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6分類詞匯 5
《漢語大詞典》:生殺(生殺)
(1).指萌生凋落、昭蘇伏蟄、陰陽消長等自然規(guī)律。莊子·天運:“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成玄英 疏:“應青春以生長,順素秋以殺罰?!?唐 白居易 《桐花》詩:“地氣反寒暄,天時倒生殺。”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象數(shù)》:“凡積月以為時,四時以成歲,陰陽消長,萬物生殺變化之節(jié),皆主於氣而已。”
(2).生與死;生或死。列子·周穆王:“陰陽俱壯則夢生殺?!?張湛 注:“陰陽以和為用者也,抗則自相利害,故或生或殺也。”
(3).決定生與死。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人主立于生殺之位,與天共持變化之勢?!?宋 蘇轍 《唐論》:“古者諸侯大國或數(shù)百里,兵足以戰(zhàn),食足以守,而其權(quán)足以生殺?!?明 宋濂 《寓言》之二:“生殺之柄,弗累於手;安危之心,弗繫於心?!?魯迅 《且介亭雜文·上海文壇上的鬼魅》:“因為他們正握著涂抹的筆尖、生殺的權(quán)力?!?br />(4).指生殺之權(quán)。《周書·李賢傳》:“今位居上列,爵邁通侯,受委方面,生殺在手?!?宋 蘇軾 《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zhàn)袍》詩:“書生只肯坐帷幄,談笑毫端弄生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滇軍政府討滿洲檄》:“生惡因於郡縣,生殺操之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問。”
《漢語大詞典》:予奪生殺(予奪生殺)
周禮·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奪、生、誅(責備)等權(quán)力。后因以“予奪生殺”泛指帝王掌握的賞罰生死大權(quán)。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陰陽:“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參見“ 予奪 ”。
《漢語大詞典》:予奪(予奪)
(1).賜予和剝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六曰奪,以馭其貧?!?鄭玄 注:“幸,謂言行偶合於善,則有以賜予之……奪,謂臣有大罪,沒入家財者?!?span id="dkamndo" class="book">《管子·七法》:“予奪也,險易也,利害也,開閉也,殺生也,謂之決塞?!?br />(2).引申為賞罰。 明 王鳳洲 《綱鑒會纂》卷四四:“ 范華陽 曰:‘今 僖宗 兩無予奪,何以儆 全忠 而服 克用 耶!’”
(3).裁決,裁奪。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朝夕聚議,寒暑煩勞,背春涉冬,竟無予奪。” 唐 吳兢 貞觀政要·納諫:“ 蜀王 妃父 楊譽 ,在省競婢,都官郎中 薛仁方 留身勘問,未及予奪?!?明 丘浚 大學衍義補·謹詳讞之議:“使斷疑獄者,以此為予奪輕重之權(quán)度?!?br />(4).褒貶。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序》:“一時之聞見,本於無心;千載之予奪,狃於私意。” 清 嵇璜 皇朝通志·凡例:“自諸王及內(nèi)外大臣之例,得請謚者,高下予奪,各如其分?!?/div>
《國語辭典》:生殺大權(quán)(生殺大權(quán))  拼音:shēng shā dà quán
掌握使人生存或死亡的權(quán)力。形容權(quán)力極大。如:「他在公司握有生殺大權(quán),你最好先得到他的支持,企劃案才有通過的機會?!挂沧鳌干鷼⒅畽?quán)」。
《國語辭典》:生殺與奪(生殺與奪)  拼音:shēng shā yǔ duó
掌握生殺賞罰的大權(quán)?!对?。卷一七五。張圭傳》:「蓋生殺與奪,天子之權(quán),非臣下所得盜用也?!挂沧鳌笟⑸c奪」、「生死與奪」。
《國語辭典》:生殺予奪(生殺予奪)  拼音:shēng shā yǔ duó
生存或殺戮、給予或剝奪,指握有別人生命財產(chǎn)切身相關(guān)的大權(quán)。如:「在專制政權(quán)下,執(zhí)政者掌生殺予奪之權(quán),老百姓毫無個人的自由權(quán)利可言?!?/div>
《國語辭典》:生殺之權(quán)(生殺之權(quán))  拼音:shēng shā zhī quán
掌握使人生存或死亡的權(quán)力。形容權(quán)力極大。漢。荀悅《前漢紀。卷二八。孝哀皇帝紀上》:「況郭解之論,以匹夫之細,竊生殺之權(quán),罪已不容于誅矣?!姑鳌⒒瓷咝担骸柑焐癫荒茏灾?,于是乎立之君,付之以生殺之權(quán)?!挂沧鳌干鷼⒋髾?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