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北宋神宗時人。藝人。曾任教坊使。長于諷刺詼諧,兼能歌舞。曾在演出中嘲諷王安石變法,險被加罪,賴神宗保全得免。
人物簡介
【生卒】:1089—1153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似之,號筠溪。李彌大弟?;兆诖笥^三年進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貶知廬山,改奉嵩山祠,廢斥隱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歷任知州及監(jiān)司。高宗紹興七年召為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復(fù)奏六事,鯁直如故。八年,試戶部侍郎。秦檜復(fù)相,因反對屈節(jié)議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漳州。十年,歸隱福州連江西山。有《筠溪集》。全宋詩
李彌遜(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號筠溪居士,又號普現(xiàn)居士,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士,調(diào)單州司戶。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國朝會要所檢閱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剴切,貶知盧山縣。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為衛(wèi)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轉(zhuǎn)運副使。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知饒州。五年,知吉州。七年,遷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八年,試戶部侍郎。九年,因反對議和忤秦檜,出知漳州。十年奉祠,歸隱福建連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八),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二有傳?!±顝涍d詩,以丁氏八千卷樓藏李鹿山原藏《竹溪先生文集》為底本(藏南京圖書館)。參校朱彝尊藏明鈔本(簡稱明本,藏上海圖書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筠溪集》(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九四四
李彌遜(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號筠溪,福州連江(今福建連江)人,居于吳縣(今江蘇蘇州)。彌大弟。登大觀三年進士第。歷單州司戶,調(diào)鄆州陽谷簿。政和四年二月,除國朝會要所檢閱文字。十二月,引見上殿,改授承奉郎,遷秘書省校書郎,充編修六典檢閱文字。六年,授尚書禮部員外郎。七年正月,守尚書司封員外郎。八年四月,擢為起居郎。以封事剴切貶知廬山縣。歷知冀、筠、饒、吉州。紹興七年,召為左司員外郎,試中書舍人。時秦檜當國主和議,彌遜極論之,遂出知漳州。以力沮和議罷職,歸隱西山十馀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五。有《筠溪集》(一名《竹溪先生文集》)二十四卷(存)。見《筠溪李公家傳》(《筠溪集》卷末附),《宋史》卷三八二有傳。
人物簡介
劉現(xiàn),浙江溫州府永嘉縣人,進士出身。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名。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會試第十名,殿試登二甲第五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有詩名。靖難后以病辭歸,憂憤卒。
人物簡介
傅漢臣,字元功,號現(xiàn)川,山東萊州府平度州人,民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授鎮(zhèn)江府推官,八年九月選授湖廣道試監(jiān)察御史,九年巡按直隸,十一年巡按陜西,十二年去職。
人物簡介
今端,字毫現(xiàn)。新會人。俗姓蔣。晚隨天然主法丹霞,推為龍護園主。久之還雷峰,休老而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楊現(xiàn),字廷蘊,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民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五十七名,登二甲第二十三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79—1636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孟長,號現(xiàn)聞。萬歷四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與舅父文震孟同在翰林,持清議。天啟五年被劾為繆昌期死黨,削籍。崇禎元年起左贊善,歷右庶子充日講官,遷詹事。佐韓爌等定逆案,為溫體仁所忌。借主鄉(xiāng)試時武生冒籍事貶為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尋移疾歸。卒謚文毅。有《循滄集》、《公槐集》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孟長,長洲人。萬歷己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南少詹事贈禮部右侍郎謚文毅有公槐響玉棘門沆瀣秋旻文遠循滄松癭伽陵風吟諸集維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長,號現(xiàn)聞,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文學家。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勵志鞠之。與舅父文震孟同學,時有盛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舉己未科進士,考選為庶吉士。座主韓爌、館師劉一燝很器重他,兩人并執(zhí)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詢。天啟時,授檢討,纂修《神宗實錄》。后乞假告歸。四年冬還朝,當時東林黨趙南星、高攀龍等人被趕出朝廷,黨禍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鑒錄》列為東林黨人,明年以母喪歸,甫出京都,給事中楊所修彈劾他為繆昌期死黨,遂削籍為民。作《開讀始末》記吳民反閹黨事。崇禎元年起左贊善。歷右庶子,為經(jīng)筵日講官。三年秋,與諭德姚明恭主順天鄉(xiāng)試。有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給事中王猷彈劾,又遭溫體仁忌,貶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歸鄉(xiāng),家居二年,崇禎九年(1636年)卒。福王時贈禮部侍郎,謚文毅。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晝夜誦佛經(jīng)不止。著成《佛法金湯徵文錄》十卷。黃道周《漳浦集》中寫道:“萬歷初年,閣臣鷙起,文章之道,復(fù)歸詞林,李大泌,姚吳門為之歸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吳門。下所為,霞蒸岳舉,文行宗表,無有先于吳門者矣。先生安步指辭,宏聲亮實,韓蒲州見之而有王佐之稱,劉南昌因之而有人龍之嘆?!边€著有《公槐集》、《響玉集》、《棘門集》、《沆瀣集》、《循淪集》、《丹黃、松癭集》、《伽陵集》、《風唫集》等。
人物簡介
【生卒】:?—1891 【介紹】: 清云南建水人,回族。本名現(xiàn)。咸豐六年,在澄江起事。據(jù)新興、昆陽等八城,進逼省城。同治元年降清,佐岑毓英擊回民義軍。官至云南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