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40,分116頁顯示  上一頁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百死一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哀莫大于心死
半死辣活
半死半生
半死不活
豹死留皮
擋死牌
蹈節(jié)死義
倒路死
大難不死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大難不死,必有后祿
《國語辭典》: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諺語)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參見「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條?!都t樓夢》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div>
《國語辭典》: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諺語)像蜈蚣或馬陸這種多足的蟲類,即使截斷其身軀,亦能支持身體而不倒。后用來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在一段時間內(nèi),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段倪x。曹囧。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环鲋弑娨?。」也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國語辭典》:百足之蟲(百足之蟲)  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
蜈蚣的別名。參見「蜈蚣」條?!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div>
《國語辭典》:百死一生  拼音:bǎi sǐ yī shēng
形容經(jīng)歷極大危險而幸存?!侗笔贰>砦逦?。杜弼傳》:「諸勛人觸鋒刃,百死一生,縱其貪鄙,所取處大。」
《國語辭典》: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拼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喜愛一個人的時候就百般呵護希望他長壽,等到不愛他的時候就希望他死。指人陷于情緒,愛惡無定?!墩撜Z。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磺浜尾蝗菀换鹿僖俊?/div>
《國語辭典》:哀莫大于心死(哀莫大於心死)  拼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一個人最可悲的事莫過于喪失了良知靈魂,變得麻木不仁?!肚f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div>
《漢語大詞典》:半死辣活
見“ 半死不活 ”。
《國語辭典》:半死不活  拼音:bàn sǐ bù huó
沒有生氣、快要死的樣子。《老殘游記》第六回:「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了監(jiān)了?!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谒幕兀骸敢惶旖o兩碗冷飯,吃到如今,還是那們半死不活的呢!」也作「半死半活」。
《漢語大詞典》:半死半生
(1).未全死。 漢 枚乘 《七發(fā)》:“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清 吳偉業(yè)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陰崖,半死半生遭屈辱?!?br />(2).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茍且的生活。 魯迅 《華蓋集·北京通信》:“惟獨半死半生的茍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
《國語辭典》:半死不活  拼音:bàn sǐ bù huó
沒有生氣、快要死的樣子?!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刚净\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了監(jiān)了?!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谒幕兀骸敢惶旖o兩碗冷飯,吃到如今,還是那們半死不活的呢!」也作「半死半活」。
《國語辭典》:豹死留皮  拼音:bào sǐ liú pí
比喻人死后當有美名留傳后世。《新五代史。卷三二。死節(jié)傳。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弧挂沧鳌富⑺懒羝ぁ埂?/div>
分類:美名身后
《漢語大詞典》:擋死牌(擋死牌)
抵擋死亡的屏障。猶言替死鬼。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天兵臨壓,立成虀粉……而 滿 兵在后,一見前鋒失利,即鼠竄奔逃,其罹鋒刃冒矢石者,皆以華人為之障蔽,故世俗呼鄉(xiāng)勇為擋死牌,而呼華兵為替死鬼也?!?/div>
《高級漢語詞典》:蹈節(jié)死義
遵守節(jié)操,為正義而死
《國語辭典》:倒路死  拼音:dǎo lù sǐ
倒死在路上。罵人不得好死的話?!督鹌棵贰返谖濉鸹兀骸腹值孤匪篮飪海菀茄圆皇钦Z。」
《國語辭典》:大難不死(大難不死)  拼音:dà nàn bù sǐ
難,災難、災禍。大難不死指遇到大災難卻能保住性命,將來必有好前程、好福氣。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皆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難不死,必有后程,準定發(fā)跡也?!?/div>
《國語辭典》: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諺語)比喻歷經(jīng)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后必能享大福。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國語辭典》:大難不死,必有后祿(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拼音: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諺語)比喻歷經(jīng)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后必能享大福。《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所以說:『貴人無死法?!挥终f:『大難不死,必有后祿。』今日說錢公滿意要溺死孩兒,又被王婆留住,豈非天命?」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