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留后(留後)
(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晉陽 ,令 世榮 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 北平王 北宮留后?!?span id="190g00n" class="book">《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録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后主以 貞 長大,漸忌之……令 馮士干 劾,繫 貞 於獄,奪其留后權(quán)?!眳⒁姟?留守 ”、“ 留臺 ”。
(2).官職名。 唐 中葉后,藩鎮(zhèn)坐大,節(jié)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wù),稱節(jié)度留后或觀察留后。亦有叛將推翻統(tǒng)師,自稱留后,而后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蚋杆雷游掌浔豢洗?,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於朝?!?span id="zczheg6" class="book">《舊唐書·裴度傳》:“節(jié)度副使 王智興 自 河北 行營率師還,逐節(jié)度使 崔羣 ,自稱留后?!?br />(3). 北宋 以后,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quán)臣。 柳亞子 《諸將》詩之三:“卻憐代將紛紜日,留后居然節(jié)度風(fēng)?!?/div>
《國語辭典》:留后步(留后步)  拼音:liú hòu bù
預(yù)先留好退身的路,使自己不至于受窘?!?a target='_blan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說也羞人,我自差了念頭,死靠著女兒,不留個后步,把些老本錢多分與他們了?!挂沧鳌噶艉笫帧?。
《分類字錦》:藏以留后(藏以留后)
南史宋武帝紀(jì):上微時,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頗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及文帝幸舊宮,見而問焉。左右以實對。文帝色慚。有近侍進(jìn)曰:大舜躬耕歷山,伯禹親事土木。陛下不睹列圣之遺物,何以知稼穡之艱難。何以知先帝之至德乎。
《國語辭典》:吃虱子留后腿(喫虱子留後腿)  拼音:chī shī zi liú hòu tuǐ
吃虱子還要留下后腿肉。譏諷人過于吝嗇小氣?!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原來李克用吃虱子留后腿的人,因見白娘子容貌,設(shè)此一計,大排筵席,各各傳杯弄盞?!?/div>
分類:小氣慳吝
《國語辭典》:留后路(留後路)  拼音:liú hòu lù
處理事情時,防備事有萬一而預(yù)留退路。如:「投資宜謹(jǐn)慎,為避免風(fēng)險,多少要保留一點資金,以留后路。」
《漢語大詞典》:留后門(留後門)
預(yù)留退身之路。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六:“今若直前,萬一蹉跌,退將安託?要須留后門,則庶幾進(jìn)退有據(jù)?!?/div>
《漢語大詞典》:留后門(留後門)
預(yù)留退身之路。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六:“今若直前,萬一蹉跌,退將安託?要須留后門,則庶幾進(jìn)退有據(jù)?!?/div>
《國語辭典》:留后手(留後手)  拼音:liú hòu shǒu
預(yù)留退步,以避免將來發(fā)生困窘?!缎咽酪鼍墏鳌肪矶骸高€多要了錢,仍要留一個后手,叫你知道他的手段。」也作「留后步」。
分類:采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