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96,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溪樓
溪色
溪館
溪園
溪寺
鵝溪絹
若耶溪
溪喧
溪童
綠溪
惡溪
溪竹
柳溪
溪蠻
溪渡
《駢字類編》:溪樓(溪樓)
唐 方干 贈(zèng)信州高員外 溪?jiǎng)荼P回繞郡流,饒陽春色滿溪樓。
《駢字類編》:溪色
唐 皎然 游溪待月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歸。
宋 范成大 初泛瀟湘 越來溪色清如此,只欠磯頭一釣竿。
《駢字類編》:溪館(溪館)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zhǎng)句四韻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fēng)定蘇潭看月生。
《駢字類編》:溪園(溪園)
宋 陸游 晚步 屏居無俗事,薄暮行溪園。
元 謝應(yīng)芳 寄盧公武兼問殷孝伯安信 草生林館皆書帶,竹老溪園可釣竿。
《駢字類編》:溪寺
唐 張籍 送閩僧 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
《漢語大詞典》:鵝溪絹(鵝溪絹)
亦作“鵞溪絹”。 產(chǎn)于 四川省 鹽亭縣 鵝溪 的絹帛。 唐 代為貢品, 宋 人書畫尤重之。新唐書·地理志六:“ 陵州 仁壽郡 ,本 隆山郡 , 天寶 元年更名。土貢:麩金、鵝溪絹、細(xì)葛?!?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余嘗戲作小詩,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韋郎 筆妙古今無。何如莫掃鵝溪絹,留取 天吳 紫鳳圖。’” 清 吳偉業(yè) 《清風(fēng)使節(jié)圖》詩:“愿將十丈鵞溪絹,再作青青玉筍圖?!币嗍》Q“ 鵝溪 ”。 宋 蘇軾 《文與可有詩見寄次韻答之》:“為愛鵝溪白繭光,掃殘雞距紫毫芒?!?宋 黃庭堅(jiān) 《題鄭防畫夾》詩之二:“欲寫 李成 驟雨,惜無六幅鵝溪。” 清 吳偉業(yè) 《畫蘭曲》:“聞道羅幃怨離索,麝煤鵞絹閒常作?!?/div>
《國語辭典》:若耶溪  拼音:ruò yé xī
河川名。在浙江省紹興縣。參見「浣紗溪」條。
《漢語大詞典》:若耶
亦作“ 若邪 ”。 山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南。又溪名。出 若耶山 ,北流入 運(yùn)河 。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 西施 浣紗于此,故一名 浣紗溪 。史記·東越列傳:“ 越侯 為戈船、下瀨將軍,出 若邪 、 白沙 ?!?唐 李白 《子夜吳歌·夏歌》:“五月 西施 採,人看隘 若耶 。” 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道逢 若耶 叟,握手開蒼顏。” 清 秋瑾 《劍歌》:“ 若耶 之水赤厪鐵,鑄出霜鋒凜冰雪?!?/div>
《駢字類編》:溪喧
唐 杜甫 重過何氏五首 其一 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
唐 羅隱 登宛陵條風(fēng)樓寄竇常侍 溪喧晚棹千聲浪,云護(hù)寒郊數(shù)丈陰。
《駢字類編》:溪童
元 劉因 山家 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
《駢字類編》:綠溪(綠溪)
唐 岑參 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 酒榼緣青壁,瓜田傍綠溪。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 水回青嶂合,云度綠溪陰。
唐 錢起 和慕容法曹尋漁者寄城中故人 孤煙一點(diǎn)綠溪湄,漁父幽居即舊基。
唐 李頻 之任建安淥溪亭偶作二首 其二 維舟綠溪岸,繞郡白云峰。
《分類字錦》:惡溪(惡溪)
見上注。孟浩然尋天臺(tái)山詩: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又唐書韓愈傳:愈至潮州,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chǎn)且盡,民以是窮。數(shù)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jì)以一羊一豕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風(fēng)震電起溪中,數(shù)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
分類:
《駢字類編》:溪竹
唐 杜荀鶴 和舍弟題書堂 巖泉遇雨多還鬧,溪竹唯風(fēng)少即涼。
《駢字類編》:柳溪
唐書康承訓(xùn)傳:承訓(xùn)攻敗,十遇皆勝,遣辯士以威動(dòng)元稔。元稔,賊重將也,以帛書射城外,約誅勛自歸,使張皋獻(xiàn)期。俄與二將會(huì)柳溪,伏士于旁。元稔馳騎謼曰:龐勛首已梟仆射寨矣。伏興,斬劉景、張儒。元稔率諸將肉袒見承訓(xùn),自陳陷賊不早奮,久暴王師,愿擒賊贖死。 太原府志:柳溪在府城西,太守陳堯佐筑堤植柳數(shù)萬,有亭有閣,率郡僚上已,泛舟于此。引明一統(tǒng)志:柳溪在太原府城西,汾堤之東,周回五里 汾水注之,四旁柳萬馀株,中有亭堂,堤上有閣。宋時(shí)每歲上已張水戲,太守泛舟,郡人游觀焉。久圮于,汾水間有斷碑。又柳溪在成都府金堂縣東七十里,嘗有柳葉從穴中出,因名。
又柳溪書院,在吉安府泰和縣治西,宋嘉定間,里人陳德卿建。嚴(yán)萬全記,青晁補(bǔ)之七述,見李谷下 楊萬里舟中戲題詩花處 山柳處溪,新來宿處舊曾炊。
《漢語大詞典》:溪蠻(溪蠻)
即五溪蠻。 東漢 至 宋 對(duì)分布在今 湘 西及 黔 、 川 、 鄂 三省交界地區(qū) 沅水 上游若干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因其地有五溪( 雄溪 、 樠溪 、 酉溪 、 無溪 、 辰溪 ),故稱。宋史·蠻夷傳一·西南溪峒諸蠻上:“ 夔州路 轉(zhuǎn)運(yùn)使 丁謂 言:‘溪蠻入粟實(shí)緣邊砦柵,頓息 施 萬 諸州饋餉之弊。’” 清 錢謙益 《湖廣常德府桃源縣知縣張醇儒授文林郎制》:“今之 桃源 ,介在 沅 湘 溪蠻,接跡亦稍勤征繕矣。”
《駢字類編》:溪渡
宋史食貨志:至道元年,詔江南溪渡,多公吏豪民典其事,量輸官課而厚算行旅,州縣宜加嚴(yán)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