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4,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牽系
牽車
牽腸
牽動
牽黃
牽掣
牽纜
牽課
牽袂
牽離
牽俗
掛牽
牽絆
挽牽
牽裳
《漢語大詞典》:牽系(牽繫)
牽連,牽涉。 張篁溪 《蘇報案實(shí)錄》:“而 炳麟 答稱:‘《革命軍》為 鄒容 所著,渠實(shí)序之。事相牽係,不比不行?!?br />牽掛;牽連。 宋 柳永 《慢卷紬》詞:“又爭似從前,淡淡相看,免憑牽繫。”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前日應(yīng)舉之時,已曾經(jīng)過一番離別,恰是心里指望好日,雖然牽繫,不甚傷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后記》:“大約主要就由于這一部分牽系著朋友們的憶念吧,有不少朋友希望這書重新改版問世?!?巴金 《隨想錄·關(guān)于麗尼同志》:“那個時候我才懂得它是多么美麗,多么牽系著我的心。”
《漢語大詞典》:牽車(牽車)
(1).即羊車。古代的一種以羊駕御的車。南齊書·輿服志:“漆畫牽車,御及皇太子所乘,即古之羊車也……今不駕羊,猶呼牽此車者為羊車云?!?span id="dkhul6i" class="book">《魏書·吐谷渾傳》:“遣使通 劉義隆 求援…… 義隆 賜以牽車?!?span id="ugew6t1" class="book">《南史·王華傳》:“ 華 出入乘牽車,從者不過兩三人以矯之?!?br />(2).水車。 清 黃六鴻 《?;萑珪そ甜B(yǎng)·修水利》:“若夫山壟之田,于下流筑大壩,寸寸而壅之,引以牽車,使不傷于大旱。”
《漢語大詞典》:牽腸(牽腸)
掛念。 元 關(guān)漢卿 《謝天香》第二折:“想著俺用時不當(dāng),不作周方,兀的喚甚么牽腸?” 明 葉憲祖 《鸞鎞記·仗俠》:“蒼天鑒知,前途望護(hù)持。從此牽腸,從此牽腸,試問重逢甚時?!?清 周亮工 《壽青溪三老序》:“種種牽腸,難舉似老天,畢竟重論詩,百鍊千磨?!?/div>
分類:掛念
《國語辭典》:牽動(牽動)  拼音:qiān dòng
因有連帶關(guān)系,一處動則其他地方也跟著動。如:「牽動大局」。《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我若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還吳,遣舌辯之士,陳說利害,令吳起兵襲合淝,牽動其勢,操必勒兵南向矣?!?/div>
《漢語大詞典》:牽黃(牽黃)
見“ 牽黃犬 ”。
《漢語大詞典》:牽黃犬(牽黃犬)
史記·李斯列傳:“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以“牽黃犬”、“牽犬東門”喻過著悠閑自得的日子。晉書·良吏傳·魯芝:“及 宣帝 起兵誅 爽 , 芝 率餘眾犯門斬關(guān),馳出赴 爽 ,勸 爽 曰:‘公居 伊 周 之位,一旦以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fù)可得乎!’” 宋 陸游 《短歌行》:“君不見獵徒父子牽黃犬,歲歲秋風(fēng) 上蔡 門。” 清 尤侗 《放歌》之三:“一朝束縛 咸陽 市,牽犬東門豈可得?”亦省作“ 牽黃 ”。 清 錢謙益 《九日宴集含暉閣醉歌》:“試問中書傳仰藥,何似 上蔡 行牽黃?”
《國語辭典》:牽掣(牽掣)  拼音:qiān chè
1.牽拉?!犊鬃蛹艺Z。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fā),則白冠釐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君不使有司執(zhí)縛牽掣而加之也?!?br />2.牽纏受制,行動不能自由。《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jì)。高貴鄉(xiāng)公髦紀(jì)》:「或沒命戰(zhàn)場,冤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挂沧鳌笭恐啤?。
《漢語大詞典》:牽纜(牽纜)
拉纖。 元 虞集 《送張兵部巡視運(yùn)河》詩:“桃花吹雨春牽纜,江水平堤夜唱籌。” 清 閔鼎 《避兵陳莊》詩:“牽纜復(fù)撐篙,船從草上過?!?/div>
分類:拉纖
《漢語大詞典》:牽課(牽課)
猶勉強(qiáng);強(qiáng)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yǎng)氣:“三代、 春秋 ,雖沿世彌縟,并適分胸臆,非牽課才外也?!?唐 韓渥 《奉和孫舍人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序:“時 李常侍 洵 …… 李郎中 冉 ,皆有繼和,余久有是債,今至 湖南 ,方暇牽課。” 宋 歐陽修 《與程文簡公書》:“所要碑文,今已牽課,衰病無悰,言無倫理,不足以揚(yáng)先烈,愧汗而已。”
《韻府拾遺 霽韻》:牽袂(牽袂)
岳珂詩:撫膺皆壯士,牽袂有啼嬰。
《漢語大詞典》:牽離(牽離)
(1).蠶繭的別名。釋名·釋綵帛:“繭曰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絡(luò)絮也?;蛑^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緜?cè)灰?。?br />(2).猶支離。《楚辭·離騷》“留 有虞 之二 姚 ” 清 朱駿聲 補(bǔ)注:“ 王 注 洛神 、 簡狄 皆喻賢人,獨(dú)此二 姚 又以喻君,究嫌牽離。”
《漢語大詞典》:牽俗(牽俗)
拘泥于習(xí)俗。 宋 洪邁 容齋隨筆·鬼宿渡河:“ 杜 詩云:‘ 牛 女 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唐 人七夕詩皆有此説,此自是牽俗遣詞之過?!?/div>
《國語辭典》:掛牽(掛牽)  拼音:guà qiān
牽掛、懸念。如:「你不必太過掛牽,他會平安抵達(dá)日本的。」
《國語辭典》:牽絆(牽絆)  拼音:qiān bàn
惦念、羈絆。如:「她總認(rèn)為自己多病的身體是丈夫事業(yè)發(fā)展的牽絆?!埂毒劳ㄑ?。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此去蒲州千里之遙,路上盜賊生發(fā),獨(dú)馬單身,尚且難走,況有小娘子牽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若不離了塵埃,怎能免牽絆?!?/div>
《漢語大詞典》:挽牽(挽牽)
牽引;拉纖。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晚益肥,腹緩及膝,奮兩肩若挽牽者乃能行?!?明 沈德符 野獲編·河漕·海運(yùn):“誠以風(fēng)柔之時,出并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萬櫓,保無他患,可以接濟(jì)京儲,羽翼漕河,省換牽之力,免守幫之苦。”
分類:牽引拉纖
《國語辭典》:牽裳(牽裳)  拼音:qiān cháng
牽拉衣裳。三國時,魏文帝要將冀州的十萬戶百姓遷徙到河南,魏國侍中辛毗反對,拉住魏文帝的衣裳奏諫。見《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傳》。后用以指直言極諫。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出:「怪當(dāng)朝無肯攀庭檻,又誰個敢牽裳。」
《漢語大詞典》:牽裾(牽裾)
(1).牽拉著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薔薇》詩:“橫枝斜綰袖,嫩葉下牽裾?!?br />(2).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要從 冀州 遷十萬戶到 河南 去,群臣上諫,不聽。 辛毗 再去諫, 曹丕 不答而入內(nèi),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后來終于減去五萬戶。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后以“牽裾”、“牽衣”、“牽裳”指直言極諫。北齊書·孫騰傳:“ 孫騰 牽裾之誠,有足稱美?!?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牽裾恨不死,漏網(wǎng)辱殊恩?!?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dāng)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清 黃鷟來 《雜興》詩之十三:“已悲事與牽衣別,敢謝人嘲折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