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槃 → 槃盤”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288,分86頁顯示  上一頁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龍盤鳳翥
龍盤虎伏
龍盤虎踞
龍盤虎拿
露盤花水
鈴旋玉盤
領(lǐng)盤
領(lǐng)盤兒
留盤相憶
佛類詞典
二涅槃
入涅槃
入般涅槃
三涅槃
三涅槃門
大般涅槃
《漢語大詞典》:龍盤鳳翥(龍盤鳳翥)
(1).喻山勢雄壯蜿蜒。指王者的氣象。舊唐書·玄宗紀:“初,上皇親拜五陵,至 橋陵 ,見 金粟山 有龍盤鳳翥之勢?!?清 納蘭性德 《興京陪祭福陵》詩:“龍盤鳳翥氣佳哉,東指齋宮御輦來?!?br />(2).喻書法筆勢飛動貌。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二:“詔二臣共作《艮岳百詠詩》以進……《草圣亭》:落筆縱橫走電光,近臣時得賜云章。龍盤鳳翥皆天縱,渴驥驚蛇不足方?!?/div>
《分類字錦》:龍盤虎伏(龍盤虎伏)
樓異《嵩山三十六峰賦》:聯(lián)絡(luò)偃覆兮,龍盤而虎伏。
分類:嵩山
《國語辭典》:龍盤虎踞(龍盤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像龍盤繞,像虎蹲踞。語本《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敘京都下》:「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弧剐稳莸貏莺陚ルU要?!毒劳ㄑ?。卷四○。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出異人?!挂沧鳌庚報椿⒕帷?、「虎踞龍盤」、「虎踞龍蟠」。
《漢語大詞典》:龍盤虎拿(龍盤虎拏)
虬曲蒼勁貌。 明 何景明 《古松歌》:“龍盤虎拏終有神,白骨蒼鱗半枯死?!?/div>
分類:虬曲蒼勁
《分類字錦》:露盤花水(露盤花水)
竇常 七夕詩 露盤花水望三星,髣髴虛無為降靈。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wǎng)下風庭。
分類:七夕
《分類字錦》:鈴旋玉盤(鈴旋玉盤)
元稹琵琶歌百萬金鈴旋玉盤醉客滿船皆暫醒旋去聲
分類:琵琶
《高級漢語詞典》:領(lǐng)盤
主持定婚儀式
《漢語大詞典》:領(lǐng)盤兒(領(lǐng)盤兒)
衣服里面領(lǐng)下周圍所襯的一層。也稱托領(lǐng)。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扶著柱子,定了會兒神,立刻覺得……那個領(lǐng)盤兒大了就有一圈兒?!?/div>
《分類字錦》:留盤相憶(留盤相憶)
續(xù)齊諧記陽羨許彥于綏安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cè)云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并坐鵝亦不驚彥負籠而去前行息樹下書生乃出籠謂彥曰欲為君薄設(shè)彥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銅奩子奩子中具諸飾饌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銅物氣味香旨世所罕見酒數(shù)行謂彥曰向?qū)⒁粙D人自隨今欲暫邀之彥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綺麗容貌殊絕共坐宴俄而書生醉臥此女謂彥曰雖與書主結(jié)妻而實懷怨向亦竊得一男子同行書生既眠暫喚之君幸勿言彥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穎悟可愛乃與彥敘寒溫書生臥欲覺女子口吐一錦行障遮書生書生乃留女子共臥男子謂彥曰此女子雖有心情亦不甚向復竊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暫見之愿君勿泄彥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婦人年可二十許共酌戲談甚久聞書生動聲男子曰二人眠已覺因取所吐女人還納口中須臾書生處女乃出謂彥曰書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獨對彥坐然后書生起謂彥曰暫眠遂久君獨坐當悒悒邪日又晚當與君別遂吞其女子諸器皿悉納口中留大銅盤可二尺廣與彥別曰無以藉君與君相憶也彥大元中為蘭臺令史以盤餉侍中張散散看其銘題云是永平三年作
分類:
二涅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有馀涅槃,無馀涅槃也。(參見:涅槃)
【三藏法數(shù)】
(出金光明經(jīng)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性凈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凈。不染,即不生;不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凈涅槃。(諸法實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凈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凈。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凈即不滅者,既非智凈,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
〔二、方便凈涅槃〕,方便猶善巧也,智既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yīng),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yīng)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凈涅槃。(此生非生者,謂機感即生,心常寂滅也。此滅非滅者,謂緣盡即滅,應(yīng)用常興也。)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一、有馀涅槃〕,謂見、思煩惱已斷,尚馀現(xiàn)受色身未滅,是名有馀涅槃。(見、思煩惱,即見、思惑,于意識起諸分別,曰見惑;于塵境起諸貪愛,曰思惑。)
〔二、無馀涅槃〕,謂見、思二惑與所受五眾之身,俱得滅盡,無有遺馀,是名無馀涅槃。(五眾即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也。)
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昵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wěn)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yè)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wěn)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于虛無寂寞妙滅絕于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涅槃玄義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圣,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勾蟪肆x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鼓鶚劷?jīng)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箞A覺經(jīng)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jīng)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咕闵嵴摱脑唬骸竿ㄟ_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縛喃。波利者,圓也。昵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傄粤x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br />
【佛學常見辭匯】
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 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shù)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圣者自內(nèi)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馀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馀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 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語佛源】
涅槃,梵語nirvana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等?;驈蔫笳ZParinivana意譯為「圓寂」?!改鶚劇故欠鸺倚拮C的最高境界。簡單地說,「涅槃」就是經(jīng)過修道,能夠徹底地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回,入于「不生不滅」。如《涅槃經(jīng)》卷四所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指生死)者,乃為涅槃?!褂秩纭?a target='_blank'>魏書·釋老志》所說:「涅槃譯云滅度,或言常樂我凈,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购蠓Q僧人逝世為涅槃、圓寂。在文學中運用如郭沫若賦有長詩《鳳凰涅槃》,借用佛語「涅槃」,謂鳳凰經(jīng)過烈火的鍛煉而獲得新生。又如徐遲《火中的鳳凰》謂:「這是一只火中的鳳凰,一只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里新生?!梗ɡ蠲鳈?quán))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厭生死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也。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即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入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與入滅同。
入般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入于般涅槃也。(參見:般涅槃)
般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譯為入滅。常略曰涅槃。(參見:涅槃)。俱舍光記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圓。涅槃,此云寂。」
【佛學常見辭匯】
簡稱涅槃。(參見:涅槃)
三涅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涅槃)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金光明經(jīng)玄義云三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云不生不滅。
一、性凈涅槃 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凈。不染即不生,不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凈涅槃。
二、圓凈涅槃 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凈。據(jù)性而言,雖無染凈,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凈涅槃。
三、方便凈涅槃 方便猶善巧也。謂智能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yīng),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yīng)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凈涅槃。
【三藏法數(shù)】
(出金光明經(jīng)玄義)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又云不生不滅。
〔一、性凈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凈;不染即不生,不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凈涅槃。(諸法實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來離虛妄相,相相皆實,故名實相。不可染、不可凈者,謂實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凈。不染即不生者,既無惑染,豈有法生;不凈即不滅者,既非智凈,豈有法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
〔二、圓凈涅槃〕,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凈。據(jù)性而言,雖無染凈;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凈涅槃。(惑智宛然者,惑即所斷之煩惱,智即能斷煩惱之智慧也。)
〔三、方便凈涅槃〕,方便猶善巧也。謂智能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yīng),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yīng)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凈涅槃。(此生非生者,謂機感即生,心常寂滅也;此滅非滅者,謂緣盡即滅,應(yīng)用常興也。)
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Nirva%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昵縛喃Parinirva%n!a。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wěn)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yè)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wěn)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此中單譯滅為正翻。他皆為義翻。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于虛無寂寞妙滅絕于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鼓鶚勑x上曰:「既可得翻,且舉十家:一竺道生,時人呼為涅槃圣,翻為滅。二莊嚴大斌,翻為寂滅。三白馬愛,翻為秘藏。四長干影,翻為安樂。五定林柔,翻為無累解脫。六大宗昌,翻為解脫。七梁武,翻為不生。八肇論,云無為亦云滅度。九會稽基,偏用無為一義。十開善光宅,同用滅度?!勾蟪肆x章十八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jīng)四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箞A覺經(jīng)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jīng)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咕闵嵴摱脑唬骸竿ㄟ_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刮ㄗR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縛喃。波利者,圓也。昵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谷A嚴大疏五十二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傄粤x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br />
【佛學常見辭匯】
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 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shù)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圣者自內(nèi)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馀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馀依涅槃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馀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 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俗語佛源】
涅槃,梵語nirvana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等?;驈蔫笳ZParinivana意譯為「圓寂」?!改鶚劇故欠鸺倚拮C的最高境界。簡單地說,「涅槃」就是經(jīng)過修道,能夠徹底地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回,入于「不生不滅」。如《涅槃經(jīng)》卷四所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指生死)者,乃為涅槃。」又如《魏書·釋老志》所說:「涅槃譯云滅度,或言常樂我凈,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后稱僧人逝世為涅槃、圓寂。在文學中運用如郭沫若賦有長詩《鳳凰涅槃》,借用佛語「涅槃」,謂鳳凰經(jīng)過烈火的鍛煉而獲得新生。又如徐遲《火中的鳳凰》謂:「這是一只火中的鳳凰,一只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里新生?!梗ɡ蠲鳈?quán))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厭生死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也。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即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三涅槃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三解脫門之異名。智度論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div>
大般涅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摩訶般涅槃那Maha%parinirva%n!a,譯言大入滅息,或大滅度,大圓寂入等。大者美滅德之稱,滅者,滅煩惱滅身心之義,息者安息之義,度者,超度生死之義,圓寂者圓滿功德寂滅相累之義,入者歸于滅也。大乘義章十八曰:「摩訶般涅槃那,磨訶為大,大義有六。(中略)槃,此翻為入,入義有之。(中略)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息何等事?息煩惱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諸行事故?!鼓鶚勑x上曰:「摩訶此翻為大,般涅此翻為滅,槃那此翻為度,是為大滅度也。」四教儀集注上曰:「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即三德秘藏也。」華嚴經(jīng)疏鈔五十二曰:「疏涅槃?wù)麨闇?,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滿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鈔梵云摩訶般涅槃那,具翻為大圓寂入,謂那即入義,應(yīng)回在入。(中略)總以義翻者即唐三藏等,在義周圓?!?br />【佛學常見辭匯】
梵語摩訶般涅槃那,譯義摩訶為大,是贊美寂靜之德,般為入,是歸趣之義,涅槃為滅,是滅煩惱及身心之義,那為息,是安息之義,合之為大入滅息,簡稱為大般涅槃,是指佛度世已畢,歸于圓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