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2分類詞匯 8
《駢字類編》:海處(海處)
宋書武帝紀(jì)聲教遠(yuǎn)被無思不洽爰暨木居海處之首被發(fā)雕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大方便佛報(bào)恩經(jīng)時善友太子與盲道師前進(jìn)路行一七水齊到膝復(fù)更前行一七水齊到頸前進(jìn)一七浮而得渡即到海處
分類:海處
《漢語大詞典》:木居海處(木居海處)
指外族或少數(shù)民族居住在深山海島。木居,依樹而居。宋書·武帝紀(jì)中:“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彫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
《漢語大詞典》:滬瀆(滬瀆)
(1).古水名。指 吳淞江 下游近海處一段(今 黃浦江 下游)。因當(dāng)?shù)厝嗣裼谩皽痹诮V疄I捕魚為業(yè)而得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袁府君 即日便征, 遺 已聚歛得數(shù)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戰(zhàn)於 滬瀆 ,敗?!?唐 陸廣微 吳地記:“﹝ 崑山縣 ﹞東南一百九十里,有 晉 將軍 袁山松 城, 隆安 二年筑,時為 吳郡 太守,以御 孫恩 軍,在 滬瀆 江濱,半毀江中?!?br />(2).見“ 滬瀆壘 ”。
《漢語大詞典》:滬瀆壘(滬瀆壘)
古壘名。為 東晉 虞潭 、 袁山松 先后所筑。故址在今 上海市 舊 青浦鎮(zhèn) 西, 宋 代已淪入江中。晉書·虞潭傳:“又修 滬瀆壘 ,以防海抄,百姓賴之?!?span id="88e5xzw" class="book">《晉書·孫恩傳》:“ 吳國 內(nèi)史 袁山松 筑 滬瀆壘 ,緣海備 恩 。” 清 吳偉業(yè) 《江上》詩:“江過 濡須 誰筑壘?潮通 滬瀆 總安流。”
分類:先后
《漢語大詞典》:逆河
指 黃河 入海處的一段河流。以迎受海潮而得名。書·禹貢:“﹝ 禹 導(dǎo) 河 ﹞至于 大陸 ,又北播為九河,同為 逆河 ,入于海?!?孔 傳:“同合為一大河,名 逆河 ,而入於 渤海 ?!?蔡沉 集傳:“意以海水逆潮而得名?!?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黃河》:“當(dāng) 禹 之行水,功之所施者最多,自 大伾 而北,既釃為二,至 大陸 ,又播為九,然后為 逆河 ,以與海屬?!?/div>
《國語辭典》:漳浦縣(漳浦縣)  拼音:zhāng pǔ xiàn
縣名。屬福建省。位于廈門市西南臨海處。境內(nèi)地勢平坦,土質(zhì)肥沃,物產(chǎn)豐富,出產(chǎn)以紙、茶、油、米等為主。
《國語辭典》:填海新生地  拼音:tián hǎi xīn shēng dì
在靠岸的淺海處填充砂土,造成的新陸地。
《國語辭典》:陸源性沉積物(陸源性沉積物)  拼音:lù yuán xìng chén jī wù
源自于陸地的海底沉積物。通常沉積于近海處,亦偶在遠(yuǎn)洋出現(xiàn)。河水、冰河及風(fēng)為其搬運(yùn)營力。
《國語辭典》:寶安縣(寶安縣)  拼音:bǎo ān xiàn
縣名。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南方臨海處,廣州灣東岸。香港未割讓給英國前,屬本縣轄治。
《漢語大詞典》:港養(yǎng)(港養(yǎng))
養(yǎng)殖海產(chǎn)生物的一種方式。在海邊或江河入海處附近的灘涂、洼地,筑堤、設(shè)閘、開塘、修溝、養(yǎng)殖海生經(jīng)濟(jì)動植物,如鯔、梭魚、蝦、蟹、貝類等。
《國語辭典》:丹麥(丹麥)  拼音:dān mài
Denmark
國名。位于歐州的西北部。參見「丹麥王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