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8 【介紹】: 唐宗室。越王李貞長子。好文學,善騎射。封瑯邪王,歷密、濟、博三州刺史。中宗廢,起兵討武后,凡七日兵敗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6 【介紹】: 唐相州安陽人。功授右千牛將軍,封瑯邪郡公。尚中宗女,拜駙馬都尉。武三思謀亂,同皎欲劫殺之,事泄,為三思誣害。睿宗立,復其官爵,謚忠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3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善騎射,玄宗天寶初為河源軍使,與吐蕃贊普王子郎支都交戰(zhàn),直斬其首。累拜金吾將軍。安史之亂,獻家貲助軍平叛,從郭子儀攻相州。封瑯邪郡公、英武軍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至唐初河內(nèi)溫人。隋時為國賓,襲瑯邪公。入唐,歷任膳部郎中、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通直散騎常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相州安陽人,字弘志。王同皎之孫。憲宗元和中累擢將作監(jiān),遷左散騎常侍,拜涇原節(jié)度使。穆宗即位封瑯邪郡公,更節(jié)度荊南,善治軍。卒于檢校尚書左仆射,贈司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德宗建中中任幽州盧龍節(jié)度都巡使。建中二年(781)往范陽,與吉逾等題詠唱和。事跡見《金石萃編》卷一〇五《題云居上寺詩并序》?!度圃娡饩帯反嬖?首。
全唐詩補逸
王潛字弘志,相州安陽人,為駙馬都尉光祿卿王同皎孫。元和中擢將作監(jiān),遷左散騎常侍,拜涇原節(jié)度使。穆宗即位,封瑯琊郡公。大和初,檢校尚書左仆射,卒于官。(《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有傳附于《王同皎傳》。)詩一首。(《全唐詩》無王潛詩。)
苻澈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瑯邪人。苻璘子。文宗開成四年,自長武城使,拜邠寧節(jié)度使。五年,為河東節(jié)度使,封瑯邪郡侯。武宗會昌二年,因病罷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7—918 【介紹】: 五代時前蜀創(chuàng)建者。許州舞陽人,一說陳州項城人。字光圖。少無賴,販私鹽為業(yè)。唐末,從忠武軍為隊將,隨楊復光破黃巢軍,擢為都頭。后赴成都僖宗行在,被田令孜收為養(yǎng)子。僖宗返長安,建為神策軍宿衛(wèi)。僖宗光啟二年,護駕幸興元,出為壁州刺史。文德元年,授永平軍節(jié)度使。后建攻破成都,據(jù)兩川。唐昭宗天復三年,封蜀王。后梁滅唐,建遂自立為蜀帝,史稱前蜀。在位十六年。廟號高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47—918 字光圖,排行八、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一作陳州項城(今河南沈丘)人。少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生,人稱“賊王八”。后投忠武軍,累遷列校。廣明亂后,為都頭,入蜀馳援。僖宗歸京后,分典神策軍。不久,出為壁州(一說利州)刺史。在蜀召集亡命及溪洞酋豪,先后攻占劍南西川、東川、山南西道等地。昭宗天復三年(903),被封為蜀王。后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在成都稱帝,建前蜀。在位12年,蜀中頗為安定。廟號高祖。事跡見《舊五代史》、《新五代史》本傳、《十國春秋》本紀?!?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九
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初為列校。田令孜養(yǎng)為假子。拜諸衛(wèi)將軍。大順中累加檢校司徒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管內(nèi)觀察處置云南八國招撫等使。景福二年加同平章事。乾寧四年。攻殺東川節(jié)度使顧彥暉。遂據(jù)有兩川之地。光化三年加中書令。命以西川節(jié)度使兼東川武信軍兩道都指揮制置等使。賜爵瑯琊王。四年改封西平王。天復三年加守司徒。進爵蜀王。七年。梁受唐禪。遣使宣諭。拒不納。遂稱帝。國號大蜀。改元武成。光天元年六月殂。年七十二。僭謚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廟號高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7 【介紹】: 唐太原祁人,一說河中人。以父蔭補軍校,歷河中馬步軍都虞侯,僖宗廣明元年為留后,一度降黃巢,旋又歸朝廷,擢河中節(jié)度使。中和三年,與李克用等攻下長安,拜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瑯邪郡王。聯(lián)合李克用破田令孜軍;又反對朱玫擁立襄王李煴,殺煴擁僖宗復位。后為部將常行儒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0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昭文。第進士,授校書郎。擢翰林學士。僖宗廣明初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黃巢入關(guān),僖宗西狩,徽被黃巢軍所執(zhí),迫以為官,卒不受。后奔河中。詔拜兵部尚書、諸道租庸供軍使。因請赦沙陀罪,令沙陀平京師,有功,進右仆射。卒謚貞。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三
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大中十一年登第。乾封初累拜中書舍人。賜金紫。遷戶部侍郎學士承旨。改兵部。轉(zhuǎn)尚書左丞。廣明元年以戶部侍郎同平章事。黃巢入潼關(guān)。污賊偽命。乘間奔河中。授兵部尚書京城四面宣慰使。以收復京師功加左仆射。光啟中領(lǐng)昭義節(jié)度使。充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進檢校司空御史大夫。權(quán)京兆尹。累為太子少師。貶集州刺史。沙陀逼京師。召拜吏部尚書。封瑯琊郡侯。襄王煴僭號。迫作誓牒?;胀惺旨膊皇?。煴平。授御史大夫。復拜太子少師。昭宗立。授吏部尚書。進右仆射。大順元年卒。贈司空。謚曰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66—916 【介紹】: 五代時京兆人,字眾美。少事朱溫為小校。從溫征戰(zhàn),累功封瑯邪郡王。后梁末帝時遷鎮(zhèn)天平。檀嘗招納亡盜于帳下,帳下兵亂被殺。謚忠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五代時莆田人,字文堯,一作福清人,字文饒,號狎鷗翁。唐昭宗乾寧三年進士,又擢弘詞科。初為京兆府參軍。天祐中以右拾遺受詔冊王審知為閩王。后梁太祖開平中復為閩王冊禮副使。尋擢福建鹽鐵使,就加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后依審知,遂為閩相,卒。工詩,有《晝錦》、《弘詞》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文堯,排行十九,自號狎鷗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昭宗乾寧三年(896)登進士第。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任京兆府參軍。光化三年(900),授右拾遺。天祐元年(904)為冊禮使,封王審知為瑯琊王,后拜諫議大夫。后梁開平三年(909),封王審知為閩王,承贊復為冊禮副使。尋擢右諫議大夫、福建鹽鐵副使,就加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留相閩。生平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六三、《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唐才子傳》卷一〇、《十國春秋》卷九五。承贊工詩,尤以《題槐》、《訪建陽馬驛僧亞齊》詩著名。辛文房稱其詩“高妙”(《唐才子傳》卷一〇)?!?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翁承贊詩》1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又1首?!度圃娎m(xù)拾》補6首。
唐詩匯評
翁承贊,生卒年不詳,字文堯,晚年自號狎鷗翁,福唐(今福建福清)人。乾寧三年(896)登進士第,又擢宏詞科,任京先府參軍。天祐元年,昭宗冊福州威武軍節(jié)度使王審知為瑯琊郡王,承贊以右拾遺為冊禮使。返命,遷戶部員外郎、諫議大夫。后梁開平三年,梁太祖冊封王審知為閩王,以承贊為冊禮副使。尋官守諫議大夫、福建鹽鐵副使,就加左散騎常侍、御史大夫。遂依王審知,審知以為相。卒。能詩,與黃滔友善。有《翁承贊詩》一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承贊工詩,體貌甚偉,且詼諧,名動公侯……嘗奉使來福州,見友僧亞齊,贈詩云:“蕭蕭風雨建陽溪,溪畔維舟見亞齊。一軸新詩劍潭北,十年舊識華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應笑乘軺青瑣客,此時無暇聽猿啼?!彼姼呙钅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本名吉諫。初為王建牙將,唐昭宗景福元年,破楊守厚有功,建改其姓名,錄為假子。天復初,充行營兵馬使,討平杜法從,以功進秩兼侍中。前蜀王建永平三年,太子元膺之亂,宗黯逾城入,與徐瑤等戰(zhàn)于殿前,瑤敗死。王衍即位,論功封瑯邪郡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滁州人,字子叔,號瑯邪山人。朱元璋至滁,杖策謁軍門,留置幕下。嘗勸朱元璋整軍紀。后為太平知府,得民眾愛戴。明開國后,官至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