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9
典故
1
詞典
20
分類詞匯
46
佛典
2
共46,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海色
陸沉
紅魚
蛟人
海嶺
海谷
海臺
龍蝦
海帶
海積
潛君
海震
海扇
海溝
海盆
《漢語大詞典》:
海色
(1).海面呈現(xiàn)的景色。常受天空顏色、海底底質(zhì)等的影響。 唐
祖詠
《江南旅懷》
詩:“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宋
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a>詩:“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元
宋無
《日出》
詩:“金烏搖上浪如堆,萬象分明海色開?!?br />(2).將曉時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風(fēng)》
之十八:“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王琦 注引 楊濟(jì)賢 曰:“海色,曉色也。雞鳴之時,天色昧明,如海氣矇矓然?!?/div>
分類:
海面
面呈
呈現(xiàn)
天
天色
景色
顏色
海底
影響
《國語辭典》:
陸沉(陸沉)
拼音:
lù chén
1.陸地陷沒。如:「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整個地區(qū)陸沉為沼澤?!?br />2.比喻國土淪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
3.比喻賢者隱居于市朝中?!肚f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晉。郭象。注:「人中隱者,譬無水而沉也?!?br />4.昏沉愚昧。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div>
分類:
陸地
愚昧
隱逸
隱逸之士
國土
埋沒
迂執(zhí)
淪陷
陷于
海底
不合時宜
為人
敵手
隱居
《國語辭典》:
紅魚(紅魚)
拼音:
hóng yú
動物名。一種深海魚類。身體呈紅色,鰭黑色,是中國大陸南海的重要海產(chǎn)魚。
分類:
紅色
色鮮
鮮紅
棲息
海底
底層
《漢語大詞典》:
蛟人
傳說居于海底的人。蛟,通“ 鮫 ”。 晉
木華
《海賦》
:“其垠則有天琛水怪,蛟人之室?!?span id="nliaie0" class="book">《
文選
》作“鮫人”。 南朝 梁
任昉
《
述異記
》
卷上:“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宋
梅堯臣
《王安之寄石榴》
詩:“割之珠落盤,不待蛟人泣?!?清
吳偉業(yè)
《包山寺贈古如和尚》
詩:“咒缽蛟人聽,彈棋鶴子驚?!?/div>
分類:
海底
《國語辭典》:
海嶺(海嶺)
拼音:
hǎi lǐng
海底的山脈,與陸上的山脈相似。一般比陸地的山脈高且長,兩側(cè)陡峭。也稱為「海脊」。
分類:
海底
山脈
陸地
《國語辭典》:
海谷
拼音:
hǎi gǔ
海底的谷狀地形。因陸地山谷下沉或侵蝕海底而形成。
分類:
海底
地形
陸地
地山
山谷
下沉
侵蝕
《國語辭典》:
海臺(海臺)
拼音:
hǎi tái
海底隆起的高地。高約二百公尺以上,兩側(cè)較陡,頂部寬廣平坦,類似于陸地的高原。
分類:
海底
隆起
高地
二百
公尺
《國語辭典》:
龍蝦(龍蝦)
拼音:
lóng xiā
動物名。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腳目龍蝦科。長七八寸至一尺許,體赤褐色,眼一對,觸角兩對,以甲殼類、貝類等為生。主棲息于近海,臺灣亦產(chǎn)。
分類:
節(jié)肢動物
身長
一尺
海底
《國語辭典》:
海帶(海帶)
拼音:
hǎi dài
褐藻類海帶科「海昆布」、「昆布」的別名。參見「昆布」條。
分類:
褐藻
生長
海底
巖石
石上
帶子
《國語辭典》:
海積(海積)
拼音:
hǎi jī
海水的堆積作用。可分為海底堆積與海濱堆積。因為海流流速大,沉積粒子粗,堆積較快,所以破浪線至濱線間的堆積粒子最大,而由此向海、陸逐漸減小。
分類:
海水
堆積
海底
海濱
《漢語大詞典》:
潛君(潛君)
指神話傳說中深居海底的神仙。 唐
元結(jié)
《引極·懷潛君》
詩:“下何有兮人不聞,深溢漭兮居潛君,彼潛君兮圣且神。”
分類:
深居
海底
神仙
《國語辭典》:
海震
拼音:
hǎi zhèn
因海底或海岸地區(qū)發(fā)生地震所引起的海底震動。
分類:
海底
海岸
地區(qū)
生地
地震
海水
震動
《國語辭典》:
海扇
拼音:
hǎi shàn
動物名。刺胞動物門珊瑚綱柳珊瑚目柳珊瑚屬。由圓柱形固著生活的水螅體組成,水螅體組成扇狀群體,故稱為「海扇」?;铙w呈紅、黃或橙色,伸出的觸手組成一個捕食浮游生物的網(wǎng)。扇形的群體多向橫截水流的方向生長,以增加捕食的機(jī)會??梢娪诟鞔笱蟮臏\水中,以佛羅里達(dá)、百慕達(dá)和西印度群島的大西洋沿岸最多。
分類:
動物
海底
沙面
《國語辭典》:
海溝(海溝)
拼音:
hǎi gōu
大洋邊緣的溝狀海底。常與大陸邊緣平行,一般深度在八千公尺以上,長數(shù)千公里,寬數(shù)十公里,為海洋最深部分。如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
分類:
深度
超過
海底
狹長
凹地
《國語辭典》:
海盆
拼音:
hǎi pén
海底盆地。一般深度約在海面下二千五百公尺到六千公尺之間,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分類:
海底
盆地
深度
海面
下二
公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