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巨鹿下曲陽人,本名顯義,字弘理,孝文帝賜名,仍命以顯義為字。魏收族曾祖。雅性俊辯,博涉群書,兼資文武,有當(dāng)世才。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帝親率軍南征,授內(nèi)都直。師次淮南,請間行入義陽城說降。事成,授義陽太守。后以軍功,加授建忠將軍。卒年六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7—527 【介紹】: 南朝梁彭城武原人,字茂沿。初為齊南徐州迎西曹行事。清警有才學(xué),為謝朓、任昉、丘遲賞識。睹世亂,隱居積歲。梁武帝天監(jiān)初,召為太子舍人,累遷尚書左丞,帝欲親戎,軍國容禮,多自洽出。尋遷御史中丞,彈糾無所顧望,號為勁直。官終尋陽太守。有文集,已佚。
全梁文·卷六十二
洽字茂沿,彭城武原人。宋驃騎將軍彥之曾孫。天監(jiān)初為太子舍人,累遷司徒主薄、尚書殿中郎、太子中舍人、侍讀學(xué)士、國子博士,出為臨川內(nèi)史,還除太子家令,遷給事黃門侍郎兼國子博士太子中庶子。普通初遷尚書吏部郎,領(lǐng)尚書左丞,進御史中丞,出為貞威將軍、云麾長史、尋陽太守。大通元年卒,贈侍中,謚曰理子,有集十五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君理。梁武帝時仕太子洗馬、東宮領(lǐng)直。侯景之亂,帥兵屯西華門,城陷,奔江州。收舊部曲,據(jù)豫章,為部下所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0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長才。蕭績子。初拜輕車將軍。累遷南兗州刺史。武帝太清元年,督師北伐,至彭城,為魏軍所敗,退歸本鎮(zhèn)。二年,侯景陷臺城,景以武帝手敕召會理,為侍中、司空、兼中書令。會景往晉熙,京師空虛,會理等謀襲之,事泄被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孟節(jié)。蕭正德子。性兇粗,長劍短衣,出入廛里,不為宗室所齒。侯景之亂,正德叛應(yīng)之,景以為天子,見理為太子。見理得志肆虐,每夜輒聚盜劫掠。后于大航中流矢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公理。蕭宏子。封武化侯。幼不慧,常執(zhí)白團扇,湘東王取題八字銘玩之。正信不知嗤之,終常搖握。官至給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9—562 【介紹】: 南朝梁宗室,后梁國君,字理孫。梁武帝孫,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三子。幼好學(xué),善屬文,尤長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陽郡王,官東揚州刺史。蕭統(tǒng)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簡文,察常懷不平,遂蓄財募俠。大同元年,遷雍州刺史,境內(nèi)稱治。侯景亂后,察既與江陵構(gòu)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將于謹?shù)裙テ平?,殺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稱帝,改元大定,為西魏附庸,上疏稱臣,是為后梁。既而闔城長幼,被虜入關(guān),又失襄陽之地。察恥威略不振,終以憂憤發(fā)背而卒。在位八年,廟號中宗。有《憫時賦》、《金光明經(jīng)義疏》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2—581 【介紹】: 南朝陳扶風(fēng)郿人,字要理。博極經(jīng)史,尤精佛經(jīng)、《周易》、《老子》。梁邵陵王蕭綸為南徐州刺史,引為學(xué)士。侯景之亂,隱于茅山。陳文帝天嘉元年,征之不應(yīng)。鄱陽王為南徐州刺史,欽其高尚,卑辭厚意,令使者數(shù)往邀之,乃行。王為筑別室,樞惡其崇麗,自營茅茨而居。有《道覺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5—573 【介紹】: 南朝陳吳興人,字仲倫。博涉經(jīng)史,有識鑒,陳霸先鎮(zhèn)南徐州,甚器重之,命尚會稽長公主,及霸先稱帝,拜駙馬都尉,出為吳郡太守。是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乃招集士卒,修治器械,深以千理見稱。文帝嗣位,遷左民尚書。位終尚書右仆射。謚貞憲。
全陳文·卷十二
君理,字仲倫,吳興人。起家梁湘東王法曹參軍,武帝鎮(zhèn)京口,命尚會稽長公主,辟府西曹掾,遷中衛(wèi)豫章王從事中郎,加明威將軍、兼尚書吏部侍郎,遷給事黃門侍郎,監(jiān)吳郡。陳受禪,拜駙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為吳郡太守。文帝即位,徵侍中,拜明威將軍丹陽尹,授左民尚書,領(lǐng)步兵校尉,改前軍將軍,監(jiān)南徐,出為仁威將軍東陽太守,父憂去職。宣帝即位,除太子詹事,遷吏部尚書,以女為皇太子妃,賜爵望蔡縣侯,加侍中,遷尚書右仆射,太建五年卒,贈太子少傅、翊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貞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9—580 【介紹】: 南朝陳河南陽翟人,字溫理。九歲而孤,早有令譽。及長,博學(xué)能屬文,詞義典實,不尚淫靡。陳文帝天嘉中,位中書侍郎。宣帝太建中,為山陰令,清正廉潔,除殘去暴。旋因譖免官。去官之日,不堪自致,種蔬菜以自給。太子手書賜粟米二百斛,令入直殿省。累遷御史中丞,有直繩之稱,卒官。所制章奏雜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見重于世。
全陳文·卷十六
玠,字溫理,河南陽翟人。為王府法曹,歷外兵記室。天嘉中,除桂陽王友,遷太子庶子、中書侍郎。太建中,除戎昭將軍、山陰令,被譖免,還除電威將軍、仁威淮南王長史,尋掌東宮管記,遷御史中丞,卒官,至德二年追贈秘書監(jiān),有集十卷。
蕭乂理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530—約550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季英。蕭績子??犊焦γ?。武帝大同八年,封安樂縣侯。太清二年,侯景反,隨兄會理入援。城陷,遷廣陵,因入齊為質(zhì),乞師,為景所獲,還都。祖皓起兵討景,因奔長蘆收兵,事敗,為景所害。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順應(yīng) 理貞 兩大士。入中國求法還國。時新羅哀莊王。王后患發(fā)背。遣中使告之。師授以王色線。其便還報于王。王依言試之?;疾?。王感之。創(chuàng)立海印寺。 昔梁朝寶志公。臨終以踏山記囑門徒曰。吾沒后有高麗二僧。求法而來。以此記付之。后果有順應(yīng)理貞兩大士。入中國求法。志公門徒見之。以踏山記付之。并說臨終時語。順應(yīng)聞而問法師葬處。而往尋之。云人有古今。法無前后。七日七夜入定請法。墓門自開。志公出為之說法。以衣缽傳。又賻蟒皮鞋。仍囑曰。汝國牛頭山西。有法佛大興處。汝等還國??蓜?chuàng)立別裨補大伽藍海印寺。言訖還入。二師還國。至牛頭山。自東北踰嶺而西。遇獵人問曰。汝等因獵遍閱此山。有可以創(chuàng)寺地否。獵人答曰。此去小下有一水泊處。多有鐵瓦。宜往觀之。二師到水泊處見之。甚葉其意。藉草而坐入定。頂門放光。紫氣沖天。時新羅第三十九王哀莊大王。王后患發(fā)背。良醫(yī)無效。王患之。遣使臣分往諸方。冀得碩德異僧。倘蒙扶救也。中使于路上望見紫氣。疑其有異人。到山下披榛入洞。至數(shù)十里許。溪深峽束行不能前。徘徊久之。忽見一狐緣巖而去。中使心異之。隨之而后。及見二師入定。光從頂門出。敬信禮拜。因請邀還王宮。二師不許。中使乃以王后發(fā)背之患告之。師授以五色線曰。宮前有何物。答曰。有梨樹。師曰。持此線一頭系于梨樹。一頭接于瘡口。即無患。其使還報于王。王依言試之。梨枯患差。王感之敬之。使國人創(chuàng)立茲寺焉。時哀莊王三年壬午(并海印寺古藉)。 順應(yīng)贊曰。東護大師。南行童子。身一片云。志千里水。浮囊永思。舍筏歸止。彼岸此岸。喻指非指。天業(yè)受禪。猶如覺賢。牛頭垂祫。象??撣玄。巖扄選勝。海岸提圖。地崇洲渚。天授林泉。化城口談。學(xué)藪心傳。影侔秋月。感隔春煙。綻火中蓮。 利貞贊曰。孤云獨鶴。儷影巖壑。草創(chuàng)蓮剎?;煦绶??愿霈無礙。人天有托。二杰如生。九原可作。法正別座(并崔致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8 【介紹】: 唐太原祁人,字通理。武則天時,歷水部員外郎、主爵郎中,遷陳、鄂、饒、潤四州刺史,封薛國公。卒于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5前 【介紹】: 唐人,字通理。玄宗開元間為瀘州刺史。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玄宗開元間洛陽奉國寺僧。與詩人李白、李頎、寇坦有過往。開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曾寄詩與之,又曾至其僧房觀《山海圖》。事跡散見《李太白集》卷一三、二四,《全唐詩》卷一三四、七七八。《全唐詩》存詩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