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詞典 2分類詞匯 42
《國語辭典》:段落  拼音:duàn luò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劃分成的部分或事情結(jié)束停頓的地方。如:「這篇文章段落清楚,文字也非常的流暢?!?/div>
《國語辭典》:告一段落  拼音:gào yī duàn luò
事情結(jié)束或完成一個階段。如:「在事情告一段落后,下一階段再繼續(xù)努力吧!」
《國語辭典》:階級(階級)  拼音:jiē jí
1.階梯的層級。如:「這階梯一共有幾個階級?」
2.官位薪俸的等級?!逗鬂h書。卷八○。文苑列傳下。邊讓》:「天授逸材,聰明賢智,階級名位,亦宜超然。」
3.社會成員依職業(yè)屬性、經(jīng)濟收入、生活水準、利益與價值觀相近而形成的不同群體,如「資產(chǎn)階級」、「中產(chǎn)階級」、「工人階級」等。
《國語辭典》:頓挫(頓挫)  拼音:dùn cuò
停頓或急促收音。晉。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弧鸹兀骸嘎犇墙锹?,吹得嗚咽頓挫,其聲悲壯?!?/div>
《國語辭典》:科段  拼音:kē duàn
1.手段?!端疂G傳》第二一回:「押司不要使這科段。這唐牛兒捻泛過來。你這精賊也瞞老娘!正是魯般手里調(diào)大斧?!乖?。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如今被俺使個科段,將他撚出門去?!?br />2.文章的段落?!吨熳诱Z類。卷一三九。論文上》:「韓不用科段,直便說起去至終篇,自然純粹成體,無破綻?!?/div>
《國語辭典》:頓段(頓段)  拼音:dùn duàn
整體,有規(guī)模的。元。喬吉《揚州夢》第三折:「受用些成頓段暮雨朝云,拜辭了有拘束玉堂金馬?!?/div>
分類:段落
《國語辭典》:區(qū)段(區(qū)段)  拼音:qū duàn
區(qū)域、段落。如:「由于開發(fā)迅速,這個區(qū)段的地價節(jié)節(jié)高升?!?/div>
分類:段落
《國語辭典》:若夫  拼音:ruò fú
助詞,用于句首,表示:(1)承接?!妒酚洝>砥呔?。范雎蔡澤傳》:「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然亦可愿與?」《文選。左思。蜀都賦》:「若夫王孫之屬,郤公之倫,從禽于外,巷無居人。」(2)轉(zhuǎn)折?!抖Y記。射義》:「發(fā)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埂睹献印kx婁下》:「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
分類:至于段落
《國語辭典》:一回  拼音:yī huí
1.一次?!度龂萘x》第八回:「卓往來長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橫門外?!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呋兀骸高@一回朝廷奉旨要甄別在監(jiān)讀書的人,所以六堂合考?!?br />2.一會、片刻?!度龂萘x》第四回:「眾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訖。」《儒林外史》第六三回:「這會子有事,不和你說,我干事去了。一回再打發(fā)人來請?!?br />3.章回小說一個篇目稱為「一回」。
《漢語大詞典》:一出
(1).謂出生或出現(xiàn)一次。《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數(shù)年不食。”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 老子 授之於 元君 , 元君 曰:‘此道至重,百世一出,藏之石室?!?br />(2).謂出行或出來任事。“一”,語氣助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故 子貢 一出,存 魯 、亂 齊 、破 吳 、彊 晉 而霸 越 ?!?宋 陸九淵 《陸修職墓表》:“介其鄉(xiāng)之賢者致禮以延公,公卻之再三,請益固,公為一出, 桐嶺 學者於是變而樂義理之言。”
(3).完全出于。史記·呂太后本紀:“元年,號令一出太后?!?br />(4).一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有人道上見者,問云:‘公何處來?’答曰:‘今日與 謝孝 劇談一出來?!?br />(5).猶一套。景德傳燈錄·潭州云巖曇晟禪師:“ 藥山 乃又問:‘聞汝解弄師子,是否?’師曰:‘是?!唬骸乙嗯??!瘞熢唬骸蜕信脦壮??’曰:‘我弄得一出?!?br />(6).傳奇劇本結(jié)構(gòu)上的一個段落。《醒世姻緣傳》第六九回:“擺酒唱戲,公同餞行。當中坐首席的點了一本《荊釵》,找了一出《月下斬貂蟬》,一出《獨行千里》,方各散席回房。”
《國語辭典》:一節(jié)(一節(jié))  拼音:yī jié
1.從元旦到端午、從端午到中秋、從中秋到年底,舊俗稱每一期間為「一節(jié)」。
2.事情的一端、一部?!?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二回:「寶玉便笑著將方才吃的飯一節(jié)告訴了他兩個?!?br />3.物品的一段。也作「一節(jié)子」、「一節(jié)兒」。
4.文章的某一段落。
5.一堂課。如:「老師因事請假,下星期要補一節(jié)課。」
《國語辭典》:一本  拼音:yī běn
1.同源?!睹献?。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br />2.??庇谜Z。指另一個版本。如:「一本作某某?!?br />3.表示數(shù)量的多寡:(1)文書一冊?!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肝@蠣斠炎詥柫俗?,發(fā)在和州去。我?guī)Я艘槐聚〕瓉砼c你看?!?2)草木一株。如:「臘梅一本」。(3)戲曲一折或數(shù)折合成的一個段落。《儒林外史》第二回:「點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4.完全根據(jù)?!缎挛宕?。卷六○。職方考》:「蓋得其要,則雖萬國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豈非一本于道德哉!」
《漢語大詞典》:一場(一場)
表數(shù)量。猶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櫻桃花因招飲客》詩:“誰能聞此來相勸?共泥春風醉一場?!?span id="i6frygd"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若是押發(fā)人是個學舌的,就有一場是非出來?!?span id="g1jkboq"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二回:“別是想起什么來,生了氣,叫他出去教訓一場罷?”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憐,偷偷買點錢紙給他燒,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場?!?br />(1).指一次科場考試。 唐 白居易 《選人入試繼燭判對》:“將期百鍊之后,思苦彌精;何意一場之中,心勞愈拙?!?span id="kxfh6n1" class="book">《金史·選舉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場放二狀元,非是?!?br />(2).表數(shù)量。指某些活動的一個場次。如:一場電影;一場球賽。
(3).戲劇中的一個段落亦稱一場。
《漢語大詞典》:一通
(1).表數(shù)量。用于文章、文件、書信、電報。 漢 班昭 《女誡》:“閒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唐 元稹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告身狀》:“恩賜臣母國號告身一通。”儒林外史第九回:“連忙將案尋出,用紙謄寫一通遞與他?!?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弄到第二天我們的 尹大都督 便下了一通罪己詔,深深的把 楊總監(jiān) 褒獎了一場?!?br />(2).表數(shù)量。用于器物。《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span id="p1ikrzb"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今若立一通石碑在亭中,別請當今名筆寫此三字在內(nèi),可垂永久?!?br />(3).表數(shù)量。表動量。猶一遍,一次,一陣。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天子聞之大喜,再命 李白 對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寶入函?!?魯迅 《<朝花夕拾>后記》:“只在新近因為白得了一個月的薪水這才發(fā)狠買來的太平御覽上查了一通,到底查不著?!?瞿秋白 《慈善家的媽媽》:“他憤恨極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門,破口大罵了一通?!?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有些同志卻在那里‘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br />(4).表數(shù)量。擊鼓的一個段落。 明 楊慎 丹鉛總錄·瑣語:“鼓三百三十槌為一通,鼓止角動,吹十二聲為一疊,故 唐 詩有疊鼓鳴笳之句。出《衛(wèi)公兵法》。”
(5).全部,通通。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六:“我看不如咱們站起隊來教武委會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們一通去!”
《漢語大詞典》:大段
(1).大部分。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養(yǎng)羊:“﹝乳皮﹞下湯又研,亦下冷水,純是好酥。接取,作團,與大段同煎矣?!贝蠖危概晁謺r所得的大量酥油。 宋 陳師道 《后山叢談》卷一:“ 邢 洛 之北,游騎侵掠。 大名 東北縣分,老小大段驚移?!?br />(2).形容數(shù)量多。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制度》:“夫我竭此大段心思,不可不謂經(jīng)營慘澹,而人莫之則傚者,其故何居?”
(3).重要的;主要的。 唐 張固 《幽閑鼓吹》:“后有大段事,勿與少年郎議之?!?span id="cflivxd"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十三:“世事無時是了,且揀大段,無甚緊要底事,不要做?!?br />(4).猶大略,大體。朱子語類卷三:“道家修養(yǎng)有這説,與此大段相合?!?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上自王公貴人,下至婦人女子,每談禪拜佛,無不灑然色喜者,然大段有二:血氣已衰,死生念重……而藉手苦空之教,冀為異日輪迴之地?!?br />(5).猶言十分。 宋 范仲淹 《與指使魏佑書》:“ 偃師 七郎拋卻母,必是大段不易?!?宋 蘇軾 《答王定國書》:“如國手棋,不須大段用意,終局便須贏也。”朱子語類卷四九:“如 子貢 在當時想是大段明辨,果斷通曉事務,歆動得人。”
(6).較長的段落。 張庚 《向〈十五貫〉的成功經(jīng)驗學習》:“大段的唱減少了;無論在舞臺上或本子上,看起來都感覺得非常簡練易懂?!?br />(7).謂繡緞。段,通“ 緞 ”。 清 梅曾亮 《禮部尚書李公墓碑》:“十六年大考,賞大段,遷贊善中允,任 貴州 學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