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87—1269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居士。劉夙孫。寧宗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為真州錄事參軍、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詩獲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歷宗正簿、樞密院編修官、江東提刑等。淳祐六年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中書舍人。以劾權相史嵩之,貶知漳州。景定初遷工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學士致仕。嘗受學于真德秀。反對南宋朝廷茍安妥協(xié)。詩學晚唐,為江湖派詩重要代表。詞風雄放沉厚,多感慨時事。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全宋詩
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蔭補將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錄事。后游幕于江浙閩廣等地。十二年監(jiān)南岳廟。十七年知建陽縣。以詠《落梅》詩得禍,閑廢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為帥司參議官,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尋罷。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遷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權工部尚書、兼侍讀,旋出知建寧府。五年因目疾以煥章閣學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龍圖閣學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編文集,林希逸作序,繼有后、續(xù)、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編為《大全集》二百卷。事見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洪天錫《后村先生墓志銘》。 劉克莊詩,一至十六卷以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為底本,校以《四部叢刊》影印清賜硯齋《后村先生大全集》(簡稱硯本)、楊氏海源閣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簡稱后印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賜硯齋本為底本,校以清馮氏蘆經閣舊藏抄本(簡稱馮本)、清盧氏抱經樓舊藏抄本(簡稱盧本)、翁同書校清秦氏石研齋抄本(簡稱秦本,凡采用翁氏朱筆校字,簡稱翁校)、清張氏愛日精廬抄本(簡稱張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詞學圖錄
劉克莊(1187-1269) 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人。詞風散文化、議論化。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別調》。全宋文·卷七四八七
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父彌正,寧宗朝吏部侍郎??饲f本名灼,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改名。初授靖安縣主簿,俄丁父憂。服除,注福州右理曹,改差真州錄事參軍。嘉定十七年,改宣教郎知建陽縣,歷潮、吉州通判。端平中,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立朝正直敢言,為人所忌,出主玉局觀。尋知漳州,改袁州,復為言者劾罷。李宗勉當國,擢江西提舉,改廣東,升轉運使。淳祐元年,為言者所劾,罷主崇禧觀。四年,起為江東提舉。六年,召除太府少卿。面對言事,頗切時政,理宗嘉之,即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尋兼崇政殿說書。是年末,兼中書舍人,力沮史嵩之除職致仕之命。事雖施行,仍為御史論劾,以秘閣修撰出為福建提刑。淳祐十年,除秘書監(jiān)。次年入京,兼太常少卿、直學士院,兼崇政殿說書、史館同修撰。同年十月,除起居舍人。復為言者論劾,罷提舉明道宮。景定元年,除秘書監(jiān)、起居郎、兼權中書舍人,復除兵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三年,除權工部尚書,兼侍讀。同年八月,以寶章閣學士知建寧府。五年秋,以煥章閣學士致仕。咸淳五年正月卒,年八十三,謚文定??饲f于詩、文、詞皆工,葉水心至評其詩「當建大將旗鼓」。又嘗受學于真西山,頗得為政之要。唯其文名太盛,故政績多為所掩。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見林希逸所撰《行述》、洪天錫所撰《墓志銘》(分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四、一九五)及《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簡介
【生卒】:1187—1253 【介紹】: 名或作忱一。宋嚴州分水人,字則明。后避帝諱改字公明。少從父學有成,私淑于家,潘忠恕、何夢然兄弟曾師從之。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調昭武教官,再調和州,兩易南康,兼白鹿書院山長。理宗端平、嘉熙間三入帥幕,淳祐中三任考官,七年遷國子監(jiān)丞,八年知南康,終大理寺丞。蒞官內外,頗有建明。有《南疇集》十五卷。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瀘州人,字成叔,號復山。寧宗嘉定二年進士。累官至簽書樞密院事。理宗端平三年,進參知政事,尋以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嘉熙、淳祐間,兩為參知政事。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后被劾落職,卒于嘉興。全宋文·卷七○四七
李鳴復,字成叔,號復山,瀘州(治今四川瀘州)人。嘉定二年進士,歷官權發(fā)遣金州兼干辦安撫司公事。召入朝,授司農寺丞,遷兵部郎中、軍器少監(jiān)、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講。端平三年,權刑部尚書、兼給事中,除簽書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出知紹興府。嘉熙初復為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淳祐四年出知福州,為福建路安撫使。后提舉宮觀,卒于嘉興。《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子尹。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歷朝奉郎,以將作丞兼知真州,權淮南轉運判官。曾率眾捍敵于儀真。后擢大理丞兼知揚州。卒年七十八。全宋文·卷七六六一
史巖之,字子尹,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嵩之之弟。嘉定十年進士。端平間以將作監(jiān)丞、大理丞知真州、揚州。嘉熙中歷軍器監(jiān)、秘書少監(jiān)、太府卿、刑部侍郎、戶部尚書,均兼知臨安府。以敷文閣學士知隆興府。淳祐間,以龍圖閣學士知紹興府。遷端明殿學士、知福州。開慶元年為沿江制置副使。終資政殿大學士。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會稽續(xù)志》卷二,《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延祐四明志》卷五,《萬姓統(tǒng)譜》卷七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蔡仲龍,字子奇,處州麗水(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除秘書丞,遷著作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出知信州(明嘉靖《宣平縣志》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1257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機收復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請祠歸里。后師潰,復召用之,累拜參知政事,進右丞相兼樞密使。淳祐中封永國公。遭父喪起復,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卒謚忠簡,改謚莊肅。恭帝德祐初,奪謚。全宋詩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由,一作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調光化軍司戶參軍。理宗寶慶三年(一二二七),通判襄陽府。歷知棗陽軍、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江淮京湖四川軍馬。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父喪起復,因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閒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有《野樂編》,已佚。事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一四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七六八四
史嵩之(?——一二五六),字子申,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嘉定十三年進士,調光化軍司戶參軍。寶慶三年通判襄陽府。紹定元年以屯田功,權知棗陽軍,累遷至京西、湖北制置使兼知襄陽府。端平元年,金亡,出兵收復河北,力陳非計。嘉熙三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西湖北兵馬。淳祐四年遭父喪,起復,以其力主和議,為公論所不容,閑居十三年。寶祐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一四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全宋詩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铌挠⒃娢寰?,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全粵詩·卷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全宋文·卷七九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第三,調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61 【介紹】: 宋常州人,字君玉。理宗紹定五年進士。官通判平江府,淮西制置司參議官,知高郵軍,三被言罷。累直龍圖閣,合州告急,制置使馬光祖命士璧赴援,數立奇功。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后以湖南制置副使知潭州,元兵圍城,力戰(zhàn)解圍。進兵部侍郎兼轉運使。景定二年,賈似道疾其功,誣殺之。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向士璧,字君玉,號容堂,常州(治今江蘇常州)人。紹定五年進士。歷平江府通判,知安慶府、黃州、湖北安撫使兼歸峽施黔鎮(zhèn)撫使,遷大理卿,馳援合州,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后為湖南安撫副使兼知潭州,以退元兵功授兵部侍郎兼轉運使。賈似道疾其功,景定二年捃其罪,竄死漳州。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宋史全文》卷三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潭州醴陵人,字同伯,號愚齋。從胡宏受《春秋》。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授衡陽主簿,調龍泉尉,皆有惠政。遷四川制置司參議官。元兵入成都,大異從制置使丁黼巷戰(zhàn),身披數創(chuàng)昏死,次晨蘇醒,免于難。遷大理寺丞,平反冤獄七。以召對極言時政得失,出知澧州。歷提點廣東、廣西刑獄,所至奸吏屏息,凡可以為民興利除害者,必奏行之。以秘閣修撰奉祠歸。卒年八十二。
人物簡介
【生卒】:1205—1264 【介紹】: 即宋理宗,初名貴誠。太祖十世孫。嘉定十七年,寧宗死,丞相史彌遠矯詔立為帝。紹定六年,彌遠死,始親政。端平元年,會蒙古兵破蔡州,滅金。繼謀收復三京,遂與蒙古交兵,自此三邊擾攘,殆無寧日。后丁大全、賈似道相繼擅權,朝政日壞,國勢垂危。在位四十年。全宋文·卷七九六六
宋理宗趙昀(一二○五——一二六四),太祖十世孫,榮王希瓐子,母全氏。初名貴誠,嘉定十五年為邵州防禦使。十七年賜今名。是年寧宗崩,丞相史彌遠與楊后貶皇子趙竑為濟王,出居湖州,而矯詔立昀為帝。紹定六年彌遠卒,始親政,史稱「端平更化」。端平元年,與蒙古連兵滅金,以圖收復三京。金亡,蒙古軍入洛,事釁隨起,兵連禍結,境土日蹙。開慶元年,蒙古兵圍鄂州,宰相賈似道諱言其納幣稱臣請和,偽稱獲捷。自后似道擅權,朝綱日壞,國勢益危。其在位也,史彌遠、丁大全、賈似道相繼竊弄威福,與相始終。而同時崇獎理學,黜王安石從祀孔廟,升濂、洛九儒,表彰《四書》,確立理學之統(tǒng)治地位。在位四十年,年號八: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祐、寶祐、開慶、景定。見《宋史·理宗紀》。
人物簡介
【生卒】:1206—1262 【介紹】: 宋撫州崇仁人,字定夫。饒延年孫。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授岳州教授。累官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時江西湖北受兵,詔淮兵赴援,應子上疏言淮不可弛備。又數上疏劾丁大全、董宋臣之罪,遷大理少卿。居官以戇直稱。有《南麓集》。
人物簡介
【生卒】:1206—1277 【介紹】: 名或作德慶。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善夫,號樂山。理宗紹定五年進士。知德興縣,有治績。歷官著作郎。以忤賈似道,出知漳州,尋召還。端宗景炎二年,特旨授右文殿修撰、戶部尚書,兼福建制置司參謀官。元兵逼興化城,被執(zhí),與二子并死于難。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卓得慶(一二○六——一二七七),一作德慶,字善夫,號樂山,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紹定五年進士,歷官太常博士,秘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景定四年,出知漳州,尋召還。景炎初任威武軍節(jié)度參謀。二年,除右文殿修撰、戶部尚書。元兵逼城,與二子并死于難,年七十二。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后村大全集》卷九二《順寧精舍記》、卷九三《漳州諭畬記》、卷九六《德興義田序》,《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一四,《莆陽文獻傳》卷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