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曾隱居終南山紫閣、白閣二峰,與賈島、薛能交往。又漫游吳地,與許渾相過從。一度赴宥州謁李權(quán)。生平事跡散見賈島《送李溟謁宥州李權(quán)使君》、《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許渾《送李溟秀才》等詩及《唐詩紀事》卷五八。詩僧棲白稱其詩:“數(shù)篇正始韻,一片補亡心。”(《贈李溟秀才》)。張為將其列為清奇苦僻主孟郊及門之一(《詩人主客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代宗大歷八年(773)登進士第。事跡見《登科記考》卷一〇?!?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翟澥,字滄溟,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宋詩拾遺》卷一○)。
趙鵬飛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綿州人,字企明,號木訥。通《春秋》,以說經(jīng)者拘泥三傳,各護師說,多失本旨,因著《春秋經(jīng)筌》。
全宋文·卷四○六七
趙鵬飛,字企溟,號木訥子,綿州(治今四川綿陽)人。宣和六年進士。著有《詩故》及《春秋經(jīng)筌》十六卷(存)。見同治《綿州志·選舉志》,青陽夢炎《春秋經(jīng)筌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9—1280 【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學海,號溟滓生。少有抱負,好研摩世運及方技諸家之說。年三十游杭,上疏言丁大全亂政,配漢陽軍。荷枷行歌出都,見者壯之。蜀人杜可大客漢陽,言之營將,得脫戍籍;且授以邵雍先天易數(shù)學說,一授即悟。后遂于臨安市樓賣卜。有《歷髓》、《星野指南》、《象滋說會補》、《畫前妙旨》等。
全宋詩
廖應(yīng)淮(一二二九~一二八○),字學海,號溟滓生,南城(今屬江西)人。年三十游杭,上疏劾丁大全誤國,配漢陽軍。蜀人杜可大使脫籍,復至杭,晝賣卜,夜沽酒。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五十二。事見《宋文憲公全集》卷三九《溟滓生贊》,《新元史》卷二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1—1379 【介紹】: 明僧。浙江天臺人,號東溟,俗姓賈。出家于天臺廣嚴寺。元至正中住上天竺寺。元順帝賜號慈光妙應(yīng)普濟。洪武二年奉詔赴蔣山法會,奏對稱旨。以年老白眉,太祖呼以“白眉”而不名。
大明高僧傳·卷第三 解義篇第二之三
釋慧日號東溟。天臺賈氏子。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及似道責戍師尚幼。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和尚。數(shù)年落發(fā)受具戒。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師趨座下。未幾能領(lǐng)大義。子庭嘆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自是師之學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時矣。一旦假寐。恍見竹橫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師臥地食之。既覺言于子庭。庭為解曰。竹與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法師于上竺。所處房頗卑濕。乃作詩風之。竹屋見詩謂眾曰。此子不凡。異日當主茲山。不可以小年易之也。故乃遇如賓友。無何命典客寮尋掌僧籍。竹屋化去時湛堂澄公繼其席。器師延居后堂。年馀出主吳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薦福。歷三?下天竺災(zāi)。元臣高納麟請師新之。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四年遷上竺。師知緣在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元順帝聞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并金襕衣以徵之。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人無識者。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物色得之力請還山。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至我皇明太祖洪武二年詔赴蔣山佛會。命禮部給饌。明日召見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魚貫。惟師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上親問升濟沈冥之道。師備奏稱旨 太祖顧謂僧眾曰。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沈薶歲月。如金剛楞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與。何不研窮其義。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自后召見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嘗與別峰同法師金碧峰禪師輩賜食禁中。因奏瓦棺寺乃隋智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從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詔即開山說法。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齊。命師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事竣辭歸上竺。謝院事日修彌陀懺以臻凈業(yè)。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寤告眾曰。吾生凈土之祥見矣。于人間世殆不遠乎。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師生軀干脩偉。眉長寸馀。目睛閃閃射人。而人無老少見師入城。咸呼曰。我白眉和尚來也。爭持香花以散其上。師面嚴冷言不妄發(fā)。嘗對王公大臣未出一軟媚語。至于誘引后學其辭色溫如春曦。故人多悅從其學。嗣法有思濟行樞允鑒允忠良謹普智文會元秀景梵等若干人。
皇明名僧輯略
師諱慧日。號東溟。天臺赤城人。洪武初年。召入京。奏對稱旨。后辭歸杭之天竺。修西方凈業(yè)。洪武十二年七月朔日。謂弟子言。吾夢青蓮華池中清芬襲人。吾殆將去乎。四日坐逝。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師對王公大臣。未嘗出一軟媚語。至于誘進后學。溫然如春陽云。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號東冥。天臺賈氏子。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及似道責戍師尚幼。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和尚。落發(fā)受具。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師趨座下。未幾能領(lǐng)大義。子庭嘆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其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大昌乎。一日假??。恍見竹橫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師臥地食之。既覺。言于子庭。庭為解曰。竹與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法師。于上竺。命典客寮。掌堂僧籍。竹屋化去。時湛堂澄公繼其席。廷師居后堂。年馀出主吳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薦福。歷三?。下天竺災(zāi)。元臣高納麟。請師新之。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四年。遷上竺。師知緣在。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元順帝聞。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并金襕衣以徵之。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人無識者。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物色得之。力請還山。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至于明朝。太祖洪武二年。詔赴蔣山佛會。命禮部給饌。明日召見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魚貫。惟師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上親問升濟沉冥之道。師備奏稱旨太祖顧謂僧眾曰。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沉埋歲月。如金剛楞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其義。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自后召見。太祖但以白眉呼之。而不名也。嘗與別峰同法師。金碧峰禪師輩。賜食禁中。因奏瓦棺寺。隋知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詔師開山說法。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齋。命師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事峻辭歸上竺。謝院事。日修彌陀懺。以臻凈業(yè)。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窹告眾曰。吾生凈土之祥見矣。后四日。趺坐合爪而寂。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慧日。號東溟。天臺赤城人。軀干修偉。眉長三寸。目光射人。嘗從柏子庭和尚習教。解悟甚深。有戒行。人師法之。洪武初。以有道徵。上御奉天殿引見。時丞相御史大夫。暨百僚咸在。而僧伽魚貫而上。師年最高。白眉朱顏。其班前列。上親問勞之。顧眾而言曰。邇來學佛者。唯飽食優(yōu)游。沉霾歲月。如金剛楞伽諸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某義。茍有不通。質(zhì)諸白眉法師可也。自后數(shù)召見。從容問道。字而不名。及建鐘山法會。請師敦說戒法。聞?wù)唛_懌。既而辭歸杭。居上天竺。一志安養(yǎng)。冥心合道。不雜馀念。洪武十二年七月朔。夢青蓮華生方池中。華色敷腴。清芬襲人。既寤。召弟子妙修曰。此生凈土之祥也。吾將行矣。至四日。趺坐書頌。合爪而寂。閱世八十九。僧臘七十。師居常面嚴冷。片言不妄發(fā)。對王公大臣。未嘗出一軟媚語。至于誘進后學。溫然如春陽云。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慧日,號東溟,天臺賈氏子,即宋相賈似道之諸孫。及似道責戍,慧日尚幼,志求出家,依縣之廣嚴寺平山數(shù)年,落發(fā)受具戒。年二十二,聞柏子庭講臺教于赤城,即趨座下。未幾,能領(lǐng)大義。子庭嘆曰:“投丸于峻坂,不足以喻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自是為學沈浸醲郁,而名重一時。一旦假寐,恍見竹橫地下,竹上凝者,白粥粲然,因臥地食之。既覺,言于子庭,庭為解曰:“竹與粥同音,子得就地而食,殆非緣在上下天竺乎?”于是渡錢塘,謁竹屋凈于上竺,所處房頗卑濕,乃作詩風之。竹屋見詩,謂眾曰:“此子不凡,異日當主茲山,不可以少年易之也?!惫誓擞鋈缳e友,無何,命典客寮,尋掌僧籍。竹屋化去時,湛堂澄繼其席,延居后堂,年馀,出主吳山圣水。元至正四年,住薦福,歷三?,下天竺災(zāi),慧乞高納麟請新之,寺宇告成,王溍為之記。四年遷上竺,知緣在此,夙夜罔怠,凡寺中所制一重緝之。元順帝聞其名,特賜“慈光妙應(yīng)普濟”之號,并金襕衣以徵之。十六年退隱于會稽巖壑間,人無識者。元相達識帖穆爾遣使物色得之,力請還山。凡兩住上竺,二十五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昭赴蔣山佛會,命禮部給饌,明日召見奉天殿,百僚咸集,僧若魚貫,惟慧日臘最高,朱顏白眉班居前列,太祖親問升濟沈冥之道,奏對稱旨。太祖顧謂僧眾曰:“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yōu)游,沈薶歲月,如《金剛》、《棱伽》、《心經(jīng)》皆攝心之要典,何不研窮其義?今有不通者,當質(zhì)諸白眉法師?!弊院笳僖姡娴园酌己糁?,而不名也。嘗與別峰同金碧峰輩賜食禁中。因奏瓦官寺,乃隋 智者大師釋《法華》之所,不可從廢,太祖命就天界別建室廬,以存其跡,詔即開山說法。五年孟春,復于鐘山建水陸大齋,命說毗尼戒,太祖親率百僚臨聽。事竣,辭歸上竺,謝院事,日脩彌陀懺以臻凈業(yè)。十二年秋七月,一夕夢青蓮花生方池中,芬芳襲人,寤告眾曰:“吾生凈土之祥見矣,于人間世殆不久也?!焙笏娜挣米献Χ?,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三。越十日,奉全身藏于寺之西峰妙應(yīng)塔院?;廴哲|干脩偉,眉長寸馀,目睛閃閃射人。而人無老少,見其入城,感呼曰:“我白眉和尚來也。”爭持香花以散其上?;廴諣钌鯂览?,言不妄發(fā),嘗對王公大臣未出一媚語,至于誘引后學,其辭色溫如春曦,故人多悅從其學。嗣法有思濟、行樞、允鑒、允忠、良謹、普智、文會、元秀、景梵諸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高安人,字彥鵬。永樂四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奉使北平,帝面命十數(shù)事,既出,追還詰問,對答無遺,為帝所器重。歷官廣東按察副使,坐事謫官。后為杭州知府。
維基
潛溟(生年不詳—卒年不詳),字彥鴻,江西高安人。進士。永樂四年(1406年),中式三甲第六十五名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為官謹慎。深得明成祖器重,人稱“虎眼御史”。累官至廣東副使。

人物簡介

明刻黃鶴樓校集注
彭飛,字□溟,明代沅陵(今屬湖南)人。余未詳。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四
居溟,字去息,姑蘇徐氏子。披緇鄧尉修靈巖儲禪師受莂記,機悟敏捷,后繼其席。二年,退居錫山,讀《宗鏡錄》,謂:“宗門凈土本無異旨,吾亦當西游耳。”庚戌三月示疾,有請說偈者,不應(yīng)而寂。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一○
蘇胤適,字景南,號粵溟。順德人。以行伍歷功升黃岡營守備。清兵入粵,戰(zhàn)死。事見清羅學鵬《廣東文獻·二集》卷二《贈參府粵溟蘇公墓志》。
王邦直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即墨人,字子魚,號東溟。歲貢生,嘉靖間任鹽山縣丞。上書論時政十事。世宗有勿以官卑廢言之旨。后罷歸,殫精聲律之學,坐臥小閣二十年,成《律呂正聲》六十卷,萬歷間邑人周如砥上其書,詔史館采用。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溟,會稽人。有《西湖冶興》。
朱謀睿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宗室,字文之,號四溟。太祖第十七子朱權(quán)六世孫朱多炡子。染翰有父風,花鳥得魯治、周之冕之神髓。

人物簡介

維基
潘鵬(1480年—1519年),字起溟,南直隸安慶府懷寧縣人。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三十六名,殿試登三甲第六名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正德六年十二月(1512年初),選授廣東道御史。正德十一年(1516年)十月,升江西按察司僉事。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寧王朱宸濠起兵叛亂,潘鵬被威脅從亂,不久即降。隨軍至安慶府,因潘鵬是安慶人,城守者多其故識,遂令其至城下諭降,并呼喚守備都指揮楊銳、知府張文錦說話,文錦、楊銳沒有回應(yīng),吏員黃洲以大義斥責,潘鵬慚愧而退。不久潘鵬復持宸濠偽檄前來,其家僮見后,遙呼之,楊銳斬之以徇,彎弓將射鵬,鵬遁去。張文錦將潘鵬家屬盡數(shù)誅殺。宸濠兵敗后,潘鵬被俘。正德十六年(1521年),論斬。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
鵬字起溟,洪雅人。弘治乙丑進士。歷官山西巡撫,謫漳州知府。有《北還集》、《西巡稿》。
維基
張鵬(1482年—1524年),字起溟,號寄庵,四川嘉定州洪雅縣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二十名,三甲第九十四名進士。授徽州府推官,忤劉瑾。劉瑾敗,改河南道御史,巡視兩淮,忤中官,稱病家居。又起用,巡按山西等地。嘉靖元年(1522年),因論大臣謫福建漳州府知府。三年(1524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