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0詞典 8分類詞匯 112
《漢語大詞典》:弓箭社
北宋 邊境人民的自衛(wèi)武裝組織。 宋 蘇軾 《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今 河朔 西路被邊州軍,自 澶淵 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jié),為弓箭社。不論家業(yè)高下,戶出一人。又自相推擇家資武藝眾所服者,為社頭、社副、録事,謂之頭目。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出入山坂,飲食長技與北虜同。私立賞罰,嚴於官府,分番巡邏,鋪屋相望。” 宋 蘇轍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北戎久和,邊兵不試,臨事有不可用之憂。惟沿邊弓箭社兵與寇為鄰,以戰(zhàn)射自衞,猶號精鋭?!?span id="aoau2ig" class="book">《宋史·兵志四》:“ 河北 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xí)慣便利,與夷人無異。”
《漢語大詞典》:畔亂(畔亂)
武裝叛變。畔,通“ 叛 ”。 漢 徐干 中論·智行:“昔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居攝, 管 蔡 啟 殷 畔亂, 周公 誅之。”后漢書·蘇竟傳:“君處 陰 中,土多賢士……何自負畔亂之困,不移守惡之名乎?”
分類:武裝叛變
《漢語大詞典》:武妓
武裝打扮的歌妓。 唐 李賀 《榮華樂》詩:“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武妓聲瑯璫。”
《漢語大詞典》:土團(土團)
由當?shù)厝私M成的武裝集團。新唐書·王式傳:“集土團諸兒為向?qū)В?甫 斬之。”資治通鑒·唐武宗會昌元年:“軍士八百,外有土團五百人?!?胡三省 注:“團結(jié)土人為兵,故謂之土團?!?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崔猛:“由此威聲大震,遠近避亂者從之如市,得土團三百餘人?!?span id="mgy2ia2"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日提督府兵丁,搶人家婦女,土團不依,鬧起事來,幕中朋友説,須地方官彈壓?!?/div>
分類:武裝
《漢語大詞典》:豪帥(豪帥)
猶首領(lǐng)。舊時多稱武裝反抗者的首領(lǐng)或部落酋長。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軍入 散關(guān) ,則羣 氐 率服,王侯豪帥,奔走前驅(qū)?!?span id="oiaskco" class="book">《周書·薛慎傳》:“ 慎 乃集諸豪帥,具宣朝旨,仍令首領(lǐng)每月一參。”資治通鑒·陳武帝永定元年:“ 閩中 豪帥往往立砦以自保?!?/div>
《漢語大詞典》:禁甲
武裝的禁軍。新唐書·后妃傳下·憲宗懿安皇后郭氏:“后嘗幸 驪山 ,登覽裴回,詔 景王 督禁甲從帝,自到 昭應(yīng) 奉迎,留帳飲數(shù)日還?!?/div>
分類:武裝禁軍
《國語辭典》:裁軍(裁軍)  拼音:cái jūn
裁減軍隊與軍事裝備。
《國語辭典》:武警  拼音:wǔ jǐng
對武裝警察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宗兵
以同族人組成的武裝。三國志·吳志·士燮傳:“ 交阯 以南為 交州 , 戴良 為刺史。又遣 陳時 代 燮 為 交阯 太守…… 燮 子 徽 自署 交阯 太守,發(fā)宗兵拒 良 ?!?/div>
《漢語大詞典》:香軍(香軍)
元 末 韓山童 、 劉福通 等利用宗教形式組織的農(nóng)民起義武裝。以紅巾為號,時皆謂之“紅軍”。因其燒香拜佛,亦稱“ 香軍 ”。參閱明史·韓林兒傳。
《漢語大詞典》:新四軍(新四軍)
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抗 日 革命武裝。原是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1937年抗 日 戰(zhàn)爭開始后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是 華中 抗 日 的主力。第三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同八路軍及其他人民武裝一起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漢語大詞典》:猬鋒(蝟鋒)
比喻脆弱的鋒刃。引申為不堪一擊的武裝。《花月痕》第一回:“四圍礮火,中天掣列缺之鞭;一片刀光,半夜射望諸之魄。蝟鋒立折,螳斧徒勞?!?/div>
《漢語大詞典》:團總(團總)
地主武裝團防的頭目。 沙汀 《記賀龍》三七:“趕快回去對你們的團總講,就說我回來了?!?袁任遠 《石門南鄉(xiāng)的起義》:“ 石門 的地主多兼團總,而且擁有武裝,封建勢力很大?!眳⒁姟?團防局 ”。
《漢語大詞典》:團防局(團防局)
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地主階級反動武裝的指揮機關(guān)。 毛澤東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都’管轄的人口有一萬至五六萬之多,有獨立的武裝如團防局,有獨立的財政征收權(quán)如畝捐等,有獨立的司法權(quán)如隨意對農(nóng)民施行逮補、監(jiān)禁、審問、處罰?!?沙汀 《記賀龍》三七:“在當天下午,一個具著‘敵黨’身份的他,被當作賓客接待到團防局去了?!币嗍∽鳌?團防 ”。 葉紫 《豐收》:“多數(shù)被團防加害過的人,讓他們走過之后,都咬牙切齒地暗罵著?!?/div>
《國語辭典》:童子軍(童子軍)  拼音:tóng zǐ jūn
西元1907年由英國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將軍所創(chuàng)立的世界性兒童青少年組織。十歲到十八歲的男孩或女孩所參與的活動,通常由一位領(lǐng)導(dǎo)帶領(lǐng)二十到三十位童子軍,從事戶外活動以訓(xùn)練公民品格、公民性與體格,培養(yǎng)自我信任感、運動員精神、助人為善、正直與勇氣。
《國語辭典》:民團(民團)  拼音:mín tuán
由地方人民自行訓(xùn)練、組織而成的防衛(wèi)團體,主要工作為防禦盜賊的入侵。《新名詞訓(xùn)纂。政屬》引戚繼光《南塘集》:「練民團萬五千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