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0
詞典
1
分類詞匯
18
佛典
1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8,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尋真
貪功
謀道
游事
責(zé)功
鉤玄
擬辦
探端
索道
推本溯源
損本逐末
探淵索珠
貪功起釁
溯端竟委
舍本問末
《漢語大詞典》:
尋真(尋真)
(1).尋求仙道。 唐
皇甫冉
《同裴少府安居寺對雨》
詩:“共結(jié)尋真會,還當(dāng)退食初。” 宋
魏野
《尋隱者不遇》
詩:“尋真誤入 蓬萊島 ,香花不動松花老?!?明
高啟
《題天池石辟圖》
詩:“尋真羽客不肯一相顧,卻借釋子營茅茨?!?br />(2).指探求事物的本原或真理。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醒世訓(xùn)》
:“上帝原來是父親,水源木本急尋真?!?/div>
分類:
尋求
求仙
探求
仙道
求事
本原
真理
《漢語大詞典》:
貪功(貪功)
貪求事功。 唐 薛用弱
《
集異記·奚樂山
》
:“主人訝其貪功,笑指一室曰:‘此有六百斤,可任意施為?!?宋
周密
《
齊東野語·端平入洛
》
:“后世以成敗論功名,遂以貪功冒進(jìn)罪之,恐亦非至公之論也?!?清
趙翼
《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
》
:“ 哥舒翰 ,武夫也, 高適 為其掌書記。 杜 送 高 詩:‘請君問主將,安用窮荒為?’是固已薄 翰 之貪功邀寵矣?!?/div>
分類:
貪求
求事
事功
《國語辭典》:
謀道(謀道)
拼音:
móu dào
謀求道義公理?!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jié)h。徐干《中論。卷下。譴交》:「文書委于官曹,系囚積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div>
分類:
探求
求事
事理
道義
用心
《漢語大詞典》:
游事
謂外出以求事奉(他人)。
《商君書·墾令》
:“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則餘子不游事人,則必農(nóng)。農(nóng)則草必墾矣?!?span id="mpdsexq" class="book">《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孟軻 , 騶 人也。受業(yè) 子思 之門人。道既通,游事 齊宣王 , 宣王 不能用。”
分類:
外出
求事
事奉
他人
《漢語大詞典》:
責(zé)功(責(zé)功)
責(zé)求事功。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
:“舍罪責(zé)功者,明君之舉也。”
《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
》
:“且坦懷待物,舉善責(zé)功,不念舊惡,據(jù)勝勢以爭天下,誰能敵之!” 清
李遜之
《三朝野記》
卷四:“上英明甚,豈可浪對?異日按期責(zé)功,奈何?”
分類:
責(zé)求
求事
事功
《國語辭典》:
鉤玄(鉤玄)
拼音:
gōu xuán
探求事物的精髓、精義。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紀(jì)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wù)得,細(xì)大不捐?!?/div>
分類:
探求
求事
精髓
精義
進(jìn)學(xué)解
《國語辭典》:
擬辦(擬辦)
拼音:
nǐ bàn
針對公文要求事項,提出具體的處理意見,或解決問題的方案。如:「公文的擬辦,文字應(yīng)力求具體明確,切忌模棱兩可。」
分類:
針對
公文
要求
求事
事項
提出
出具
具體
理意
意見
《漢語大詞典》:
探端
探求事物的本始。
《禮記·中庸》
“知遠(yuǎn)之近,知風(fēng)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漢 鄭玄 注:“三知者,皆言其睹末察本,探端知緒也。”
《綱鑒會纂·漢宣帝》
“冬十二月,帝崩, 太子奭 即位”引 宋 呂祖謙 曰:“惟是原始要終,探端窮本,知吾道雖有歲月之遲,而終成千百年之安?!?/div>
分類:
探求
求事
本始
呂祖謙
《國語辭典》:
索道
拼音:
suǒ dào
用鋼索在兩地之間架設(shè)的空中通道。通常用來運(yùn)送物品。
分類:
探求
求事
鋼索
牽引
規(guī)律
架空
通道
《國語辭典》:
推本溯源
拼音:
tuī běn sù yuán
推求根本,找尋源頭。形容探求事物的源頭起因。如:「推本溯源,這件事應(yīng)從改善人民的生活著手?!?/div>
分類:
推求
根本
找尋
源頭
探求
求事
頭起
起因
《國語辭典》:
損本逐末(損本逐末)
拼音:
sǔn běn zhú mò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jié)?!端鍟>砹?。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圣之軌模,構(gòu)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挂沧鳌干岜臼履?。
分類:
求事
根本
重視
微末
小節(jié)
《國語辭典》:
探淵索珠(探淵索珠)
拼音:
tàn yuān suǒ zhū
到深淵底下探取寶珠。比喻努力探求事物的真理。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九?;茨贤醢斯罚骸溉敉醣匾娚倌?,則謂之有道,見垂白則謂之庸人,恐非發(fā)石取玉,探淵索珠之謂也?!?/div>
分類:
深淵
底下
探取
寶珠
努力
探求
求事
真理
《國語辭典》:
貪功起釁(貪功起釁)
拼音:
tān gōng qǐ xìn
貪圖功績而故意挑起事端?!稏|周列國志》第四五回:「孟明等貪功起釁,妄動干戈,使兩國恩變?yōu)樵?。?/div>
分類:
貪求
求事
事功
爭端
《漢語大詞典》:
溯端竟委
謂尋求事情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 梁啟超
《格致學(xué)沿革考略》
導(dǎo)言:“故欲語一學(xué)問之沿革,不可不上下千古,泝端竟委,觀前此萌達(dá)之跡,為將來進(jìn)步之階。”
分類:
尋求
求事
從頭到尾
《國語辭典》:
舍本問末(舍本問末)
拼音:
shě běn wèn mò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jié)。《戰(zhàn)國策。齊策四》:「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耶?」也作「舍本事末」。
分類:
求事
根本
重視
微末
小節(ji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