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無解(無解)
(1).無從理解。荀子·非十二子:“案往舊造説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br />(2).謂不能消除。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恩有所結,終身無解?!?span id="qdl4cgy" class="book">《通典·食貨九》:“今鑄二銖恣行,新細於官,無解於乏,而人姦巧大興?!?/div>
《漢語大詞典》:妙言
(1).微妙不易理解的言論。韓非子·忠孝:“殆物妙言,治之害也。”
(2).動聽的言語。 宋 黃庭堅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妙言對賓客,稱渠萬金產(chǎn)?!?/div>
《漢語大詞典》:寵賁(寵賁)
易·賁:“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李鼎祚 集解引 荀爽 曰:“賁飾丘陵,以為園圃隱士之象也。五為王位,體中履和,勤賢之主,尊道之君也?!焙笕宥嗬斫鉃樵谏衔徽叨Y賢下士聘用賢人之意,故以“寵賁”為征聘的榮耀。 清 顧炎武 《復周制府書》:“未得登龍,俄承遺鯉,將下交乎白屋,復寵賁乎元纁。此真 姬公 吐握之風,當亦 園 綺 趍從之日。”
《國語辭典》:古怪  拼音:gǔ guài
1.奇異。《儒林外史》第五回:「兩位就中了幾回狀元,吃了幾十杯。卻又古怪,那骰子竟像知人事的,嚴監(jiān)生一回狀元也不曾中。」
2.不同尋常?!都t樓夢》第三六回:「襲人深知寶玉性情古怪,聽見奉承吉利話,又厭虛而不實;聽了這些盡情實話,又生悲感?!?/div>
《國語辭典》:貫徹(貫徹)  拼音:guàn chè
貫通、通徹。如:「這件任務不管遭遇任何困難,都要貫徹到底?!?/div>
《國語辭典》:靈性(靈性)  拼音:líng xìng
聰慧的天性。唐。韓愈芍藥歌〉:「嬌癡婢子無靈性,競挽春衫來比并?!埂都t樓夢》第八一回:「我看他相貌也還體面,靈性也還去得,為什么不念書?」
《漢語大詞典》:俗諦(俗諦)
(1).佛教語。佛教依照事物的現(xiàn)象而闡發(fā)的淺明而易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稱“世諦”、“世俗諦”,與“真諦”相對。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禪院碑》:“曾近俗諦,或乘法流?!?明 宋濂 《重塐釋迦文佛臥像碑銘》:“本則真諦,跡則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議之事,烏可以異觀哉?” 范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所謂二諦,一是俗諦,二是真諦?!?br />(2).引申指淺陋的道理。 吳騫 輯《扶風傳信錄》附錄引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聞座客方談, 采蘋 笑曰:‘諸君所説,皆俗諦耳?!?/div>
《國語辭典》:疑問(疑問)  拼音:yí wèn
令人質疑的問題。如:「如有任何疑問,可徑赴本中心洽詢?!?/div>
《國語辭典》:領解(領解)  拼音:lǐng jiè
科舉時代稱考中鄉(xiāng)試的為「領解」。
《漢語大詞典》:半解
(1).剖分為二。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 晉 杜預 注:“享則半解其體而薦之,所以示其儉?!?br />(2).未全理解。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div>
分類:剖分理解
《國語辭典》:通解  拼音:tōng jiě
通達理解?!侗饼R書。卷四四。儒林傳。馮偉傳》:「少從李寶鼎游學,李重其聰敏,恒別意試問之。多所通解,尤明禮傳?!埂缎绿茣>硪话怂?。楊收傳》:「疏眉目,寡言笑,博學彊記,至它藝無不通解?!?/div>
《國語辭典》:悟性  拼音:wù xìng
1.分析、領悟事物的能力。《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賈氏三兄弟當中,算賈葛民頂聰明,悟性極好。」
2.哲學上指提供先天概念,以綜合感覺材料構成知識的能力。也稱為「知性」。
《漢語大詞典》:識理(識理)
辨認和理解。《宋史·王奭傳》:“ 明皇 之無道,亦無敢言者,及奔至 馬嵬 ,軍士已誅 楊國忠 ,請矯詔之罪,乃始諭以識理不明,寄任失所。”
《漢語大詞典》:靈會(靈會)
謂心領神會,互相理解。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宮,冥契萬有,與之靈會,道其能道,爰為詩歌?!?/div>
《國語辭典》:難怪(難怪)  拼音:nán guài
1.不能責怪,含有諒解的意思。《彭公案》第一三九回:「就是師父知道,我是為燃眉之急,他二老也難怪我?!?br />2.怪不得。表示能理解情況而不感到奇怪。如:「他考取了理想的學校,難怪這么高興?!埂都t樓夢》第三二回:「連你的意思若體貼不著,就難怪你天天為我生氣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