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西晉人。賈充母。重節(jié)義。成濟攻殺魏帝高貴鄉(xiāng)公。柳氏以濟不忠,數(shù)罵之,而不知充與其事。侍者聞之,無不竊笑。及將死,充問所欲言。柳氏曰:“我教汝迎李新婦尚不肯,安問他事!”遂無言。晉武帝即位,封為魯國太夫人。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李生姬。艷麗喜談謔,善謳詠。玄宗天寶中,韓翃館于李,李以姬贈翃。及翃為侯希逸所辟,柳氏留都下。遭亂,為蕃將沙吒利所劫。翃失柳氏,嘆想不已,意色皆喪。虞候許俊,請翃書數(shù)字,單騎造沙吒利第,出翃札示柳氏,挾之跨馬,復歸于翃。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據(jù)唐傳奇《柳氏傳》云,天寶中,寒士韓翊,(當即韓翃,字君平,大歷十才子之一)與豪富之李生相友善。李之美妾柳氏心慕韓翊,李遂其意,將柳嫁韓。安史亂時,柳氏剪發(fā)毀形,寄身法靈寺。兩京收復,韓使人潛尋柳氏,并贈以詩。柳見韓詩甚感,作詩答之。不久柳為蕃將沙叱利劫去。虞侯許俊用計救出柳氏,韓柳得以團聚。此愛情故事盛傳于當時,后收入《太平廣記》卷四八五,孟棨《本事詩·情感》亦載,情節(jié)稍有差異?!?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生卒】:947—1000 【介紹】: 宋大名人,原名肩愈,字紹先,后更名開,字仲涂,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太祖開寶六年進士。補宋州司寇參軍。太宗征北漢,隨同督運楚、泗八州軍糧。選知常、潤二州,拜監(jiān)察御史,復遷殿中侍御史。后歷知寧邊軍、全州、桂州、邠州等。真宗即位,命知代州,上書建議加強對西夏之防務,及省職官、減虛費。咸平二年遼軍攻宋,上疏請真宗親征。逾年徙滄州,道病卒。性倜儻重義,有膽識。慕韓愈、柳宗元之文,以復興古道、述作經(jīng)典自任,為宋代倡導古文之第一人。有《河東先生集》。全宋詩
柳開(九四七~一○○○),字仲涂,曾名肩愈,字紹元,自號東郊野夫,又號補亡先生,大名(今屬河北)人。太祖開寶六年(九七三)進士,任宋州錄事參軍,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擢贊善大夫。歷知常、潤二州,拜監(jiān)察御史。雍熙二年(九八五),坐事貶上蔡令。三年,復授殿中侍御史。后為崇儀使,知寧邊軍、全州、桂州。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忻州。咸平三年徒滄州,道病卒,年五十四。有《河東先生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有傳?!×_詩,《河東先生集》中僅存五首,另從他書輯得三首。全宋文·卷一一九
柳開(九四七——一○○○),字仲涂,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少慕韓愈、柳宗元文,因名肩愈,字紹先,號東郊野夫。既效王通述作經(jīng)典,乃以「開圣道之涂」自命,遂更今名今字,號補亡先生。開寶六年登進士第,補宋州司寇參軍,遷錄事參軍。太宗朝歷知常州、潤州、貝州、寧邊軍、全州、桂州、環(huán)州、邠州、曹州、邢州等軍州事,官至殿中侍御史、崇儀使。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徙知忻州。咸平三年徙滄州,病卒于道,年五十四。著《河東先生集》十五卷。宋之古文,實自開始,然其體艱澀。事跡詳其門人張景所撰《柳開行狀》,《宋史》卷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70—1342 【介紹】: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受性理之學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學不倦。于兵刑、律歷、數(shù)術、方技、異教外書,無所不通。大德年間,以察舉為江山儒學教諭。仕至翰林待制,與黃溍、虞集、揭傒斯齊名,稱儒林四杰。既卒,門人私謚文肅。有《柳待制文集》。元詩選
貫字道傳,浦江人。大德間,用察舉為江山教諭,遷昌國州學正,歷國子助教、太常博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卒年七十有三,私謚曰文肅。道傳甫弱冠,受經(jīng)于仁山金履祥。既而從鄉(xiāng)先生方鳳、粵謝翱、括吳思齊諸前輩游,歷考秦漢以來文章之變化。是時海內為一,故國遺老,尚有存者。師友講究,淵源不絕。乃復裹糧出,與紫陽方回、南陽仇遠、淮陰龔開、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純、長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及至京師,為吳文正公澄所器賞。程文憲公鉅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屬子矣。卒為一代名宿。自號烏蜀山人,扁其齋曰「靜儉」。門人宋濂與戴良類輯其詩文為四十卷,謂如老將統(tǒng)百萬之兵,旗幟鮮明,戈甲焜煌,而不見有喑嗚叱咤之聲。臨川危素謂其文雄渾嚴整,長于議論,而無一語襲陳道故?!?a target='_blank'>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傳誦之」。與同郡黃溍、吳萊聲名一時相埒。浙東之文,爭奇競爽,涵育甄陶,人材輩出,迨于明初而極盛焉。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道傳,浦陽人。累遷太常博士出為江山儒學教諭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國史編修官自號烏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人物簡介
柳夢寅,朝鮮王朝時期的作家。字應文,號于于堂。興陽人。任過吏曹參判官職。曾以北人身份同李爾瞻交際過,但由于廢母論時持不同意見而受懷疑,后遇仁祖反正而免遭災禍。但后來又因奇自獻等人被捕,他逃至楊州西山隱居,然而還是被捕入獄。在獄中他試圖用詩減罪,寫了《孀婦詩》求饒,但還是被判處死刑。他擅長書法,精通篆書、隸書、楷書、草書筆各種書法。他是朝鮮王朝中期的故事文學巨匠。著作有《于于野談》、《于于集》等。謚號為義貞。
人物簡介
先生諱方善。字子繼。柳氏初貫文化。高麗名臣諱車達。其鼻祖也。奕世圭簪。譜不絕書。九世而至領議政諱成澗。賜封瑞寧。子孫遂為瑞寧人。高祖諱成桂。官至太常卿。曾祖諱淑。藝文館大提學瑞寧君謚文僖公。自號思庵。有文章節(jié)行。后人立祠瑞山以祀之。祖諱厚。文科觀察使。考諱沂。亦登第策勛。為瑞寧府院君。妣韓山郡夫人李氏。牧隱先生孫女也。洪武戊辰夏。先生生于松都之坊第。幼有特質。稍長嗜讀書。日誦千言。十二歲。隨長老選勝于冠山之靈通寺。遇題放墨。神思泉涌。往往有驚人語。見者目之為神童。時卞春亭季良以文章耆造。負世重望。權文忠公近退居陽村。大開明理之門。先生欣然負笈而往。講問經(jīng)旨。授受論量之際。多有開發(fā)處。二公傾心獎與。不以后生遇之。一時英俊。亦自以為不及也。獻陵乙酉。中國子司馬選。始游泮宮。自此聲聞益藹蔚。己丑。罹文網(wǎng)。編管于西原。先生怡然上途。不以禍福動一發(fā)。人有來唁者。但曰命也。惟杜門看書。若將終身。明年。移配永陽。永之西山。素稱佳絕處。先生就其下松谷。筑室數(shù)楹以居之。扁其楣曰泰齋。日吟哦自適。悠然有閒泰意思。病遐堧文教未振。聚邑中子弟而訓之。隨才設科。娓娓不倦。四方聞風坌集。戶外屨常滿矣。先生曾與李西坡安柔相善。至是。李老亦以論事謫押梁。同郡名流又有曹學士尚治,李迂齋就,鄭尚書舉,崔諫議元道,尹侍郎統(tǒng)?;ハ嗤葡?。激昂風猷。蓋嶺海之間不落莫也。乙未。宥還原州。俄為修郤者所龁。更尋前路。莊憲王丁未。特原之。放歸田里。在譴凡十有九年。流離羈危。備常無限辛辣。而隨遇而安。無幾微見于色辭。既歸亦無纖毫喜。人以謂稽古力也。法泉舊墅。在鳴鳳山麓。又有招提可幽靜可游。先生講學之暇。時攜冠童六七。訪寺吟詩。超然若浴沂者氣像。于進取名利事。泊如也。朝廷以幽逸薦為主簿。先生自廢不肯起。莊憲王敬重之。命集賢殿學士等往復質問。待以師禮。蓋致禮貌于畎畝。唐虞以下所未有也。士林榮之。望若星斗焉。上益知先生有經(jīng)濟才將大用。不幸罹風疾。以正統(tǒng)癸亥春卒。春秋才五十六。娶鐵城君李原女。生二男。長允庚。進士。是生秀宗。司直。是生世蕃。是生漢文。奉常寺。奉事是生夢瑞。是生根晦。有孝行。鄉(xiāng)人愿表門閭。是生垷。是生二子。振泰挺泰。振泰有三子。長種德。武科。亦有三子。曰瀹曰湜曰浡。仲種學生七男。皆夭。只馀二。季種仁有三子。曰澳曰濈曰涉。挺泰以種學為后。次子允謙。卒官大司諫。是生惠仝。登乙未文科。官輔德。瀹有子瓊枝。從我游。年少喜文雅。是將世其家者乎。先生天姿英敏。志器不凡。早服家庭之訓。又多師友之益。其文章皆本之經(jīng)教。典雅有體。不尚諸家險僻語。為詩尤沖澹高古。清而不苦。溫而不迫。優(yōu)入唐宋閫域。非得之性情之正。風雅之法。能乎。本朝繼勝國衰亂之末。文治未遑。詞學久廢。至英廟戊午。始設進士科。中場用詞賦。自是詩學大盛。論者謂先生訓誨之力有以致之。然此特先生土苴耳。先生晚喜點易曰。易之理。一本達萬殊也。形容圣人心事則曰。安土樂天能事在。圣心無處不春風。后來文章家。雖終身弄墨。安能說得此等說耶。嘗語學者曰。為學在于窮理。窮理在于存心。非存心無以窮理。非窮理。其為學皆茍。故學者之初。須當敬以存心。精以讀書。晝誦而夜思之。因其所知而益求其精。及其真積力久而有得焉。則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與圣賢同其歸。彼以詞章而已者。陋矣。又曰。行藏。士君子大節(jié)。不可出而出。則忘義以循祿。非知命者。可出而不出。則潔身以亂倫。非知道者。又曰。孰不惡死。君子樂死于義。孰不欲生。丈夫且恥其茍容。蓋其學文精深。見識卓越。言論易以動人。故當世及門之士如李大田甫欽。以節(jié)義著。徐四佳居正蔚然為文學領袖。其馀名公鉅匠。接武輩出。賁飾王猷。大鳴國家之盛者。實先生鼓之也。前輩以東漢名流之多歸功于嚴處士。至曰一絲扶漢鼎。今先生以布衣。為朝中賢士大夫所矜式。以至累百年而文教愈久愈興。雖謂柳先生扶我鼎??址强湔Z也。然非光武不能成子陵之高。茍非圣朝禮遇之殷。亦安能使先生振作人才至于此哉。先生于書無不通。雖岐黃龜策陰陽圭臬之說。亦皆旁搜無馀。如天地之運化。物理之消息。人事之得失。一于詩發(fā)之。故先生之詩。非為吟哢而作也。而一句才成。舉國傳誦。內而圻湖。外而嶠關。凡名園勝館。不得先生詩如無館。以至秘書省所藏輿地錄中。先生詩文。居十六七。吁亦盛矣。景泰成化間。先生遺集。始入剞劂。天啟中。旅軒張文康公議所以尸祝者。而寢以遲。至英烈王壬午。廟宇始成。祠曰景賢。院曰松谷。每以春秋二丁。報祀不忒。夫以國初之賢。遺風馀韻。至今不墜于地。當日先生所嘗藏修處。更見蛾子時述。先生嘉惠后學之深。至此而尤可驗矣。倘有右文筵臣白上而表獎之。宣號賜田。一如白鹿故事。則豈非斯文之幸而圣朝之美典哉。惜其先生既沒。而薇垣公竟無后。上舍公落南不復返。閱六世而一遺孤廑廑如線。則言行之失其錄。巾舄之不記藏。何足怪哉。一日。先生后孫湜赍詩集系牒等若而帙。訪余普賢山下謂曰。在昔斯集之成也。子之先祖吏部公實跋之。建祠也而子之叔祖鶴巖公左袒焉。子又裒稡遺事者。請復記之。以終乃家責也??栐侔荻?。瞿然而辭曰。不佞不惟非其人。惟久遠難詳是慮。今若強其所不知以為知。其如得罪先生何既。而遍讀詩文訖。尋繹諸賢序跋等語。又考筆苑雜記勝覽等語。于是先生事跡。稍稍備矣。竊復思之。昔南軒張先生生諸葛武侯千百載之后。記其事。不以為嫌。茍有可傳者。亦何以世代綿邈為諉哉。況又不佞在外裔之末。尤不可辭遜。故謹敘列如右。以備能言君子考據(jù)云。崇禎再辛丑仲秋上浣。后學烏川鄭葵陽撰。
人物簡介
柳豸(1443年—1498年),字廷直,號憨庵,河南開封府睢州人,匠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五十七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四名。授山西襄垣知縣,貶丞岐山,再貶會川衛(wèi)知事。弘治元年,再次擔任高平縣知縣,因母老乞求歸鄉(xiāng),五十歲去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大中,號安愚、味茶居士。正德時隱居不仕,唯搜羅奇書,傳寫讎校。又不吝假借,人以此益賢之。嘗以宋槧手抄,改正《水經(jīng)》錯簡。又摹寫唐人詩數(shù)十種。亦能詩。
人物簡介
柳本明(1486年—?),字誠甫,號梅川,河南汝寧府光州光山縣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一百八十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進士。歷官戶部郎中,十六年出知山東萊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