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挖墻角(挖墻角)  拼音:wā qiáng jiǎo
拆臺,比喻從根本上破壞、損害別人。如:「這件事進行這么不順,是不是有人在挖墻角?」
《國語辭典》:起根兒(起根兒)  拼音:qǐ gēn ér
起初、根本。如:「創(chuàng)業(yè)維艱,起根兒尤其要扎實?!?/div>
分類:起初根本
《漢語大詞典》:改良主義(改良主義)
反對從根本上推翻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只主張在原有社會制度的基礎上逐漸加以改善的思想。
《國語辭典》:改天換地(改天換地)  拼音:gǎi tiān huàn dì
更改天地。比喻徹頭徹尾改變原來面貌。如:「經(jīng)過了這次改天換地的重整,公司上下煥然一新?!挂脖扔骶薮蟮淖兏铩H纾骸高@座純樸的山城近年改天換地,原有景觀完全變了個樣?!?/div>
《國語辭典》:釜底抽薪  拼音:fǔ dǐ chōu xīn
薪,柴火。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溉缃裼袀€理,是『釜底抽薪』之法?!?/div>
《漢語大詞典》:共產(chǎn)主義世界觀
也稱“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無產(chǎn)階級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徹底的科學的世界觀,是人類精神文明發(fā)展的最高成果和集中表現(xiàn)。
《國語辭典》:個人主義(個人主義)  拼音:gè rén zhǔ yì
以個人或個體為中心,崇尚個人自由與權(quán)利,尊重個性的主張,強調(diào)獨立思考判斷,將個人的利益與存在價值,看作重于集體或社會的利益與存在價值,這些思想叫做個人主義。也稱為「個體主義」。
《國語辭典》: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拼音:duǒ dé hé shang duǒ bù dé sì
(諺語)和尚能夠躲得起來,但是廟寺依然存在,所以別人仍可從廟中找得到他。比喻人無論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終究還是逃脫不了?!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改悴灰牛愕煤蜕卸悴坏盟?,我自然有個料理。」也作「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漢語大詞典》:敦本務實(敦本務實)
崇尚根本,注重實際。 明 張居正 《翰林院讀書說》:“二三子不思敦本務實,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div>
《國語辭典》: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拼音:duì lì tǒng yī guī lǜ
馬克斯主義信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guī)律。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tǒng)一,都包含矛盾。矛盾的對立面既相互聯(lián)系依存,又相互分離排斥,并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zhuǎn)化,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fā)展。
《漢語大詞典》:對茬兒
〈方〉吻合;相符:這事情很不~,應該對證一下ㄧ他們兩人說的話根本對不上茬兒。
《國語辭典》:端本澄源  拼音:duān běn chéng yuán
從根本、源頭上清理整頓?!杜f唐書。卷三七。五行志》:「誠愿坦然更化,以身先之,端本澄源,滌瑕蕩穢?!挂沧鳌刚厩逶础埂?/div>
《漢語大詞典》:方法論(方法論)
哲學上關(guān)于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學說。 艾思奇 《辯證唯物主義講課提綱》第一章:“哲學是關(guān)于人們的世界觀的學問,世界觀對于人們的認識又具有方法論的作用?!?span id="6o6e1kw" class="book">《光明日報》1987.3.15:“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是提供給人們一個觀察問題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把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各種具體問題時,本身就是多姿多彩、千差萬別的?!?/div>
《漢語大詞典》:反映論(反映論)
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同唯心主義的先驗論根本對立的哲學學說。認為人的認識是客觀物質(zhì)世界的反映,不是先天就有的。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唯物主義認識論,不了解認識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關(guān)系,把認識只看做是消極地、被動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這是消極的直觀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認為認識依賴于實踐,認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能動地指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國語辭典》:返本還原(返本還原)  拼音:fǎn běn huán yuán
返回原來的地方。比喻恢復根本?!队魇烂餮浴>矶?。月明和尚度柳翠》:「后來直使得一尊古佛,來度柳翠,歸依正道,返本還原,成佛作祖?!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诰呕兀骸搁w下不是發(fā)愿要游覽陰界嗎?等到閣下游興衰時,自然就返本還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