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宣州宣城人,一作江寧府溧水人,字道弼。高宗曾稱其可屬大事,累官吏部侍郎。紹興十九年,知廬州。二十五年,擢參知政事,尋罷。出知紹興、宣、潭、洪等府州,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年六十九。謚敏肅。全宋詩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金陵(今江蘇南京)人,一說溧水(今屬江蘇)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士。初為丹徒尉,調遂昌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敕令所刪定官(《建炎以來系來要錄》卷五七)。使金還,丐祠。九年,起為左右司員外郎,十年,遷中書門下省檢正,十一年,擢吏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二八、一三二、一三八、一四一)。二十五年,為參知政事,不三月,出知紹興,歷知宣、潭、洪三州(同上書卷一七○、一七一、一七九、一八○、一八八)。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謚敏肅。事見《周文忠公集·親征錄》紹興三十二年四月辛未紀事,《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四○六六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自號如心居士,江寧府溧水(今江蘇溧水)人。宣和三年登進士第,調丹徒尉,遷壽昌令。紹興初入為敕令所刪定官,歷吏部員外郎、左司員外郎,擢吏部侍郎。為臺諫所劾,出知池州,徙廬州。紹興二十五年,拜參知政事。執(zhí)政未三月,罷為資政殿學士,出知紹興府。未幾奉祠。起知宣州,徙潭州、洪州。紹興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謚敏肅。見《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下之上,《永樂大典》卷一二九二九,《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一九九。
人物簡介
【生卒】:1094—1170 【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表卿?;兆谛土赀M士。歷太學博士、通判湖州。擢權禮部侍郎,充賀金生辰使。使還,兼權吏部侍郎,同知貢舉。因反對秦檜以科第私其子,罷去。后起知眉州,累除敷文閣待制。孝宗乾道二年,拜禮部尚書,屢勸帝辨忠邪、納諫諍。嘗奉命釐正《統元歷》,撰有《歷議》、《歷書》、《五星測驗》。全宋文·卷四○六七
周執(zhí)羔(一○九四——一一七○),字表卿,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宣和六年舉進士第二,紹興五年,通判湖州,累遷右司員外郎,擢權禮部侍郎,充賀金生辰使。使還,兼權吏部侍郎。因劾秦檜以科第私其子,罷去。起知眉州,徙閬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撫使。乾道初,守婺州。次年四月,復為禮部侍郎。尋拜本部尚書。執(zhí)羔有雅度,立朝無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風。手不釋卷,尤通于《易》。撰有《歷議》、《歷書》、《五星測驗》各一卷。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見《宋史》卷三八八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97—1144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彥修。劉韐子?;兆谛湍c父同鎮(zhèn)壓方臘起事。金兵南下,與父死守真定,由是知名。除秘閣修撰知池州。高宗建炎三年,與張浚謀誅范瓊??P麚岽ā㈥?,辟為參議軍事,浚全蜀之功,實多子羽之力。紹興四年,坐富平之役與浚俱罷。后知鎮(zhèn)江府兼沿江安撫使。金人議和,復官徽猷閣待制。為秦檜諷諫官論罷。卒謚忠穆。嘗受朱松之托,與弟劉子翚教其子朱熹,后熹終為大儒。全宋詩
劉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彥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徽宗宣和中父韐帥浙東,佐父主管機宜文字,以破方臘功,入為太府簿。后隨父帥真定,以抗金知名。高宗建炎初,除樞密院檢詳文字。張浚宣撫川陜,辟為宣撫使參議軍事。紹興二年(一一三二),以功拜利州路經略使兼知興元府。四年,因富平兵敗事與張浚俱罷,責單州團練副使白州安置。六年,張浚還朝,起知鄂州、權都督府參議軍事。八年再貶單州。十一年,知鎮(zhèn)江府兼沿江安撫使。以不附秦檜,十二年罷,提舉太平觀。十六年卒,年五十。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二三《少傅劉公墓志》、《少傅劉公神道碑銘》,《宋史》卷三七○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四一三八
劉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彥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以門蔭入仕,宣和末助其父守真定,以功遷直秘閣。建炎初知池州,召赴行在,除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從張浚宣撫川陜,紹興二年拜利州路經略使兼知興元府。與金軍激戰(zhàn),屢敗之,卒全蜀境。四年,坐富平之敗,責單州團練使,白州安置。后復元官,歷知鄂、泉州,鎮(zhèn)江府,仕至徽猷閣待制。秦檜諷諫官論罷之。十六年卒,年五十。子羽號為知人,嘗薦吳玠于張浚,卒成其功;教朱熹,異時為大儒。見張栻《少傅劉公墓志銘》(《南軒文集》卷三七),朱熹《少傅劉公神道碑銘》(《朱文公集》卷八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宋史》卷三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03—1175 【介紹】: 宋開封人,南渡后居寧國太平,字仁甫。呂夷簡從曾孫。徽宗宣和七年進士。屢辟主管機宜文字。歷知德安縣,招輯流亡,建學舍以教其子弟。累除權禮部侍郎,凡內禪典禮前未有者,多所訂正。官終知池州、徽州。全宋文·卷四三四七
呂廣問(一一○三——一一七五),字仁甫,宣州太平(今安徽太平東)人。年二十,貢太學。宣和七年進士,授宣州士曹掾,改司理參軍,調徽州婺源縣主簿。入權邦彥、李光幕府。光南遷,罷居黃山之隅。后知江州德安縣,通判筠州、虔州。召為禮部員外郎。紹興二十七年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移浙西路,遷本路提點刑獄兼權湖州。除直秘閣、兩浙路轉運副使。遷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拜起居郎,除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出知池州,以病移徽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見《南澗甲乙稿》卷二○《呂公墓志銘》。
人物簡介
薛良朋(一一一六——一一八五),字季益,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紹興八年進士,歷知麗水、徽州,隆興二年以左朝奉大夫、直顯謨閣、兩浙轉運副使知臨安府,乾道元年除直龍圖閣,二年權工部侍郎,遷吏部,出守福、泉、荊南、成都,制置四川。食祠祿于家十年,淳熙十二年卒,年七十。見《止齋文集》卷四九《敷文閣直學士薛公壙志》,《宋會要輯稿》食貨六八之一四七、職官二○之六○。
人物簡介
【生卒】:1120—1197 【介紹】: 宋徽州黟縣人,字元誠。程邁從孫。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典湖學,教授興國軍。以論時弊擢監(jiān)察御史,官至華文閣直學士。平生嗜學,至老手不釋卷。卒謚壯節(jié)。有《玉堂制草》、《玉堂備草》、《承華故實詩箋》等。全宋詩
程叔達(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誠,徽州黟縣(今屬安徽)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歷興國軍、光化軍、湖州教授,通判臨安府,知通州。入為御史臺主簿,遷監(jiān)察御史。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右正言。丁母憂,八年,起為江南西路轉運副使,改江南東路(《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宗正少卿,累遷中書舍人、權給事中。四年,丁父憂。服除,授湖南轉運副使。九年,再除浙西提點刑獄,知隆興府。十四年,奉祠。寧宗慶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謚壯節(jié)(《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九)。有《玉堂集》,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五《程公墓志銘》。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四八七一
程叔達(一一二○——一一九七),字元誠,徽州黟縣(今安徽黟縣)人,邁從孫。紹興十二年進士,典湖學,教授興國軍。乾道初擢監(jiān)察御史,出知池州,除江東運副。淳熙中為宗正少卿、兼直學士院、兼中書舍人。累官華文閣直學士、宣奉大夫致仕。慶元三年卒,年七十八,謚莊節(jié)。有《玉堂集》。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職官二○之四二,楊萬里《贈特進程公墓志銘》(《誠齋集》卷一二五)。
人物簡介
【生卒】:1124—1192 【介紹】: 宋信州上饒人,一作玉山人,字圣與。二十入太學,試每在前列。孝宗乾道元年以臨安府教授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權禮部侍郎,除給事中。尋假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命。淳熙十年,參知政事兼同樞密院事。十五年,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泉州。官終江西安撫使。有《易說》、《史識》、《施正憲集》。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施師點(一一二四——一一九二),字圣與,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十歲通六經,紹興二十七年上舍中第,教授復州、臨安府。乾道初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兼權禮部侍郎,假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淳熙十一年為端明殿學士,除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三年權提舉國史院、提舉《國朝會要》。十四年除知樞密院事,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泉州,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紹熙二年除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三年薨,年六十九。有《易說》、《史識》、文集及奏議數十卷。見葉適《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水心集》卷二四),《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4—1187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徙居鄞縣,字叔達。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太常寺主簿,奏乞昭雪岳飛之冤,優(yōu)□其家,以激勵將士。孝宗乾道末,以論兵政等事合帝意,一歲九遷,累除吏部侍郎。嘗上疏乞罷王安石父子從祀,又集司馬光、范鎮(zhèn)等奏議,請正太祖東向之位。后以待制知池州,臨政勤敏,多有惠績,民為立生祠。有《史評》、《梅堂雜志》及文集等。全宋文·卷四九二二
趙粹中(一一二四——一一八七),字叔達,諸城(今山東諸城)人,徙于鄞。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授順昌主簿。歷太府寺丞、秘書郎,兼權起居舍人、給事中。又除吏部侍郎,以敷文閣待制知池州,移湖州。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卷、《梅堂雜志》五卷、《史評》五卷。見樓鑰《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八)。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子云。韓維玄孫。以蔭補將仕郎。歷知天臺縣,悉力規(guī)劃理政,至忘家事,邑境大治。官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從弟元吉俱以文學顯。全宋文·卷四六六九
韓元龍,字子云,其先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徙宣城(今安徽宣城)。元吉從兄。以蔭補將仕郎,為天臺令,司農寺丞。隆興、乾道中歷知池州、淮南轉運判官、淮東總領、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直寶文閣、權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見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八,《宋史翼》卷一四,《宋會要輯稿》食貨八之四二、食貨四八之一○、食貨七○之五四、選舉三四之三○。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處州青田人,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高宗紹興中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徽猷閣待制。有《東谷易翼傳》、《論語意源》、《東谷集》。全宋詩
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青田(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為兩浙轉運判官(《嘉泰會稽志》卷二)。累遷吏部侍郎,致仕。有《易翼傳》二卷。事見清康熙《青田縣志》卷九、一○。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五四一○
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處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紹興時中教官科,淳熙中歷知盱眙軍、信州,召為考工員外郎。十四年,除浙東安撫使兼知紹興府。光宗朝歷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官終徽猷閣待制、吏部侍郎。著有《易翼傳》二卷(存)、《論語意源》四卷(存)、《東谷集》。見樓鑰《攻愧集》卷三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煥傳》、卷四三六《陳亮傳》,《宋詩紀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
人物簡介
【生卒】:1164—1233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同叔。史浩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起居郎。寧宗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對金用兵。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得楊皇后寵信,殺侂胄,函首送金議和。嘉定元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后寧宗死,矯詔擁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拜太師,專擅朝政。卒謚忠獻。全宋文·卷六七七四
史彌遠(一一六四——一二二三),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慶元府鄞縣(今屬浙江寧波)人。淳熙十四年進士。歷大理司直、樞密院編修官,嘉泰三年知池州,四年提舉浙西常平。開禧二年上疏反對韓侂胄開邊。三年為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在楊皇后支持下,密謀誅韓侂胄,進禮部尚書。嘉定元年遷知樞密院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寧宗崩,擁立理宗,依前右丞相兼樞密使。紹定六年卒,年七十,謚忠獻。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邵武人,字元之。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廬州觀察推官、知真州兼淮南運判、將作監(jiān)、大理卿。理宗紹定、淳祐間兩忤時相,閑居十九年。晚遷起居舍人,極言無隱,卒為當道所忌。寶祐二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全宋詩
上官渙酉,字元之,號靜庵,邵武(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調蘄春尉,累官通判鎮(zhèn)江府。理宗寶慶初知真州兼淮南轉運判官。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池州兼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除右漕郎官,累遷起居舍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致仕。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九,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53 【介紹】: 宋福州人,字幼學,號留耕。寧宗嘉定七年進士。知臨江軍,賑荒有法。理宗朝歷樞密副都承旨兼右司郎中,進對言天下大勢,請帝反省,改善朝政,又極論邊事。淳祐八年累官參知政事。尋罷知建寧府。全宋詩
王伯大(?~一二五三),字幼學,號留耕,福州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歷主管戶部架閣文字(《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九),知臨江軍,知池州兼權江東提舉常平。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為樞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遷吏部侍郎兼權中書舍人兼侍讀。七年,擢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八年,出知建寧府。寶祐元年卒。《宋史》卷四二○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七四二○
王伯大(?——一二五三),字幼學,號留耕,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嘉定七年進士。歷知臨江軍、信陽軍、池州。端平中累遷樞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以直寶謨閣出知婺州,遷秘書少監(jiān),進太常少卿,升起居郎兼權刑部侍郎,提舉宮觀。淳祐四年召還,授權吏部侍郎兼權中書舍人,擢吏部尚書。七年,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次年拜參知政事。后出知建寧府。寶祐元年七月卒。嘗修《秋浦新志》十六卷。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宋史》卷四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