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正一
(1).純真之一。道家認為“一”為世界萬物之本,永恒不變。 南朝 齊 顧歡 《夷夏論》:“佛號正真,道稱正一,一歸無死,真會無生,在名則反,在實則合。”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高談正一,則古之 蒙莊子 ;深入不二,則今之 維摩詰 。” 南唐 譚峭 化書·道化·正一:“命之則四(虛、神、氣、形),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br />(2).道教的一派。原為五斗米道,為 東漢 張陵 所創(chuàng)。傳說 太上老君 親授 張陵 《太平洞極經(jīng)》太玄經(jīng)、《五斗經(jīng)》、《正一經(jīng)》各若干卷。 張陵 傳授于后裔及其門徒。后 張陵 被尊為“天師”、“正一天師”,其所創(chuàng)之道派亦稱為“天師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統(tǒng)稱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經(jīng)》,崇拜鬼神,畫符念咒、驅(qū)鬼降妖、祈福禳災等。舊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 承禎 ﹞事 潘師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 師正 特賞異之,謂曰:‘我自 陶隱居 傳正一之法,至汝四葉矣。’”元史·釋老傳·張與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span id="iqk4r47" class="book">《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這一房道士,世傳正一道教,善能書符遣將,剖斷人間禍福?!?/div>
《高級漢語詞典》:寅正一刻
四點一刻
《漢語大詞典》:反正一樣
表示情況雖然不同而結(jié)果并無區(qū)別。例如:反正去不去都一樣。
《分類字錦》:得正一法
唐書司馬承禎傳:承禎事潘師正傳辟榖道引術無不通。師正異之曰:我得陶隱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因辭去。遍?名山。廬天臺不出。武后嘗召之。未幾去。睿宗復命其兄承祎就起之。既至。引入中掖。廷問其術。對曰: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夫心目所知見。每損之尚不能已。況攻異端而增智慮哉。帝曰:治身則爾,治國若何?對曰:國猶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氣于漠,與物自然而無私焉,而天下治。帝嗟味曰:廣成之言也。錫寶琴霞紋帔還之。
分類: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