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3分類詞匯 62
《國語辭典》:信天游  拼音:xìn tiān yóu
一種流行于甘肅、陜西北部及寧夏東北部的山歌。一般為七字一句,兩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長的可達十?dāng)?shù)段。有兩種曲調(diào):一為音調(diào)高亢遼闊;一為曲調(diào)平穩(wěn)。內(nèi)容以反映愛情、日常生活為主。
《漢語大詞典》:嬥歌
古代 巴蜀 一帶的民歌。文選·左思〈魏都賦〉:“或明發(fā)而嬥歌,或浮泳而卒歲?!?張載 注:“嬥歌, 巴 土人歌也。 何晏 曰:‘ 巴 子謳歌,相引牽,連手而跳歌也?!?/div>
《國語辭典》:巴人調(diào)(巴人調(diào))  拼音:bā rén diào
泛指民歌俚曲。參見「下里巴人」條。元。陳基〈題玉山草堂〉詩:「竹枝已聽巴人調(diào),桂樹仍聞楚客歌?!?/div>
《漢語大詞典》:桑韋(桑韋)
唐 代民歌名。即桑條韋。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謹(jǐn)上《桑韋歌》十二篇,請編之樂府。”參見“ 桑條韋 ”。
分類:民歌
《漢語大詞典》:桑條韋(桑條韋)
唐 民歌名。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 順天皇后 未受命,天下歌《桑條韋》,蓋天意以為 順天皇后 宜為國母,主蠶桑之事,謹(jǐn)上桑韋歌十二篇,請編之樂府,皇后祀先蠶則奏之。” 胡三省 注:“ 永徽 末,里歌有《桑條韋》、《女時韋》也?!?/div>
分類:民歌
《漢語大詞典》:木蘭詩
樂府《鼓角橫吹曲》名。北朝民歌。有人疑為唐人所作。詩中塑造了一個北國奇女子的形象,故事頗有傳奇色彩,語言剛健明快,具有北方民歌的特色。
《漢語大詞典》:顛歌(顛歌)
滇 歌。古時西南夷的民歌。顛,通“ 滇 ”。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淮南 《干遮》, 文成 顛 歌?!?顏師古 注:“ 文穎 曰:‘ 文成 , 遼西 縣名也。其縣人善歌。 顛 , 益州 顛縣 ,其民能作西南夷歌也?!嵓吹嶙忠玻湟魟t同耳。”
《國語辭典》:掛紅燈(掛紅燈)  拼音:guà hóng dēng
樂曲名。原為陜、北內(nèi)蒙民歌,后改編為梆笛曲。旋律熱情奔放,表現(xiàn)農(nóng)村節(jié)慶歡欣熱烈的氣氛。笙的獨奏曲亦有同名之樂曲,曲趣與梆笛曲不同。
《國語辭典》:飛歌(飛歌)  拼音:fēi gē
一種苗族民歌。流行于貴州東南苗族地區(qū)。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請出寨游方時唱的山歌。曲調(diào)高亢,節(jié)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詞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漢語大詞典》:爾汝歌(爾汝歌)
魏 晉 時一種帶有親狎情調(diào)的民歌。 清 錢謙益 《歷朝應(yīng)制詩序》:“余老為農(nóng)夫,水南舍北,晨夕與村童牧豎唱爾汝之歌,和欸乃之曲。”
《漢語大詞典》:吳越曲
吳 地民歌。 唐 李白 《贈薛校書》詩:“我有 吳 越 曲,無人知此音?!?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 吳 越 曲, 吳 人以歌其地也?!?/div>
分類:地民民歌
《漢語大詞典》:風(fēng)人詩(風(fēng)人詩)
古代民歌的一種。類說卷五一引 唐 吳兢 《樂府解題》:“ 梁簡文 《風(fēng)人詩》,上句一語,用下句釋之成文?!?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四:“《樂府解題》以此格為‘風(fēng)人詩’,取陳詩以觀民風(fēng),示不顯言之意。” 宋 吳聿 觀林詩話:“樂府有《風(fēng)人詩》,如‘圍棊燒敗絮,著子故衣然’之類是也?!?/div>
分類:民歌
《漢語大詞典》:松樹炮(松樹炮)
一種土炮。江西民歌《松樹炮》:“樹林里,放上一門松樹炮;看見白匪來,點著引子趕快跑;轟的一聲炮響了,四個白匪應(yīng)聲倒?!?span id="p7wpgxl" class="book">《詩刊》1977年第11期:“秋收暴動的松樹炮, 南昌 起義的‘花機關(guān)’。”
《漢語大詞典》:宴席曲
我國西北地區(qū)回族、撒拉族民歌的一種形式。在喜慶節(jié)日中,主客對唱,以示慶祝;也有歌唱民間故事的。
《國語辭典》:阿里山之歌  拼音:ā lǐ shān zhī gē
一首臺灣民歌。內(nèi)容歌頌阿里山少年的壯碩與少女的多情、美麗,曲調(diào)活潑,旋律優(yōu)美。
《國語辭典》:巴渝詞(巴渝詞)  拼音:bā yú cí
唐劉禹錫依巴渝民歌剪制的詩體,形式多為七言絕句。參見「竹枝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