣(今江西泰和)人。中國明初政治人物。楊卓于洪武四年(1371年)成進(jìn)士,授吏部主事。逾年,遷廣東行省員外郎。之后因事謫田鳳陽,又起用為杭州通判。楊卓精于吏事,吏不能欺。因病免職,病卒。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無極,號法天,姓楊氏,大理人也。年十六,禮蕩山海印出家,印受法于杭州斷崖,崖受法于高峰。無極自弱冠便懷遠(yuǎn)志,偏歷諸方,參叩明眼,大徹宗旨,而六相圓融,三觀妙悟。每登講席,議論風(fēng)生,有聲于時。時大理宰官欽其道譽(yù),延為山主,無極至,以宗印心,以教化人,常講《華嚴(yán)》、《法華》諸經(jīng),一方所仰。明洪武十六年,大軍奏凱,六詔綏懷,無極率緇侶間關(guān)入覲,戾止金陵,獻(xiàn)山茶、龍馬、《征南賦》、《進(jìn)覲詩》,詩曰: “錫杖飛來自點蒼,心含葵赤向春陽。楪榆置縣初由漢,南詔封王卻是唐。世祖北來還宥段,天兵南下便除梁。累朝未有今方有,萬國來朝仰圣皇。六龍御宇道隆昌,海不揚(yáng)波奠大荒。辟土神功同五帝,開天圣德媲三皇。河山氣壯鴻圖闊,日月光綿鳳歷長。澤及空門無以報,敢將芹曝獻(xiàn)君王?!?太祖御殿納之,俄而龍駒嘶嗚,山茶花放,侍從歡呼,天顏有喜,館之上剎,法衣典饌,疊邀賜賞。且御書乘春詩二章賜之,詩曰:“春游草木盡青青,覓法年年會未寧。石徑云穿霞入樹,江波煙罩氣橫汀。芒鞋馥郁山花嫩,頂相馨香汗水清。試問去來人指路,上方云谷幾程程?!庇郑按盒酗L(fēng)暖漸寒輕,華萼馨香雨露清。一缽養(yǎng)生黎藿飯,五天合性玉王經(jīng)。黃梅嶺畔人猶集,白鶴林中剎愈增。幸際此時僧敬日,杖挑云衲下巍層。” 敕授僧綱司都綱,敕曰:“天下大道,惟善無上。其善無上者,釋迦是也。因大慈忍志,立大悲愿心,行無所不至,化無所不被。論性原情,談心妙理。潔六塵以無垢,凈六根以無翳。去諸魔而清法界,制外道而樂人天。斯行斯脩,而歷劫無量,乃降兜率,至于梵宮,既舍金輪,而猶苦行于雪嶺。時道成午夜,明星相符。朕觀如來以己之大覺,而欲盡覺諸法界眾生,其為慈也大,其為悲也深,可謂無上者與?世人宿有善根者,皆慕佛力,寰中之脩甚廣。今大理僧無極博脩佛道,善闡宗風(fēng),俗人感化,宜授以大理府僧綱司都綱,欽哉特敕?!?及無極辭歸,復(fù)御制十八章詩以紀(jì)其跋涉之況,并敕大學(xué)士李翀 、僧錄如玘各贈和章。又《御制詩序》曰:“朕朝天下八荒之來庭者,皆荒徼諸蠻,觀其威儀、進(jìn)退、服色、制度、飲食、詞語一切盡異,非重譯不能通其情,所以異于中國者為此也。洪武十七年,云南大理府等州縣名剎高僧相率來朝,朕甚嘉焉。今諸僧居京師日久,敕禮部宜以僧禮送歸。其僧生本云南,學(xué)超土俗,經(jīng)通佛旨,語善華言,誠可謂有志之人矣?!碧刂I以詩,仍敕翰林諸學(xué)士,僧錄司諸首僧,各和以詩贈行。更敕建大云殿,并創(chuàng)三十六院以處其徒,時洪武癸亥也。踰年,遣方伯張綩臨山慰勞,因達(dá)存注之意。十九年,無極始進(jìn)表稱謝。自是息影山阿,研味經(jīng)義,精闡十年,著《法華注解》七卷。二十九年丙子八月,遣徒文熹詣京呈進(jìn)。三十二年己卯,以法授文熹,使繼其席,蓋老之將至,勌于津梁矣。永樂四年丙戌六月二十七日,知時已至,別眾而逝。世壽七十四,臘五十八。后五日荼毗,煙云五彩,光見人形,葬于寺西北蕩山之原。徒眾數(shù)百,嗣法者四十馀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紹興府馀姚人,字宗彝,別號銀塘生。少卓犖,文章書畫,無不精妙,尤長于詩。洪武間任長泰主簿。二十四年從明太祖游華山,獻(xiàn)《覽勝賦》。二十五年乞歸東屯,開軒松林中,因又自號萬松老人。卒年八十。有集。
滄海遺珠
字宗彝,紹興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宗彝,馀姚人。洪武中舉人才累官長泰主簿以獻(xiàn)詩擢吏部考功司主事謫居滇南有鳳臺貴竹東屯南游諸槁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九
彝字宗彝,馀姚人,僑寓普安。洪武中以人才舉,為沔陽倉副使。遷都察院司獄,調(diào)長泰主簿,以獻(xiàn)詩擢吏部主事。有《鳳臺》、《貴竹》、《東屯》、《南游》諸稿。 莫友芝《黔詩紀(jì)略》:宗彝馀姚人,晚居普安衛(wèi)。自少卓犖擅詩名,工書畫。洪武間,官長泰簿,子顯被誣,死刑部獄,孫志編戍普安。宗彝棄官,諧闕自陳。以獻(xiàn)詩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二十四年,從駕幸華山,獻(xiàn)《欖勝賦》稱旨。明年,請老,乞就養(yǎng)孫戍所,遂終焉。衛(wèi)東屯多松,開萬松軒以居,自號萬松老人。又于衛(wèi)西北結(jié)亭曰天風(fēng)。年八十乃卒。高郵沈勖銘其墓曰:「才行兼?zhèn)?,身與名全。雄詞藻翰,蛟舞鳳騫。耋耄而康,孰不曰詩之仙?峨峨佳城,觀者仰止。詎云殊鄉(xiāng)?于光萬里?!?田按:吾黔普安衛(wèi)明初隸云南。沐景颙《滄海遺珠》錄謫宦云南及寓公詩,宗彝與焉。宗彝以孫志編戍普安,就養(yǎng)孫所。竹《詩綜》云「謫居滇南」,非其實矣?!督B興志》稱:「宗彝別號銀塘生,乘牛出入四明洞天,遇風(fēng)景林壑之美,即箕踞長嘯狀其草木水石,題詩于上,墨光動蕩,可謂韻士。」《貴竹》、《東屯》二集,皆寓黔吟稿也。吾黔寓公之以風(fēng)雅擅名者,當(dāng)以宗彝為開先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5—1444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年家貧力學(xué),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yán)舨康玫谝?。成祖即位,授編修,入?nèi)閣,參機(jī)要。先后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nèi)閣為輔臣達(dá)四十余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xué)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為天下稱。英宗嗣位時方九歲,內(nèi)廷有異議,賴士奇推戴,浮議乃止。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鐘之屬皆為所薦。卒謚文貞。有《東里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時以辟召入翰林永樂初改編修入直文淵閣累官少師華蓋殿大學(xué)士贈太師謚文貞有沙羨石臺東里諸集
明詩紀(jì)事·乙簽·卷三
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時,以薦授教授,旋入翰林充編纂官。試?yán)舨浚趨歉畬徖砀?,仍供館職。永樂初,改編修,入內(nèi)閣典機(jī)務(wù)。歷侍讀、左中允、左諭德學(xué)士,改左春坊大學(xué)士,仍兼翰林學(xué)士。隆慶初,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xué)士,進(jìn)少傅,兼兵部尚書。正統(tǒng)初。進(jìn)少師。卒贈太師,謚文貞。有《東里全集》九十七卷、別集四卷。 (《四庫總目》:明初三楊并稱,而士奇文章特優(yōu),制誥碑版,多出其手。仁宗雅好歐陽修文,士奇文亦平正紆馀,得其仿佛,故鄭瑗《井觀瑣言》稱其文典則無浮泛之病,雜錄細(xì)事極平穩(wěn)不費(fèi)力。后來館閣著作沿為流派,遂為七子之口實。然李夢陽詩云;「宣德文體多渾淪,偉哉東里廊廟珍?!挂嗖槐M沒其所長。蓋其文雖乏新裁,而不失古格,前輩典型,遂主持?jǐn)?shù)十年之風(fēng)氣,非偶然也。 《水東日記》:《二月二日秋官郎中彥謚賢友南行詩以識別》:「楊生青云器,文彩輝白璧。腰間龍泉劍,別我有遠(yuǎn)適。吾聞禹徂征,舞干致苗格。所以宣尼訓(xùn),服遠(yuǎn)修文德。好謀而有成,明明垂警飭。如何才智士,宏議薄古昔。懷忿忽遠(yuǎn)圖,急功幸茍得。寧論萬里行,糗長豫峙積。漢廷所遣帥,孰是趙充國?子行職贊襄,黽勉攄良畫。雖有斗酒餞,安能寫胸臆?臨歧念素交,聊贈繞朝策。盧陵楊士奇?!褂以娨姉钍稀妒烂冷洝贰3趼创ㄖh蓋有主之者,內(nèi)閣未之聽,而兵部和之。于是王忠毅公有總督之命,此詩大意具矣。后來忠毅西巡一奏,此事愈明。他日豈無秉公是于彤簡,而致深慨于是詩者乎! 《麓堂詩話》:楊文貞公《東里集》手自選擇,刻于廣東,為人竄入數(shù)篇,后其子孫又刻為《續(xù)集》,非公意也。文貞亦學(xué)杜詩,古樂府諸篇,間有得、魏晉遺意者。尤精鑒識,慎許可,序《唐音》謂「可觀世變」,序張式之詩稱「勖哉乎楷」而已。 何孟春《馀冬序錄》:《晉天文志》,瑞星凡五。宋《中興天文志》,瑞星十有二,詳減不一。其三則皆曰含譽(yù)。宣德五年冬,是星見于九斿。朝臣表賀,上謙不居,賜之璽書,相為戒飭。時楊文貞在閣,進(jìn)詩一章,有曰:「宣德庚戌,月惟己丑。其日丁亥,名瑞在酉。大星如丸,九斿之旁。有彗若射。金玉其煌。厥名含譽(yù),太史敷奏。百辟嵩呼,賀祥獻(xiàn)壽?;实氯适ィt讓是崇。歸功穹祗,歸功祖宗。歸功圣母,亦及臣子。伸命飭勵,敬哉勿?。 箶?shù)句善寫圣君之心。 《翰林記》;太宗在北京,有白鵲之瑞。行在禮部行南京慶賀,自皇太子監(jiān)國以下,及五府六部例各進(jìn)表。時楊士奇以病在告,監(jiān)國表命庶子、贊善呈稿,殿下不懌,命尚書蹇義持以示士奇,士奇曰:「甚寂寥,且不著題,似賀白龜、白鹿皆可。」因命改益。士奇改一聯(lián)云:「望金門而送喜,馴彤陛以有儀。」后增一聯(lián)云:「與鳳同類,蹌蹌于帝舜之庭;如玉之輝,翯翯在文王之囿?!沽x以進(jìn),殿下喜曰:「此方是帝王家白鵲?!惯m內(nèi)使陳昂進(jìn)禦饌,徹以賜之,且有旨使勉進(jìn)藥食,早相見也。 《菽園雜記》:東里楊先生嘗見昆山屈昉送行詩,有佳句,默識其名。一日,知昆山縣羅永年以事上京投謁。東里問:「昆山有屈昉,何如人?」永年茫然無以對。東里云:士人尚不知耶!」永年慚赧而退。及還任,乃求昉識之。未幾,有詔舉經(jīng)明行修之士,永年乃以昉應(yīng),除南??h丞,卒官。前輩留心人物如此。 《懸笥瑣探》:況公鐘治蘇,剛果敏達(dá),不畏強(qiáng)毅,有惠政。九載滿去,郡民赴闕留者八萬馀人,遂再遣任。楊文貞贈以詩曰:「十年不傀趙清獻(xiàn),七邑又迎張益州?!乖诳な幸荒辏溆诠?。士民繪其像,祀于范文正公祠。 《藝苑卮言》:楊文貞文尚法,源出歐陽氏,以簡澹和易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貴之曰「臺閣體」。詩如流水平橋,粗成小致。 《詩藪》:永樂中,楊文貞、文敏、胡文穆、金文靖皆大臣有篇什者,頗以位遇掩之,詩體實平正可觀。 《西江詩話》:何喬遠(yuǎn)《文苑記序》云:「士奇臺閣之體,當(dāng)世所推,良以朝廷之上,但取敷適,相沿百馀年,有依經(jīng)之儒,而無擅場之作?!顾谱I其稍涉淺顯也。然以語文貞制誥文字,則有然,若其詩,清真麗則,悠然而有馀思,逼真唐人氣格,殊非茍學(xué)所能到者。當(dāng)有知音味馀此言。 田按:文貞晚年思?xì)w,嘗自述:「胡光大語馀:『術(shù)者言同官中,吾兩人將老得退。果若其言,即各具小舟可二僮操者,舟中貯書冊、楮筆、壺觴、棋局。如廣訪君,艤舟君門外一里所,遣童子招君,君徑入舟,同溯流至五云驛,望夫容峰,則返棹及君入舟處。君獨(dú)歸,廣不過,君竟去;君訪廣亦然,但沿流至玉峽而返。歲必五六過訪,用此共適馀年?!凰?,又語予曰:『吾兩人情義實兒弟,后死則銘。』予諾之,顧時亦謾言耳,豈謂光大先,予后也。沒后半歲,馀夜夢偕光大泛舟,自快閣至郡城下,同載甚樂。共聯(lián)詩,光大起首句,仆續(xù)第二、第三,光大續(xù)第四、第五,仆又續(xù)第六、第七,光大結(jié)終句。既覺而忘第五至第七三句,馀悲愴不勝,遂補(bǔ)之。詩曰:『金螺瀟灑對夫容,鷺渚漁舟窕窈通。遠(yuǎn)樹白云秋色凈,故人清興酒船同。河山夢冷謳吟后,生死交深感慨中。猶想勝緣如夙昔,并騎黃鵠過江東?!弧关屎竽陰灼呤?,又作《歸田趣四時滿江紅》詞四首,今錄其《春牧》云:「霜鬢蕭蕭,皇恩重、賜歸田里。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綠水。好鳥好花春似昔,同時同輩人無幾。一布袍、棕帽,任逍遙,東風(fēng)里。芳草岸,平如砥、垂楊徑,清如洗。散牧處、冉冉晴霞飛綺。江色比于懷抱凈,都無一點閑塵滓。更小兒,牛背有書聲,清入耳?!骨餄O》云:「七十歸來,西江上、堪游堪釣。秋水共、天長一色,也堪吟嘯。穩(wěn)坐木蘭漁艇子,大兒能網(wǎng)中兒棹。小兒自理會熱香爐,烹茶灶。蘋花渚,云爭耀,楓葉岸,霞相照。山無數(shù)、清比方壺員嶠。放浪不知天地外,蕭閑底用玄真號。聽數(shù)聲,長笛白鷗前,江南調(diào)?!拐y(tǒng)初,數(shù)以高年辭,弗許,僅得還鄉(xiāng)展墓,數(shù)旬即來京。前詩見自題《雪夜清興倡和卷》。永嘉謝廷循為作《雪夜清興圖》,后詞見《歸田圖卷》后,卷首沈民則隸古;詞及自序,錢塘蔣廷暉書,畫四段,則華亭朱孔易筆也。)

人物簡介

簡介
楊朝栻,號穎叔,無錫人。初由歲貢授安徽鳳陽縣教諭,尋擢陜西平?jīng)龈A亭縣令,文林郎。
楊達(dá)仙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泰寧人,自號紫髯山人,又稱??亭仙侶,亦署十六洞天野人。善畫山水花鳥竹石,能詩,有作,輒自題句。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三十
號苧翁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一六
楊驥,字仕德,號毅齋。饒平人,一作海陽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舉人。仕德與弟楊鸞同受學(xué)湛若水,后更從王陽明游。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楊理,字叔理,號聽玉,無錫人。嘗作二泉池上螭首,卒年七十二,碧山十老之一。
楊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長沙人,自號水云居士。有《水云錄》。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九
森,字用材,號東皋,嘉興人,有東皋集云間李伯玙序之稱其詩流麗秀穩(wěn)不讓錢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2—1446 【介紹】: 明湖廣石首人,字弘濟(jì)。建文二年進(jìn)士。授編修。永樂初,侍皇太子為洗馬。十二年,太子遣迎帝遲,帝怒,系獄十年。在獄中讀經(jīng)史諸子數(shù)周。仁宗即位,釋出,擢翰林學(xué)士,進(jìn)太常卿。宣宗即位,召入內(nèi)閣,與楊士奇等共掌機(jī)務(wù)。遷禮部尚書,學(xué)士值內(nèi)閣不變。英宗正統(tǒng)三年進(jìn)武英殿大學(xué)士。與楊士奇、楊榮共輔政,時稱三楊。時謂士奇有學(xué)行,榮有才識,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后榮與士奇相繼卒,溥孤立,王振益用事。卒謚文定。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弘濟(jì),石首人。建文庚辰進(jìn)士,除翰林編修。宣德初,以太常卿兼學(xué)士直內(nèi)閣。歷武英殿大學(xué)士加少保,謚文定。有集。
維基
楊溥(1372年—1446年),字弘濟(jì),號南楊,一號澹庵,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荊州府石首縣(今湖北省石首)人。明朝內(nèi)閣首輔、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xué)士,與楊榮、楊士奇共稱“三楊”,是仁宣之治的締造者之一。謚文定。建文、永樂年間楊溥自幼家貧勤學(xué)。建文元年(1399年),考中湖廣鄉(xiāng)試第一名(解元);次年,聯(lián)捷庚辰科二甲十八名進(jìn)士,與楊榮同授翰林院編修。靖難之役后,明成祖即位,楊溥改授洗馬、侍奉皇太子朱高熾。一日太子讀《漢書》時,稱張釋之有賢才。楊溥曰:“張釋之誠然有賢才,但若非漢文帝寬仁,他也無法行志”,此后楊溥特意編撰漢文帝的事編呈上。朱高熾讀后大悅。之后,楊溥因喪歸鄉(xiāng)。恰逢朱棣北征、太子監(jiān)國,命其赴任。永樂十二年,因為朱棣回朝后,太子迎接遲緩,招致朱棣大怒。黃淮、楊溥等侍奉東宮的官員均因此下詔獄。當(dāng)時家人供食屢次斷絕,而明成祖之意又難測,楊溥性命旦夕不保。然而在這樣惡劣情況下,楊溥更加勤奮地閱讀各類經(jīng)史子集書籍,十年牢獄仍不輟。洪熙、宣德年間明仁宗即位后,楊溥得釋,并升任翰林學(xué)士。朱高熾因為念及楊溥是因他而受十年詔獄之災(zāi),對他尤其憐惜。次年,仁宗在思善門旁建造弘文閣,并選拔文臣中有學(xué)行的人擔(dān)任。楊士奇舉薦侍講王進(jìn)、儒士陳繼,蹇義舉薦學(xué)錄楊敬、訓(xùn)導(dǎo)何澄。仁宗還命楊溥掌管弘文閣事,并親授閣印。之后,擢升太常寺寺卿,仍兼職弘文閣事務(wù)。次年,朱高熾駕崩,明宣宗即位。其罷免弘文閣,并召楊溥進(jìn)入內(nèi)閣,與楊士奇等人共同處理機(jī)務(wù)。宣德四年,他回石首奔母喪,之后再次起用。宣德九年,晉升禮部尚書,仍然兼任其翰林學(xué)士與內(nèi)閣的事務(wù)。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潤(14世紀(jì)—15世紀(jì)),字伯玉,號澹庵,江西瑞州府高安縣城南朝天坊人。楊潤是永樂六年(1408年)舉人,十三年(1415年)成進(jìn)士,十五年(1417年)獲授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有人犯罪用金錢賄賂他,他卻將對方繩之于法;宣德四年(1429年)升山東按察司僉事,剿滅大盜劉雄、黃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再升四川左參議,平定敘南衛(wèi)亂事,十二年(1447年)重慶大旱,他不等請命就先行發(fā)糧賑災(zāi),救活數(shù)萬人,朝廷因而嘉獎他,并在當(dāng)?shù)刂v學(xué)。期后他多次上疏請求退休得允,進(jìn)階中憲大夫,每年給予祿米五石,在家讀書考古,淡泊名利,某天突然召集兒子們,說:「我將去世,你們必須忠孝勤儉。」又說:「叫朱漢來。」朱漢是他的女婿,當(dāng)時為御史,人們都不知其回歸,明日朱漢果然因公務(wù)前來;楊潤享年九十一歲,死后數(shù)日鄰居火災(zāi),兒子楊蕡祈禱:「若先君無愧,愿全歸之?!够饎菥惯h(yuǎn)離靈柩,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補(bǔ)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
祖淵。字天泉。雨庵其號也。廬陵楊氏之子。生有異質(zhì)。永樂癸未。具戒于青原山。上金陵謁幻居戒公。多所啟發(fā)。號入室弟子。嘗對眾稱之。師不以小得自滿。然臂香。篤志求道。至廢寢食者五年。始得微悟。若開云霧行虛空。無所留閡。遂振錫觀方。遍禮祖塔。所至叢林畏敬之。聲稱隱然。起同輩間。壬寅。還天界。刺血書雜華經(jīng)。宣德改元。住山闡教。月山公嘉其行。延置座端。為龍象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雪峰。未幾。天童虛席。移師居之。百廢具興。化道大行。甲寅。被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住持難其人。命師兼之。僧眾聞之。皆樂從展缽如云。上悅。賜田四百馀頃。以贍焉。師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繇是。三宗弟子。各有依歸。傳道受業(yè)。而綱緒始無紊亂矣。又以天下寺多廢。繇學(xué)徒未廣。于嘗度正額外。增其數(shù)五之一。一時受度者。如川匯云委。其徒之繁昌。廢剎多繇是而興。升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之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戒壇成。命師為傳戒宗師。天下學(xué)者。聞師戒。皆知所守。而行不離道。寺左道。北山阻。溝水泥淖。往來者苦之。師同太監(jiān)興安。拓地三百畝。甃石作安和橋。筑庵橋側(cè)。命僧守之。以濟(jì)眾。于是。寒不病涉。暑則供茗飲。人歸德焉。師氣宇弘深。制行潔白。蓋湛然淵澄。浩然海蓄。凡諸世緣。無一可以動其意。其為國家祝釐。則洞洞然盡其誠。為諸弟子說法。則懇懇然發(fā)其趣。蓋忠于事上。勤以接下。一時尊而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所度弟子。以萬計。嗣興教事。及主名山。住大剎者又若干人。生于洪武己巳二月四日?;谡y(tǒng)己巳三月七日。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七。卒之時。沐浴更衣而坐。索筆書偈曰。觀世間六十一。一即是三三即一。團(tuán)團(tuán)爍破去來蹤。白日虛空轟霹靂。書畢瞑目而逝。異香滿室者數(shù)日。太上皇聞之。遣太監(jiān)吳弼。賜以白金香幣鈔萬緡。又遣禮部主事林璧賜祭。朝之公卿大夫。莫不致祭。茶毗于都城之西山。貴賤耄耋送者萬馀人。得舍利盈掬。藏于功德院。靈骨。奏還南京普寧。建大窣堵波藏焉。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四
釋祖淵,字天泉,號雨庵。姓楊氏,廬陵人也。明永樂癸未,受具青原山,謁幻居戒,多所啟發(fā),稱入室弟子。然 臂明心,篤志求道,至忘寢食,孜孜五載,塵妄俱空。始出游參,遍禮叢林。壬寅還天界,刺血書經(jīng)。宣德改元,聲譽(yù)遠(yuǎn)暢,四方學(xué)者,視作表率,尋為僧錄司舉住靈峰。值天童虛席,乃移居之。甲寅應(yīng)召入京,命為左覺義,時敕建大功德寺成,命淵兼之。僧徒云集,復(fù)賜田四百馀頃。淵念禪講教三宗,名不可不正,奏以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為之,由是三宗弟子,受業(yè)各有依歸。又以天下寺廢,多由學(xué)徒未廣,請于常度正額外,增五分之一,廢剎多因是而興。未幾,遷右善世,發(fā)上所賜物,建大剎于江寧鳳翔山,賜額曰“普寧禪寺”,萬善戒壇成,命為傳戒宗師。又以寺左行道阻溝,往來苦之,乃拓地甃石,作橋建庵,其傍施茗利濟(jì),行者德焉。以正統(tǒng)己巳三月七日示寂,臨化書偈,擲筆悠然,異香滿室。上聞,遣太監(jiān)吳弼,以金鈔香幣賜吊,又遣禮部主事林瑩致奠。茶毗得舍利盈掬,藏于大功德寺,奏請靈骨歸塔南都普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