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海寧(海寧)  拼音:hǎi níng
縣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東北方,瀕錢塘江口杭州灣北岸,境內(nèi)物產(chǎn)以米、絲、茶等為大宗。是觀賞潮汐的勝地。
《漢語大詞典》:琴操
(1).琴曲著錄。傳為 漢 蔡邕 所著。分上下兩卷,記述四十七個(gè)古琴曲的故事,是解說琴曲標(biāo)題的第一部著作。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昔 趙 殺 鳴犢 , 仲尼 臨河而漢,自是而返,曰:‘ 丘 之不濟(jì),命也夫!’《琴操》以為 孔子 臨 狄水 而歌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粉蝶:“ 陽 曰:‘侄素未讀《琴操》,實(shí)無所愿?!?十娘 曰:‘但隨意命題,皆可成調(diào)?!唬骸m所奏《颶風(fēng)操》,不知可得幾日學(xué)?’”
(2).詩體名。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口號(hào),有歌行,有樂府,有楚詞,有琴操?!?br />(3). 宋 時(shí) 杭州 名妓,與 東坡 相善。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名妓 月賓 ,嘗往來 漁洋山人 家,如 東坡 之於 琴操 也?!?/div>
《漢語大詞典》:鳳嶺(鳳嶺)
即 鳳凰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東南。北近 西湖 ,南接江濱。形若飛鳳,故名。 宋 蘇軾 《贈(zèng)別》詩:“慇懃莫忘分?jǐn)y處,湖水東邊 鳳嶺 西?!?/div>
《漢語大詞典》:杭越
杭州 和 越州 ( 紹興 )的并稱。 唐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先贈(zèng)長(zhǎng)句》詩:“ 杭 越 風(fēng)光詩酒主,相看更合是何人?”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 中和 ﹞四年, 僖宗 遣中使 焦居璠 為 杭 越 通和使,詔 昌 及 漢宏 罷兵,皆不奉詔?!?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南山勝跡一:“又即山之左麓,闢犖確為徑而上,亭其三山之巔, 杭 越 諸峰,江湖 海門 ,盡在眉睫?!?/div>
分類:杭州紹興
《漢語大詞典》:九里松
地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北。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時(shí),于 行春橋 至 靈隱 、 三天竺 間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蒼翠夾道,人稱 九里松 。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 宋 吳說 有“九里松”題匾。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北山勝跡。
《漢語大詞典》:樟亭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為觀潮勝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揮手 杭越 間, 樟亭 望潮還。” 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 樟亭 風(fēng)露不慣游,河橋車馬當(dāng)先后?!?/div>
《國語辭典》:飛來峰(飛來峰)  拼音:fēi lái fēng
山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靈隱山東南,山石形狀甚奇,山洞幽深,四通八達(dá)。洞邊有許多佛像,為風(fēng)景名勝。
《漢語大詞典》:跑泉
指 杭州 虎跑泉 。泛指清泉。 元 袁桷 《吳門穎上人年甚少訪余田舍且惠詩次韻》:“飲冰喝石精神聳,煮茗跑泉齒頰香。”
分類:杭州清泉
《國語辭典》:岳墳(岳墳)  拼音:yuè fén
岳飛的墓。位于浙江省杭縣棲霞嶺下,面對(duì)西湖。
《漢語大詞典》:十三樓(十三樓)
(1). 宋 代 杭州 名勝。 宋 蘇軾 《南歌子·游賞》詞:“山與歌眉?xì)a,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 十三樓 ,不羨 竹西 歌吹古 揚(yáng)州 。”亦稱“ 十三間樓 ”。 宋 周淙 乾道臨安志·樓:“ 十三間樓 去 錢塘門 二里許, 蘇軾 治 杭 日,多治事於此。”
(2).泛指供游樂的名樓。 清 曹寅 《諸敏菴彈平調(diào)琵琶手法特妙無和之者感賦長(zhǎng)句》:“葉兒觕惡笑 揚(yáng)州 ,官筵粉墨雜啁啾。套數(shù)空飜《村衙鼓》,晚風(fēng)不唱 十三樓 。”
《國語辭典》:織造(織造)  拼音:zhī zào
職官名。明清時(shí)設(shè)于江寧、蘇州、杭州,掌理織造皇室各項(xiàng)衣料等事。
《漢語大詞典》:靈隱寺(靈隱寺)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 晉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創(chuàng)建, 慧理 以為“佛在世日,多為仙靈之所隱”,因建寺名“靈隱”。 唐 會(huì)昌 年間曾毀, 五代 時(shí) 吳越 國王 錢俶 命高僧 王延壽 主持?jǐn)U建,規(guī)模宏大,盛極一時(shí)。 元 至正 十九年毀于兵事。后歷經(jīng) 明 清 六次毀、建, 清 康熙 時(shí)曾改名 云林寺 ,現(xiàn)存大殿是 清 代遺物。解放后又經(jīng)兩次大修。該寺為我國禪宗十剎之一。寺前有 飛來峰 、 冷泉亭 等勝景,為 西湖 游覽勝地。 唐 孟棨 本事詩·征異:“ 宋考工 以事累貶黜,后放還,至 江 南,游 靈隱寺 。夜月極明,長(zhǎng)廊吟行。”警世通言·陳可常端陽仙化:“當(dāng)下郡王鈞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靈隱寺 齋僧,可打點(diǎn)供食齊備。’” 清 陳維嵩 《滿江紅·壽武林徐世臣賢配邵孺人六十》詞:“夜雨對(duì)眠 靈隱寺 ,春帆競(jìng)掠 雷峰塔 ?!?/div>
《漢語大詞典》:涌金門(涌金門)
亦作“涌金門”。 南宋 行都 臨安 (今 杭州市 )的西城門。門臨 西湖 。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五:“ 錢湖 一名 金牛湖 ,一名 明圣湖 ,湖有金牛,遇圣明即見,故有二名焉……行次北第二門曰 涌金門 ,即金牛出見之所也。” 宋 韓元吉 《謁金門·春雪》詞:“卻似 涌金門 外見,絮飛波影亂?!?元 薩都剌 《次王侍郎游西湖韻》:“ 涌金門 外春如海,畫舫笙歌步步僊。”
《漢語大詞典》:柳浦
(1).植柳的水濱。 唐 趙嘏 《西江晚泊》詩:“茫茫靄靄失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br />(2).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鳳凰山 下。為 浙江 南北交通要津。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浙江二·錢塘縣》:“ 柳浦 , 六朝 時(shí)謂之 柳浦埭 。 劉宋 泰始 二年遣 吳喜 擊 孔顗 等於 會(huì)稽 , 喜 自 柳浦 渡,取 西陵 ,擊斬 庾業(yè) ?!?/div>
《漢語大詞典》:三天竺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有上、中、下 天竺寺 ,合稱 三天竺 。 元 薩都剌 《季夏游靈隱諸峰》詩:“ 三天竺 畔全無暑,六月松陰尺五冰?!?元 呂止庵《后庭花·冷泉亭》曲:“佛國 三天竺 ,禪關(guān) 九里松 ?!?李光 《河山四律》:“風(fēng)懷偶託 三天竺 ,涕淚曾揮 五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