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安徽望江人,字理侯,號石樓,一號雷岸??滴踔信e鴻博,授檢討,官至中允。工詞曲,有《瓊?cè)A夢》、《芙蓉城》等傳奇。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二
龍燮,字理侯,號石樓,又號改庵,望江人。康熙己未召試博學(xué)鴻詞,授檢討,擢中允,改刑部主事。有《和蘇詩》三集。
人物簡介
【生卒】:1648—1719 【介紹】: 清福建漳浦人,字義甫,號義山。有勇力。少時以事入獄。耿精忠反,釋囚徒,將授以軍職。逃往康親王杰書軍中,立功至參將。旋以故罷官。施瑯攻臺灣時,被起用為游擊,當(dāng)前鋒,浴血苦戰(zhàn),攻克澎湖。臺灣平,加左都督,官至福建陸路提督。以故遭鄉(xiāng)里豪家之怨,被劾坐斬,免死入京旗。后請從征策妄阿喇布坦,賜總兵銜,尋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和碩特固始汗孫。游牧于河套西,康熙間為準(zhǔn)部噶爾丹所襲,逃竄近邊。二十五年,康熙帝遣拉都琥前往會勘,以阿拉善山北為其牧地。后從清大軍擊噶爾丹,參與昭莫多之役。三十五年給札薩克印,封多羅貝勒。
人物簡介
【生卒】:1656—1722 【介紹】: 清甘肅寧夏人,字亮工,號理庵。趙良棟子。由直隸完縣令歷天津道、山東按察使司、河南巡撫,調(diào)直隸巡撫,在位十年,特加總督。直隸置總督自此始。在位又七年而卒。謚肅敏。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南宜興人,字禮執(zhí)。儲欣侄??滴趿赀M士。官編修。有文名,尤工八股文。維基
儲在文,字禮執(zhí),號理質(zhì),江南宜興人。清朝翰林。儲在文為進士儲方慶之子。自幼聰慧,領(lǐng)悟經(jīng)義,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舉人,次年聯(lián)捷二甲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后被罷職。著有《經(jīng)畬堂文集》等。兄儲大文,弟儲郁文、儲雄文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同榜進士,為一時盛事。
人物簡介
【生卒】:1667—1740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阿顏覺羅氏。以國子生考授內(nèi)閣中書,遷侍讀。因事奪職。康熙五十一年復(fù)職,五月,出使俄國土爾扈特部。五十四年三月還京師,往返近三年。回國后,撰《異域錄》。授兵部員外郎。雍正時,官至吏部侍郎,從策凌與俄國訂立《布連斯奇界約》、《恰克圖界約》,乾隆時為內(nèi)閣學(xué)士。
人物簡介
楊存理,字天根,浙江省杭州府海寧縣(今浙江省海寧縣鹽官鎮(zhèn))人,進士出身??滴跛氖?,登進士,后任禮部郎中??滴跷迨辏卧颇相l(xiāng)試正考官。曾任兵科掌印給事中。
人物簡介
【生卒】:1674—1724 【介紹】: 清圣祖次子。康熙十四年立為皇太子。因狂疾被廢,幽禁咸安宮。四十八年復(fù)立。閱三年,仍廢黜禁錮。世宗即位后,改“胤”為“允”。死后追封理親王。謚密。晚晴簃詩匯·卷五
理密親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初封皇太子,廢。雍正初薨。追封。
人物簡介
僧格勒(1683年—?),字致中,一字理齋,沈氏,滿洲正黃旗人??滴跫好e人,癸巳進士。后官翰林院編修,庶子,主事,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
人物簡介
釋然理,字智宏。姓趙氏,本宋宗室,藩守蓉城,世居江陰。父子祥,母裘氏。理生有夙緣,幼而穎異,依近邑廣福寺大乘為度師。年二十五,秉戒于寶華閔緣,鉆研律蔀,精進不已。后至姑蘇,入真諦利咸室,分主婁東海寧,大施法雨,化導(dǎo)彌多。雍正元年,應(yīng)虞山福興之請,時殿堂圯廢,廊廡蕭然,榛草蔓延,香煙斷絕,千年古剎,代有高僧,荒蕪若此,心焉傷之,遂立弘誓,殫志修復(fù)。而歲值兇歉,一粥難支。又前者棄產(chǎn)負糧,追呼日迫,幸檀越不遠,化施相應(yīng),陶太史、汪宮贊皆力為護持,虞山趙氏,同出江陰,亦竭貲相濟。二十年中,頹者葺之,廢者興之,昔日榛莽,煥焉改觀。甲子冬,年已六十,門人方思為壽,理力止之,謂:“四相皆空,何有壽者?”士林聞之,益加敬仰。乾隆十一年丙寅,以院事付其徒至善,乃退居于破山西偏,一爐一經(jīng),翛然自遠,不知所終。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湖南湘潭人,字理齋,一字梅垞。雍正八年進士,以編修改任監(jiān)察御史。遷廣西蒼梧道,元燮固辭,觸怒當(dāng)?shù)溃喪趶V西南丹州同知。時苗寨不靖,乃親入苗寨勸諭,事得平息。后以議事被劾,譴戍貴州。其子劉亨地入翰林后,為父陳情,始得放還。有《耨學(xué)齋稿》、《梅咤吟》、《寒香草堂詩集》。維基
劉元燮(1701年—1768年),字孟調(diào)、一字夢調(diào),號理齋,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今湖南省湘潭市)人,進士出身。雍正八年,登進士第2甲第72名,改庶吉士。雍正十一年,任翰林院編修。雍正十三年,任浙江鄉(xiāng)試副考官,協(xié)理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乾隆元年,擔(dān)任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乾隆二年,擔(dān)任廣西蒼梧道。乾隆六年,守制回籍。著述有《寒香草堂集》、《耨學(xué)齋槁》、《梅槎吟》。
人物簡介
【生卒】:1701—1782 【介紹】: 清僧。直隸新河人,俗姓趙,字達天。年十九出家。雍正、乾隆間于嘉興寺居講法授徒,戒傳十四期,說法三十余會,成就甚眾。旋出任拈花寺等寺廟住持。清廷開清字(滿文)譯館翻《大藏》諸經(jīng),通理率眾僧日于館所講解佛教經(jīng)義,封闡教禪師。有《法華指掌疏》、《楞嚴(yán)指掌疏》、《圓覺新義疏》、《金剛新眼》等。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八
釋通理,字達天,姓趙氏,新河人也。父士公,母白氏。生性端慧,不隨俗囂,方在齔齡,便解超善。投妙音鐸師薙染,依顯如珍,始肄經(jīng)論。年二十,禮潭柘山岫云寺德彰受具,研精律部,津津以講習(xí)為念。因負笈都門,初聽《彌陀》于善應(yīng),微有開省。復(fù)依衍法聽《楞嚴(yán)》,別見會心。雍正三年甲辰,不二老人于京北香巖寺講《法華》,理參之,每于難解釋處,輒有新悟,老人屢印可焉。退而隱居妙峰山下石草精舍,有志注釋《法華》諸經(jīng),嘗于《方便品》初雙嘆二智之文,頓發(fā)疑情,至視聽罔覺,食不知味,十馀日不能措一詞,凝然深究,苦無所得。偶讀經(jīng)至如是相處,忽然了解,自是遍閱諸經(jīng),泮若冰釋矣。已而復(fù)至岫云,參洞翁律主,探四分止作之宗,研五篇輕重之誼,水乳交融,乃受南山之傳。又入京師,參永祥有祖,深得秘要,遂發(fā)明十宗五教之旨,不遺馀力,為清代中興賢首一人。后為萬善教授二載,辭居遺光,老屋敗椽,講誦不輟。移主嘉興、善應(yīng)、香界、拈花諸山,講經(jīng)三十馀會。每逢舉拂,萬指環(huán)繞。弘戒十四期,造就新學(xué)不可勝計。理嘗閱清涼《大疏》,識臺山為菩薩住處,遂發(fā)心往禮,止萬緣庵,講《報恩經(jīng)》,為臺山供養(yǎng)。一日至北臺,霽日光風(fēng),倏忽白云叆叇,山谷中有光芒,若一道銀漢,但天色向晚,罔識歸途,因默祝曰:“菩薩示我。”遂拜而起,俄頃之間,已及庵門。歡喜而入,謂眾曰:“菩薩送我來。”因作禮贊偈曰:“菩薩慈悲,不可思議。六十馀里,頃刻而至?!鼻」镉?,奉命管理僧錄司印務(wù),圓明園佛樓行走,并賜紫衣。庚子秋,高宗七旬萬壽,西藏班禪厄爾德尼來京祝嘏,理與其會,誦贊之馀,暢論佛法大義奧旨,莫不推勘深致。班禪稱善,因贈理以香帛、曼答諸物。未幾,復(fù)荷圣恩,敕封為“闡教禪師”。敕曰:“通理三乘說妙,布花雨于諸天;四諦觀空,現(xiàn)鬘云于初地。懸法門之寶炬,必通定慧之關(guān);結(jié)愿海之真香,已 入聲聞之座。宜申渥典,用獎清修。爾通理不昧前因,克參正覺?;淑茇剐?,紹尊宿之薪傳;禁籞承恩,受都綱之印錄。侍佛樓而合掌,曾依丹地之班;直經(jīng)館以齋心,旋荷紫衣之賜。自溯真如于臨濟,月鏡澄源;近皈勝果于須彌,風(fēng)幡契旨。深嘉梵行,特予褒封。茲以爾為闡教禪師,錫之敕印。爾其勉闡宗風(fēng),勤宣法教。駐祥輪于臘度,耆齡符老壽之名;示慈筏于春浮,凈業(yè)注維摩之字。永曼國慶,益懋僧祇?!保ㄡ屚ɡ恚┑茏有呐d,字隆法,繼席香界,操履端嚴(yán),宅心妙要。著有《山居撰要》、《五經(jīng)會要》、《八識規(guī)矩摘要》,都三卷,名曰《翠微三要》。通理于雍正癸丑之春,奉旨入圓明園,校對《宗鏡錄》及教乘諸書。精心研雔,時契圣覽。及憲廟賓天,始還舊所。更尋前緒,窮年匑匑,老不遑寧。所著有《楞嚴(yán)指掌疏》十一卷、《法華指掌疏》十卷、《心經(jīng)合釋》一卷、《金剛新眼》二卷、《盂蘭摘要》一卷、《圓覺新義疏》四卷、《普門品別行疏》一卷、《五教儀增注》五卷行世。乾隆壬寅六月十三日,謂弟子曰:“予八十馀年,未離佛法,且道即今是有佛法?是無佛法?”眾未之應(yīng),理視之微笑而逝,春秋八十有二。
人物簡介
【生卒】:1706—1782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秉中。乾隆三年舉人,以知縣用。歷廣東萬州知州等官,累擢為直隸總督。曾督兵至臨清運河西岸,與山東各軍協(xié)力鎮(zhèn)壓王倫起事。官至工部尚書,引疾乞休。
人物簡介
釋性言,字理筠。姓徐氏,平湖人也。母俞氏,善心慈物,雅信釋經(jīng),含苦茹素,祈佛得子。故稟性柔和,穎異過人,童機妙應(yīng),靈感獨先。幼誦儒書,終懷逸思,及二親終養(yǎng),益驚旅寄。嘗喟然曰:“幻軀浮業(yè),四大非真,堅如鐵石,寧不消磨?!蹦送兜虏厮掠陼沂苋?。雍正九年,登寶華山,稟具于文海。馥?戒芬,威儀棣棣,深見器許,授以院事。及文海奉詔入都,大起皇壇,弘戒法源,言輔弼贊助,厥功甚鉅。隨海還山,分席天隆,勤劬三載。乾隆二十五年,江蘇巡撫陳公請主治平古剎,時蔓草荒煙,凄清滿目。言至,始為辟除蕪萊,勝地重輝,廢寢忘餐,不辭勞瘁。乾隆壬午,圣駕南巡,乙酉之歲,再幸江南。前后迎謁,奏對稱旨,御賜聯(lián)額,思施爛然。及文海謝沒,復(fù)來寶華,嗣主法席,經(jīng)營五祀,祖道增輝。以乾隆己丑春二月九日示寂,世壽六十有一,僧臘四十有八,坐夏三十有四。茶毗時,金光燭天,云霞四布,門人收遺骨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