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61詞典 1分類詞匯 360
共360,分24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桃花
大風
風氣
中風
行尸
風緩
重風
消中
酒風
霍亂
咽塞
脫水
齒齲
停飲
偏風
《國語辭典》:桃花  拼音:táo huā
1.桃樹所開的花。唐。杜甫 曲江對酒詩:「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鸽m是鄉(xiāng)村地方,河邊卻也有幾樹桃花、柳樹,紅紅綠綠,間雜好看。」
2.桃花星。參見「桃花星」條。如:「命犯桃花」。
《國語辭典》:大風(大風)  拼音:dà fēng
1.麻瘋之類的惡疾。
2.通用風級表的第八級風。
3.鷙鳥。《淮南子。本經(jīng)》:「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邱之澤?!?br />4.大收益?!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高@個事都講破!破了還有個大風?」
《漢語大詞典》:大風子(大風子)
常綠喬木,果實象球,種子卵形。種子榨的油叫大風子油。中醫(yī)用其種子或油為祛風殺蟲藥,性熱,有毒,主治麻風、惡瘡、疥癬等。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大風子:“今海南諸番國皆有之,按 周達觀 《真臘記》云:‘大風乃大樹之子,狀如椰子而圓,其中有核數(shù)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則黃而油,不堪入藥?!?/div>
《國語辭典》:風氣(風氣)  拼音:fēng qì
1.風俗、習尚。元。劉因隱仙谷〉詩:「山川含太古,風氣如未開?!埂段拿餍∈贰返诹兀骸杆麄儎硬粍拥木郾姃吨乒匍L,開了這個風氣,還了得!」
2.風度、氣概。《晉書。卷九八?;笢貍鳌罚骸笢刈砸孕圩孙L氣是宣帝、劉琨之儔?!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阮渾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br />3.風?!痘茨献印镎摗罚骸甘綦徽?,風氣之所從往來?!?br />4.風土氣候。《后漢書。卷四一。宋均傳》:「今諸國之封,并皆膏腴,風氣平調(diào),道路夷近。」唐。韓愈與崔群書〉:「風氣所宜,可以審備?!?/div>
《國語辭典》:風角(風角)  拼音:fēng jiǎo
1.古代占候法,以五音占風而定吉兇?!逗鬂h書。卷三○下。郎顗傳》:「父宗,字仲綏,學京氏易,善風角?!埂度龂萘x》第六九回:「及稍長,即深明周易,仰觀風角,數(shù)學通神,兼善相術(shù)?!?br />2.角笛聲。
《國語辭典》:中風(中風)  拼音:zhòng fēng
腦中風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行尸(行屍)
亦作“ 行尸 ”。
(1).指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的人。漢書·王莽傳下:“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宋 歐陽修 《辭宣徽使判太原札子》:“殊不知臣心志已衰,精神并耗,雖未伏枕,實一行尸?!?黎元洪 《檄山東文》:“乳臭黃口,則委之以兵權(quán);行尸白髮,則寄之以政柄?!?朱自清 《贈A.S.》詩:“你將為春雷一震,讓行尸們驚醒!”
(2).病名。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平脈法:“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span id="cwnls4h"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治尸厥方〉》“尸厥脈動而無氣”注:“形如不病,人有氣而脈動失常,名曰行尸?!?/div>
《漢語大詞典》:風緩(風緩)
病名。即風癱。 唐 李朝隱 《讓揚州長史起復第二表》:“又臣先患風緩,頃加心疾,觸事迷錯,鮮能行步?!?span id="mkw4tqy" class="book">《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 安祿山 反,遣 張通儒 劫百官置 東都 ,偽授 虔 水部郎中。因稱風緩,求攝市令,潛以密章達 靈武 ?!眳⒁姟?風癱 ”。
分類:病名風癱
《漢語大詞典》:重風(重風)
病名。中風。《水滸傳》第一回:“﹝ 洪太尉 ﹞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
分類:病名中風
《漢語大詞典》:消中
病名。即消渴。《素問·脈要精微論》:“風成為寒熱,癉成為消中。” 王冰 注:“消中之證,善食而瘦?!?林億 等校正:“按《本經(jīng)》多食數(shù)溲,為之消中?!?宋 司馬光 《和吳沖卿病中偶書呈諸同舍光時亦臥疾》:“何事 文園 客,消中亦著書。” 清 唐孫華 《春日漫成》詩:“寂寞鶯花過一春,消中轉(zhuǎn)劇每長呻?!眳⒁姟?消渴 ”。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醫(yī)上指口渴飲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读簳?。卷三三。王僧儒傳》:「吾無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屢動,消渴頻增?!埂读凝S志異。卷二。阿寶》:「生忽病消渴,卒。」也稱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酒風(酒風)
(1).病名。《素問·病能論》:“ 帝 曰:‘善!有病身熱解墯,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 岐伯 曰:‘病名曰酒風。’” 王冰 注:“飲酒中風者也……因酒而病,故曰‘酒風’?!?br />(2).亦作“ 酒瘋 ”。謂醉后發(fā)狂。 明 朱有燉 《繼母大賢》:“他又好飲酒,發(fā)酒風?!?明 陳于陛 《意見·不爭》:“昔人謂世齷齪富貴者,止如醉人弄酒風?!?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家庭為中國之基本》:“卻很少見有人像外國水兵似的滿街發(fā)酒瘋?!?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不害羞! 于一民 ,你撒什么酒瘋呀!”
《國語辭典》:霍亂(霍亂)  拼音:huò luàn
1.病名。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特徵為厲害的腹瀉、嘔吐、脫水、休克及尿毒癥,嚴重者可能致命。也稱為「虎列拉」、「虎疫」。
2.古代中醫(yī)上泛指有上吐下瀉等癥狀的疾病為「霍亂」。
3.比喻心煩意亂,無法定下心來?!督鹌棵贰返诎硕兀骸刚挼慕?jīng)濟氣也不敢出一聲兒來,乾霍亂了一夜?!?/div>
《漢語大詞典》:咽塞
病名。喉嚨梗塞,呼吸不暢。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 佗 嘗行道,見有病咽塞者。”
形容聲音悲切滯澀。 陳衍 元詩紀事·程一寧:“歌中音語咽塞,情極悲愴?!?/div>
《國語辭典》:脫水(脫水)  拼音:tuō shuǐ
1.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常在嚴重的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等情況下發(fā)生。其癥狀為口渴、皮膚乾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
2.物質(zhì)失去所含的水分。如結(jié)晶體失去結(jié)晶水,化合物的分子中失去跟水相當?shù)臍溲踉印?br />3.用機器把濕衣物的水分脫乾。
《國語辭典》:齒齲(齒齲)  拼音:chǐ qǔ
病名。因口腔感染某些產(chǎn)酸性細菌,使牙齒周圍殘留食物中的糖類分解成乳酸,酸蝕牙齒,因而引起牙齒脫鈣,產(chǎn)生窩洞的一種牙病。參見「齲齒」條。
《漢語大詞典》:停飲(停飲)
病名。慢性胃炎癥。
《漢語大詞典》:偏風(偏風)
病名。中風,半身不遂。《素問·風論》:“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為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span id="lah0duw" class="book">《魏書·張彝傳》:“見代還 洛 ,猶停廢數(shù)年,因得偏風,手腳不便?!眳⒁姟?偏枯 ”。
《國語辭典》:偏枯  拼音:piān kū
1.中醫(yī)上指半身偏廢無用的病。也稱為「半身不遂」。
2.比喻利益分配不均,或文化失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