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1
詞典
20
分類詞匯
25
其它
6
共25,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龍頭
鰲頭
倫魁
狀頭
殿元
魁甲
敕頭
狀元
三元
龍首
大魁
狀元紅
留館
廷魁
元魁
《國語辭典》:
龍頭(龍頭)
拼音:
lóng tóu
1.龍的頭。《三國志。卷五○。吳書。妃嬪傳。吳主權(quán)潘夫人》:「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孫)亮?!埂段饔斡洝返谝弧鸹兀骸肝横缰x了恩,卻才撚子在手,忽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著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
2.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余舉中殿試后,尚未傳臚。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測字,余書一墨字,浙士曰龍頭竟不能屬君矣?!?br />3.三國魏華歆、邴原、管寧三人為同窗好友,時人以一條龍比喻三人。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見《三國志。卷一三。魏書。鐘繇華歆王朗傳。華歆》南朝宋。裴松之。注?!度龂萘x》第六六回:「華歆當(dāng)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
4.領(lǐng)袖人物。如:「龍頭老大」?!赌鹾;ā返谌兀骸肝覀兯挠牙镱^,文章學(xué)問,當(dāng)然要推你做龍頭,弟是婪尾?!?br />5.自來水管出水的管制器。也稱為「水栓」、「水龍頭」。
分類:
龍船
自來水
狀元
如龍
火車
自行車
床上
龍形
帝王
杰出
出人
龍頭
船頭
人物
頭顱
機車
放水
車把
頂端
首領(lǐng)
出口
活門
其如
旋轉(zhuǎn)
大山
裝置
打開
關(guān)上
成龍
堪輿家
近現(xiàn)代
《國語辭典》:
鰲頭(鼇頭)
拼音:
áo tóu
科舉時代,進士中狀元后,立于陛階中的浮雕巨鰲頭上迎榜,故稱狀元為「鰲頭」。
分類:
狀元
翰林學(xué)士
承旨
朝見
殿陛
正中
首位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倫魁(倫魁)
(1).指科舉考試中奪魁為榜首。倫,通“ 掄 ”。 宋
周密
《
齊東野語·誅韓本末
》
:“ 毛自知 奪倫魁恩,以首論用兵故也?!?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
詩:“倫魁光制策,正議觸權(quán)奸?!?br />(2).特指狀元。 明
章懋
《與謝木齋閣老書》
:“宰輔則有 杜正獻 、 李莊簡 ,倫魁則有 詹騤 、 王佐 ,莫不表表於當(dāng)時?!?/div>
分類:
科舉考試
指狀
狀元
《國語辭典》:
狀頭(狀頭)
拼音:
zhuàng tóu
1.狀元。唐。
盧儲
催妝
詩:「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br />2.元代稱原告為狀頭。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這事我自家不好問,二夫人,你做狀頭,拖他見官去?!?/div>
分類:
狀頭
訴訟
狀元
原告
告人
《國語辭典》:
狀元(狀元)
拼音:
zhuàng yuán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2.稱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分類:
科舉
本行
行業(yè)
時新
新進
殿試
進士
成績
第一名
突出
狀元
廷試
一甲
《國語辭典》:
殿元
拼音:
diàn yuán
科舉時代進士第一名。即狀元。元。
楊維楨
宮詞
:「老娥元是南州女,私喜南人擢殿元。」
分類:
狀元
殿試
第一名
《國語辭典》:
殿試(殿試)
拼音:
diàn shì
1.古時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在大殿中主持?!睹魇贰>砥摺?。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xiāng)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于廷,曰廷試,亦曰殿試?!?br />2.元代對讀書人的通稱。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他本是太學(xué)中殿試,怎想他拳頭上便死,今日個則落得長街上檢尸?!乖M鯇嵏Α段鲙?。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張殿試?!?/div>
分類:
科舉考試
參加
殿試
貢士
親臨
殿廷
士人
策試
敬稱
帝王
《國語辭典》:
魁甲
拼音:
kuí jiǎ
狀元?!端问?。卷三四七。章衡傳》:「卿為仁宗朝魁甲,寶文藏御集之處,未始除人,今以之處卿?!?/div>
分類:
狀元
科舉考試
進士第
《漢語大詞典》:
敕頭(敕頭)
即狀元。
《
稱謂錄·狀元
》
引 宋 洪皓
《松漠紀(jì)聞續(xù)》
:“ 金 人科舉至秋盡,集諸路舉人於 燕 ,名曰會試。凡六人取一榜,首曰敕頭,亦曰狀元。”參見“ 狀元 ”。
分類:
狀元
《國語辭典》:
狀元(狀元)
拼音:
zhuàng yuán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2.稱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分類:
科舉
本行
行業(yè)
時新
新進
殿試
進士
成績
第一名
突出
狀元
廷試
一甲
《國語辭典》:
狀元(狀元)
拼音:
zhuàng yuán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2.稱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分類:
科舉
本行
行業(yè)
時新
新進
殿試
進士
成績
第一名
突出
狀元
廷試
一甲
《國語辭典》:
三元
拼音:
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贍。注:「陰歷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br />3.習(xí)俗上,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馀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
4.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挂卜Q為「三官」。
6.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分類:
道教
農(nóng)歷
科舉
舊稱
術(shù)數(shù)
數(shù)家
日、月、星
正月
道觀
玉清
月初
六十甲子
清天
初一
解試
七月
三元
九宮
十月
鄉(xiāng)試
一百八
十五
省試
元始天尊
一周
會試
中元
殿試
廷試
解元
會元
狀元
天官
地官
水官
梁丘
其日
元宵
《國語辭典》:
龍首(龍首)
拼音:
lóng shǒu
1.龍的頭部?!独m(xù)漢書志。第六。禮儀志下》:「載飾以蓋,龍首魚尾,華布墻,纁上周,交絡(luò)前后,云氣畫帷裳。」
2.狀元。《稱謂錄》卷二四:「宋朝狀元入相者,呂蒙正、王曾、李迪、宋庠,石揚休詩云:『皇朝四十三龍首,身列黃扉止四人。』」
分類:
山名
科舉
投壺
陜西
狀元
壺中
龍首
長安
安縣
龍頭
正向
自己
《國語辭典》:
大魁
拼音:
dà kuí
指科舉時代的狀元。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九:「四方舉人集京師,當(dāng)入見,而宋公姓名偶為眾人之首?!黄浜笞錇榇罂?。」
分類:
科舉考試
盜賊
賊首
進士
首領(lǐng)
殿試
管樂器
第一名
主管
大魁
狀元
《國語辭典》:
狀元紅(狀元紅)
拼音:
zhuàng yuán hóng
1.一種陳三年的紹興酒。
2.一種荔枝。宋。
曾鞏
荔枝錄
:「狀元紅,言于荔枝為第一,出近歲,在福州報國寺。」
3.紫茉莉的別名。參見「紫茉莉」條。
分類:
花名
果名
酒名
牡丹
荔枝
狀元
故居
《漢語大詞典》:
留館(留館)
清 制,進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應(yīng)朝考,成績優(yōu)者到翰林院學(xué)習(xí)三年,稱“庶吉士”。學(xué)習(xí)期滿,舉行“散館”考試,優(yōu)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職,原為二甲進士授編修,原為三甲進士授檢討,稱為“留館”。未留館的,可為給事中御史主事,或出為州縣官。
《官場現(xiàn)形記》
第五八回:“鄉(xiāng)試三場,會試三場;取中之后,還要復(fù)試,又是殿試、朝考、留館。諸君都是過來人,那一層門檻可以越得過?!眳㈤?span id="pnfspc1" class="book">《清會典事例·翰林院·散館》。
分類:
進士
一甲
分別
狀元
榜眼
探花
《國語辭典》:
廷魁
拼音:
tíng kuí
科舉時代廷試的第一名。
分類:
廷試
第一名
狀元
《漢語大詞典》:
元魁
殿試第一名,即狀元。 清
李漁
《凰求鳳·翻卷》
:“目下新主登極,首重文科,命下官速封試卷進呈,以便親定元魁,風(fēng)示天下。”
分類:
殿試
第一名
狀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