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1—814 【介紹】: 唐湖州武康人,生于昆山,字東野。少隱居嵩山。性狷介,與韓愈友善。年四十五、六方登進士第。后調(diào)溧陽尉。鄭馀慶為東都留守,署為水陸轉運判官。后馀慶鎮(zhèn)興元,又奏為參謀。工詩,與賈島齊名,并稱“郊島”,又以詩風瘦硬,有“郊寒島瘦”之說。卒,張籍私謚貞曜先生。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1—814 字東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ね讲?今山東商河縣西北)。少隱嵩山,稱處士。德宗貞元十二年(796)登進士第。十六年任溧陽縣尉,抑郁不得志,遂辭官。曾任河南水陸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憲宗元和九年(814),因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鄭馀慶奏,遷為興元軍參謀,試大理評事,赴任時暴死途中。終生貧困潦倒,死后竟無錢下葬。友人張籍等私謚貞曜先生。生平詳見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新、舊《唐書》本傳。有近人夏敬觀《孟郊年譜》、今人華忱之《孟郊年譜》,后者較完備。孟郊早年居湖州,曾參加僧皎然組織之“詩會”(見《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醉會中贈鄭方回》等),其詩歌思想受皎然影響甚巨。詩與韓愈齊名,為韓孟詩派之開派者。其詩可以德宗貞元八年(792)長安應試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由隱而仕,詩亦要求有為而作,詩歌基調(diào)積極明快,步武盛唐。后期仕途蹭蹬,遂由言志轉向抒情,形成險怪詩風。其詩反映社會生活較廣泛,或歌吟生民疾苦,或指斥藩鎮(zhèn)割據(jù),均體現(xiàn)其“下筆證興亡,陳詞備風骨”(《讀張碧集》)之主張。大部分詩則抒寫一己之窮苦情懷,與賈島詩有類同處,故有“郊寒島瘦”之稱(見蘇軾《祭柳子玉文》)?!昂奔戎钙湓妰?nèi)容之嗟悲嘆苦,亦謂其詩有清冷之意境美。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生新瘦硬之美,韓愈稱之為“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掐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出。”(《貞曜先生墓志銘》)“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薦士》)詩集10卷,明凌濛初刻《孟東野詩集》,載有宋人國材、劉辰翁評語。今人華忱之點校之《孟東野詩集》較完備。注本有華忱之、喻學才《孟郊詩集校注》,韓泉欣《孟郊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其詩為5卷,《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唐詩匯評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舉進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邠寧等地,貞元十四年(798),登進士第。寄寓汴州。十六年,授溧陽尉。因終日吟詩,多廢吏事,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竟辭官歸。元和元年,河南尹鄭馀慶辟為水陸轉運從事,武協(xié)律郎。九年,余慶出鎮(zhèn)興元,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行次閿鄉(xiāng),暴疾年。友人張籍等私謚為貞矅先生。郊一生到意為詩,長于五古、樂府。與韓愈、張籍、李翱、盧仝等友善,名重于時。北宋宋敏求編有《孟東野集》十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十卷。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年五十始第進士。調(diào)溧陽尉。鄭馀慶鎮(zhèn)興元。奏為參謀。卒年六十四。張籍謚之曰貞曜先生。

作品評論

韓愈《送孟東野序》
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于古,其它浸淫乎漢氏矣。
因話錄
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文公至高,孟長于五言,時號“孟詩韓筆”。
詩人主客圖
清奇僻古主:孟郊。
唐摭言
孟效……工古風,詩名播天下,與李觀、韓退之為友。
新唐書本傳
郊為詩有理致,最為愈所稱,然思苦奇澀。
中山詩話
孟東野詩,李習之所稱“食薺腸亦苦,強歌聲不歡。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可謂知音。今此傳郊集五卷,詩百篇。又有集號《咸池》者,僅三百篇,其間語句尤多寒澀,疑向五卷是名士所刪取者。東野與退之聯(lián)句詩,宏壯博辯,若不出一手。王深父云:“退之容有潤色也。”
《王直方詩話》
李希聲語余曰:孟郊詩正如晁錯為人,不為不佳,所傷者峻直耳。
臨漢隱居詩話
孟郊詩蹇澀窮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觀其句法,格力可見矣。
《童蒙詩訓》
徐師川問山谷云:“人言退之、東野聯(lián)句,大勝東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潤色?!鄙焦仍疲骸巴酥材軡櫳珫|野?若東野潤色退之,即有此理也?!?/blockquote>
《菪溪詩話》
孟郊詩最淡且古,坡謂“有如食彭越,竟日嚼空螯”。退之論數(shù)子,乃以張籍學古淡,東野為天葩吐奇芬,豈勉所長而諱所短,抑亦東野古淡自足,不待學耶?
彥周詩話
東坡《祭柳子玉》文:“郊寒島瘦,元輕白俗。”此語具眼。
歲寒堂詩話
退之于籍、湜輩,皆兒子畜之,獨于東野極口推重,雖退之謙抑,亦不徒然。世以配賈島而鄙其寒苦,蓋未之察也。郊之詩,寒苦則信矣,然其格致高古,詞意精確,其才亦豈可易得!
唐詩紀事
李翱薦郊于張建封云:“茲有平昌孟郊,貞士也。伏聞執(zhí)事舊知之。郊為五言詩,自前漢李都尉、蘇屬國,及建安諸子,南朝二謝,郊能兼其體而有之?!崩钣^薦郊于梁肅補闕書曰:“郊之五言詩,其有高處,在古無上;其有平處,下顧兩謝?!表n愈送郊詩曰:“作詩三百首,杳默《咸池》音?!北硕咏灾砸?,豈欺天下之人哉!
《臞翁詩評》
孟東野如埋泉斷劍,臥壑寒松。
《滄浪詩話?詩評》
孟郊之詩刻苦,讀之使人不歡。
《滄浪詩話?詩評》
孟郊之詩,憔悴枯槁,其氣局促不伸,退之許之如此,何邪?詩道木正大,孟效自為之限阻耳。
后村詩話
孟生純是苦語,略無一點溫厚之意,安得不窮?此退之所以欲和其聲歟!
后村詩話
孟詩亦有平淡閑雅者,但不多耳。
詩林廣記
朱文公云:孟郊吃飽了飯,思量到人不到處。
滹南詩話
郊寒白俗,詩人類鄙薄之,然鄭厚評詩,荊公、蘇、黃輩曾不比數(shù),而云樂天如柳陰春鶯,東野如草根秋蟲,皆造化中一妙,何哉?哀樂之真,發(fā)乎情性,此詩之正理也。
唐詩鏡
孟郊語好創(chuàng)造,然多生強,不成章趣。人謂郊寒島瘦,余謂郊拙島苦。
唐詩歸
鐘云:東野詩有孤峰峻壑之氣,其云郊寒者,高則寒,深則寒也。忽作貧寒一例看。譚云:詩家變化,自盛唐諸家而妙已極,后來人又欲別尋出路,白不能無東野、長吉一派。
《唐詩類苑序》
東野苦心,其詩枯瘠。
唐音癸簽
韓公甚重郊詩,評者亦盡以為韓不及郊。獨蘇長公有詩論郊云:“未足當韓豪。”后元遺山詩亦云:“東野悲嗚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臥元龍百尺樓?!痹敹福w亦論其大局歟!不可不知。
《詩源辨體》
東野五言古,不事敷敘而兼用興比,故覺委婉有致,然皆刻苦琢削,以意見為詩,故快心露骨而多奇巧耳,此所以為變也。
《詩源辨體》
東野詩諸體僅十之一,五言古居十之九,故知其專工在此,然其用力處皆可尋摘,大要如連環(huán)貫珠,此其所長耳。
《詩源辨體》
古人自許不謬。東野詩云:“詩骨聳東野,詩濤浦退之?!币詽龤w韓,以骨自許,不謬。但退之非不足于骨,而東野實不足于濤。如東野《峽哀》十首,語亦奇險,然無退之之才,故終不足于濤。
《唐詩歸折衷》
吳敬夫云:中唐諸君子各有矯時易俗之志,因其質(zhì)之所近,而以一體自見焉。東野之氣悲,氣悲則非激越吞吐之間,不足以展其概,故于五古為最近也,
說詩晬語
孟東野詩,亦從《風》、《騷》中出,特意象孤崚,元氣不無斫削耳。以郊、島并稱,銖兩未敵也。元遺山云:“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摟?!睋P韓抑孟,毋乃太過?
《唐詩別裁》
東坡目為“郊寒島瘦”,島瘦固然,郊之寒過求高深,鄰于刻削,其實從真性情流出,未可與島并論也。
劍溪說詩
孟郊詩筆力高古,從古歌謠、漢樂府中來,而苦澀其性也,勝元、白在此,不及韋、柳亦在此。
劍溪說詩
郊詩類幽憤之詞,讀之令人氣塞。
《四庫全書總目》
郊詩托興深微,而結體古奧,唐人自韓愈以下,莫不推之。
《瀛奎律髓匯評》
(孟郊)刻意苦吟,字字沉著??嗾Z是東野所長。
石洲詩話
諫果雖苦,味美于回。孟東野詩則苦澀而無回味,正是不鳴其善鳴者。不知韓何以獨稱之?且至謂“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亦太不相類,此真不可解也。蘇詩云:“那能將兩耳,聽此寒蟲號”,乃定評不可易。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孟東野蜇吻澀齒,然自是盤餐中所不可少。
北江詩話
孟東野詩,篇篇皆似古樂府,不僅《游子吟》、《送韓愈從軍》諸首已也。即如“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圓”,魏晉后即無此等言語。
昭昧詹言
姜塢先生曰:筆瘦多奇,然自是小。如《谷梁》,孟郊詩是也,大家不然。
昭昧詹言
孟東野出于鮑明遠,以《園中秋散》等篇觀之可見。但東野思深而才小,篇幅枯隘,氣促節(jié)短,苦多而甘少耳。
養(yǎng)一齋詩話
每讀東野詩,至“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短松鶴不巢,高石云始棲。君今瀟湘去,意與云鶴齊”?!敖c湖相通,二水洗高空。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疤炫_山最高,動躡赤城霞。何以靜雙目?掃山除妄花。靈境物皆直,萬松無一斜”諸句,頓覺心境空闊,萬緣退聽,豈可以寒儉目之!……其《送別崔寅亮》云:“天地唯一氣,用之自偏頗,憂人成苦吟,達士為高歌”,詞意圓到,豈專于愁苦者哉!
《藝概?詩概》
昌黎、東野兩家詩,雖雄富清苦不同,而同一好難爭險。惟中有質(zhì)實深固者存,故較李長吉為老成家數(shù)。
《藝概?詩概》
孟東野詩好處,黃山谷得之,無一軟熟句;梅圣俞得之,無一熱俗句。
《湘綺樓論唐詩》
東野用思艱澀,同于昌谷,時有嘲諷;然千篇一格,近于隘者,固非大家。
《峴傭說詩》
孟東野奇杰之筆萬不及韓,而堅瘦特甚。譬之偪陽之城,小而愈固,不易攻破也。東坡比之“空螯”,遺山呼為“詩囚”,毋乃太過!
《峴傭說詩》
孟郊、賈島并稱,謂之“郊寒島瘦”。然賈萬不及孟,孟堅賈脆,孟探賈淺故也。
《東目館詩見》
東野五言能兼漢魏六朝體,真苦吟而成,其劌目鉥心,致退之嘆為咸池音者,須于句法、骨力求之,不然退之拔鯨牙乎,何取乎憔悴枯槁?
《東目館詩見》
許彥周曰:東野可愛不可學,亦非僅言其凄戾。余謂高妙簡古,直是難學,惟遺物而立于獨者近之。
《東目館詩見》
東野清峭、意新、音脆、最不凡,亦少疲薾語。烏得以“寒”概之,殆以退之雄崛相形耳。
《詩法萃編》
閬仙、東野并擅天才,東野才力尤大,同時惟昌黎伯與相敵,觀集中聯(lián)句詩可見,兩人生李、杜之后,避千門萬戶之廣衢,走羊腸鳥道之仄徑,志在獨開生面,遂成僻澀一體。而東野古詩神旺興來,天骨開張之作,不特追逐李、杜,抑且希風漢京。
三唐詩品
(孟郊)與韓退之、李長吉同源,而鐫容露骨,故與閬仙有寒瘦之譏,而語重意??,固可針砭浮靡。七言蒼勁,有明遠之風。
《瓶粟齋詩話》
孟東野詩源出謝家集中,如《獻襄陽于大夫》及《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游枋口柳溪》諸作,時見康樂家數(shù),特其句法出之镵刻耳。洪北江評東野詩,以為篇篇似占樂府,非確論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新定人,字雄飛。為人質(zhì)野,喜凌侮。每見人設三拜,曰禮數(shù)有三,時人呼為“方三拜”。徐凝一見器之,授以詩律,始舉進士。錢塘太守姚合視其貌陋、缺唇,卑之,覽卷而變?nèi)荩^之數(shù)日,登山臨水,無不與焉。懿宗咸通中,隱會稽之鏡湖,太守王龜薦之諫署,不果。卒后十余年,宰臣張文蔚奏名儒不第者賜一官,以慰其魂。門人私謚曰玄英先生。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5? 《唐詩大系》作(809—873?),不確。字雄飛(《唐才子傳》卷七作“飛雄”,誤),卒后,門人私謚玄英先生,排行十四,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一作桐廬人,不確。屢應舉不第,遂隱居鑒湖,終生不仕。曾學詩于徐凝,與喻鳧、李頻等詩人交厚?!胺礁稍娗鍧櫺∏伞?《韻語陽秋》卷二),頗為時人所重;或謂方干“廣明、中和為律詩,江之南未有及者”(孫合《玄英先生傳》,《唐詩紀事》卷六三)。生平見《唐詩紀事》卷六三、《唐才子傳》卷七。其詩集以席啟宇《唐詩百名家全集》10卷本《玄英先生詩集》為較通行,《全唐詩》存詩6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8首。
唐詩匯評
方干(?-約888),字雄飛,睦州桐廬(今浙江桐廬)人。師徐凝為詩。大和中,姚合出守金、杭二州,干攜卷投謁,合嘆賞之。后舉進士,不第,遂隱居會稽鏡湖,與鄭仁規(guī)、李頻、陶詳為三益友。曾漫游嶺南、江西等地。咸通末,浙東觀察使王龜欲表薦之,無何,龜卒,事竟無成。與段成式、呂述、于興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卒,私謚為“玄英先生”。門人楊弇等編其詩為《玄英先生集》十卷,已佚。明人輯有《玄英集》八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六卷,羼入戴叔倫詩多首。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馬戴、任蕃、賈島、厲玄、項斯、薛壽。
王贊《元英先生詩集序》
吳越故多詩人,未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聲于京洛。夫干之為詩,鋟肌滌骨,冰瑩霞絢;嘉肴自將,不吮馀雋;麗不葩粉,苦不棘癯。當其得志,倏與神會,詞若未至,意已獨往?!鑷L校之:張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錢起之室矣。
唐摭言
方干、桐廬人,幼有清才,為徐凝所器,誨之格律。干或有句云:“把得新詩草里論。”反語云:“村里老”,謔凝而已。
韻語陽秋
方干詩清潤小巧,蓋未升曹、劉之堂,或者取之太過,余未曉也。王贊嘗稱之曰:“鋟肌滌骨,冰瑩霞絢;嘉肴自將,不吮馀雋;麗不葩粉,苦不癯棘。當其得志,倏與神會?!睂O合嘗稱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其鳴也,靈??于眾響?!庇^其所作《登靈隱峰》詩云:“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送喻坦之》詩云:“風塵辭帝里,舟楫到山林?!贝苏鎯和Z也?!都挠鼬D》云:“寒蕪隨楚盡,落葉渡淮稀?!比纭端陀魈怪碌凇酚衷疲骸斑^楚寒方盡,浮淮月正沉。”《贈路明府》詩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薄顿浻鼬D》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幾莖須?!薄斗Q(湖)心寺中島》云:“雪折停猿樹,花藏浴鶴泉?!薄都脑缴先恕酚衷疲骸按敖油T硺?,巖飛浴鶴泉?!薄队谑咕姟吩疲骸霸轮幸械粢鳚O浦,花底垂鞭醉鳳城?!薄端臀樾悴拧吩娪衷疲骸耙需鳚O浦月,垂鞭醉入風城春?!逼湔Z言重登,有以見其窘也。至于“野渡波搖月,空城雨翳鐘”、“白猿垂樹窗邊月,紅鯉驚鉤竹外溪”、“義行相識處,貧過少年時”等句,誠無愧于孫、王所賞。
唐詩紀事
孫合《玄英先生傳》曰:先生新定人,字雄飛。章八元即先生外王父也。廣明、中和間,為律詩,江之南未有及者。始謁錢塘守姚公合,公視其貌陋,初甚侮之。坐定覽卷,駭目變?nèi)荻鴩@之。先生一舉不得志,遂遁于會稽,漁于鑒湖,與鄭仁規(guī)、李頻、陶詳為三益友。弟子弘農(nóng)楊弇,釋子居遠。先生卒,弇編其詩,請舍人王贊為之序。
后村詩話
其詩高處在晚唐諸公之上……羅隱《題方干詩》云:“九霄無鶴板,雙鬢老漁舟?!?/blockquote>
升庵詩話
晚唐之詩分為二派……一派學賈島,則李洞、姚合、方干、喻鳧、周賀、九僧其人也。
唐音癸簽
方干詩練句,字字無失,固應有“高堅峻拔”之目;但嫌其微帶經(jīng)籍氣,村貌棱棱爾。
《唐詩歸折衷》
敬夫云:同一矯時易俗之志,閬仙以刻削,雄飛以清脫,元、內(nèi)格調(diào)盡變于此矣。而兩人皆不得一第而死。胭脂畫牡丹,無惑乎逢人者之俗也,然從前人之蹊徑而求解脫,即所解脫之中而自成蹊徑,是以不獲躋位于大家。
《四庫全書總目》
何光遠《鑒戒錄》稱干為詩煉句,字字無失,詠系風雅,體絕物理。合傳(按指孫合所作小傳)亦稱其高堅峻拔。蓋其氣格清迥,意度閑遠,于晚唐纖靡俚俗之中,獨能自振,故盛為一時所推。然其七言淺弱,較遜五言。《郝氏林亭》而外,佳句無多,則又風會之有以限之也。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雄飛受詩律于徐侍郎(凝),遂舉進士,其源蓋出徐氏也。今考侍郎集,絕句之外,近體三篇而已,卒難定其何體。但讀方詩,生新刻苦,似游泳長江而出者,七言尤逼肖。即安知徐之不為賈氏流耶?今但編雄飛為閬仙及門云爾。
《石園詩話》
方雄飛(干)……見賞于徐凝、姚合,自咸通得名訖文德,江之南未有及者……集中如“野花多異色,幽鳥少凡事”、“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野煙新驛曙,殘照古山秋”、“地下無馀恨,人間得盛名”、“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馴鹿不知誰結侶,野禽多是自呼名”,足當高堅峻拔之目。
《東目館詩見》
方干自云苦吟,只五律整緊,七律圓婉,而并乏新異。亦獲重名,豈以宰輔張文蔚奏請官而顯耶?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孟浩然。古風告寢,猶自神清。五律雖溫麗難言,而清真足喜。
《詩學淵源》
其詩大雅不群,有盛唐風骨,五言允佳?!耍ò粗岗w嘏、方干、姚合)詩皆取實境,造語自然,不著刻露跡象,而方干尤得子美之神,雖元、白未能過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寓居成都。精于經(jīng)術。仕后蜀,孟昶廣政十年,補石室教授。未幾卒,門人私謚寶巾先生。
宋榮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婺州義烏人。隱居覆釜山下,通《尚書》、《春秋》。吳越錢弘俶廣順中,累征不就。學者私謚文通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1007 【介紹】: 宋南陽人,后徙潭州,字舉之。朱葆光子。少好讀書,時朱遵度稱“朱萬卷”,昂稱“小萬卷”。宋初,為衡州錄事參軍。真宗咸平二年,召為翰林學士。逾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喜購奇書,以諷誦為樂,自稱退叟。卒,門人私謚正裕先生。有《資理論》、文集。
全宋詩
朱昂(九二五~一○○七),字舉之。先世家渼陂(今陜西戶縣),其父于唐末南渡,寓潭州(今湖南長沙)。昂仕后周。宋初,歷宜城令。太祖開寶六年(九七三),知蓬州,徙知廣安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四)、泗州,遷監(jiān)察御史。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知鄂州。真宗即位,遷知制誥,判史館。咸平二年(九九九),為翰林學士。四年,以工部侍郎致仕(同上書卷四八)。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門人謚曰正裕先生。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四三九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四九
朱昂(九二五——一○○七),字舉之,其先京兆人,唐末徙南陽,其父葆光又南渡,僑寓潭州(今湖南長沙)。昂少好讀書,人稱「小萬卷」。周世宗時知揚州揚子縣,入宋為衡州錄事參軍。開寶中,拜太子洗馬,知蓬州,徙廣安軍。尋遷殿中丞、知泗州。太平興國二年,知鄂州,加殿中侍御史,后遷轉運使。端拱二年,以本官直秘閣。咸平二年,召入翰林為學士。三年,拜工部侍郎致仕。景德四年卒,年八十三,門人謚曰「正裕先生」(一作靜裕先生)。昂閑居以諷誦為樂,自稱「退叟」。著有《資理論》三卷、文集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九有傳。
顧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蘇州昆山人,字用衡。力學,淹貫經(jīng)典,為文有古作者風格。終身隱居不仕。及卒,門人私謚靖夷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袁州人。入仕試部郎。上書言新法不便,以司馬光門下坐廢,遂不復起。卒后弟子私謚節(jié)孝先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時沄,字子沄,一字伯江,號遜齋,金華(今屬浙江)人。瀾從兄。師事呂祖謙,著《尚書周官馀》,未成編而卒。私謚夷介先生。呂祖儉志其墓。事見《魯齋集》卷一一《跋麗澤遺文錄后》、《敬鄉(xiāng)錄》卷一一。
楊匯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成都人,字源轍。通貫朝廷故實、士大夫譜牒。杜門委巷之下,著書賦詩,鮮為人知。邵伯溫為部使時嘗薦其學行,不報。及卒,學者謚靖恭先生。
楊祖識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
楊祖識,字世孫,其先郫縣(今四川郫縣)人,后家成都。伯詹子。登第后不樂仕進,棲遲州縣間。沈介、汪應辰鎮(zhèn)蜀,聞其名,辟置幕府。嘗知潼川。及卒,門人私謚曰樂行先生。見《全蜀藝文志》卷四八《楊祖識謚議》、卷五四《楊氏族譜》,《宋元學案補遺》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7—1028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君復。早歲游江淮間,后歸杭州,隱居西湖孤山二十年。種梅養(yǎng)鶴,終身不娶,時稱“梅妻鶴子”。善行書,喜為詩,多奇句。卒,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有《和靖詩集》。
全宋詩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學,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孤山,相傳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終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傳》,明萬歷本《林和靖先生詩集》附),年六十一(《咸淳臨安志》卷六五)。真宗聞其名,曾賜粟帛;及卒,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七有傳?!×皱驮?,以明正德間黑口本為底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四部叢刊》所收影明鈔本即據(jù)此)。校以宋紹熙間沈詵刻本(簡稱宋本,祇殘存卷上)、明正統(tǒng)八年王玘刻本(簡稱正統(tǒng)本)、明萬歷間諸時寶刻本(簡稱萬歷本)。并參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吳調(diào)元刻本(簡稱康熙本)、日本貞享三年柳枝軒刊本(二卷本,簡稱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書詩卷》(簡稱自書詩卷)及《淳祐臨安志》(簡稱《淳祐志》)、《咸淳臨安志》(簡稱《咸淳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且吸收了清盧文弨以正統(tǒng)本??滴醣荆ê喎Q盧校)、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簡稱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據(jù)自書詩卷、康熙本、《淳祐志》、《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附于第四卷卷末。
詞學圖錄
林逋(967-1028) 字君復,卒謚和靖先生,后世稱林處士。錢塘人。工詩擅書,隱居孤山二十年,不仕不娶,梅妻鶴子?!?a target='_blank'>宋史》有傳。有《林和靖詩集》,存詞四首,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二一一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克己,仕吳越錢氏為通儒院學士。逋少孤力學。景德間游江淮歸,結廬杭州西湖之孤山,與梅鶴為侶,二十年不入城市。真宗詔長吏歲時勞問。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一,仁宗賜謚曰「和靖先生」。逋善行草,喜為詩,其詩孤峭澄淡,名齊魏野,其詠梅之「疏影」、「暗香」一聯(lián)尤為絕唱。然其詩稿未嘗自錄,故所存百無一二,皇祐中諸孫大年始掇拾為集,《宋史·藝文志》著錄《林逋詩》七卷,又《》二卷。今傳世之《林和靖詩集》為四卷。其外尚有《摘句圖》一卷、《省心錄》一卷(存)。事跡見曾鞏《林逋傳》(《名臣碑傳琬琰集》卷三八),梅堯臣《林和靖先生詩集序》,《咸淳臨安志》卷六五、九一,桑世昌《林逋傳》(明萬歷本《林和靖先生詩集》附)?!?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七《隱逸傳》上亦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青州臨淄人,字希得。原名罔,字公疏。篤學好古,有時名。年四十余,同進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因拒權臣王欽若羅致,閑居多年,始補歷城主簿。后通判兗州。仁宗天圣初,上言力陳丁謂之偽、寇準之冤。再遷殿中丞、知棣州卒。門人私謚存道先生。有《山東野錄》。
全宋詩
賈同,字希得(清雍正《山東通志》卷二八之二作德),青州臨淄(今山東淄博)人。初名罔,字公疏,年四十馀,同進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補歷城主簿,改通判兗州。仁宗天圣中知棣州,卒。門人謚曰存道先生。有《山東野錄》七篇,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二有傳。
全宋文·卷二七九
賈同,字希得,初名罔,字公疏,青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篤學好古,有時名,大中祥符四年,年四十馀方舉進士。補歷城主簿,為大理評事,通判兗州。天圣初上書,言丁謂欺罔君上,寇準忠亮,時人以為難。再遷殿中丞,知棣州卒。門人謚曰存道先生。有《山東野錄》七篇?!?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處州龍泉人,字叔才。以行義見推,甘于隱遁。仁宗康定間,郡守孫沔奏以教授州學,監(jiān)司薦于朝,授將作監(jiān)主簿。累官太子中舍、知陜縣。卒,私謚沖和先生。
全宋詩
吳戭,字才叔,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處州府志》卷一六)。登第后不仕,郡守孫沔奏使教授州學。嘉祐六年(一○六一),詔試將作監(jiān)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四八),不受。卒,謚沖和先生。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二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員安輿,字文饒,仁壽(今屬四川)人。仁宗皇祐中進士(清道光《仁壽縣志》卷三)。官終屯田員外郎。卒后鄉(xiāng)人私謚文質(zhì)先生。與蘇洵、文同有交。事見《九華集》卷二一《左奉議郎致仕員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九三八
員安輿,字文饒,陵州(治今四川仁壽)人。以學自力,皇祐中登進士第。與蘇洵、文同、張愈相友善,巴蜀學士莫不敬之。官至屯田員外郎。及卒,鄉(xiāng)人謚曰文質(zhì)先生。見員興宗《九華集》卷二一《員公(南圭)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靜之。仁宗慶歷中進士。歷知青田縣,民貧無以納和買,悉令候冬熟納足。徙知浦城縣,以疾乞歸故里。與程師孟等吟詠宴游,號吳門十老。卒年八十二。私謚康靖先生。
全宋詩
崇大年(一○一五~一○九六)(此據(jù)《吳都文粹》卷一米芾《十老序》推算),字靜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吳郡志》卷二八),歷知青田、浦城縣。神宗熙寧間以太常博士分司南京(《續(xù)會稽掇英集》卷四)。歸吳,日與程師孟等觴詠燕游,號吳門十老。后十三年致仕。又十四年卒,年八十二。私謚康靖先生。《吳郡志》卷二六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