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丘 → 邱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3412,分228頁顯示  上一頁  160  161  162  163  164  166  167  168  16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明聰( 明聰 無聞 )
釋明導(dǎo)(心空 )
釋明方(石雨 斷拂子 )
釋明河(汰如 高松道者 )
釋明來(亙南 )
釋明一(若昧 )
釋能持(天印 )
釋能蠲(寶藏 劉 )
釋契靈(仲光 )
釋清梵(竺音 )
釋清蔭(宏泉 )
釋如本(南詢、妙圓 )
釋如觀(蘊虛 )
釋如慧(別稱 兀齋 如慧 )
釋如念(別稱 幻齋 如念 )

人物簡介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四
禪師。諱明聰。字無聞。邵武光澤奚氏子也。宗傳臨濟。師事天奇。天奇之盛化也。聯(lián)芳授受。龍象數(shù)百員。而師拔其萃。然師不就疏請。不藉檀脂。卓立當(dāng)陽。開創(chuàng)禪社。愛以劇務(wù)繩學(xué)者。重振百丈之規(guī)。或不堪其勞而去。未期月復(fù)來歸之。以故升其堂者。皆挺特有志之士。且函丈之室如旅泊。中夜跏趺。四壁凜然。榻下咄咄之聲。常驚達(dá)旦。是以楊歧之令。至師又行焉。師初受業(yè)于講肆。精研性相有聲。同輩憚其鋒。以英邵武嘲之。師獨陰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xiàn)前。不能成佛道。乃與義學(xué)浩浩盤桓。有曰。既是佛矣。何須更成。或曰。為度眾生故。所以不成佛。師默嘆曰。審如是乎。遂盡棄其所好。堅扣禪宗不契。忽聞馬嘶。廓然自驚。趨見天奇瑞禪師。瑞嗔目叱出(一本。才禮拜瑞便打)。同行者曰。君與和尚無緣耶。師笑曰。真?zhèn)€那是晚。瑞公問曰。今日我罵底僧。在否。有對曰。是必在。公即曳杖下旦過寮。師迎作禮。公便擊之。師進曰。適來草草。觸忤和尚。公按杖曰。老僧今日被上座勘破。師又進曰。和尚是在。世忘世在。念忘念豈被人勘破(一本云。豈能勘破)。公曰。在世忘世是如何。對曰。了物非物。曰。在念忘念是如何。對曰。于心無心。曰。心物俱忘時如何。對曰。華山高突太行峨。公休去。未幾。以化柄屬焉。且誡師曰。從上真宗有子。擔(dān)荷何憂哉。但百獸雖潛蹤于獅子聲中。然千花卻發(fā)艷于象王影里。子其勉之。師既受囑。獨入光州。山居六年。六安山又六年。復(fù)還光州舊隱。又五年。始出隨州關(guān)子嶺。建立龍泉寺。以安來學(xué)。而學(xué)者集焉。常謂眾曰。吾師天奇老人。每懼后學(xué)外著文義。內(nèi)生情見。故有語云。文義者法也。情見者人也。非人何以有其見。非法何以有其文。是以。文義情見。通屬人法。人之不空。情見難絕。法之不空。文義難滅。文若不盡。見奚能盡。義若不盡。情何能絕。如是奔競。展轉(zhuǎn)無窮發(fā)之乎。文生于見。義生于情。返之乎。見生于文。情生于義。先乃所引生能。后乃能追生所。總名曰生。文滅則見滅。義絕則情亡。情不自忘因乎義忘而情忘。見不自泯。因乎文泯而見泯。統(tǒng)名曰死。死死生生。實可哀哉。此吾老人防微杜漸。切實至極。汝輩有志于吾宗。寧可忽諸。然食飯不咬米。行地不踏土。又作么生委悉。是時也。師之同門諸尊宿?;螂[或現(xiàn)。往來衲子。獨推尊龍泉。為人剿絕枝蔓。不涉離微。惟月心寶。得入龍泉之室。師嘗召寶曰。玄沙不肯靈云意作么生。對曰。賊入空房。曰。不得草草。寶喝。師諾。寶乃辭去。歷載還侍師。又召曰。人人有個本來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處。對曰。佛眼覷不見。曰。子還見否。對曰。某亦不見。師曰。子何不見。曰。若見則非真父母。師曰。如何是真父母。對曰。本來真父母。歷劫不曾離。起坐承他力。寒溫亦共知。相逢不相見。相見不相識。為問今何在。分明舉似師。師深肯之。僧問。本來面目。師答曰。石香亭。曰。便恁么去時如何。師曰。喪卻了也。寶曰。放去較危。收來太速。又僧問。今朝天下皆慶佛誕。未審。佛于何處降生。師畫圓相示之。僧無語。寶代僧作禮云。盡界普瞻。師以大法有所倚重遂隱去。經(jīng)二載還龍泉。龍泉床歷益慎。班白者半滿其間。間有二三妙齡披田服者。皆格守律度。參請如救眉然。但師有辭世意矣。一日師升座說法。已而擲下拄杖。儼然化去。塔于龍泉寺右。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明導(dǎo),字心空,桐鄉(xiāng)密印寺僧。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明方,字石雨,俗姓陳氏,世居平湖泖上。又云嘉善人,少負(fù)不羈,后悔悟為僧參云門付斷拂子一枝,自號斷拂子,嗣為洞宗三十三代。繼謁黃檗有禪師。歸,主顯圣,又主寶壽龍門東塔,后居佛日寺,有《雪蕉集》。

人物簡介

列朝詩集
明河,字汰如,通州人,一雨潤公之弟子也。雪浪之后為巢雨,巢雨之后為蒼汰。四公法門冢,嫡如兩鼻孔同出一氣,但有左右耳。汰如繼雨公說法,自號高松道者,示寂于花山,行履具余所撰塔銘。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汰如,南通州人。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明來,字亙南,秀水通濟庵僧。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若昧,廬山開先寺僧,有《空響集》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能持。閩之延平人。出家于天寧光孝寺。習(xí)經(jīng)目過成誦。天寧非禪者居。所事阘茸。師棄去而游方。殆遍名山。親近諸名宿。后于海舟慈公言下有省。無出世意。尋歸故里。結(jié)松關(guān)自休。造進日深。人無從津測。后學(xué)眾四集。師亦不能終靳其說。小師隨說而錄。目曰天印語錄。天印。師號也。又有徹空內(nèi)集。洞云外集。皆直透玄微。不露蹊徑。人謂師善為鳴道。師如不聞。年八十一。集眾告寂曰。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個事如何。天雨地濕。且云。吾死且無葬。三年后某日。有大星自東過西。葬吾時也。既寂。徒眾安其蛻草堂竹轎中。矻坐如生人。雖盛夏。蠅蚋不侵。無穢氣。至其時。眾曰。曩所言幻語也。言未畢。有星大如斗。從東入西。聲轟然而沒。眾大驚。遂葬之。署曰天印禪師。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能蠲。字寶藏。河間獻(xiàn)縣人。姓劉氏。少孤。詣戒壇。從大千震公圓具。有僧自伏牛山來。請戒語及煉魔事。蠲躍然即裹足往。遇大川。授以念佛法門。遂立期修般舟三昧。歷七夏。既而過乾河溝。謁通天老人。留度歲。一夜獨立至旦。如彈指頃。聞板聲。心意豁然。成一偈上通天。通天亟止之曰。毋為狂魔攝也。后聞楞嚴(yán)。于徵心處有解。復(fù)入煉魔場。九旬行坐。間得定相宛然。又走終南山。依孤月禪師四年。偶山行得一小室。因留止。日掘山蔬充腹。極意禪寂。孤月勸令質(zhì)于遺教曰。毋為三昧酒所醉。此深坑不可墮也。隨入燕。參龍華通講主崇壽秀法師。多所開解。乃嘆曰。孤月為我何深至也。雖然。耽寂非矣。趨喧寧是哉。古人得旨之后。巖邊樹下。甘澹受辛。安有如今日易蓬戶于朱門。守凈檀為世業(yè)者。余有愧道德。未能垂手入廛。蓋頭一把茆。終當(dāng)塵不到耳。乃四眾堅請住廣濟寺。不獲已許之。而繩衲糲餐。視山居不異也。報緣欲謝先三日。集諸方。至日稱佛名三千聲。跏趺而逝。世壽八十四。坐夏七十三。塔于德勝門外觀音庵之后。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光,蕭山人。居杭州理安寺,有《山居詩》。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清梵,字竺音,秀水東禪寺僧。有《半秋稿》。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三
(釋照兼)弟子清蔭,字宏泉,嘉興蔡氏子。少聰敏薙發(fā),外麓襲照。業(yè)以醫(yī)鳴,于時而修持益力。因往平窯聞谷大師所,受具足戒。歸請徑山義航法師說《楞嚴(yán)》、《般若》諸經(jīng)。有楚才者,重建圓通閣,未畢而歿,蔭為勉力成之。復(fù)倡修大雄殿,木商倪作霖曾受病,幾瀕于危,為蔭所全活,因施三百金,購大木以畢其愿。及蔭寂,塔于西山月桂峰下。后數(shù)十年,開拓禪房,猶用其遺材不盡云。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如本,字南詢,嘉興白蓮寺僧。善書。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六
釋如本,字妙圓。萬歷時與妙光慧禪師同游黃山,止于佛嶺,把茅葺亭,設(shè)姜施茗,弘其愿力,相與胼胝,百具更新,遂成勝地。慧為歙巖王氏子,本則遺其氏里。嘗自述《佛嶺紀(jì)事》一篇,略云:“萬歷甲辰,自浙之虎跑來游黃山,至歙西潛口之上五里曰‘佛嶺’。前后十里間,悄無人煙,嶺頭有亭,額曰‘佛嶺云亭’。時當(dāng)炎夏,行人苦渴,因與道侶雪樵,行頭蛇(陀)行,煮水以贍行旅,就亭右誅茅,為蔽風(fēng)雨計。忽于荒草中見一斷碣,苔蘚?漫,大半剝蝕,然隱隱可辨,于唐有志滿,于宋有云林,具見林傳,而亭亦于淳祐甲辰為汪楨珉所建,工費壯固。自宋至元,廢興不常。明洪武甲子,亭將圯,眾為修治,有僧櫟庵居之。正德丙寅,里人汪以輔氏,又為更新,蓋佛嶺之名,由來舊矣。本既愛其疊峰排空,中通一線,松聲澗響,云影山光,鳥鳴喈喈,掩映其間,誠佳境也。爰與道友定居焉,此可見本之志愿矣。又亭之北麓有水,一泓乳汁,涔涔出石骨中,白擬流酥,清同法鑒者,雪照泉也。泉以石為腹,泉心清徹,可鑒毛發(fā),偶立久之,涼氣沁人,不待洗滌,塵垢自消?;鄢醣俚貢r,疏鑿成池,用以濟行旅饑渴。因給庵僧食飲,至今賴之。”本嘗參憨山清,清有《示妙圓禪者》,偈曰:“湛湛青蓮花,居泥而不染。明明出世心,雪在玻瓈盞。”足狀其禪心澈悟,功候圓成。故寂時,辭眾偈云:“打破虛空,如風(fēng)掃葉。天外山青,嶺頭日白?!闭龓r豁堂《雪霽寄妙圓老宿》有“寄言久臥寒巖柏,共拂高枝仰太陽”之句。巖康熙中始寂,本蓋有高年者。又謝彥章《贈妙光上人》詩,敘曰:“十年前為作《募修石路疏》,今路已成,經(jīng)樓佛閣,亦復(fù)煥然。觀其愿力,可謂無負(fù)厥功。”其詩云:“四十年如一日過,入泥入水意如何。從他覺路光明殿,不比山僧愿力多?!笨梢姳九c慧開拓之勤。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如觀,字蘊虛,海鹽云岫庵講僧。有《夢花幻住》二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蘊虛,海鹽人。居云岫寺,有《夢華幻住》、《禪馀》諸集。
釋如慧 朝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兀齋?;谬S二比丘。俱出襄陰鐘氏。為同祖兄弟。同師素庵法師。稱高足。兀齋。名如慧。法師與慧。在俗父子也。母汪腹之時。師已入留山矣?;凵龤v不語。一日父歸省其祖。一見喜曰。我父子同出家去。家人異之。五歲失母。養(yǎng)于伯母江。即幻齋之母也。慧。幼習(xí)世典通大意。會法師集講京師。因來省。遂祝發(fā)座下。時十三歲。初聽楞嚴(yán)。至徵心辯見會五陰三科處。愕然自失。乃登壇受具。晝夜六時。除聽講外。即跏趺習(xí)定。兀然如槁木者三年。同學(xué)呼為兀齋。一日定中。見大光明身等虛空。自是掩關(guān)不語。妙悟益發(fā)。內(nèi)外典籍。寓目即了。無滯義矣。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幻齋。名如念。為人溫厚老成。嗜學(xué)經(jīng)論如渴。二人同心執(zhí)侍。如阿難難陀。以故棲霞法席。為江南最。二公俱善達(dá)觀老人。觀方佩南宗心印。勘辯諸方。而二公與之出入議論。時蒙許可。其人可知矣。丙戌十一月初七日。慧忻然謂弟子曰。我愿畢將去矣。遂七日不食。而精神挺然。至十三日。端坐將逝。弟子請曰。著甚么衣好。曰。不干他。遂逝。其夕。觀師在京之潭柘。夢慧掉臂西行而無侶。呼之不答。訃至。方驗其異。又三年戊子十一月十三日。慧方大祥。而念忽嘆曰。我更十日逝矣。至期果逝。與慧同塔龍化庵后?;邸J缐鬯氖?。僧臘三十二。念。世壽三十八。僧臘二十五。方今叢林衰替。二公俱精進光明幢。使不奪其年。庶幾為大法棟梁。而竟為報緣所局。未終下壽。遂棄人天。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