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4分類詞匯 7
《駢字類編》:牛鼻
齊書明帝紀(jì):王子侯舊乘纏帷車。高宗獨(dú)乘下帷。儀從如素士。公事混撓。販?zhǔn)橙藫?dān)火誤燒牛鼻。豫章王白世祖。世祖笑焉。搜神記:夏侯宏自云見鬼。與其言語。鎮(zhèn)西謝尚曰:我無嗣,是我一身之罰。宏經(jīng)時(shí)無所告。后忽逢一鬼,乘新車,從十許人,著青絲布袍。宏前提牛鼻。車中人謂宏曰:何以見阻?宏曰:欲有所問,鎮(zhèn)西將軍謝尚無兒,此君風(fēng)流令望,不可使之絕嗣。車中人動(dòng)容曰:君所道正是仆兒年少時(shí),與家中婢通誓,約不再婚而違約。今此婢死,在天訴之,是故無兒。宏具以告。謝曰:吾少時(shí)誠有此事。
分類:牛鼻
《高級(jí)漢語詞典》:抓牛鼻子  拼音:zhuā niú bí zi
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diǎn)
《漢語大詞典》:牛鼻繩(牛鼻繩)
系在牛鼻環(huán)上用以牽牛的繩子。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般載雜賣:“梢橫一木,以獨(dú)牛在轅內(nèi),項(xiàng)負(fù)橫木,人在一邊,以手牽牛鼻繩駕之。”
《國語辭典》:牛鼻子  拼音:niú bí zi
1.譏稱道士之詞。說法有二:一、道士頭上的高髻很像牛鼻子。二、相傳道教始祖李聃騎牛出函谷關(guān),后世乃以牛鼻子稱道士。《醒世姻緣傳》第一三回:「似這臭牛鼻子、禿和尚,就是萬年沒有漢子也不養(yǎng)他?!埂度龑毺O(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九回:「你這個(gè)牛鼻子,我也不奈你何?!?br />2.指關(guān)鍵、要害。如:「這下可抓到了城市改革的牛鼻子?!?/div>
《漢語大詞典》:鼻繩(鼻繩)
指拴在牛鼻上的繩子。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shè)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槀”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絼,著牛鼻繩,所以牽牛者?!?/div>
《漢語大詞典》:食角
(1).春秋·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效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及免牛?!焙笫涝娢闹谐S米髻x牛的典故。 唐 黃滔 《誤筆牛賦》:“兔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鼠鬚尚對(duì),遙懷食角之因。” 唐 陳仲師 《土牛賦》:“質(zhì)美埏埴,巧逾覆簣,那虞食角之患,寧假熒蹄之異。”
(2).指犀牛鼻上的角。爾雅·釋獸“犀似豕” 晉 郭璞 注:“﹝犀﹞形似水?!?,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
《國語辭典》:拘兒(拘兒)  拼音:jū ér
穿牛鼻的圈兒?!段饔斡洝返谖宥兀骸钢两窳粝聜€(gè)拴牛鼻的拘兒?!?/div>
分類:牛鼻圈兒
《漢語大詞典》:牛拘
牛鼻環(huán)。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安石榴:“若不能得多枝者,取一長條,燒頭,圓屈如牛拘而橫埋之,亦得?!?石聲漢 注:“牛拘,穿在牛鼻孔中的圓圈形木條,現(xiàn)在 河北 稱‘牛鼻圈’。”說文·木部“桊,牛鼻環(huán)也” 段玉裁 注引 唐 玄應(yīng) 曰:“桊,牛拘也?!?/div>
分類:牛鼻
《漢語大詞典》:奴角
(1).犀牛的別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動(dòng)植之一:“犀牛,一名奴角。”
(2).指犀牛鼻上之小角。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二·犀:“犀似水牛,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食角也,又名奴角,小而不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