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891 【介紹】: 唐末單州單父人,姓王。少寡,攜三子傭食于蕭縣劉崇家。溫素無賴,慵懶不作,母常笞責。后溫貴為宣武節(jié)度使,遣人迎母,封晉國太夫人,卒。溫剛暴好殺,母輒誡之,以是多賴以活命。及溫即位,追尊文惠皇后。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建州人。閩建州守將余敬洪妻。南唐師下建州,為裨將王建封所得,以其美,脅之以刃,不屈。轉獻大將查文徽,文徽欲納之,鄭氏大罵,文徽乃訪其家歸之。
人物簡介
【生卒】:?—998 【介紹】: 宋人。夫亡,與放俱隱終南,結草為廬。放以講習為業(yè),得束脩以養(yǎng)之。太宗淳化三年,詔使召放,母大怒,盡取放之筆硯焚之,與放轉居窮僻人跡罕至之處。太宗嘉其節(jié),賜以緡錢,不奪其志,有司歲時存問。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母儀。謝伯景妹,陳安國妻。與兄并工詩賦,歐陽修稱其隱約深厚,守禮不釋,有古幽閑淑女之風。卒年二十四。全宋詩
謝希孟,字母儀,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自初妹,進士陳安國妻。與兄并工詩賦。歐陽修稱其詩隱約深厚。卒時年二(一作三)十四。事見《歐陽文忠公文集》卷四二《謝氏詩序》。
人物簡介
【生卒】:1008—1049 【介紹】: 宋綿州鹽泉人,字子美,號滄浪翁。蘇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少有大志,當天圣中,學者為文多病偶對,獨其與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杰多從之游。初以父蔭補官,累遷大理評事。慶歷中,范仲淹薦其才,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岳父杜衍與仲淹主新政,多遭讒陷,舜欽坐售故紙錢召妓樂會賓客除名。流寓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以自適。工詩文,其體豪放,時發(fā)憤于歌詩中。又善草書,每酣酒落筆,為時人所傳。后為湖州長史卒。有《蘇學士集》全宋詩
蘇舜欽(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自曾祖起移家開封(今屬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進士(《隆平集》卷六),歷任蒙城、長垣縣令,入為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時杜衍、富弼、范仲淹執(zhí)政,主持“慶歷新政”。蘇舜欽為杜衍婿,因進奏院祠神,以出售廢紙公錢宴會,為人所劾,以監(jiān)守自盜罪削職為民,閑居蘇州。后復為湖州長史,慶歷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年四十一。有《蘇學士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二有傳?!√K舜欽詩,以沈文倬點校《蘇舜欽集》為底本。沈氏點校本以清康熙中宋犖校定徐惇復刊印本為底本,曾參校清黃丕烈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黃本)、陳乃乾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陳本)、清光緒中李星根等重編校刊十卷本(簡稱李本)、黃丕烈過錄顧廣圻校記(簡稱顧校)、陳乃乾過錄錢泰吉校記(簡稱錢校)等。此次據(jù)《全宋詩》體例,對底本校語作若干刪節(jié)、調(diào)整,并據(jù)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蘇學士集》(簡稱四庫本)予以補正。輯錄所得集外詩,另編一卷詞學圖錄
蘇舜欽(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蘇易簡孫。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慶歷革新,見嫉于守舊黨,罷職閑居蘇州。后復起為湖州長史,不久病故。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有詞見《花庵詞選》。全宋文·卷八七四
蘇舜欽(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diào)滎陽縣尉。景祐元年舉進士中第,改光祿寺主簿,知蒙城縣。丁父憂,居喪于長安。服除,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jiān)在京店宅務。慶歷四年,以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以岳父杜衍與仲淹、富弼主新政,為人傾陷,坐用鬻故紙公錢召 妓樂會賓客被劾除名。寓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fā)憤懣于詩文。八年,復官為湖州長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詩文豪健,善草書。有集十六卷。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蘇君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21—1086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號半山。王益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授簽書淮南判官。七年,知鄞縣,興修水利,貸谷于民,嚴整保伍,治績卓著。歷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為三司度支判官,上萬言書,主張變法改革、培養(yǎng)人才,未被采納。遷知制誥,以母喪去職。神宗即位,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二年,拜參知政事,力主變法,與神宗意合,乃設置三司條例司,理財整軍,力謀富國強兵。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陸續(xù)頒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舉、學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馬光、文彥博、韓琦等強烈反對,罷相,知江寧府。八年,復相。九年,再罷相,出判江寧府。元豐三年,封荊國公。卒謚文。提倡新學,曾與子雱及呂惠卿重釋《詩》、《書》、《周官》,為《三經(jīng)新義》;又撰《字說》,文字訓詁亦多與前人不同。主歷史變化之說,強調(diào)“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詩文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抒發(fā)政治抱負,風格雄健峭拔,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臨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老子注》輯本。全宋詩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歷簽書淮南判官、知鄞縣、通判舒州,召為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為度支判官,獻萬言書極陳當世之務。六年,知制誥。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寧府。尋召為翰林學士。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除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擊,辭相位,以觀文殿學士知江寧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辭,以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十年,免府任,為集禧觀使,居江寧鐘山。元豐元年(一○七八),封舒國公。后改封荊。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傅。紹圣中謚文。著有《臨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詩選》二十卷、《新經(jīng)周禮義》二十二卷(殘)。另有《王氏日錄》八十卷、《字說》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傳》一卷、《論語解》十卷,與子雱合著《新經(jīng)詩義》三十卷,均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荊公安石傳》?!?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七有傳?!⊥醢彩姡腥竞驮娂畋谧⒈緝蓚€系統(tǒng)。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陽何氏撫州覆宋紹興中桐廬詹大和刊《臨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影印,其中詩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詩)為底本。校以南宋龍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簡稱龍舒本),張元濟影印季振宜舊本《王荊文公詩李雁湖箋注》本(張氏以為系元大德本,據(jù)今人考證,實明初刻本,簡稱張本),清繆氏小岯山房刊本(簡稱繆本),日本蓬左文庫所藏朝鮮活字本(簡稱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詩,以及從他書輯得的集外詩,分別編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與他人詩集互見或誤收的詩,前人已多有指明。為謹慎計,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詩,仍全部收入,在詩題下加注或加按說明;《瀛奎律髓》誤收的他人詩,入存目。詞學圖錄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封舒國公,改封荊國公。有《王臨川集》、《臨川先生歌曲》。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慶歷二年進士及第,授簽書淮南判官。仁宗朝歷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以母喪去職。神宗即位,起知江寧府,召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二年拜參知政事,主持變法,陸續(xù)頒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勢力強烈反對,七年,罷相,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江寧府。八年,復相。九年,再罷相,出判江寧府,退居江寧半山園。次年封舒國公,元豐三年改封荊國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紹圣中,謚曰文。崇寧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屬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傳世。另著有《三經(jīng)新義》(已佚,后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字說》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90—1129 【介紹】: 金宗室。劾里缽第十一子。佐完顏斡魯擊渤海高永昌,克沈州,為咸州路副統(tǒng)。從太祖攻遼上京,先登克之。又克西京和南京。后從完顏宗望攻宋,官至元帥左都監(jiān)。卒謚莊襄。
人物簡介
【生卒】:?—1204 【介紹】: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阇母,字正臣。沉雄有謀畫。從軍為謀克,常以少擊眾。初為常山主簿。累官西北路副招討,鎮(zhèn)壓臨潢、泰州屬部反抗,以功遷本路招討使。官至樞密副使,封道國公。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順天府人,一作山東人,字開予。初名丹,字道母,號北海、青蚓。崇禎諸生。工詩,善畫人物。與陳洪綬齊名,時稱南陳北崔。一妻二女亦工畫。明亡,自殺。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開子,又字青蚓,初名丹,字道母,萊陽人。補順天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