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3,分1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六橋
西泠
中峰
仙居
南屏
明湖
丹臺
鷲嶺
靈鷲
韜光
靈隱
冷泉
滑稽
龍井
浮山
《漢語大詞典》:六橋(六橋)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蘇堤 上之六橋: 映波 、 鎖瀾 、 望山 、 壓堤 、 東浦 、 跨虹 。 宋 蘇軾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橋: 環(huán)璧 、 流金 、 臥龍 、 隱秀 、 景行 、 濬源 。 明 楊孟瑛 所建。參閱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孤山三堤勝跡》。 宋 蘇軾 《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韻》:“六橋橫絶天漢上, 北山 始與 南屏 通。”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試華燈,約伴六橋行走。” 康有為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詩:“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 西湖 數(shù)六橋?!?/div>
《漢語大詞典》:西泠
亦稱“ 西陵橋 ”。亦稱“ 西林橋 ”。 橋名。在 杭州 孤山 西北盡頭處,是由 孤山 入北山的必經(jīng)之路。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西陵橋 ,又名 西林橋 ,又名 西泠 ?!?元 陳旅 《題扇面》詩:“一段寒香吹不盡, 西泠 殘?jiān)陆锹曋??!?清 陳維嵩 《菩薩蠻·春日憶西湖》詞:“劃波曾到 西泠 去,掠入緑痕難唾處?!?/div>
分類:杭州
《漢語大詞典》:中峰
(1).半山;山腰。 北周 王褒 《云居寺高嶺》詩:“中峯云已合,絶頂日猶晴?!?唐 權(quán)德輿 《戲贈天竺靈隱二寺寺主》詩:“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巒與白云?!?br />(2).主峰。 唐 沈佺期 《辛丑歲十月上幸長安時扈從出西岳作》詩:“諸嶺皆峻秀,中峯特美好?!?唐 李白 《望黃鶴山》詩:“四面生白云,中峯倚紅日?!?span id="wphwkas"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這座 能仁 古剎正對著 黑風(fēng)崗 的中峯?!?br />(3).群峰之中,猶言山中。 唐 皎然 《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詩:“偶來中峯宿,閒坐見真境?!?前蜀 張蠙 《宿山寺》詩:“中峯半夜起,忽覺有青冥。”
(4).山名。 終南山 。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nèi)史》:“黿橋浮少海,鵠蓋上 中峯 ?!?倪瓚 注:“ 中峯 即《關(guān)中記》的 中南山 ?!?br />(5).山名。 杭州 雷峰 。 宋林逋 《中峰》詩:“ 中峯 一徑分,盤折上幽云?!?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南山勝跡:“ 雷峯 者, 南屏山 之支脈也。穹嶐迴映,舊名 中峯 。”
《國語辭典》:仙居  拼音:xiān jū
1.仙人居住的地方。唐。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詩:「賀上人回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br />2.尊稱他人的住處。如:「仙居何方?」
《漢語大詞典》:仙居術(shù)
白術(shù)之一種。以產(chǎn)于 浙江省 仙居縣 得名。其根狀莖,中醫(yī)用以入藥。 魯迅 《彷徨·孤獨(dú)者》:“人送他仙居術(shù),他自己是不吃的?!?/div>
《漢語大詞典》:南屏
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為 西湖 勝景之一。 宋 蘇軾 《去杭州十五年復(fù)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我識 南屏 金鯽魚,重來拊檻散齋餘。” 元 張翥 《多麗》詞:“正參差,煙凝紫翠,斜陽畫出 南屏 ?!?明 無名氏 《溜滴子·西湖》曲:“分明人世中,埋沒洞府。回首 南屏 ,轉(zhuǎn)覺路迂?!?清 宋琬 《送李方山之溟南幕府》詩:“ 西泠 雨后暮潮長, 南屏 月落曉鐘沉。”
《漢語大詞典》:明湖
(1).明凈的湖水。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br />(2). 明 圣湖 的簡稱。 杭州 西湖 的別名。 宋 曾鞏 《西湖二月二十日》詩:“漾舟 明湖 上,清鏡照衰顏?!?清 吳偉業(yè) 《南生魯六真圖歌》:“ 明湖 夜雨天涯客,握手停杯話疇昔。” 靳榮藩 集覽引大清一統(tǒng)志:“ 西湖 即古 明圣湖 ?!?/div>
《國語辭典》:丹臺(丹臺)  拼音:dān tái
神仙的居所。唐。白居易夢仙〉詩:「茍無金骨相,不列丹臺名?!?/div>
《國語辭典》:鷲嶺(鷲嶺)  拼音:jiù lǐng
靈鷲山的別名。參見「靈鷲山」條。
《漢語大詞典》:靈鷲(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蛟粕叫蜗聱愵^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jīng),故佛教以為圣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自注:“ 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金 元好問 《云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br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yuǎn)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br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shí)郡之鎮(zhèn)山也。”
(5).峰名。在 山西 五臺山 中臺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臺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zhèn),派分 靈鷲 落曇花。”
《高級漢語詞典》:韜光
韜跡匿光的省語。指隱藏光采才華,不表露于外
分類:韜光
《漢語大詞典》:靈隱(靈隱)
(1).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畔,一名 武林 ,又名 靈苑 ,又稱 仙居 。太平寰宇記謂 許由 、 葛洪 曾隱于此。山最高處曰 北高峰 ,與 南高峰 號“雙峰插云”,為 西湖 十景之一。山東南有 飛來峰 ,山麓有 靈隱寺 。
(2).指 靈隱寺 。 宋 蘇軾 《游靈隱寺》詩:“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 靈隱 飛來 孤。”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jì)勝·三教外地:“凡佛寺自諸大禪剎,如 靈隱 、 光孝 等寺……各不下百數(shù)所?!眳⒁姟?靈隱寺 ”。
《漢語大詞典》:靈隱寺(靈隱寺)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 晉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創(chuàng)建, 慧理 以為“佛在世日,多為仙靈之所隱”,因建寺名“靈隱”。 唐 會昌 年間曾毀, 五代 時 吳越 國王 錢俶 命高僧 王延壽 主持?jǐn)U建,規(guī)模宏大,盛極一時。 元 至正 十九年毀于兵事。后歷經(jīng) 明 清 六次毀、建, 清 康熙 時曾改名 云林寺 ,現(xiàn)存大殿是 清 代遺物。解放后又經(jīng)兩次大修。該寺為我國禪宗十剎之一。寺前有 飛來峰 、 冷泉亭 等勝景,為 西湖 游覽勝地。 唐 孟棨 本事詩·征異:“ 宋考工 以事累貶黜,后放還,至 江 南,游 靈隱寺 。夜月極明,長廊吟行?!?span id="qses7ln" class="book">《警世通言·陳可常端陽仙化》:“當(dāng)下郡王鈞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靈隱寺 齋僧,可打點(diǎn)供食齊備?!?清 陳維嵩 《滿江紅·壽武林徐世臣賢配邵孺人六十》詞:“夜雨對眠 靈隱寺 ,春帆競掠 雷峰塔 。”
《國語辭典》:冷泉  拼音:lěng quán
水溫較當(dāng)?shù)啬昶骄鶞氐颓液V物質(zhì)泉水。
《漢語大詞典》:滑稽
曲藝的一種。流行于 上海 、 杭州 、 蘇州 等地,詼諧生動,同北方相聲相近。
《國語辭典》:龍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縣西南,舊名龍泓。所產(chǎn)的龍井茶,向負(fù)盛名。
2.一種產(chǎn)于浙江省杭州龍井村的茶。馳名中外。參見「龍井茶」條。
《漢語大詞典》:浮山
(1).山名。即 包山 、 獅子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錢塘江 心, 宋 元 以來隨著泥沙沉積,遂與北岸大陸連接。宋史·蘇軾傳:“ 浮山 峙于江中,與 漁浦 諸山犬牙相錯?!?br />(2).山名。即今 廣東省 饒平縣 西北 浮山 。 南宋 末與 元 兵交戰(zhàn)于此。
(3).山名。在今 陜西省 臨潼縣 南。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 ,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郝懿行 箋疏:“《水經(jīng)·渭水注》有 胏浮山 與 麗山 連麓而在南。蓋此是也?!?br />(4).指海市蜃樓。 清 黃宗羲 《海市賦》:“南海謂之浮山,東海謂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