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龍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龍和蛇。比喻非凡的人?!兑捉?jīng)。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埂蹲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2.比喻英雄與凡夫。元。馬致遠 夜行船。百歲光陰套。喬木查曲:「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乖?。王伯成《貶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龍蛇不辨,禁幃中共豬狗同眠?!?br />3.比喻懷才隱退。《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4.形容草書縱逸的筆勢。唐。李白草書歌行〉:「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宋。陸游漢宮春。羽箭雕弓〉詞:「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箋。」
5.矛戟類的兵器。唐。呂溫代鄭相公謝賜門戟狀〉:「武庫龍蛇,忽追飛于陋巷?!?/div>
《國語辭典》:龍蛇混雜(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賢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紅樓夢》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下流人物在內(nèi)。」《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我這座國子監(jiān)衙門,管著天下十七省龍蛇混雜的監(jiān)生。」也作「龍蛇渾雜」、「龍蛇雜處」、「魚龍混雜」。
《漢語大詞典》:方澤(方澤)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壇。因為壇設于澤中,故稱。廣雅·釋天:“圓丘大壇,祭天也;方澤大折,祭地也?!?王念孫 疏證引周禮·春官·大司樂:“夏日至,於澤中之方邱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圓丘方澤,所以享天神地祇?!?宋 蘇軾 《郊祀奏議》:“當郊之歲,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澤?!?span id="qyltgyq" class="book">《六部成語·禮部》:“方澤:地壇之祭,掘地為方池,貯水以祭,謂之方澤?!?br />大澤。方,通“ 旁 ”。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邱?!?張銑 注:“方澤,大澤也?!?/div>
《國語辭典》:葑田  拼音:fēng tián
1.湖面上茭蒲等水生植物生長日久之后,根離地而浮于水上,農(nóng)家乃利用其又廣又厚密的特性在上施土種植,故稱為「葑田」。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七。林和靖》:「蔡寬夫詩話云:『吳中陂湖間,茭蒲所積,歲久根為水所沖蕩,不復與土相著,遂浮水面,動輒數(shù)十丈,厚亦數(shù)尺,遂可施種植耕鑿,人據(jù)其上,如木筏然,可撐以往來,所謂葑田是也?!弧顾?。范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詩六○首之一九:「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田歸。」也稱為「架田」。
2.湖面為茭蒲等水生植物占滿,而湖泊漸趨乾涸,稱為「葑田」。宋。蘇軾 乞開杭州西湖狀:「自國初以來,稍廢不治,水涸草生,漸成葑田?!?/div>
《國語辭典》:架田  拼音:jià tián
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nóng)田。也稱為「葑田」。
《國語辭典》:斬蛇(斬蛇)  拼音:zhǎn shé
相傳漢高祖劉邦起事前,曾夜行澤中,遇大蛇當?shù)?,拔劍斬之。典出《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后以斬蛇指有帝王之運的徵兆。唐。薛逢 重送徐州李從事商隱詩:「斬蛇澤畔人煙曉,戲馬臺前樹影疏?!?/div>
藥草名。茅蒲類植物,生湖澤中,能治婦科病。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雜說:“歲欲苦,苦草先生。”原注:“葶藶。”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二:“諺曰:‘甘草先生則麥熟,苦草先生則人疫?!什荩j;苦草,黃蒿也。”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苦草王瓜隨地滿,芋魁豆飯一生過?!?span id="g6dlyqy" class="book">《天雨花》第十三回:“參湯煎好忙忙送,又燒苦草那消停?!?/div>
《漢語大詞典》:駱田(駱田)
在沼澤中以木為架,鋪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nóng)田。于上種植谷物,可隨水高下,不致浸淹。史記·南越列傳“ 佗 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 閩越 、 西甌 、 駱 ” 司馬貞 索隱引 晉 顧微 《廣州記》:“ 交趾 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清 王士禛 《送耿承哲赴高州推官》詩之一:“見説 高涼郡 ,遙遙 八桂 隣;駱田潮上下,蠻弩瘴冬春?!眳⒁姟?架田 ”。
《國語辭典》:架田  拼音:jià tián
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nóng)田。也稱為「葑田」。
《國語辭典》:斬蛇逐鹿(斬蛇逐鹿)  拼音:zhǎn shé zhú lù
斬蛇指漢高祖劉邦起事前斬蛇于澤中的故事。參見「斬蛇」條。逐鹿指爭奪政權。參見「逐鹿」條。后以斬蛇逐鹿指群雄角逐,爭霸天下。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二出》:「風塵暗四郊,奮英豪,斬蛇逐鹿誰能料?!姑鳌伪尽督杜劣洝返谌觯骸付宦剶厣咧鹇?,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田桑?!?/div>
《漢語大詞典》:雚澤(雚澤)
地名。澤中蘆葦叢生,因以為名。 春秋 時 鄭國 的一次奴隸起義即在此發(fā)生。地在今 河南省 中牟縣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鄭 少年相率為盜,處於 雚澤 ?!?陳奇猷 集釋:“疑澤多萑蒲,遂以為名?!?span id="cvr5jxo" class="book">《左傳·昭公二十年》作“萑苻之澤”。
《漢語大詞典》:蹺車(蹺車)
亦作“蹻車”。 一種用于泥澤中乘馳的橇。海內(nèi)十洲記·昆侖:“昔 禹 治洪水既畢,乃乘蹻車度 弱水 而到此山,祠上帝於北阿,歸大功於九天?!?/div>
分類:澤中中乘
《漢語大詞典》:神母夜號(神母夜號)
古代傳說, 漢高祖 酒醉,夜行澤中,見白蛇當?shù)?,斬之,乃有神母號哭曰:?赤帝 子殺吾 白帝 子。”見史記·高祖本紀。 漢 班彪 《王命論》:“﹝ 高祖 ﹞始起 沛 澤,則神母夜號,以彰 赤帝 之符。”亦作“ 神母夜哭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漢宗廟樂舞辭》:“神母夜哭,彤云晝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