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齒革(齒革)
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書·禹貢:“厥貢……齒革、羽毛?!?孔穎達 疏:“云:‘元龜象齒?!X是象牙也……革之所美,莫過於犀,知革是犀皮也?!?span id="anarpwo" class="book">《周禮·天官·內府》:“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币隇檎滟F的器物材料。 明 唐順之 《贈張地官督賦江南》詩:“舳艫接水通千里,齒革盈筐備五材?!?/div>
《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漢書·王莽傳上:“ 越裳氏 重譯獻白雉, 黃支 自三萬里貢生犀?!?span id="gtqegsf" class="book">《后漢書·章帝紀》:“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來朝。 日南 徼外蠻夷獻生犀、白雉。” 李賢 注引 劉欣期 《交州記》:“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頭如馬,有三角,鼻上角短,額上、頭上角長?!?span id="5gcvnzb" class="book">《舊唐書·南蠻傳·訶陵國》:“十三年,遣使進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br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傳·陸驗:“ 驗 容貌特丑,先是外國獻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謂 驗 為生犀?!?br />(3).借指勁兵。 唐 陸龜蒙 《南征》詩:“遙知賊膽縱橫破,繞帳生犀一萬株?!眳⒁姟?犀甲 ”。
(4).指活殺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二:“犀有捕得殺而取者為生犀,有得其蛻角為退犀,亦猶用鹿角法耳?!?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盡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為佳。”
《國語辭典》:犀甲  拼音:xī jiǎ
犀牛皮制成的甲冑?!冻o。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固?。杜牧郡齋獨酌〉詩:「犀甲吳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馳鋒铓。」
《國語辭典》:犀革  拼音:xī gé
犀牛皮?!蹲髠鳌Gf公十二年》:「陳人使婦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埂犊鬃蛹艺Z。卷五。子路初見》:「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div>
分類:犀牛牛皮
《漢語大詞典》:野兕
犀牛的一種,性兇悍。 元 王惲 《鹿喻》詩:“野兕出其側,暗蹂山前田。”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為農為工為商為兵者,而不教之以識大義,通文法,則愚者若海絨,悍者若野兕?!眳⒁姟?野牛 ”。
分類:犀牛兇悍
《國語辭典》:野?! ?span id="wzgt6p8" class='label'>拼音:yě niú
動物名。哺乳類偶蹄目。形狀與家牛相似,毛褐色,頭部和頸部有長毛,背部隆起。種類繁多,分別產于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qū)。
《國語辭典》:犀皮  拼音:xī pí
1.犀牛皮?!端螘?。卷八四??子J傳》:「龍驤將軍阮佃夫募得蜀人數(shù)百,多壯勇便戰(zhàn),皆著犀皮鎧,執(zhí)短兵。」
2.一種填漆。花紋不具象,制法是在髹漆半乾時,在表面造成凹斑,通常以赤、黃、黑等色填補凹處,俟乾后打磨平滑,即顯出暗花,如松鱗、云影,又似犀牛的皮色,有自然之美,故稱為「犀皮」。
《漢語大詞典》:犀毗
(1).帶鉤。漢書·匈奴傳上:“黃金飭具帶一,黃金犀毗一?!?顏師古 注:“犀毗, 胡 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元 楊維楨 《春俠雜詞》之四:“上樓更衣玉山倒,腰間帶脫金犀毗?!?br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別稱。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漆器有所謂犀皮者,出 西毘國 ,訛而為犀皮?!?明 馬愈 《馬氏日抄·犀毗》:“髹器稱犀毗者,人不解其義,譌為犀皮……蓋毗者,臍也。犀牛皮堅有文,其臍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對,中一圜眼,坐臥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為腰帶之飾……后世髹器倣而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細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為是,紅剔則失本義矣?!?/div>
分類:帶鉤漆器
《漢語大詞典》:烏犀(烏犀)
(1).犀牛的一種。皮可為甲,角可為器具、飾物,又可入藥。亦指烏犀的角或其制品。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之二:“烏犀白紵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 蘇軾 、 文與可 雜畫,用……烏犀或瑪瑙軸?!?元 喬吉 《揚州夢》第一折:“磨鐵角,烏犀冷;點霜毫,玉兔秋。對明窗,滄海龍蛇走?!?br />(2).皂莢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皂莢
《漢語大詞典》:正透
指黑而透黃的犀牛皮色。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犀以黑為本,其色黑而黃曰‘正透’,黃而有黑邊曰‘倒透’。正者世人貴之,其形圓謂之‘通天犀’。” 宋 岳珂 桯史·壽星通犀帶:“市有北賈擕通犀帶一,因左璫以進于內,帶十三銙,銙皆正透。”
分類:犀牛牛皮
《漢語大詞典》:食角
(1).春秋·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效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及免牛。”后世詩文中常用作賦牛的典故。 唐 黃滔 《誤筆牛賦》:“兔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鼠鬚尚對,遙懷食角之因?!?唐 陳仲師 《土牛賦》:“質美埏埴,巧逾覆簣,那虞食角之患,寧假熒蹄之異。”
(2).指犀牛鼻上的角。爾雅·釋獸“犀似豕” 晉 郭璞 注:“﹝犀﹞形似水牛……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div>
《漢語大詞典》:犀光
(1).犀牛所發(fā)的光。 三國 魏 阮籍 《東平賦》:“資章甫以游 越 兮,見犀光而先入。”按,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通犀帶一” 胡三省 注引埤雅:“又犀之美者有光,故雞見影而驚?!?br />(2).銳利的眼光。 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她那對不大的黑眼睛……帶點粗魯?shù)南?,以致使她那恬靜憔悴的臉面,帶著大膽勇敢的神彩?!?/div>
《漢語大詞典》:魚犀(魚犀)
即水犀。犀牛的一種,因生活在水中,故名。 五代 和凝 《宮詞》之十七:“魚犀月掌夜通頭,自著盤鶯錦臂韝?!?/div>
《漢語大詞典》:鐵犀(鐵犀)
鐵鑄的犀牛。古代傳說犀角可避水,因鑄鐵犀置江河邊,以鎮(zhèn)水患。 戰(zhàn)國 秦昭王 時 蜀 郡守 李冰 曾鑄石犀以厭水精。見《太平御覽》卷八九○引《蜀王本紀》。 清 丘逢甲 《廣濟橋》詩之三:“石鯉春浮洲浪活,鐵犀夜立舫燈孤。”
《漢語大詞典》:函犀
犀牛皮制的甲。周禮·考工記·函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 北周 庾信 《同盧記室從軍》詩:“函犀恒七屬,絡鐵本千羣?!?/div>
分類:犀牛牛皮
《漢語大詞典》:山犀
犀牛的一種。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犀:“犀出 西番 、 南番 、 滇南 、 交州 諸處,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種,又有毛犀似之。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div>
分類:犀牛
《漢語大詞典》:禿角犀
脫角的犀牛。犀牛以角為貴,脫角則僅存其名而無實用。后因以之嘲諷徒有其名而無真實才能的人。新唐書·杜悰傳:“ 悰 於大議論往往有所合,然才不周用。雖出入將相,而厚自奉養(yǎng),未嘗薦進幽隱, 佑 之素風衰焉,故時號‘禿角犀’?!?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一:“ 杜邠公悰 ,司徒 佑 之孫。父曰 從郁 ,歷遺補畿令。 悰 尚 憲宗 岐陽公主 ,累居大鎮(zhèn),復居廊廟,無他才,未嘗延接寒素,甘食竊位而已……時人號為‘禿角犀’。”
《漢語大詞典》:石兕
狀似犀牛的巨石。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擔山寺序》:“ 碧雞 靈宇,山川極目。石兕 長江 ,汀洲在望。”
分類:犀牛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