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98
詞典
8
分類詞匯
289
佛典
1
詞典
皮膚
皮膚甲錯
皮膚肌炎
接觸性皮膚炎
皮膚癌
皮膚炎
皮膚病
皮膚之見
《國語辭典》:
皮膚(皮膚)
拼音:
pí fū
包覆動物的最外層構造,人體皮膚由外而內可細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具有保護、排泄或調節(jié)體溫等功用。
分類:
身體
體表
外部
表面
淺近
面包
肌肉
膚淺
組織
高等動物
皮膚
表皮
真皮
皮下組織
三層
《國語辭典》:
皮膚甲錯(皮膚甲錯)
拼音:
pí fū jiǎ cuò
皮膚不潤澤,粗糙如鮫皮,多于瘀血時見之。
分類:
皮膚
不潤
潤澤
粗糙
多于
瘀血
時見
《國語辭典》:
皮膚肌炎(皮膚肌炎)
拼音:
pí fū jī yán
非化膿性的肌肉炎癥。初期輕微發(fā)燒、咳嗽,雙腳明顯消瘦,走路形狀怪異,甚或淋巴腺腫脹,肝脾腫大,此病例較常發(fā)生在男孩身上。
分類:
化膿
肌肉
炎癥
輕微
發(fā)燒
咳嗽
《國語辭典》:
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
拼音:
jiē chù xìng pí fū yán
病名。因皮膚接觸具有刺激性或易引起皮膚過敏的物質而造成的皮膚病。通常接觸部位會有紅腫、搔癢、燒灼感等癥狀。
分類:
病名
皮膚
接觸
刺激性
易引
過敏
物質
造成
皮膚病
《國語辭典》:
皮膚癌(皮膚癌)
拼音:
pí fū yán
病名。發(fā)生于皮膚上的癌癥。醫(yī)學上主要可分成棘細胞癌、基底細胞癌、及惡性黑色素瘤三類,前二類治瘉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后者死亡率卻相當高。據(jù)調查,白種人、常曬太陽及長期接觸焦煤、瀝青的人,罹患皮膚癌的機會較高。
分類:
病名
皮膚
癌癥
醫(yī)學
上主
分成
細胞
底細
惡性
黑色素
三類
《國語辭典》:
皮膚炎(皮膚炎)
拼音:
pí fū yán
病名。皮膚因摩擦、日曬、冷熱、過敏等原因而導致的炎癥。病患的皮膚會發(fā)紅、水泡、腫脹、流水、有痂皮、變厚或脫皮等癥狀。
分類:
病名
皮膚
摩擦
日曬
冷熱
過敏
原因
因而
導致
炎癥
《國語辭典》:
皮膚?。ㄆつw?。 ?span id="dfbu7zp" class='label'>拼音:pí fū bìng
皮膚以及毛發(fā)、指甲等的疾病。產生的原因很多,如細菌、黴菌、病毒等的感染,日光照射、內分泌失調等,都能引起皮膚病。
分類:
皮膚病
皮膚
毛發(fā)
指甲
疾病
外界
刺激
霉菌
細菌
寄生蟲
病毒
《漢語大詞典》:
皮膚之見(皮膚之見)
膚淺的見解。 宋
阮逸
《〈文中子〉序》
:“或有執(zhí)文昧理,以模范
《
論語
》
為病,此皮膚之見,非心解也?!?金
王若虛
《
滹南詩話
》
卷中:“或言 山谷 所擬勝 東坡 ,此皮膚之見也?!?/div>
分類:
膚淺
見解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