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昶衍
后蜀 主 孟昶 、 前蜀 主 王衍 的并稱。兩人皆亡國之君。 宋 蘇軾 《入峽》詩:“遺民悲 昶 衍 ,舊俗接 魚 蠶 ?!?/div>
《國語辭典》:清言  拼音:qīng yán
1.魏晉時代對玄理的研討與談?wù)??!稌x書。卷五十。郭象傳》:「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句下劉孝標(biāo)注引《文章敘錄》:「晏能清言,而當(dāng)時權(quán)勢,天下談士,多宗尚之?!?br />2.清雅高妙的言論。晉。陶淵明〈詠二疏〉詩:「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國語辭典》:二王  拼音:èr wáng
1.兩位君王。《禮記。曾子問》:「天無二日,土無二王。」
2.晉王戎與王衍。《晉書。卷三四。羊祜傳》:「二王當(dāng)國,羊公無德?!?br />3.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與其第七子王獻(xiàn)之的合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雜藝》:「梁氏秘閣散逸以來,吾見二王真草多矣。」
《漢語大詞典》:三語(三語)
(1). 晉 王衍 向 阮修 問 老 莊 與儒教異同, 修 以“將無同”三字答之,猶言該是相同吧。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后以指應(yīng)對雋語。 唐 王維 《同崔傅答賢弟》詩:“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fēng)流第一人?!?宋 蘇軾 《次韻道潛留別》:“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dāng)付八還。”參見“ 三語掾 ”。
(2).指 宋 趙鼎 評論 邵伯溫 的三句話。宋史·儒林傳二·邵伯溫:“ 趙鼎 少從 伯溫 游,及當(dāng)相,乞行追録,始贈秘閣修撰,嘗表 伯溫 之墓曰:‘以學(xué)行起 元祐 ,以名節(jié)居 紹圣 ,以言廢於 崇寧 ?!酪源巳Z盡 伯溫 出處云?!?/div>
《國語辭典》:三語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棱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后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贊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div>
分類:王衍王戎
《漢語大詞典》:李陽(李陽)
(1). 晉 王衍 妻 郭氏 , 賈后 之親,借勢妄為,性貪戾, 衍 不能禁。時有京師大俠 李陽 , 郭氏 素憚之。 衍 因借口謂 郭 曰:“非但我言卿不可, 李陽 亦謂不可?!?郭氏 方有所收斂。事見《晉書·王戎傳》。后因以指悍妻所畏服的人。 宋 蘇軾 《戲贈孫公素》詩:“不須戚戚如 馮衍 ,便與時時説 李陽 ?!?王文誥 注:“ 孫公素 ……娶 程公 之女,性極妒悍,故云?!?br />(2). 晉 李陽 與 石勒 鄰居,性猛好斗,早年為爭麻池,曾與 石勒 迭相毆擊。后 石勒 舉事成,戲謂 李陽 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笔乱?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784' target='_blank'>《晉書·石勒載記下》。后引以為斗毆的典實。 唐 韓愈 《斗雞聯(lián)句》:“毒手飽 李陽 ,神槌困 朱亥 。”
《國語辭典》:三語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棱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后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贊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div>
分類:王衍王戎
《漢語大詞典》:八王
(1). 晉惠帝 ( 司馬衷 )時,宗室諸王間大混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八王指 汝南王 亮 、 楚王 瑋 、 趙王 倫 、 齊王 冏 、 長沙王 乂 、 成都王 穎 、 河間王 颙 、 東海王 越 。詳“ 八王之亂 ”。
(2). 晉 代 王祥 、 王衍 、 王綏 、 王澄 、 王敦 、 王導(dǎo) 、 王戎 、 王玄 的合稱。晉書·裴秀傳:“ 裴 、 王 二族盛於 魏 晉 之世,時人以為八 裴 方八 王 。 徽 比 王祥 , 楷 比 王衍 , 康 比 王綏 , 綽 比 王澄 , 瓚 比 王敦 , 遐 比 王導(dǎo) , 頠 比 王戎 , 邈 比 王玄 云?!?/div>
《國語辭典》:八王之亂(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晉時,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囧、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颙、東海王越互相爭殺,遂成大亂,史稱為「八王之亂」。
《漢語大詞典》:阿平
晉 王衍 對弟 澄 的昵稱。晉書·王澄傳:“ 澄 字 平子 …… 衍 ( 澄 兄)有重名於世,時人許以人倫之鑒,尤重 澄 及 王敦 、 庾敳 。嘗為天下人士目曰:‘ 阿平 第一, 子嵩 第二, 處仲 第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敦 為大將軍,鎮(zhèn) 豫章 。 衛(wèi)玠 避亂,從 洛 投 敦 ,相見欣然,談話彌日。于時 謝鯤 為長史, 敦 謂 鯤 曰:‘不意 永嘉 之中,復(fù)聞 正始 之音。 阿平 若在,當(dāng)復(fù)絶倒。’”參見“ 阿平絶倒 ”。
分類:王衍昵稱
《漢語大詞典》:阿平絕倒(阿平絶倒)
據(jù)晉書·衛(wèi)玠傳《王澄傳》載, 玠 好言玄理。 瑯玡 王澄 字 平子 ,兄昵稱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許,每聞 玠 言,輒嘆息絕倒。故時為之語曰:“ 衞玠 談道, 平子 絶倒?!焙笠蛞浴鞍⑵浇~倒”謂對對方的言論極為佩服。亦用為譏諷言論極為乖謬,常貽笑大方。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案 用修 ( 楊慎 )每證一事,必令 阿平 絶倒,而此以天祿為蝦蟆尤可笑。”
《漢語大詞典》:白眼兒(白眼兒)
晉 王衍 對 裴逸 的鄙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夷甫 與 裴景聲 志好不同, 景聲 惡,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詣 王 ,肆言極駡,要 王 答己,欲以分謗。 王 不為動色,徐曰:‘白眼兒!’遂作?!?宋 楊伯巖 《臆乘》:“ 晉 王衍 呼 裴逸 曰白眼兒?!?/div>
分類:王衍鄙稱
《漢語大詞典》:醉妝詞(醉妝詞)
詞牌名。 前蜀 后主 王衍 創(chuàng)此調(diào)。一段,六句,二十二字,三仄韻。
《漢語大詞典》:王夷甫識石勒(王夷甫識石勒)
晉 王衍 ,字 夷甫 ,位望隆重,有識鑒。 石勒 年十四,行販 洛陽 ,倚嘯上東門。 衍 見而異之,謂將為天下患。長而為群盜,歸 劉淵 ,屢將兵陷州郡。 晉 太興 中,自稱 趙王 ,旋殺 劉曜 稱帝,建立 后趙 政權(quán),于十六國中,最為強盛。事見晉書·石勒載記后以“王夷甫識石勒”喻能預(yù)識心懷異志者。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 九齡 ﹞因奏曰:‘ 祿山 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絶后患。’ 玄宗 曰:‘卿勿以 王夷甫 識 石勒 之意,誤害忠良?!?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 張九齡 云]‘陛下,此人有異相,留他必有后患?!壅┰疲荨湮鹨?王夷甫 識 石勒 ,留著怕做甚么?兀那左右,放了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