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10 【介紹】: 宋河南人,字秉陽。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吉州。端拱中遷樞密直學士。淳化二年拜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歷按諸寨,撫定羌戎,民感恩畫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罷政出知河陽。大中祥符中進戶部尚書。卒謚恭肅。
全宋文·卷一○四
溫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陽,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登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開渭南之地。連知鳳翔、興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陽,歷知開封府、天雄軍、河南府。景德中判審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戶部尚書、判昭文館大學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謚恭肅。仲舒敏于應務,與寇準同進,人稱「溫、寇」。《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王繼英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06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少從趙普給筆札,后補中書省官。真宗即位,為引進使。景德二年,累官樞密使。從真宗至澶州,契丹請和,諏訪經(jīng)略,多所參預。卒謚恭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1—999 【介紹】: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桃源縣,通判潁州。淳化二年,以明練刑章,為審刑院評議官。李順起事時,受命充陜西至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宋、潭、桂、涇諸州,所至以嚴明剛果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8—1018 【介紹】: 宋洛陽人,字樂道。趙孚子。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太常丞等職。真宗朝,拜右正言,預重修《太祖實錄》。遷知制誥、知審刑院,充翰林學士。從真宗至澶淵訂和盟,并撰答書。后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累官至御史中丞。卒謚文定。有文集。
全宋詩
趙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樂道,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歷大理評事、光祿寺丞,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遷太常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制誥。景德三年(一○○六),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罷(《宋宰輔編年錄》卷三)。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定。有集五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七
趙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樂道,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趙孚子。雍熙二年登進士第,歷大理評事、光祿寺丞,召試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咸平三年知制誥、副夏侯嶠巡撫江南,還,知審刑院。繼判尚書省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審官院。景德初為工部員外郎,充翰林學士。陪伴遼使臣,作《戴斗懷柔錄》三卷以獻。三年,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俄修國史。累遷尚書右丞,又知兼宗正卿。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卒,年六十一,謚文定。有集五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1—1017 【介紹】: 宋閬州閬中人,字唐夫。陳省華長子。太宗端拱二年進士。累官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刻《集驗方》于石,植樹鑿井。為交州國信使,卻贈遺,免擾民。建言折變收市苧布,公私交濟。充度支判官。真宗咸平四年,拜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詔同三司使議省煩冗文帳二十一萬余道,減河北冗官七十五員。景德中知樞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多立條約,著《監(jiān)牧議》。大中祥符五年充樞密使。九年,以疾優(yōu)拜右仆射、知河陽。卒謚文忠。有《請盟錄》。
全宋詩
陳堯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閬州閬中(今屬四川)人。堯佐兄。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進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解褐光祿寺丞、直史館,遷秘書丞。再遷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樞密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本官同平章事、充樞密使,兼領群牧。九年,罷知河陽。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謚文忠?!?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四有傳。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陳堯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閬州閬中(今四川閬中)人。端拱二年進士第一,授光祿寺丞、直史館,歷廣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度支判官,廣南東、西兩路安撫使。咸平四年除同知樞密院事。景德元年簽書樞密院事;三年,以戶部尚書與王欽若并知樞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預修國史。大中祥符五年,除同平章事,充樞密使。七年,罷。明年,再為樞相。九年罷,命判河陽。天禧初卒,年五十七。有《請盟錄》三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八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1—1059 【介紹】: 宋深州饒陽人,字仲祖。李宗諤子。以蔭入仕。賜進士出身。歷河北轉(zhuǎn)運使,措置撫定江陵屯兵嘩動。徙知潭州,戍卒憤監(jiān)軍酷暴而欲為亂,因昭述而寢其謀。累遷真定府路安撫使、知成德軍,水災民多流亡,籍僧舍積粟為粥糜,活饑民數(shù)萬計。官終尚書右丞。卒謚恪。
全宋詩
李昭述(?~一○五九),字仲祖,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賜進士出身,累遷開封府推官。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知常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遷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轉(zhuǎn)運使??刀ㄔ辏ㄒ弧鹚摹穑┽汴兾鬓D(zhuǎn)運使(同上書卷一二八)。入為三司戶部副使,樞密直學士。歷知成德軍、秦州、真定府、鄭州。入判太常寺,復領三班,累遷兵部侍郎、尚書右丞。仁宗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銘》)。謚恪?!?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昭述(九六一——一○五九),字仲祖,饒陽(今河北饒陽)人,宗諤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召試學士院,賜進士出身,為刑部詳覆官,累遷秘書丞。以太常博士知開封縣,特遷尚書屯田外郎、開封推官,出知常州,遷三司度支判官。歷知潭州、淮南轉(zhuǎn)運使兼發(fā)運使、陜西轉(zhuǎn)運使、三司戶部副使、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等。官至尚書右丞。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謚恪。見胡宿《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銘》,《宋史》卷二六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1—1014 【介紹】: 宋開封東明人,字損之,一字宗圣。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知彭州。真宗時累官樞密直學士。敏于吏事,所至有聲。工詩,多與楊億等人唱和。
全宋詩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又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為和州防禦推官。擢知彭州。真宗咸平初徙知潤州,四年(一○○一)為三司度支副使,俄擢權三司使。后貶忠武軍行軍司馬。景德二年(一○○五)起知復州,換秀州。大中祥符二年(一○○九)知潭州。七年卒,年五十四。工詩,多與楊億輩酬唱。《宋史》卷三○四有傳。
全宋文·卷一八三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一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北)人。雍熙二年登進士,初命和州防禦推官,歷保寧、鎮(zhèn)海二鎮(zhèn)從事,知彭州,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咸平中,知潤州,改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兼發(fā)運使。擢樞密直學士,掌三班,權三司使。坐事貶官。景德中,起知復州、秀州。大中祥符二年知潭州,遷太常少卿。復加樞密直學士,換左司郎中。七年卒,年五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俞獻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0—1045 【介紹】: 宋歙人,字諫臣。俞獻可弟。少與兄以文學知名。第進士。補安豐尉,調(diào)昭州軍事推官。累遷殿中侍御史,為三司鹽鐵判官。上言請節(jié)用,帝納其言?;凑沱}利不登,命往經(jīng)度,更立新法,歲增鹽課緡錢甚眾。除陜西轉(zhuǎn)運使,徙京西,入對言趙振堪將帥,范仲淹、明鎬可大用,及條上邊策甚備。知杭州,潮溢決堤,發(fā)卒鑿西山石作堤數(shù)十里,民以為便。知應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二七一
俞獻卿(九七○——一○四五),字諫臣,歙(今安徽歙縣)人。進士及第,補安豐縣尉。累遷殿中侍御史,為三司鹽鐵判官。經(jīng)度淮浙鹽利,更立新法,歲增鹽課緡錢甚眾。除陜西轉(zhuǎn)運使,薦范仲淹、明鎬可大用。以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杭州。發(fā)卒鑿西山,筑堤數(shù)十里以禦江潮,民以為便。以刑部仕郎致仕,慶歷五年卒,年七十六。見劉敞《公是集》卷五三《俞公墓志銘》,《宋史》卷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2—1049 【介紹】: 宋洛陽人,字表臣。石熙載子。性疏曠,好諧謔。初補西頭供奉官。擢直集賢院,與李宗諤、楊億、劉筠等友善。校讎秘書,凡經(jīng)其手者,人皆傳之。仁宗景祐四年,拜參知政事,次年罷。后以太子少傅致仕,遷少師。卒謚文定。熟悉臺閣故事,不汲汲近名,喜賓客。有文集。
全宋詩
石中立(九七二~一○四九),字表臣,洛陽(今屬河南)人。以父蔭補西頭供奉官,后擢直集賢院,校讎秘書。累遷尚書禮部侍郎,判吏部南曹。改判戶部句院,遷史館修撰,糾察在京刑獄。以吏部郎中、知制誥領審官院。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翰林學士,判秘閣。仁宗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參知政事。以太子少傅致仕?;实v元年卒,年七十八(《隆平集》卷九)。謚文定。有文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三有傳。
全宋文·卷二七七
石中立(九七二——一○四九),字表臣,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初,以父熙載恩補西頭供奉官,轉(zhuǎn)光祿寺丞。咸平三年,以殿中丞直集賢院。仁宗即位,以戶部郎中充史館修撰,糾察在京刑獄。稍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入為翰林學士,判秘閣。后遷禮部侍郎、學士承旨兼龍圖閣學士。景祐四年拜參知政事。明年轉(zhuǎn)戶部侍郎,判尚書都省?;实v元年八月卒于京師,年七十八。贈太子太傅,謚文定。有文集二十卷。見宋祁《景文集》卷五九《石太傅墓志銘》,《宋史》卷二六三《石熙載傳》。
楊崇勛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6—1045 【介紹】: 宋薊州人,字寶臣。少以父任為東班承旨,事真宗于潛邸。真宗即位,授右侍禁,累遷客省使兼群牧副使。以告周懷政謀奉帝為太上皇而傳位太子事,擢桂州觀察使、群牧使。仁宗時出知定州,進殿前副都指揮使兼樞密副使,遷樞密使。尋以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出判許州,后罷同平章事,歷徙數(shù)州。久任軍職,性貪鄙。后坐其子納贓枉法,以左衛(wèi)上將軍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子淵。舉進士。仁宗時歷知滑州、延州、壽州,治水患有績。又知江寧、河南、開封等府,進拜參知政事。性端重,在政府議論常近寬厚。治民多智慮,愷悌愛人。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謚康靖。
全宋詩
李若谷,字子淵,徐州豐(今屬江蘇)人。真宗時進士,初仕長社縣尉,累遷權三司戶部判官,出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徙知陜州、梓州。仁宗天圣初,判三司戶部勾院,歷知荊南、潭、滑、壽、江寧、河南、并、開封等州府。官至參知政事。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謚康靖。《宋史》卷二九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三
李若谷(九七○——一○四九),字子淵,徐州豐縣(今江蘇豐縣)人。舉進士,補長社縣尉,累遷度支員外郎、權三司戶部判官,出為東京轉(zhuǎn)運使。歷知陜、梓、荊南、潭、滑、延、壽、江寧、河南、并等州府,所在有善政。進尚書工部侍郎、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寶元元年,拜參知政事。以耳疾,累上章辭位,罷為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提舉會靈觀事,以太子少傅致仕。皇祐元年卒,年八十,贈太子太傅,謚康靖。見《宋史》卷二九一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5—1057 【介紹】: 宋眉州人,字昌言。少孤力學。仁宗景祐四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太常寺。上疏力請廣言路、尊儒術、防壅蔽、強宗室、重農(nóng)桑、禁奢侈,有補于時。為人純素忠謹,以律度自居。
全宋詩
石揚休(九九五~一○五七),字昌言,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授同州觀察推官,遷知中牟縣。后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太常寺,兼勾當三班院,為宗正寺修玉牒官。遷工部郎中,未及謝,于嘉祐二年卒,年六十三。有《西齋文集》十卷,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鎮(zhèn)撰《石工部揚休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九有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同州馮翊人,后家河南,字垂訓。楊希閔子。第進士。歷大理寺丞,出知襄、廬、鄆三州。累遷太常少卿,以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河中府,加樞密直學士知益州,奏罷不便民之務。入勾當三班院,遷給事中,以龍圖閣學士知澶州,終同知審官院。
全宋文·卷三二六
楊日嚴,字垂訓,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進士及第,試秘書省校書郎,遷大理寺丞。景祐中知襄、盧、鄆三州,歷兩浙、京東、益州轉(zhuǎn)運使,江淮制置發(fā)運使,三司戶部、度支、鹽鐵副使。以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知河中府。慶歷初加樞密直學士,知益州。遷給事中,以龍圖閣學士知澶州。召權知開封府。終知審官院?!?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有傳。
呂公綽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9—1055 【介紹】: 宋壽州人,字仲裕。呂夷簡子。以蔭補將作監(jiān)丞。累遷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舉修祭器。嘗以郊廟祭器制度多違禮,請悉更造,又編集《郊祀總儀》進上。后歷龍圖閣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執(zhí)政時,多涉干請,嘗泄漏除拜以市恩,時人比之竇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呂公綽(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長子。蔭補將作監(jiān)丞、知陳留縣。天圣中為館閣對讀。改集賢校理,遷太子中允。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慶歷元年同判太常寺。遷尚書工部員外郎,為史館修撰。三年父罷相,直集賢院,同管勾國子監(jiān),出知鄭州。慶歷末,歷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集賢殿修撰?;实v中知永興軍,改樞密直學士、知秦州。遷刑部郎中,召為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未拜。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見王圭《華陽集》卷三八《呂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1049 【介紹】: 宋蘇州長洲人,字道卿。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累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出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疏盤龍匯、滬瀆港入海,民賴其利。慶歷六年,知永興軍,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頃。仁宗御天章閣,詔問當世急務,清臣條對極論時政闕失,多劘切權貴。擢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实v元年以侍讀學士知河陽。有《述煮茶小品》。
全宋詩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還為集賢校理。又通判太平州,知秀州。累擢右正言、知制誥,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公事。慶歷六年(一○四六),出知澶州,尋改青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五八)。七年,為永興軍路都部署兼本路安撫使、知永興軍(同上書卷一六○)。八年,復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同上書卷一六四)?;实v元年,知河陽,未幾卒(同上書卷一六六),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五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圣二年舉進士高第。歷光祿寺丞、集賢校理,知秀州、宣州。累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進直史館。寶元初出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次年以右正言知制誥,知審官院,判國子監(jiān)??刀ㄔ?,擢為起居舍人、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公事,出知江寧府。慶歷三年,入翰林為學士。后為宰相陳執(zhí)中所排,出知澶州,進戶部郎中,徙知青州、永興軍。八年,復入為權三司使。皇祐元年出知河陽,未幾卒,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十六卷),又著《春秋類纂》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五有傳,又見《隆平集》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