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法乘,字洞聞,號雪柏,吳江人,本姓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君繡,號漣懷,又號洞虛子。工書法,為秦瀛所推重。有《在山堂集》。
趙囧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松江人,字洞如。趙左弟子。畫山水秀色絕倫。
成獻徵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昌寧人。字文式。號洞虛齋。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四
釋澄林,字洞初。姓張氏,武清人也。賦性慈祥,不傷生物。初投京師觀音閣薙染,復從潭柘振寰受具足。遍歷講肆,討論性相。兼叩禪宗,參究心要。雖出入宗教,而律身端嚴,語不妄發(fā)。衣缽自隨,過午不餐。時瞿骨、妙偉,皆深器之,謂有優(yōu)波離之風。復歸潭柘輔導止安,為尊證者,四十一年。規(guī)范后進,不威而嚴。儀度汪汪,大眾化之。廊寮接語,莫敢傾側(cè)。一日靜坐,聞棚上群鼠窸窣,少焉益甚,尋復寂然。林心怪之,命侍者破棚,十數(shù)死鼠累累墜下,口有馀粒,知中毒藥。乃至米庫,復見群鼠往來馳逐。林作色曰:“何不治之,而飽鼠腹耶?”司庫對曰:“已和毒餌,彼東西跳梁者,將自斃也?!绷帜送醇釉X責,以違律傷慈擯之。然后知棚頂鼠聲,猶呼吁見告。其德行感物如此??滴趿荒耆梢?,繼席岫云。建楞嚴壇成,宣講梵網(wǎng)。明辯以晰,開人心意。雍正六年戊申十一月五日示疾,誡其弟子曰:“末路比丘,乞食維艱。叢林接眾,恒產(chǎn)為要。比歲負貸二千馀金,撙節(jié)苦辛,幸償夙逋。欲增飯僧田,愧未及耳。事在得人,我無他愿?!毖杂櫉o聲,溘然坐化,春秋六十有二,坐夏三十有八,塔于寺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湖南善化人,字聿修,號洞井山人。乾隆九年優(yōu)貢,官寧遠訓導。性方嚴,所交皆名宿。有《蒙泉古文》、《橨芝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八
張九思,字聿修,號竹軒,善化人。貢生,官寧遠訓導。有《蘗芝詩集》。
朱如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蓮花廳人,字洞彝,號荷軒。乾隆間撰《大易理數(shù)觀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0—1890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伯寅,號鄭盦。潘世恩孫。咸豐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數(shù)掌文衡典試,在南書房近四十年。光緒間官至工部尚書。卒謚文勤。通經(jīng)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樓彝器圖釋》。輯有《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四
潘祖蔭,字伯寅,號鄭盦,吳縣人。咸豐壬子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謚文勤。
詞學圖錄
潘祖蔭(1830-1890) 字伯寅,號鄭盦。吳縣人。為歷任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高官的狀元宰輔潘世恩之孫。歷任侍讀學士、工部尚書、刑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銜,以疾卒于位,贈太子太傅,溢文勤。好金石,圖書金石收藏甲于吳中,聞名南北,有"潘神眼"之稱?!?a target='_blank'>清史稿》有傳。李慈銘為撰《潘文勤公墓志銘》。輯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及外集二卷、《滂喜民齋叢書》、《攀古樓彝器款識》等,詩無專集,《晚晴簃詩匯》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錄存二十余首。
維基
潘祖蔭(1830年—1890年),字伯寅,一字東鏞、鳳笙,號鄭盦、龜盦、龍威洞天主,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人,祖籍安徽歙縣,為狀元潘世恩孫,曾任晚清政府要職,賜謚文勤。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參加順天鄉(xiāng)試挑取[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19/?index=8 謄錄]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獲恩賞為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選任為國子監(jiān)學正學錄。咸豐二年(1852年)考上壬子恩科第一甲第三名探花,授職翰林院編修。后左遷侍讀,入值南書房,任日講起居注官。歷任侍讀學士、光祿寺卿、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戶部侍郎、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軍機大臣。咸豐十年(1860年),上疏力保被彈劾的左宗棠,說:“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光緒八年(1882年),任軍機大臣;次年(1883年)正月,服父喪去職。光緒十六年(1890年),忽感寒身,熱汗不止,十一月病逝于任上;朝廷追贈太子太傅,謚文勤 。
廖鏡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廖鏡明,字洞秋,四川省鄰水縣人。曾任戶部山東司主事、山西司員外郎、陜西司郎中、記名御史,截取繁缺知府。由廩生中式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恩科鄉(xiāng)試,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三甲第71名進士,以部屬用簽分戶部。同治八年(1869年)學習期滿,奏留。光緒七年(1881年)補戶部山東司主事,九年(1883年)補山西司員外郎,十一年(1885年)11月補陜西司郎中。同年可任繁缺知府,11月24日吏部帶領引見奉朱筆圈出照例用。據(jù)《越縵堂日記》光緒十二年四月十八日:「閱今日點用御史名單:自第一名至十六名止,光甫(即胡仁耀,胡愈之祖父)及金忠甫(即金保泰,同治十年進士)皆得記名,徐亞陶(即徐寶謙,光緒六年進士)名在十八與十七之戶部廖員外鏡明、二十之戶部吳員外澍霖(同治元年進士),皆不得用。三君皆年七十有馀矣」?!?/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霞林(1834~1891),字洞魚,又字蓬渠,號問津。清淡水大稻埕人,受教于陳維英。咸豐四年(1854)廳試第一,五年(1855)中舉。后官內(nèi)閣中書,國史館校對,在北京設置公館,故人稱「陳部爺」。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挑取謄錄。曾參與《淡水廳志》采訪。中法戰(zhàn)爭期間,清廷重用在地仕紳,辦理團練,陳霞林亦為其一。光緒十七年(1891)任廣東勸業(yè)道,赴任前三日卒〖參考:(1)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1年12月增訂再版。(2)許雪姬主編《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5月?!?。存詩一首,見連橫《臺灣詩乘》,今據(jù)以移錄。(吳福助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7—1909 【介紹】: 清直隸南皮人,字香濤,又字香巖、孝達,號壺公,又號無競居士,晚號抱冰,又號廣雅。少時工詞章。同治二年進士。光緒初,擢司業(yè),遷洗馬。遇事敢言,曾請斬崇厚,毀俄約。與寶廷、陳寶琛、張佩綸等號為清流。中法戰(zhàn)爭時任兩廣總督,起用馮子材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事與文備并舉,以謀自強。后督湖廣近二十年,籌盧漢鐵路,辦漢陽鐵廠、萍鄉(xiāng)煤礦、湖北槍炮廠,設紡織四局,創(chuàng)兩湖書院等,為后起洋務派首領。提倡“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維護封建綱常,反對戊戌變法,作《勸學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參與東南互保,鎮(zhèn)壓兩湖反洋教斗爭及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光緒末,擢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管學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謀振興國勢,而為滿族宗貴所撓,不能有所作為。卒謚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詩亦淹博沉麗。有《張文襄公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二
張之洞,字孝達,一字香濤,晚號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贈太保,謚文襄。有《廣雅堂集》。
詞學圖錄
張之洞(1837-1909) 字孝達,一字香濤,又號壺公、抱冰。謚文襄。直隸南皮人。同治二年進士,官至顯位。宣統(tǒng)繼位,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有《廣雅堂詩集》。
黃鶴樓志·人物篇
張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務派首領。字孝達、香濤、薌濤,號壺公、抱冰。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咸豐二年(1852)鄉(xiāng)試解元,同治二年(1863)殿試探花。累官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13歲回家鄉(xiāng)南皮應童子試時曾游黃鶴樓。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學政時為黃鶴樓寫楹聯(lián)一副:“江漢美中興,愿諸君努力匡時,莫但賞樓頭風月;輶軒訪文獻,記早歲放懷游覽,曾飽看春暮煙花?!焙髞碛譃辄S鶴樓(奧略樓)再次題聯(lián):“昔時整頓乾坤,締造皆從江漢起;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边€曾作七律《黃鶴樓太白堂》。同治黃鶴樓被焚毀后,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曾擬重建并主張“此樓當造鐵壁,才能避免火災”,后因種種原因重建方案未能得到實施。光緒三十三年(1907),擢升軍機大臣后,其僚屬捐款在黃鶴樓故址處筑建一樓,擬名為“風度樓”。張之洞知道后,建議用“奧略”二字為名,并親筆題寫“奧略樓”樓名。此后較長一段時間,一些游客將此樓視作“黃鶴樓”前來登臨、游覽。
維基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一字香濤,號香巖,又號壺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人稱“張香帥”,直隸南皮縣(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貴州。咸豐二年(1852年)15歲中順天鄉(xiāng)試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據(jù)說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張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nèi)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將,后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導了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對清末教育和社會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還曾創(chuàng)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并鎮(zhèn)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病卒,謚文襄。著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方聲洞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6—1911 【介紹】: 清福建侯官人,字子明。光緒二十八年赴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次年參加拒俄義勇隊(后改為軍國民教育會)敢死隊。后考入千葉醫(yī)學校。三十一年加入同盟會,被推為福建分會會長。宣統(tǒng)三年參加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直撲督署,轉(zhuǎn)戰(zhàn)至大南門遇敵阻擊而犧牲。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87—1911 【介紹】: 清末福建閩縣人,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十四歲進福建高等學堂修學,畢業(yè)后到日本,入慶應大學攻習哲學,并從事革命活動。宣統(tǒng)三年春,回國約集福建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起義發(fā)動之日,當先直搗督署。出遇巡防營,受傷力盡被捕,壯烈犧牲。所作《絕筆書》中有“亦以天下人為念,亦樂犧牲吾身……為天下人謀永?!钡日Z,至為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