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火鈴
【佛學大辭典】
(物名)警火之鈴?,撋角逡?guī)曰:「二更二點后,振火鈴,呼照顧火燭繞寺?!?/div>
火葬
【佛學大辭典】
(儀式)天竺四葬之一。梵語曰荼毗。又曰阇維Jha%pita,譯為焚燒。謂以火燒之也。經(jīng)中所謂全身舍利者埋葬也,身分舍利者火葬之結(jié)果也,佛取火葬。后分涅槃經(jīng)下曰:「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毗。經(jīng)于七日,焚妙香樓,爾乃方盡?!梗钕銟牵仓媒鸸字帲?。
【俗語佛源】
古印度四種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鳥葬)之一。梵語名荼毗或維,譯為焚燒?!赌鶚劷?jīng)》下:「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毗,經(jīng)于七日。」我國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傳入后則火葬漸行。清·顧炎武《日知錄·體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時已有之?!顾巍ず檫~《容齋隨筆·續(xù)筆》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釋氏火化之說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褂诖丝梢姺鸾虒γ袼子绊懼?。又作「火化」。宋·洪邁《夷堅丙志·趙縮手》:「據(jù)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視,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鉤聯(lián)如鎖子云。」車若水《腳氣集》:「今貧民無地可葬,又被他說火化上天,葬禮亦被奪了。」我國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因此對火葬之俗總的來說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詔禁之,明、清兩代亦懸為厲禁。近代受西方各國影響,人們的看法才有較大的轉(zhuǎn)變,現(xiàn)在更成為我國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三藏法數(shù)】
火葬者,謂積薪而焚,滅諸有相也。
火聚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猛火之聚積。依罪業(yè)而在地獄所感者。正法念經(jīng)十一曰:「彼不善業(yè),作而復集,勢力堅,所得果報,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惡業(yè)勢力,急擲其身,墮彼火聚。」【又】(喻譬)人身之可厭,可怖,譬之火聚。涅槃經(jīng)四曰:「自觀己身,猶如火聚,是名自正?!埂居帧科┎_恚,涅槃經(jīng)十五曰:「此心難得調(diào)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電光之明,不得暫停。瞋如火聚,慈如電明?!?/div>
火聚佛頂
【佛學大辭典】
(佛名)釋迦如來之變身,五佛頂尊之一。坐于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釋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羅(火聚),斫羯羅,縛哩底,密號曰神通金剛,主以佛光聚一切眾生之德。雖有稱為高頂佛者,然非廣生佛頂。黃色,左手持蓮,上安寶珠,右手屈無名指,豎馀指當胸,坐赤蓮上。
火聚仙
【佛學大辭典】
(天名)位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北方毗沙門天之上。青軌稱之為成就明仙。古來謂為火聚仙。坐于外金剛部院蓮華上者,惟梵天與此仙而已。肉色,右劍,左拳置腰,有火炎,坐蓮上,仙女一人侍。
火種居士
【佛學大辭典】
(流派)事火婆羅門之通稱。佛弟子呼薩遮尼犍子為火種居士。見雜阿含經(jīng)五。
火輪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旋火輪之異名。回轉(zhuǎn)火作輪形者。此雖見輪形,然無輪之實體。以譬有為法之念念相續(xù),雖見有種種之形,然無其實體也。楞伽經(jīng)二曰:「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div>
火輪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側(cè)合兩拳各堅其頭指,著其頭作三角形也。
火頭
【佛學大辭典】
(職位)禪院之造飯者。
火頭金剛
【佛學大辭典】
(明王)烏芻瑟摩。譯曰火頭。(參見:烏芻沙摩)
火壇
【佛學大辭典】
(物名)又曰爐壇,護摩壇等。謂修護摩之火爐也,大疏八曰:「此灌頂壇,又在火壇之北?!?參見:護摩)
火辨
【佛學大辭典】
(人名)印度法相宗十大論師之一。為在家之菩薩,造世親之唯識頌釋,世親同時人。唯識述記一本曰:「梵云質(zhì)咀羅婆挐Citrabha%na,唐言火辨,亦世親同時也。尤善文辭,深閑注述,形雖隱俗,而道高真?zhèn)H。」
火德星君
【佛學大辭典】
(神名)禪林佛殿,掛南方火德星君之牌。每月四日十八日諷經(jīng)?;鸬滦蔷秊檠椎凵褶r(nóng)氏之靈,祀之為火神。以禳火災也。見象器箋四。
火羅
【佛學大辭典】
(地名)日本寶物集謂火羅為一行阿阇梨放流之國,至于此國之途中,著梵天所教之星宿法,即所謂為梵天火羅九曜。【又】(書名)然唐代紀傳不見記之。案火羅為梵天之名?;鹆_(梵Hora%)為時之義。又為依生時星宿卜運命之術(shù),即陶官術(shù)(Horoscope)也。
火曜
【佛學大辭典】
(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南方。梵名阿伽羅伽。肉色左手持獨股戟,右攫服。坐于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