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使節(jié)(使節(jié))  拼音:shǐ jié
1.古時稱使臣所持的符節(jié)信物。如:「漢朝蘇武身負王命,手持使節(jié)出使匈奴。」
2.使者,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或派往國外辦理事務(wù)的代表。如:「為了這項外交政策,政府打算派遣外交使節(jié)前往該國進行說明?!?/div>
《國語辭典》:升堂  拼音:shēng táng
1.登上廳堂?!秲x禮。鄉(xiāng)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來日聚文武于帳下,先教見我江東英俊,然后升堂議事。」
2.舊稱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知縣升堂,眾人把上項事,說了一遍。」
3.比喻學問技藝已稍入門。《文選??兹凇K]禰衡表》:「初涉藝文,升堂睹奧。」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仲尼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顏氏居八人焉?!?/div>
《國語辭典》:升堂拜母  拼音:shēng táng bài mǔ
古時友誼深厚的人,相訪時,進入后堂拜候?qū)Ψ侥赣H,表示結(jié)為通家之好。《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div>
《漢語大詞典》:給事(給事)
(1).處事;辦理事務(wù)。國語·周語中:“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用也……以恭給事則寬於死,以儉足用則遠於憂。” 宋 曾鞏 《都知制》:“門闈房闥之間,朝夕給事,非謹信忠篤,烏可處斯任哉!”
(2).供職。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其父 鄭季 ,為吏,給事 平陽侯 家。”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而 朝恩 幼子曰 令徽 ,年十四五,始給事於內(nèi)殿。上以 朝恩 故,遂特賜緑焉。”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天聰 已前,鈞衡帷幄,悉任懿親,異姓儒臣,但令給事文館?!?br />(3).引申為侍奉。 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事部四》:“ 東坡 讀《阿房宮賦》,至夜分猶不寐……有二老兵,皆 陜 人,給事左右,坐久,甚苦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于玉:“有四麗人,斂袵鳴璫,給事左右。”
(4).官名。給事中的省稱。 唐 韓愈 《答劉正夫書》:“ 愈 於足下,忝同道而先進者,又常從游於賢尊給事,既辱厚賜,又安得不進其所有以為答也?!?span id="k2aasut" class="book">《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只有一個 馬給事 ,天性絶飲?!?/div>
《國語辭典》:道理  拼音:dào lǐ
1.事情的真理?!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敢亲x文章的讀了這一篇,就悟想出十幾篇的道理,才為有益?!?br />2.理由?!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杆质呛擦?,將來仍舊得法,也未可知,那有不看重他的道理?」
3.處理或打算。《老殘游記》第一八回:「明日先把案內(nèi)人證提來,再作道理?!埂端疂G傳》第四回:「智深尋思一計:『若不生個道理,如何能勾酒吃?!弧?br />4.道義、道德。《韓非子。解老》:「夫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挂沧鳌傅蓝Y」。
《國語辭典》:垂拱  拼音:chuí gǒng
1.雙手重疊在一起而下垂,以示恭敬。《禮記。玉藻》:「凡侍于君,紳垂,足如履齊,頤霤,垂拱,視下而聽上?!?br />2.垂衣拱手,不親理專務(wù)。多指帝王的無為而治?!稌?jīng)。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重拱而天下治?!埂段倪x。王褒。圣主得賢臣頌》:「雍容垂拱,永永萬年?!?br />3.形容無事可做。漢。賈誼 旱云賦:「畎畝枯槁而失澤兮,壤石相聚而為害。農(nóng)夫垂拱而無事兮,釋其鋤耨而下淚?!?br />4.形容不費力氣。《晉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吾欲移兵嶺北,廣收資實,須秦弊燕回,然后垂拱取之?!?br />5.唐武后的年號(西元685~688)。
《漢語大詞典》:王佐
(1).王者的輔佐,佐君成王業(yè)的人。漢書·董仲舒?zhèn)髻?/a>》:“ 劉向 稱‘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雖 伊 呂 亡以加, 筦 晏 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懷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唐 韓愈 《合江亭》詩:“維昔經(jīng)營初,邦君實王佐?!?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漢 之稱王佐者,人皆許之而已,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br />(2).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清朝野史大觀·史料·帝師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div>
《國語辭典》:任事  拼音:rèn shì
1.委任職務(wù)?!俄n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察端而觀失,有過者罪,有能者得,故愚者不任事。」唐。韓愈 與鄭相公書:「孟氏兄弟在江東未至,先與相識,亦甚循善,所慮才干不足任事。」
2.擔當事務(wù)。《史記。卷八○。樂毅傳》:「執(zhí)政任事之臣,脩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隸,皆可以教后世?!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彼任事者只顧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剝百端,以致小民愁怨?!?br />3.無論什么事?!督鹌棵贰返谄叨兀骸该缐?,貼刑,不止二十歲,捏出水兒來的一個小后生,任事兒不知道?!?/div>
《國語辭典》:機關(guān)(機關(guān))  拼音:jī guān
1.有機件可以操控活動的器械。《隋書。卷五八。列傳。柳?》:「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機關(guān),能坐起拜伏?!?br />2.控制器械的開關(guān)?!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改侵獦尩臋C關(guān)不靈,還未放出,已經(jīng)被他拿住。」
3.計謀、陷阱?!冻蹩膛陌阁@奇》卷六:「他會千方百計弄出機關(guān),智賽良平,辯同何賈,無事誘出有事來。」《儒林外史》第三○回:「姓名此時還說不得,若泄漏了機關(guān),傳的他知道,躲開了,你還會不著?!?br />4.有組織的團體。多指辦理事務(wù)的機構(gòu)。如:「公家機關(guān)」。
《漢語大詞典》:攝事(攝事)
(1).治事,理事。宋書·鮮卑吐谷渾傳:“ 碎奚 性純謹,三弟專權(quán), 碎奚 不能制,諸大將共誅之。 碎奚 憂哀不復攝事?!?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 田侯 攝事,奉我天明,束縛弓戈,考校度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予參 成都 議幙,攝事 漢嘉 ,一見荔子熟?!?br />(2).代行其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禮,天子建國,左廟右社,以石為主,祭則希冕。今多王公攝事,王者不親拜焉?!?span id="l2d2k9p" class="book">《新唐書·張延賞傳》:“故事,臨軒冊拜三公,中書令讀冊,侍中贊禮,或闕,宰相攝事?!?宋 蘇軾 《上園丘合祭六議札子》:“若親郊之歲,遣官攝事,是無故而用有故之禮也?!?/div>
《國語辭典》:修治  拼音:xiū zhì
修理整治?!稘h書。卷七六。韓延壽傳》:「修治學宮,春秋鄉(xiāng)射?!?/div>
《國語辭典》:善后(善後)  拼音:shàn hòu
事故發(fā)生后妥善處理遺留下的問題。宋。蘇軾送范中濟經(jīng)略侍郎〉詩:「謀初要百慮,善后乃萬全?!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改巧坪笫乱耍俦1憬慌c蕭云仙辦理?!?/div>
《漢語大詞典》:聯(lián)事(聯(lián)事)
(1).聯(lián)合處理事務(wù)。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聯(lián),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聯(lián)事,二曰賓客之聯(lián)事,三曰喪荒之聯(lián)事,四曰軍旅之聯(lián)事,五曰田役之聯(lián)事,六曰歛弛之聯(lián)事,凡小事皆有聯(lián)?!?賈公彥 疏:“謂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聯(lián)事通職?!?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春官聯(lián)事,蒼靈奉涂?!?span id="dfunfpe" class="book">《南史·施文慶傳》:“自 太建 以來,吏道疏簡,百司弛縱, 文慶 盡其力用,無所縱捨,分官聯(lián)事,莫不振懼?!?清 龔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勢,人心風氣,土所宜,姓所貴,國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聯(lián)事焉,皆非所專官?!?br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與前司徒左史殷蕓令》:“昔經(jīng)聯(lián)事,理當酸愴也?!?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序:“僕忝臺閣,早經(jīng)聯(lián)事,雖幸揖風彩,而不接殷勤?!?宋 洪邁 《夷堅丙志·陰司判官》:“方有聯(lián)事之幸,不敢不修謁?!?br />(3).相連記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紬三正以班歷,貫四時以聯(lián)事。”
《國語辭典》:治本  拼音:zhì běn
從根本著手,解決問題。如:「治標不如治本?!?/div>
《國語辭典》:治標(治標)  拼音:zhì biāo
只處理表面上的枝節(jié)末處,而未能真正解決根本癥結(jié)。如:「你擦這藥膏只是治標罷了,還是去看醫(yī)生吧!」
《國語辭典》:部分  拼音:bù fen
整體中的局部、某些個體。如:「部分相同」、「公司先送來部分訂貨?!?/div>
《國語辭典》:豪放  拼音:háo fàng
豪邁奔放。亦指舉止狂放而不拘小節(jié)?!侗笔?。卷四三。列傳。張彝》:「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無所顧忌?!埂端问贰>硭乃亩?。文苑傳四。蘇舜欽傳》:「益讀書,時發(fā)憤懣于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挂沧鳌负勒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