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李倓,字泌亭,號鶴溪,山東聊城縣人,清朝官員。李倓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舉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辛未科進士。曾任福建泰寧縣知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任臺灣府諸羅縣知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接替張所受擔(dān)任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后調(diào)離臺灣,曾任福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生卒】:1718—1787 【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字昆玉,一字溪齋。諸生。不屑章句之學(xué),屢試不售,遂棄諸生。工書,嗜古篆刻,所居名“松硯齋”。著《說文正義》,未成而卒,子陳鳣續(xù)成之。
人物簡介
【生卒】:1718—1778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字曰宗,號鶴溪,又自號芙蓉漁樵。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歷任湖南酃縣、衡山、湖北利川知縣。材武絕人,能徒手搏健士數(shù)十人。工詩。有《滇南紀(jì)程詩》、《別楚唱酬詩》。
人物簡介
杜念曾,字纘修,號東溪,云南嶍峨(今云南峨山)人。進士出身。乾隆十七年,登進士。曾于1761年接替胡相忠任嘉定縣知縣一職,1765年由賴晉接任。在嘉定任內(nèi),他設(shè)立育嬰堂,救活嬰兒。離任時,當(dāng)?shù)孛癖姙樗O(shè)立生祠。
人物簡介
劉定逌(1720年—1806年),字?jǐn)⒊?、叔達,號靈溪,廣西武緣(今武鳴)人,壯族,進士出身。雍正二十年(1734)時于縣試中案首,進入學(xué)宮。乾隆六年(1741)考取貢生,乾隆九年(1744年)參加廣西鄉(xiāng)試,中舉人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戊辰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但因故觸怒了和珅,被誣以“大考論事不如式”被劾而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載書五車”歸鄉(xiāng),寫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詩句。此后先在隆安縣馱厚村教私塾,后在家鄉(xiāng)葛陽社學(xué)授徒,不久被思恩府聘為陽明書院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主講潯州府(今桂平)潯陽書院,任潯州府山長。乾隆四十年(1775年)掌教桂林秀峰書院,任秀峰書院山長。期間,制定了《秀峰書院學(xué)規(guī)》,寫《“三難”通解訓(xùn)言》懸于書院講堂,作為學(xué)生行動準(zhǔn)則長達百年之久。嘉慶六年(1801年)主講賓州(今賓陽縣)書院,任書院山長。著有《論語講義》、《四書講義》、《讀書六字訣》、《劉氏族譜》、《劉靈溪詩稿》、《靈溪文集》等。嘉慶九年(1804年)于八十四歲高齡受邀以乾隆甲子科鄉(xiāng)試解元身份重赴鹿鳴宴。廣西巡撫張百齡手書“玉清尊宿”表其門,尊他為德高望重的學(xué)界前輩。死后,武緣縣壯族鄉(xiāng)親于縣城孔廟的鄉(xiāng)賢祠中設(shè)立牌位祀奉他。紀(jì)念他為當(dāng)?shù)氐慕逃聵I(yè)和壯族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人物簡介
釋彌垠,字福溪,吳人。博通經(jīng)史,事親以孝,盧雅雨都轉(zhuǎn)深器重之,延入幕中,觀內(nèi)典有省。厭俗出家,于牛首山祖堂寺得法只園,繼主靈谷三載。乾隆甲辰春,高宗駐蹕寺中,賜《無量壽經(jīng)》石刻,娑羅樹如意。寂于靈谷,著有《語錄》、《詩集》。
人物簡介
【生卒】:1720—1801 【介紹】: 清江蘇儀徵人,字韡懷,號對琴、碧溪。諸生。官刑部員外郎。居揚州,好文史,工詩文。有《持雅堂集》。晚晴簃詩匯·卷八十五
汪棣,字韡懷,號對琴,歙縣人。官刑部員外郎。有《持雅堂集》。
人物簡介
胡相良,字純一,號全溪,江西贛縣(今贛州)湖邊人,同進士出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登丁丑科進士。揀選江蘇安東縣知縣。任內(nèi)賑濟水災(zāi)、倡修書院、平反冤獄、邑頌神明。后罷歸。為濂溪書院山長。乾隆年間,胡相忠、胡相良、胡相方三兄弟皆中進士,有兄弟聯(lián)芳坊,立于章水鄉(xiāng)湖邊。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金匱人,字豫章,號半谷、笠溪。乾隆時舉人。善為散體文字,工行楷。有《大雅堂集》。人物簡介
鄒方鍔,字豫章,號半谷,無錫人。乾隆二十七年舉人,行楷書尤工,著有《大雅堂文集》,《古今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