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338 【介紹】: 元中山府安喜人,字子栗。父趙秉讓終知輝州。寬以蔭授饒陽縣尉,轉真定縣尉,遷靈壽主簿,入為武備寺管勾,除鄆城縣尹,以真定路判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360 【介紹】: 元末饒州路樂平人,字栗夫。元至正中,兩舉鄉(xiāng)第一。朱元璋駐婺州,置瑗幕中,參軍事。后命為太平知府。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破太平,瑗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季栗。洪武初,父戍鳳翔,母從行。后聞母卒,琇奔赴函骨歸,行數(shù)千里,未嘗釋于地。父放免,奉事尤謹,逮卒,日夜哀哭,竟以瘁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瑤夫,號栗庵。天順四年進士。授翰林編修,累官太常少卿。廉介方正,不妄取與,家居,足跡不踐公府。有《栗庵遺稿》。維基
鄭環(huán)(1422年—1482年),字瑤夫,號栗庵,浙江仁和縣人。探花。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浙江鄉(xiāng)試中舉。天順四年,會試第四名,殿試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參與編撰《明英宗實錄》。成化三年,修書完成后升任翰林院修撰,參與編寫《續(xù)資治通鑒綱目》,轉為司經(jīng)局洗馬。成化十三年,出任順天府鄉(xiāng)試主考官。次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少卿。三年后,回京述職時病死于路中。
人物簡介
潘璋(1435年—1489年),字栗夫,浙江金華府金華縣人,儒籍。進士出身。天順三年(1459年)舉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會試第八十三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十六名。
人物簡介
唐寬(1438年—?年),字栗夫,應天府上元縣人,匠籍,治《詩經(jīng)》。四月二十八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三十六名。年二十九歲中式成化二年丙戌科第三甲第八十四名進士。授江西安??h知縣。
人物簡介
鮑克寬(1440年—?),字栗之,直隸鳳陽府壽州人。進士出身。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會試第二百七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二十二名。曾官揚州府同知。
人物簡介
【生卒】:1457—1505 【介紹】: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栗夫,號半江。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通究律例,訟至立解。出為浙江按察司副使,掌學政。官至廣東按察使。為文雄渾秀整,行草亦清潤。有《半江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栗夫,吳江人。成化辛丑賜進士第一,歷官刑部郎中浙江提學副使廣東按察使有半江集明詩紀事·丙簽·卷七
寬字栗夫,吳江人。成化辛丑進士,除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為浙江提學副使,遷廣東按察使。有《半江集》。 田按:栗夫集名《半江》,邵文敬亦名《半江》,詩品略相似?!?/blockquote>維基趙寬(1457年—1505年),字栗夫,號半江,直隸吳江縣(今江蘇省吳江市)人。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十六名,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會試第一,殿試登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遷浙江按察司副使、提督學政。在浙七年,升官至廣東按察使,未逾月,卒于官,年僅四十九。工詩,著有《半江集》。
人物簡介
【生卒】:1459—1509 【介紹】: 明永平府遷安人,字汝勵。成化十四年進士。授商河知縣,歷西安、淮安二府知府,善決疑獄。正德二年,以左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御韃靼軍有功。劉瑾喜其才,擢工部尚書,總制陜西三邊軍務。遂倚瑾自恣,凌辱部下。在花馬池中韃靼伏,陣亡。維基
才寬(1454年—1509年),字汝栗,直隸永平府遷安縣人。成化戊戌進士。正德間曾任工部尚書,出為三邊總制。早年出身縣學增廣生,成化十三年(1477年)舉丁酉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三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聯(lián)登戊戌科進士,年方弱冠。初知商河縣,歷升石州知州、西安府、淮安府知府,多有異政。遷都察院都御史,巡撫甘肅。轉尚書,因不附劉瑾,出為三邊總制。正德四年(1509年),達延汗進犯花馬池,才寬督戰(zhàn)遇害。贈太子太保,謚襄憫,賜祭蔭子錦衣百戶,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萬安人,字咸栗。弘治九年進士。知輝縣,遷監(jiān)察御史。正德初,忤劉瑾罷歸。瑾誅,起河南僉事,歷刑部左、右侍郎。嘉靖六年,坐李福達獄削籍,卒于家。隆慶初,贈刑部尚書,謚端毅。博通載籍,于天文、地理、軍謀、師律、儀章、法制皆詳究其本末。有《執(zhí)齋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咸栗,萬安人。弘治丙辰進士,除知輝縣擢御史歷南左僉都御史董江防嘉靖初留掌都察院終刑部左侍郎贈尚書謚端敏有執(zhí)齋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七
玉字咸栗,萬安人。弘治丙辰進士,除知輝縣。入為御史,以劾劉瑾系獄,削籍放歸。瑾誅,起河南僉事,歷福建副使,擢大理少卿,進右僉都御史,提督江防,改撫治鄖陽,尋再督江防,改理院事。以平宸濠功,進右副都御史,擢刑部侍郎,議大禮忤旨,坐李福達獄削籍。隆慶初贈刑部尚書。謚端毅。有《執(zhí)齋集》二十卷。 (《靜志層詩話》:侍郎詩娟秀絕塵,比于喬莊簡似過之。田按:執(zhí)齋立朝以風節(jié)著,詩特蘊藉。)維基
劉玉(1463年—?),字咸栗,號執(zhí)齋,江西萬安縣(今江西省萬安縣)人,天文學家。弘治丙辰進士,累官刑部侍郎。大禮議后貶官,卒于家。隆慶初追謚端毅。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會試第二十五名,三甲一百四十名進士,授河南輝縣知縣。升監(jiān)察御史。正德初,與劉瑾為敵,被逮捕入獄。劉瑾伏誅,劉玉復官,正德六年(1511年),任河南按察使司僉事。正德九年,遷任福建副使。正德十二年,任大理寺左少卿。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南京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正德十五年(1520年),累擢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江防。朱宸濠謀反進攻安慶,劉玉帥部隊援助。明世宗即位,十六年五月改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十一月追論江西平朱宸濠功,升任右副都御史。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升任刑部右侍郎,升左侍郎。大禮議時,參與左順門哭諫。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因李福達事連坐被革職閑住,卒于家中。隆慶初年,贈刑部尚書,謚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