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晡時(shí)(晡時(shí))  拼音:bū shí
申時(shí)。下午三點(diǎn)到五點(diǎn)?!冻蹩膛陌阁@奇》卷六:「狄氏到了這日晡食,果然盛妝而來?!挂沧鳌葛J時(shí)」。
《漢語大詞典》:朝晡
(1).朝時(shí)(辰時(shí))至晡時(shí)(申時(shí))。亦指朝時(shí)與晡時(shí)。三國志·蜀志·費(fèi)祎傳“頃之,代 蔣琬 為尚書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別傳》:“常以朝晡聽事,其間接納賓客,飲食嬉戲,加之博弈,每盡人之歡,事亦不廢?!?span id="d2dajji" class="book">《晉書·郗鑒傳》:“ 鑒 尋薨,時(shí)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宮中當(dāng)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非朝晡臨時(shí),禁無得哭?!?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歸崇敬傳》:“每朝晡二時(shí)請益,師亦二時(shí)居講堂,説釋道義?!?br />(2).指一日兩餐之食。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懷掖間得小布囊,貯米三四升,適足給朝晡?!?span id="8o2kay3" class="book">《宋史·錢顗傳》:“后自 衢 徙 秀州 ,家貧母老,至丐貸新舊以給朝晡,而怡然無謫官之色?!?/div>
《漢語大詞典》:朝餔
1.猶朝晡。朝時(shí)(辰時(shí))至晡時(shí)(申時(shí))。借指辦理政務(wù)時(shí)間。
2.猶朝晡。指早晩餐食。亦指早晨餐食。
《漢語大詞典》:十五時(shí)(十五時(shí))
《淮南子·天文》分一日一夜為十五時(shí),名稱是: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食、隅中、正中、小還、餔時(shí)、大還、高舂、下舂、縣(懸)車、黃昏、定昏。參見“ 十二時(shí) ”。
《國語辭典》:十二時(shí)(十二時(shí))  拼音:shí èr shí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shí)、隅中、日中、日昳、晡時(shí)、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gè)時(shí)辰。
2.全天。唐。王維 送楊長史赴果州詩:「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shí)?!埂端问?。卷三八五。葛邲傳》:「十二時(shí)中,莫欺自己?!?br />3.詞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調(diào)有仄韻、平韻兩體。
《漢語大詞典》:晚堂
舊時(shí)官府午后申時(shí)升堂理事稱晚堂。古今小說·沈小官一鳥害七命:“二人作別,不回店去,逕投本府首告。正是本府晚堂,直入堂前跪下?!?/div>
《漢語大詞典》:朝哺(朝餔)
(1).猶朝晡。朝時(shí)(辰時(shí))至晡時(shí)(申時(shí))。借指辦理政務(wù)時(shí)間。 漢 高誘 《〈淮南子〉敘》:“ 建安 十年,辟司空掾,除 東郡 濮陽 令……於是以朝餔事畢之間,乃深思先師之訓(xùn),參以經(jīng)傳道家之言,比方其事,為之注解。”后漢書·王符傳:“﹝今﹞冤民仰希申訴,而令長以神自畜,百姓廢農(nóng)桑而趨府廷者,相續(xù)道路,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 李賢 注:“説文曰:‘餔,謂日加申時(shí)也?!駷椤巍忠?。” 王先謙 集解:“餔日加申,則朝為日加辰也。”
(2).猶朝晡。指早晚餐食。亦指早晨餐食。 元 洪希文 《菜羹》詩:“筠籠採擷朝餔供,土銼烹熬雨露香。” 清 吳偉業(yè) 《送杜大于皇》詩:“五月江村客行曉,僮無朝餔馬無草?!眳⒁姟?朝晡 ”。
《漢語大詞典》:朝晡
(1).朝時(shí)(辰時(shí))至晡時(shí)(申時(shí))。亦指朝時(shí)與晡時(shí)。三國志·蜀志·費(fèi)祎傳“頃之,代 蔣琬 為尚書令” 裴松之 注引《祎別傳》:“常以朝晡聽事,其間接納賓客,飲食嬉戲,加之博弈,每盡人之歡,事亦不廢?!?span id="du7v22t" class="book">《晉書·郗鑒傳》:“ 鑒 尋薨,時(shí)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五》:“宮中當(dāng)臨者,朝晡各十五舉音,非朝晡臨時(shí),禁無得哭?!?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舊唐書·歸崇敬傳》:“每朝晡二時(shí)請益,師亦二時(shí)居講堂,説釋道義?!?br />(2).指一日兩餐之食。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懷掖間得小布囊,貯米三四升,適足給朝晡。”宋史·錢顗傳:“后自 衢 徙 秀州 ,家貧母老,至丐貸新舊以給朝晡,而怡然無謫官之色?!?/div>
《國語辭典》:三晡  拼音:sān bū
晡,申時(shí)。一時(shí)辰分為上、中、下,故申時(shí)稱為「三晡」。北周。庾信春賦〉:「百丈山頭日欲斜,三晡未醉莫還家?!埂端螘?。卷四一。后妃列傳。孝武文穆王皇后》:「召必以三晡為期,遣必以日出為限?!?/div>
《漢語大詞典》:日哺(日餔)
日交申時(shí)而食。指申時(shí)。史記·呂太后本紀(jì):“日餔時(shí),遂擊 產(chǎn) , 產(chǎn) 走?!?/div>
分類:申時(shí)
《漢語大詞典》:晡鼓
晡時(shí)擊鼓。指晡時(shí)。陳書·儒林傳·沈洙:“漢書·律歷, 何承天 、 祖沖之 、 暅之 父子《漏經(jīng)》,并自關(guān)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關(guān)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時(shí)不異。”
《漢語大詞典》:中晡
古代地支記時(shí)法中的正申時(shí)。相當(dāng)于下午四點(diǎn)鐘。宋書·王鎮(zhèn)惡傳:“食時(shí)就鬭,至中晡,西人退散及歸降略盡?!?span id="pflu3gg"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八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中晡,正申時(sh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