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1
分類詞匯
10
分類詞匯
楓宸
充庭
金節(jié)
周阿
真庭
紫墀
拜殿
大仗
磚位
小半仗
《國語辭典》:
楓宸(楓宸)
拼音:
fēng chén
朝廷。漢宮殿多植楓,故稱為「楓宸」。明。朱權(quán)《卓文君》第一折:「既不能彀曉謁楓宸入建章。早難道暮登天子堂?!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朝廷類》:「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也稱為「楓陛」。
分類:
宮殿
北辰
所居
帝王
殿庭
宮庭
楓樹
《國語辭典》:
充庭
拼音:
chōng tíng
1.古代朝會時,陳皇帝車駕儀仗于殿庭,稱為「充庭」。《宋書。卷一八。禮志五》:「舊有充庭之制,臨軒大會,陳乘輿車輦旌鼓于殿庭?!?br />2.充滿庭院。《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蕓若充庭,槐楓被宸?!?br />3.充滿朝廷。《晉書。卷二二。樂志上》:「嘉會置酒,嘉賓充庭。」《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云旗拂霓?!?/div>
分類:
充滿
布滿
滿朝
朝廷
庭院
朝儀
大朝
朝會
帝車
儀仗
殿庭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金節(jié)(金節(jié))
(1).諸侯使臣的符節(jié)。
《
周禮·秋官·小行人
》
“達(dá)天下之六節(jié):山國用虎節(jié),土國用人節(jié),澤國用龍節(jié),皆以金為之?!?漢 鄭玄 注:“諸侯使臣行覜聘,則以金節(jié)授之,以為行道之信也?!?唐
王維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yīng)制》
:“玉乘迎大客,金節(jié)送諸侯?!?明
何景明
《觀兵》
詩之二:“使過傳金節(jié),軍行奏玉簫?!?br />(2).古代殿庭的儀仗。 唐
劉長卿
《奉餞郎中四兄罷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軍司馬赴汝南行營》
詩:“權(quán)分金節(jié)重,恩借鐵冠雄?!?span id="873bh2i" class="book">《
宋史·儀衛(wèi)志一
》:“黃麾半仗,金節(jié)一十二人;黃麾小半仗、黃麾角仗,各設(shè)金節(jié)十二人?!?span id="sirxvdu" class="book">《
宋史·儀衛(wèi)志六
》:“金節(jié), 隋 制也。黑漆竿,上施圓盤,周綴紅絲拂八層,黃繡龍袋籠之。”
分類:
諸侯
使臣
殿庭
儀仗
符節(jié)
《漢語大詞典》:
周阿
謂殿庭之隅。
《文選·班固〈西都賦〉》
:“於是玄墀釦砌,玉階彤庭,碝磩綵緻,琳珉青熒,珊瑚碧樹,周阿而生。” 劉良 注:“阿,曲也。言生于庭曲。” 高步瀛
《文選李注義疏》
:“謂以珠玉假為樹,而植之於殿曲?!?明
李東陽
《重建福州府學(xué)孔子廟記》
:“廉陛高聳,周阿嚴(yán)峻,髹采煥發(fā),蔚為奇觀?!?/div>
分類:
殿庭
《漢語大詞典》:
真庭
(1).謂神仙之殿庭。 唐
李嶠
《幸白鹿觀應(yīng)制》
詩:“真庭羣帝饗,洞府百靈棲。”
(2).指真諦之所在。 前蜀
韋莊
《贈禮佛名者》
詩:“何用辛勤禮佛名,我從無得到真庭,尋思 六祖 傳心印,可是從來讀藏經(jīng)?!?/div>
分類:
真諦
神仙
所在
殿庭
《漢語大詞典》:
紫墀
殿庭臺階,以紅色涂飾,故稱。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二·齊南郊樂歌》
:“靈正丹帷,月肅紫墀?!?唐
李元纮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
:“饌玉趨丹禁,牋花降紫墀。”
分類:
殿庭
臺階
紅色
涂飾
《漢語大詞典》:
拜殿
(1).立于殿庭下申訴冤屈。 宋
鄭文寶
《
江表志
》
卷三:“國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橋下,謂之‘拜橋’……又有闌入立於殿庭之下者,為‘拜殿’。進(jìn)士 曾覬 南省下第,乃釘足, 謝泌 下第,立殿稱寃。舉人之風(fēng)掃地矣。”參見“ 拜橋 ”。
(2).諂媚帝王的一種行動。
《
新五代史·蘇循傳
》
:“ 晉王 將即位…… 循 始至 魏州 ,望州廨聽事即拜,謂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萬歲’而稱臣, 晉王 大悅?!?br />(3).指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禮拜堂。 郭沫若
《蘇聯(lián)游記·烏茲別克紀(jì)行》
:“拜殿頗宏大,可容納千人以上……拜殿門前有方形月臺,高出殿面幾級,容人被引上月臺,坐在石欄桿上觀儀?!?/div>
分類:
諂媚
伊斯蘭教
帝王
殿庭
申訴
宗教
訴冤
行動
冤屈
禮拜堂
《漢語大詞典》:
拜橋(拜橋)
五代 時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橋下以求申訴。 宋
鄭文寶
《
江表志
》
卷三:“國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橋下,謂之‘拜橋’。甚者操長釘、攜巨斧而釘腳?!?/div>
分類:
后唐
士人
申訴
《漢語大詞典》:
大仗
即黃麾大仗。古代殿庭最隆重的儀仗。用于正旦、冬至等大朝會。參閱
《
文獻(xiàn)通考·王禮十三
》
、
《
續(xù)文獻(xiàn)通考·王禮
》
十及十一。
分類:
殿庭
隆重
儀仗
《漢語大詞典》:
磚位(磚位,甎位)
古代朝官班位的標(biāo)識。古時在殿庭置磚以示群臣次列,故稱。
《
宋史·職官志一
》
:“﹝參知政事﹞殿廷別設(shè)磚位,敕尾著銜降宰相,月奉雜給半之?!?/div>
分類:
朝官
班位
標(biāo)識
殿庭
次列
《漢語大詞典》:
小半仗
即黃麾小半仗。 宋 代殿庭儀仗之一。其規(guī)模較半仗為小。用于冊立皇太子或冊封皇后。參閱
《
宋史·儀衛(wèi)志一
》
。
分類:
殿庭
儀仗
規(guī)模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