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紀(1524年—1603年),字仲理,號羽泉,福建建寧府甌寧縣人,軍籍。乙卯科(1555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五十三名,三甲第九十五名進士。刑部觀政,授湖廣漢陽縣知縣,改浙江鄞縣,三十八年九月考選貴州道試御史,三十九年三月實授,四十一年二月升浙江僉事,四十三年升廣東參議,分守嶺東道,建議曾一本不宜招,大家井賊不宜剿,已而竟寢不行,紀謝病免歸。隆慶元年(1567年)升淮揚兵備副使,給事中陳邦顏薦之,二年九月復補廣東副使,以考察去職。萬歷時,累薦不起。享年八十。
人物簡介
何邦禮(1525年—?),字大中,號理軒,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鹽籍。壬子科(1552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五十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江西撫州府推官,卒。
人物簡介
胡緒(1526年—1608年),字本理,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八名,二甲第七十二名進士。授工部主事,管理杭州南關工部分司。萬歷二年(1574年)八月與郎中賀幼殊分理明昭陵工程。歷升吏部稽勛司郎中,十二年二月升浙江右參政,歷官河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因病告歸。卒年八十三。
人物簡介
傅文藻(1527年—?),字宗理,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四十七名,三甲第二百零一名進士。
人物簡介
葛大紀(1527年—1582年),字伯理,號龍峪,直隸潼關衛(wèi)旗籍陜西商州人。陜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三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進士。工部觀政,授河南郟縣知縣,調上??h,三十六年升南京戶部山西司主事,三十八年左遷靈壽縣知縣,四十一年擢升潞安府同知,四十四年升戶部河南司員外郎,未幾擢升山西僉事。隆慶元年(1567年)父親去世丁憂。四年起復原,擢河南督糧道左參議,六年十月升山東副使。萬歷四年十月升為山西右參政,以侍養(yǎng)母親乞休歸。十年四月復除江西右參政,七月卒于官,年五十六。
人物簡介
王燮(1529年—?),字大理,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匠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一百九十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進士。萬歷二年(1574年)任撫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杜循(1533年—?),字伯理,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軍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七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七十三名,三甲第二百七十九名進士。官府學教授。
人物簡介
盧大順,字理南,一字子達,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四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十五名,登二甲第五十名進士。任戶部主事,升直隸蘇州府知府。剿倭寇有功。調山西汾州府。官終福建鹽運使。
人物簡介
字子修,重慶人。嘉靖壬戌進士,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維基
蹇達(1542年—1608年),字汝上,號理庵,四川重慶衛(wèi)官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進士出身。授潁上縣知縣,移祥符,擢禮部祠郎,出使鄭藩,稍遷儀司員外郎,出為山東僉事,備兵曹濮,左遷知平定州,歷官皖郡丞(安慶府同知),萬歷三年(1575年)擢拔為平陽知府。三年入計,擢山西副使,改山東督學,升本省右參政,擢湖廣按察使,備兵蘇松。尋以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入為大理寺卿,擢戶部右侍郎,俄轉左,改兵部侍郎,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昌平、保定四鎮(zhèn)軍事?;丶刂?,以拾遺聽勘。三十年起原官,累賞軍功,升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三十六年七月卒于官,年六十七。
人物簡介
【介紹】: 明青州府諸城人,字守中。嘉靖四十四年進士。知宿松縣,萬歷時累遷順天府尹,萬歷十二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光山有牛產犢若麟,旋死,有司欲以聞,惟一不可,忤帝意罷官。后官至南京兵部侍郎。維基
臧惟一(1542年—1607年),字守中,號理軒,山東諸城縣(今諸城市)人。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鄉(xiāng)試九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二百五十三名,廷試三甲一百六十三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本年八月授宿松知縣,四十五年十一月調繁太湖縣,隆慶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戶部主事,三年七月調吏部,四年六月升員外,五年七月升郎中,六年十二月養(yǎng)病。萬歷二年(1574年)五月復除本部,九月丁憂。六年三月復除本部,本月調文選司,七年三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八年三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升左少卿,九年十一月升太仆寺卿,十年二月改光祿寺卿,十一年二月升順天府府尹,十二年七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十四年正月回籍調理。二十七年(1599年)起升南京兵部右侍郎,三十一年八月以考滿赴京引疾乞休,上不允。三十三年九月萬壽節(jié)南京文武百官齊赴禮部衙門呼嵩拜祝,臧惟一甫一跪拜,遂伏地不能起,以失儀被南京浙江道御史朱吾弼彈劾,特準回籍調理。三十五年卒,享年六十六,三十七年正月賜祭葬,三月贈南京工部尚書。
人物簡介
徐三畏(?—1608年),字子敬,號理齋,浙江錢塘縣人,直隸河間府任丘縣民籍。萬歷元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十一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九十六名。初授陜西扶風縣知縣,萬歷十一年八月,選戶科給事中,十二年八月,升陜西僉事。歷任按察使、布政使。二十七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撫甘肅。二十九年七月,以甘肅大捷殺敵功,松山恢復創(chuàng)建功,升通議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加兵部右待郎。三十四年,官兵部尚書銜總督三邊,兼理糧餉。加太子少保。三十六年(1608)卒。
人物簡介
李在公,字養(yǎng)白,一字古理,號養(yǎng)白。浙江嘉興縣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進士。授福建同安縣知縣。因與同知不合被劾,后來補東鄉(xiāng),再補旌德,罷歸。
人物簡介
章尚學(1550年—?),字宗理,號懷齋,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三名進士。十六年擢工科給事中,十九年擢工科右給事中,尋補兵科左給事中,二十年升戶科都給事中,尋升通政使司右參議,二十六年起復原官,遷左參議。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西芮城人,字惟理。萬歷十七年進士。授池州推官。歷儀制郎中,秉禮持正,頗負時望。進僉都御史,巡撫保定,時連年水旱,紀救荒甚備。天啟二年遷刑部尚書,議“紅丸案”,劾方從哲,主張逮治李可灼、崔文升。又劾罷阿附魏珰之主事徐大化。又劾閣臣沈?交結宦官,被斥歸。未幾卒。維基
王紀(1558年—1624年),字惟理,號憲葵,山西芮城縣人。先世為陜西華陰人,始祖王用,元末避紅巾之亂,徙居山西芮城。數(shù)傳而生讓,讓生杰,杰生大喜,大喜生思周,號南坡,是為王紀曾祖父。思周生小坡公孟涇,配閻氏。孟涇生巽川公好賢,配閻氏。好賢生紀。王紀十一歲喪父,隨從叔父王好謙學文。萬歷十六年戊子科中舉,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直隸池州府推官,二十六年入為禮部祠祭司主事,歷員外郎、主客司郎中、儀制司郎中。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預備冊立東宮,數(shù)度遷延,王紀抗疏。至同年冬,終于禮成,擢光祿寺少卿,稱病去官。后復任,奉使蜀藩。母喪去職,服闋,補原官,奉差典河南壬子科鄉(xiāng)試。遷太常寺少卿。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自太常寺少卿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居官四年,部內大治。四十五年遷戶部右侍郎,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諸府。光宗即位,召拜戶部尚書,總督倉場。天啟二年(1622年)入為刑部尚書,因彈劾閣臣,被熹宗詔責,削籍為民。天啟四年(1624年)卒,享年六十七。崇禎初復官,贈太子太保,謚莊毅。元配楊氏,側室鄭氏、尚氏、胡氏。子一人:王景旦。娶崔氏。孫王鳳林。三女:長適守備陰春,次適庠生許茂塘,楊出;季適庠生李胤宏,尚出。
人物簡介
楊惟治(1558年—1631年),字子理,號同野,沈陽衛(wèi)籍,順天府通州人。性篤孝,父母卒,哀毀幾殆,廬墓,每風生木落,長號不已。中直隸戊子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五名進士,知南陽縣,地當孔道,供億若流。惟治經紀有緒,不困郵傳。歲荒多殍,又大疫,亟請發(fā)廩以賑,購藥選醫(yī),多方濟之,前后活者幾萬人。盜賊竊發(fā),設法掩捕,悉駭散。中使奉命開礦,惟治力爭南陽無礦,寧歲輸二百金以安山谷,及民間廬墓。大災后,民益困,多逋賦,乃不加鞭督,婉諭急公,令自封投納,革耗羨,民樂輸恐后。聽訟片言立剖,矜宥小過,為豪強故犯務置之法,遠近悅服。三年邑大治,舉卓異第一,擢刑部主事,累遷郎中,居刑署九年,持法明允。嘗盛暑閱獄,見圜屏早閉,多蒸郁癘氣,憐之,許每晨啟戶納涼,請著為令。遷河南布政司參政,礦盜嘯聚,民倉皇出走,馳檄撫之,移時解散。他若開煤窯,濟公需,修藩封,四年積有勞績。萬歷四十年擢陜西按察使,飭憲秉操,豐裁峻整,墨吏聞風解綬去。既歸,好作樂府詞,千言立奏,不在宋元下也。每歲按部使者造門請謁,數(shù)謝弗見,見亦不及私。疏入必以耆碩推之,畿內有警,多他徙,獨與州守登陴,畫地固守,捐五百金為修城助,樓櫓屹然為畿輔保障。崇禎四年辛未卒,年七十有四。第三子楊若橋,亦進士,由行人遷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所著有《香雪齋集》、《通署詠》行世。孫楊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