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裁判官
法官。 巴金 《滅亡》第七章:“他好像自己是一個裁判官,在宣告一個階級、一個社會底死刑。”
分類:法官
《國語辭典》:異議(異議)  拼音:yì yì
1.別有所見的議論或持反對的意見。宋。無名氏《梁公九諫》:「策立武三思之事,諸大臣盡皆拜舞謝敕,惟有卿不拜,朕想卿必有異議?!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群臣皆懼操勢,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br />2.法律上對于法院或行政官署之處分不服時,或契約當事人之一方,對于他一方表示反對時,所提出之意見,稱為「異議」。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義焉?!?span id="1fx6tmk"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br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一本作“ 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九世之讎而滅 紀 , 僖 元年實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 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屬吏(屬吏)
謂交給執(zhí)法官吏處理。史記·高祖本紀:“乃以 秦王 屬吏,遂西入 咸陽 。”漢書·夏侯勝傳:“王怒,謂 勝 為祅言,縛以屬吏?!?span id="gfx7pnp"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帝怒,以三司副使 范旻 、戶部判官 杜載 、 開封府 判官 呂端 屬吏?!?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宋太宗》:“﹝ 孔守正 ﹞與 王榮 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以屬吏?!?br />下屬官吏。管子·立政:“﹝五屬大夫﹞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致屬吏?!?span id="9lhkc4w" class="book">《新唐書·韓滉傳》:“ 玄佐 素憚 滉 ,修屬吏禮?!?span id="28nf0qn" class="book">《孽海花》第二六回:“只為 耿祝嘏 來京,騙了他屬吏造幣廳總辦三萬個新鑄銀圓?!?/div>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挂沧鳌附鈴D」、「獬廌」。
《漢語大詞典》:邦憲(邦憲)
(1).詩·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毛 傳:“憲,法也?!焙笠蛞浴鞍顟棥敝竾掖蠓?。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宜加貶黜,用申邦憲?!?宋 曾鞏 《張頡知均州制》:“內(nèi)不能統(tǒng)齊士吏,外不能綏靖華夷,致茲繹騷,自干邦憲。” 清 嚴允肇 《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詩:“大夫秉邦憲,兢兢志靡他?!?br />(2).借指執(zhí)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書、侍郎等。 唐 韓愈 《為裴相公讓官表》:“既領臺綱,又毗邦憲?!?馬其昶 校注:“ 陳景云 曰: 元和 十年, 晉公 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憲,非別除也。” 唐 韓愈 《祭馬仆射文》:“公兼邦憲,以副經(jīng)紀?!迸f注:“十二年,以摠兼御史大夫,充 淮西 行營諸軍宣慰使?!?/div>
《漢語大詞典》:柱后(柱後)
(1).執(zhí)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種帽子。也稱惠文冠、獬豸冠。后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為展筩,鐵柱卷,執(zhí)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jiān)平也?!?br />(2).借指執(zhí)法官、御史等。《文選·左思〈魏都賦〉》:“詰朝陪幄,納言有章。亞以柱后,執(zhí)法內(nèi)侍?!?李周翰 注:“柱后,御史官。”
《漢語大詞典》:司分
(1).歷正的屬官,專司春分、秋分。左傳·昭公十七年:“ 玄鳥氏 ,司分者也?!?杜預 注:“玄鳥,燕也,以春分來,秋分去。” 孔穎達 疏:“此鳥以春分來,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
(2).泛指歷法官。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正殿虛筵,司分簡日?!?劉良 注:“司分,主歷之官也?!?br />(3).謂由歷法官頒布節(jié)氣。 唐 王諲 《南至云物賦》:“北風戒節(jié),南至司分?!?/div>
《漢語大詞典》:史李
古代法官的別稱。鹖冠子·王鈇:“治不踰官,使史李不誤,公市為平,生者不喜,死者不怨?!?/div>
分類:法官
《國語辭典》:庭上  拼音:tíng shàng
開庭時,對于承辦該案的法官或檢察官之稱呼。如:「由于他的罪行輕微,并且悔意甚深,請求庭上從寬發(fā)落。」
《漢語大詞典》:豸繡(豸繡)
(1).古時監(jiān)察、執(zhí)法官所穿的繡有獬豸圖案的官服。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褭號出御府之珍,永以為寶;豸繡炫天孫之錦,豈曰無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翁入,果見甥,蟬冠豸繡,坐堂上,戟幢行列,無人可通?!?清 黃六鴻 《?;萑珪ん呤恕に牧鶈⑹健?/span>:“金飈薦菊,秋英生豸繡之香。”
(2).借指監(jiān)察、執(zhí)法官。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朝班:“癸卯,忽有臺臣與部屬互爭先后,時 蔡虛臺 獻臣 為儀郎,當主議,稍以故事折之,為豸繡交詈聚唾?!?明 鹿善繼 《辯馬侍御疏》:“職等最虛心,最服善,茍中職,病褐寬博且拜之,況出豸繡口乎?”
《漢語大詞典》:清天
清澈的天空
清官(常指舊中國能秉公行事的執(zhí)法官)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執(zhí)法的人所戴的禮帽?!独m(xù)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固?。張謂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豸冠?!挂沧鳌附夤凇埂ⅰ糕彻凇?。
《國語辭典》:法冠  拼音:fǎ guān
1.古代司法官所戴的冠帽?!端鍟>硪灰?。禮儀志六》:「治書侍御史、侍御史,朝服,腰劍,法冠。」
2.道教法師的冠帽?!度捶畹揽平洹肪砹骸副Ee師為著法裙,次監(jiān)度師為著云袖,次度師為著法帔,然后便為戴法冠?!?/div>
《漢語大詞典》:獬廌
(1).即獬豸。 晉 張協(xié) 《七命》:“拉甝虪,挫獬廌?!?span id="4ah4gyu" class="book">《新唐書·酷吏傳·侯思止》:“獬廌不學而能觸邪,陛下用人安事識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獬廌不飲惡溪水,鳳皇愛占青桐枝?!眳⒁姟?獬豸 ”。
(2).指古代御史等執(zhí)法官戴的獬豸冠。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譏省臺:“民間頗言其(御史大夫 納璘 )貪……有人大書于臺之門曰:‘苞苴賄賂尚公行,天下承平恐未能;二十四官徒獬廌, 越王臺 上望 金陵 ?!?br />(3).指代御史等執(zhí)法官。 唐 李商隱 《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鳳凰傳詔旨,獬廌冠朝端?!币槐咀鳌?獬豸 ”。 馮浩 箋注引新唐書·儀衛(wèi)志上:“朝日,御史大夫領屬官至殿西廡……內(nèi)門開,監(jiān)察御史領百官入 宣政門 ?!眳⒁姟?獬豸 ”。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挂沧鳌附鈴D」、「獬廌」。
《漢語大詞典》:李官
古代的法官。李,通“ 理 ”。鹖冠子·近迭:“ 蒼頡 作法,書從甲子,成史李官?!?清 錢謙益 《孫子長徵君六十壽序》:“膺貢大廷,擢上第,選擇為李官?!?/div>
分類: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